第400章 重大進展

拿到兇手的指紋,確實很重要。但找到兇器更加緊迫,如果不知道兇器,不但沒辦法明晰作案過程,而且也沒辦法指認兇手。如果不能確認兇器,或者找到兇器,這宗案子都不算結。

而對於兇器,於立飛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當他覺得,破案跟鑑定古玩,其實是相通之外,他的眼光,或者說辦案水平,突然之間有了顯著提高。有的時候,只需要捅破一層窗戶紙,就能大大提高一個人的水平。他在鑑定古玩的時候,有着敏銳的目光,絕對不會放過任何細節。當他現在把破案當作鑑定古玩來對待,馬上就爲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太好了,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兇器。”於立飛高興的說。他們初步判斷是鈍器襲擊,但具體用的是什麼鈍器,則還要梅超羣來確定。剛纔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研究死者頭部的傷口。已經有了一些判斷,只是梅超羣畢竟是專家,他可不想在專家面前出糗。

“我認爲是羊角錘。”梅超羣篤定的說道。所謂的羊角錘,一頭是圓的,一頭扁平向下彎曲並且開v口,目的是爲了起釘子。一般的家庭,都會有。而且攜帶也很方便,便宜,各種五金店和日雜都有銷售。而且放在身上也便於隱蔽,實在是謀財害命的必備工具之一。

“羊角錘?!梅法醫,這是最後結論嗎?”於立飛很是震驚的問。他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興奮,因爲這跟他的推測有些不一樣。他剛纔查看傷口的時候,已經把羊角錘排除了。現在梅超羣說兇器是羊角錘,他自然很意外。

“當然。”梅超羣詫異的看了於立飛一眼,他幹法醫也有十來年了,還沒有人質疑過自己的判斷呢。而於立飛僅僅是一個派出所的所長,而且還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所長,又是第一次查命案。怎麼敢質疑自己的判斷?

“我跟你的觀點有些不一樣,我覺得兇器應該是扁平帶圓的東西,很有可能是扳手。”於立飛緩緩的說道。他在現場的時候,傷口看不太清。但現在,死者的頭髮被剃光了,他仔細看了傷口,雖然還不敢斷定是什麼兇器,但應該不是羊角錘。這就跟鑑定古玩一樣,必須從細節入手。

“沒想到於所長對法醫鑑定也有研究?”梅超羣不高興的說,他是專業法醫。可是於立飛卻質疑他的判斷,他自然很不高興。

“梅法醫,我知道這方面你是專家。但百秘也可能一疏,你仔細看看,這個傷口並不圓,只有一邊有點圓狐,另外一邊呈不規則形狀。”於立飛指着傷口給梅超羣看。

“用羊角錘殺人,傷口未必就是圓形。”梅超羣淡淡的說,他成天就是跟死屍打交道。各種傷口見得多了。什麼樣的兇器,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口,他只需要看一眼,基本上就差不離。

“這樣吧。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事實勝於雄辯,咱們做個實驗怎麼樣?”於立飛問。他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外行。當警察是個外行,對法醫的工作更是不懂。所以,他要改變梅超羣的想法。更是難上加難。

“你要去實驗,我不反對。”梅超羣放下這句話就走了。這是於立飛挑戰自己的權威,他自然無法忍受。

於立飛親自到菜市場買了塊帶皮豬肉,裹在一塊圓石上,分別有扳手和羊角錘用力敲擊。根據敲擊形成的傷口形狀,再和死者身上的傷口進行對比,很容易確定兇器。在他做實驗的時候,把梅超羣也請了過去。

“看來扳手的可能性要更大些。”梅超羣原本對於立飛很不滿,自己是專業的法醫,而且十年的法醫。不要說派出所的人,就是分局的老刑警,也從來不敢質疑自己的判斷。

可是於立飛用事實說話,他只能信服。雖然他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是法醫工作一點也馬虎不得,特別是關係到命案。要是他給的結論是羊角錘,抓到兇手之後,他供認是扳手,豈不是更加讓人笑掉大牙?

“梅法醫,我覺得就是扳手!”於立飛的說道,扳手造成的傷口形狀,幾乎跟死者的作口形狀一模一樣,如果還不能確認的話,就沒天理了。

“好吧,我可以作出這樣的結論。”梅超羣無奈的點了點頭,於立飛做事情,實在太認真,自己只能接受他的答案。

“梅法醫,我不是針對你,如果不能確定兇器,我們就無法確定偵破方向。”於立飛見梅超羣有些失落,解釋道。

“我能理解。”梅超羣點了點頭,雖然事實證明於立飛說的是對的,但他臉上畢竟掛不住,連目光都不再跟於立飛對視了。

“晚上我來接你吃飯。”於立飛拍了拍梅超羣的肩膀,笑着說。他畢竟是撬了梅超羣的臺,要不是爲了抓緊時間破案,他也不會這麼直接。

“吃飯就算了,你們有案子,我哪能再影響你們辦案?這頓飯留到以後再說吧。”梅超羣說道,現在他要跟於立飛吃飯,確實有些尷尬。

“那行,有時間我就來約你。”於立飛說道,他現在確實想回去,確定了兇器,對下一步的偵破很有幫助。

“老馮,你那邊的工作怎麼樣了?”於立飛在回派出所的路上,給馮永輝去了個電話。

“我已經到了分局,於所,我這邊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只能得到幾張模糊的照片。”馮永輝說道。分局其實在這方面,也沒有特別的處理方法,只能進行簡單的處理。

