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

陳閔灰頭土臉回到寨中,也懶得和人解釋,只是給手下頭領傳下命令,“生意”先不要做了,速把人集中到龍王島來。

第二日,胡隸、張鏑如約而至,五百多精兵乘坐十幾艘大船,在龍王島外停下。陳閔聞報也趕緊在平緩的海灘上聚集了一千多嘍囉,遠遠見官軍下船也不來攻擊,他前一日被張鏑抓住奚落,這日有意堂堂正正打一場找回點面子。

五百多士兵安安靜靜的下船,沒人多說一句話,迅速的排起整齊的陣列。反觀龍王島上的海盜們,亂哄哄的聚成一片,連個像樣的隊列也沒有,一千多人散的太開,倒顯得人數更多,只不過沒有章法,一眼看去處處都是破綻。

昌國的兵馬正面分成八個橫隊,每隊五十人,第一排都是刀盾兵,二三排爲長槍兵,四五排則是弓兵,六七八排都是持神臂弓的弩兵。兩翼又有兩個縱列,每縱也是五十人,各持刀盾掩護正面。後方則有胡隸與張鏑的五十名精銳親衛壓陣,整個隊列呈現攻擊態勢,但防守也無漏洞可鑽。

陣列沿着沙灘緩緩前進到距離賊衆五百步就停了下來,陳閔在對面看着嚴整的陣列暗暗心驚,但他仗着人多,覺得奮力一搏未必沒有勝算。於是用他震雷似的大嗓門吼了一句:“弟兄們,隨我上,跟狗官兵拼了啊!”

匪兵率先攻擊,這幾乎是早就料定的情形,他們沒有軍紀,只靠一股子戾氣支撐,若長久對峙,不用打就要散了,所以陳閔要打陣戰就只能選擇這麼猛衝一陣,勝敗只在這一衝之間。

昌國兵的後陣已用板車和木梯搭起個簡易的望樓,張鏑爬上望樓,喝令全軍不得擅動,士兵們陣列森森,仍舊靜靜的站着,對亂哄哄衝來的賊兵不爲所動。過了幾十息時間,賊兵們一個個都跑的徹底沒了秩序,距離也已接近到二三百步。張鏑在望樓上大聲傳令:“神臂弓,校射一發!”

話音未落,第六列居中的神臂弓手便扣動扳機,將早已上好弦的弩箭拋射向敵衆,衝在前列的一個嘍囉肩膀被射中,大叫一聲,痛苦的撲倒在地,後邊的人收勢不住,幾十只腳從這嘍囉身上踏過,漸漸的慘嚎變成了呻吟,最後呻吟都沒了,滿身滿臉都是血,昏死過去。

校射的弩手大喊一聲:“入陣!”

幾乎同時,三排神臂弓手就聞言而動,一百五十支銳利的弩矢破空而出,狠狠地扎入賊匪人羣之中,立時就有幾十人中箭,不少人被強勁的弩箭透體而過,倒地斃命,即便一時不死,也往往被後列的人踩踏致死。

一千多人中損失幾十人比例不算太大,前幾列的人遭受第一波打擊有些退縮,但大部分賊匪仍在慣性的衝鋒。

雙方又靠近幾十步,張鏑指揮兩排步弓手也加入了射擊,未等賊衆靠近到五十步內,神臂弓已經齊射三輪,步弓則齊射五輪。嘍囉們大部分穿着簡陋的布衣,有些甚至赤身裸體,毫無防禦的皮肉哪裡抵得住尖利的箭頭。

陳閔在第二輪齊射時就已經預感到不對勁,只能寄希望於盡快衝入敵陣近身肉搏,好改變這被動挨打的局面。只可惜他低估了官軍箭矢的威力,又高估了己方的傷亡承受能力和自身衝鋒的速度。衝了幾百步,連官軍的毛都沒摸上,自己手下已經倒下了二三百人。嘍囉們一開始見到傷亡還有些心存僥倖,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向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到處都是淒厲的慘嚎,就不得不讓人驚懼的聯想下一個倒黴的會不會是自己。官軍的箭似乎用不完,一波又一波的,而且越靠近射的越準,再往前衝眼見得是死路一條,逃吧,逃吧,保命要緊。

越來越多的賊匪向兩側奔逃,甚至與後列人糾纏在一起。

“快衝!衝上去!不許亂!”陳閔聲嘶力竭的試圖遏止住敗像,但無濟於事,甚至是起到了反作用,一千多賊匪如同被破開蟻巢的羣蟻,紛紛亂亂的四散逃跑。

胡隸在後陣望見,大喝道:“賊衆潰了,衝殺過去,殺呀!”

五百人齊聲大喝:“殺!殺!殺!”刀盾手以刀擊盾,長槍手以槍頓地,弓弩手高舉弓弩,透出陣陣殺氣。

大陣如山而動,速度慢慢加快,向着敵衆小跑着追殺過去。

張鏑從望樓一躍而下,長刀指着前方道:“莫走了賊酋,抓住那持斧頭的黑漢!”