“沒事,你趕緊跟我去七灣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人是七灣村的。”於立飛說道,這個時候他看的檔案發揮作用了。只是檔案裡的照片,跟現在的死者有些不一樣,而且他還得比對,要不是他腦子好,轉的快,恐怕也不會這麼快就想起來。

“真的?”馮永輝興奮的說,如果能確定死者的身份,想要破案就容易多了。

“八9不離十吧。”於立飛說道。他一直冥思苦想,在確定兇器之後,他突然想了起來。在他的記憶中,這個人應該姓孫,叫孫渡。但檔案上的相片,跟死者本人,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那好,我馬上趕過去。”馮永輝說道。案子有了進展,他也很興奮。如果派出所真的能拿下這起案子,以後他在其他同行面前,說話也硬氣得多。

於立飛又通知了紀磊,讓他馬上趕到七灣村,他們手裡有死者的照片,只要到七灣村一問,馬上就能知道。於立飛還沒到七灣村,就已經接到紀磊的電話,他們根據於立飛的提示,已經找到了死者的房間。而且那串鑰匙,也能打開死者的房間。在死者的房間裡,找到了他的身份證和錢包,死者確實叫孫渡,是七灣村的農民。

“於所,你可真是神通廣大,怎麼就知道死者是孫渡?”紀磊看到於立飛的時候,看向他的目光已經有些崇拜了。於立飛打電話通知他,死者可能是七灣村的孫渡。當時他還不相信,於立飛一直在分局等待法醫的結論,哪會有時間去死者的身份?

“我在分局的時候,看清了死者的臉,覺得跟七灣村的孫渡有些像罷了。”於立飛說道。

“於所,我看還是你的基礎工作做得紮實。”紀磊敬佩的說,原來他經常看到於立飛在翻戶籍資料,當時還在心裡暗暗笑話,沒想到現在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馬上摸清孫渡的社會關係。”於立飛說道。他還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做紮實呢,如果他能把檔案跟現實中的人一一對應起來,或許在案發現場,就應該能認出孫渡纔對。

“我們已經找到孫渡的哥哥,據他說,孫渡好賭,而且多次借錢不還。昨天下午,孫渡接到一個叫羅江的電話,說要主動借錢給他。孫渡騎着自行車出去之後,到現在一直沒有回來,我們已經通知他去分局認屍。”紀磊說道。於立飛做了很多工作,他這個副所長,如果還不能做點事,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老紀,辛苦了。”於立飛說道,紀磊不愧參加工作多年,這些事情,根本不用他吩咐,就安排得井然有序。

“於所,真正辛苦的是你。扳手是你確定的,死者的身份也是你確定的,我們只是做點了具體工作罷了。”紀磊感慨的說。他的警齡比於立飛要高,警銜也比於立飛高,經驗比他豐富,資格也比他老,可是工作能力,卻不如於立飛。

“看來這個羅江有重大作案嫌疑,馬上抓捕。另外,你再找個認識羅江的人,去分局看一下王維湘的監控。”於立飛說道,他們跟羅江不認識,但是熟悉羅江的人,卻能看到他的身影就確認他。

從早上七點半,於立飛接到報案。到現在確認死者身份,並且確定重大嫌犯羅江,僅僅過了五個半小時。可以說,案件取得了重大進展。於立飛希望,今天就能破案!

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60章 又是一計?第114章 道光閒章第332章 橫掃千軍第442章 摸情況第661章 運氣不太好第561章 有這麼神嗎?第384章 交換第356章 面面俱到第440章 解決問題第265章 釉裡紅蘆雁紋匜第92章 強賣?第724章 不脛而走第140章 石頭落地第108章 恰到好處第631章 恍然大悟第454章 行動方案第185章 玉石顧問第72章 好奇心起第124章 古籍失竊第517章 彙報第569章 同學第91章 別得意忘形第283章 感慨第720章 反映情況第652章 喜出望外第100章 好事不留名第648章 變異第295章 頓悟第84章 雕版砧板第396章 身世第444章 詫異第344章 說話的技巧第136章 二千二百一十萬!第616章 編制第468章 研究第233章 我要了第290章 一貧如洗第613章 投訴的結果第538章 瞎指揮?第299章 有你的第628章 投暗標第389章 策劃第637章 基金會第15章 明宣德釉裡紅梵文出戟蓋罐第210章 不讓老實人吃虧第490章 重用第338章 彙報第567章 心理準備第26章 報到第343章 調整分工第320章 自取其咎第491章 真相第704章 勾心鬥角第466章 消息第412章 承擔風險第432章 情義第534章 終身大事第500章 說明情況第707章 活動第460章 死亡第87章 現學現用第442章 摸情況第280章 自尋死路第637章 基金會第673章 最終決定第443章 抓獲第9章 這不是錢的事第545章 立飛縣長第586章 打探第143章 失落第714章 新任秘書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629章 出風頭第510章 試探第390章 赴宴第98章 請君入甕第614章 伸張正義第13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第188章 九號別墅第427章 意有所指?第343章 調整分工第299章 有你的第311章 軒雅齋的人事安排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102章 人情大於生意第598章 依法嚴辦第114章 道光閒章第391章 下藥第542章 掘地三尺第382章 一網第132章 憂心如焚第35章 指明方向第693章 政治覺悟第86章 綠意盎然第248章 無需見外第681章 破了第406章 影響第620章 細小的綹裂第717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