見官軍陣列出動,賊衆徹底亂了,往每個方向逃跑的都有,昌國軍大陣也隨即變化,分出十來個小隊,其中兩隊嚴守渡口,另外的則往各處追擊。張鏑則指揮親衛緊盯了陳閔,可憐這“東海龍王”這下是擱了淺,再次被逮住了,如糉子般被綁起。

一千五六百盜匪死傷二三百人,還餘下一千二三百,賊首雖然成擒,其餘小賊還有不少往島嶼深處逃竄了,不過兩個渡口都被嚴密把守,全島大小船隻都被蒐羅一空,料他們也逃不出去。

陳閔與幾個頭目被抓住後一起關在了一處柴房裡,一個個都垂頭喪氣、悶聲不語。忽然間,那陳閔嗚咽着哭了起來,而且越哭越大聲,最終變成了嚎啕。看守的士兵們側目而視,都是嫌棄的表情。連他原來的手下都看不下去了,一人出言道:“唉!哥哥!大丈夫死則死爾,何必作此兒女之態!引人恥笑!”

陳閔卻是自顧自的哭:“娘啊!兒若死了,你可怎麼辦啊......”

柴房外,胡隸和張鏑正將這一幕窺看的真切。

張鏑忍着笑意,悄聲說道:“師父,我看此人可收!其人智勇仁孝信義,能爲我所用!”

“確不似兇頑之徒,但何來的智勇仁孝信義?”

“不殺不掠而得千人之衆,可謂智;一人敵我親衛七八人,可謂勇;於百姓秋毫無犯,可謂仁;事母恭謹溫順,可謂孝;約期而戰卻不耍詐,可謂信;臨退不忘救走隨從小廝,可謂義。”

“有幾分道理,你去說他一說,看他降是不降!”

“師父放心,徒兒自有計較!”

原來張、胡二人早有收服陳閔的意思,先用了欲擒故縱的策略,再陣戰將他擊敗,令其心服,最後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歸降了。

咯吱一聲,柴門打開,一個高大的身影遮住了門外刺目的陽光,使得昏暗的柴房才亮了一下又暗了。陳閔等人擡頭看去,因爲背光而看不清面貌。等他邁步進來,在跟前站定,纔看清了。

是他!就是當日船上三箭神射的那個人,就是抓小雞般將陳閔一擒一縱的那個人,就是揮手間將龍王島一千多人殺的大敗的那個人。

陳閔一張黑臉上涕淚未乾,手腳綁縛着又沒法擦,這會兒只能尷尬無比的低着頭。

張鏑打趣道:“龍王爺流眼淚了,那我慶元府是否要下大雨了?”

陳閔甕聲甕氣道:“我自哭我老孃,幹你甚事!”

“呵呵,龍王爺還在生我張鏑的氣啊!”

“要殺要刮隨你,說風涼話有甚意思!”

“噌”一聲響,張鏑抽出短刃,一刀便揮了下去,陳閔閉上眼,卻沒有感覺到疼痛,手上卻是一鬆,繩索已然斷開。

“誰說我要殺你了!”張鏑目光深邃,令陳閔都不敢直視。

“陳大王未做大惡,百姓稱你爲佛賊,我張鏑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不會殺你。”

“你不殺我?”

“我聞大孝之人必有大忠,今國家用人之際,若你能移孝作忠,不僅不殺,還要大用!”

陳閔愣愣的站在原地,這變化太快,他還沒法消化,被官軍捉住後,原以爲必死無疑,連老母親都哭過了,這下忽然說不用死了,真不知該笑還是該哭呢,然後腦子就短路了。

張鏑自以爲說的夠明白了,下一步應該是陳閔感激涕零的宣誓效忠,然後他扶起來,表示要爲了朝廷和百姓一起努力,最後皆大歡喜,但是對方完全沒有按這個套路來,讓他這劇本沒法演了。他不知道的是,像陳閔這樣糙漢,必須要用最直白的話去說,絲毫不能繞彎,不然可保不準能不能聽懂。

無法,只好開門見山:“你願不願降?”

“願降!”

就這麼簡單,一句話解決,張鏑暗罵自己戲文看多了,還欲擒故縱,對這種人,揍一頓就服了嘛,何必那麼麻煩!

張鏑又面向柴房內還綁着的幾位頭領,說道:“各位都是好漢子,何必從賊!你們願不願降?願降的做官軍,不願降的殺頭!”

“小人願降,願降,願降!......”

張鏑揮揮手,讓衛兵們把幾位頭領都鬆綁了,陳閔這時候腦子的短路終於修好了,帶着幾位頭領都來叩拜。

張鏑把手輕輕一託,扶起陳閔,又對其中一人道:“方纔說大丈夫死則死爾的,可是你嗎?”

那人也不慌張,沉着的答道:“正是小人!”

“好,有骨氣,你叫何名?”

“陸十千。”

“嗯,你有個叔叔,在舟山島上開酒鋪子,他的酒好,人也有趣。”

張鏑拍拍陸十千的肩膀,走出柴房,又回頭對裡頭的幾個人說道:“各位先收拾洗漱一番,明早辰時到大帳相會!”

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