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

在城南招待所的這些天,張鏑和王安節之間是在互相的檢驗和雙向選擇。

張鏑希望將此人作爲打開川東大門的鑰匙,必須要更瞭解他的底細,更確信他是否可靠。

王安節來到泉州,也是抱着可從則從,不可從則走的想法,一開始是三個念頭互相交織,一個是忠君爲國,一個是建功立業,一個是知恩圖報。

王家世代爲將,深受國恩,精忠報國是王安節一直被灌輸的理念,但這些年的一次次挫折漸漸在摧毀這個理念。而他一身的本事終究不願意就此荒廢,建功立業的信念一旦重燃,就越燒越旺了,尤其看到泉州的興旺情景,更讓他難以平靜。最後,因爲沈汝楷救他一命,中興社實與他有救命之恩,換句話說就是他欠了張鏑一命。知恩圖報是王安節的存身之本,這是他願意融入中興社的最主要因素。

就要見到這片土地的主人,這位英明神武的統治者,王安節不免有些忐忑。他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少時隨父征戰,長成執掌戎馬,父親王堅還是朝廷封的清水縣開國伯,勉強也算是勳貴之中出身,但卻在即將見到這位傳說中的張總理時有些緊張不安。

“末將王安節,拜見張總理!”

王安節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拜見禮。

張鏑現在有很多個正規的官方名號,泉州知州、沿海制置使、同都督、長山伯,但王安節卻偏偏選擇了這麼個非官方的“總理”,這其中真有幾分深意。“總理”這個詞體現了王安節對中興社這個組織的認可,體現了一種態度,這是超脫於宋元之外的獨立存在。說明他從此就認可自己是中興社的人,而不再是宋廷的忠臣,更不可能是元廷的順民了。

“王兄何必如此多禮,真折煞弟弟了!”張鏑得報,倒屐相迎,雙手一託,急忙將王安節扶起。

王安節擡頭看去,這位主上言談和藹卻自帶威嚴,年紀輕輕卻深沉睿智。話語間令人如沐春風,禮賢下士之舉絕非作僞。

“當年王兄守常州,力抗北虜二十萬,韃酋伯顏稱之爲紙城鐵人,至今想來還令人感慨萬分!”張鏑對王安節的情況已經瞭解的差不多了,開口首先就提到了王安節參與的常州之戰。

“唉!總理尚記得常州之戰,還記得那十萬軍民的血……”

常州是王安節最慘痛的一戰,也是最輝煌的一戰,可惜最終還是失敗了,有多少人還能記得他們這些失敗者?

張鏑記得,這便夠了。

“國事日敗,但英雄豈能被遺忘!”

“英雄……”

“是啊,王兄與令尊忠壯公這樣的人物正是在下仰慕已久的英雄!”

張鏑話鋒一轉,便提起了王安節的父親王堅。

“家父亡歿十八年,當年的釣魚城已然一場空!”

“合州尚存,豈言一場空呢?”

“合州尚存!?”

“沒錯,川東都還在堅守,某早有遣將入川之念,只苦於無合適人選而已!”張鏑也不繞彎,很快說到了四川的守戰,並打眼去看王安節。

說到這裡,木頭也該知道張鏑的意思,王安節立刻跪地請命:“總理但有驅馳,末將萬死不辭!”

“快快請起,有王兄此語,張鏑又何憂焉!”

王安節雖是武將,但心思細密,這樣的一步步引導之下,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意味,川東、合州、釣魚城,這是有意派他回四川,要給他一個機會去恢復當年父親的榮光!

確實如此,其實在這之前,遠赴川東的班底早已經選定待命,就只等王安節這裡的進度了,實際上即便王安節不可用,張鏑也不會放棄深入四川的計劃。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檢驗,又經張鏑的親自接見後最終確定了王安節的可靠。總理署隨即宣佈成立四川都督府,作爲中興社遙遙控制巴蜀之地的臨時軍政領導機構。

都督府以何紹基爲都督,王安節爲副都督,李世遙爲總參議官。

何紹基被任命爲都督主要是基於兩個因素,一方面因爲泉州回亂的過錯被問責,需要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雖然那不能算過錯,換做別人情況只會更遭,但他作爲當時留守泉州的一把手,必須要承擔責任,現在他被解了師長之職,總理署已從兵部調了李申南擔任第二主戰師師長。

作爲張鏑帳下身經百戰又忠勇無雙的大將,何紹基做事一向來是讓人放心的,張鏑當然不可能因爲這一小過而讓他坐冷板凳,反而要給他加更重的擔子、更大的責任,四川之行,他當仁不讓。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何紹基的本籍就在川北的利州,以川人入川顯然比旁人更爲恰當。當年蒙古人滅大理、破四川,何紹基和刀敵蒙、劉雲復、李安歸這些四川人、大理人都被迫成了蒙古軍的僕從軍,後敗於安南做了戰俘,又被張鏑所救,直至今日。過去何紹基做夢都沒想過還有打回四川老家的機會,雖然現在說光復家鄉爲時尚早,但他們至少將走出第一步。

除了幾位主官的人選,總理署又從下轄各部的事務官、正軍部隊、軍官特訓班、識字班、貿易商隊以及各牌甲社員中選拔了一批優秀的人才,各行各業都有,作爲入川的基幹力量。

多方選拔上來一兩百人,組成了先期入川的預備機構,目前這個機構還只是一個骨架,實質上的內容還需要在四川站穩腳跟後想辦法就地發展,慢慢填充。

入川的人員分成了很多個批次,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有的跟隨商隊、有的扮作行旅、也有的化身流民乞丐,甚至還有人僞造元廷的印鑑和文書,假冒元廷的官員大大方方的往西川去上任。

這個“人才”就是新設的四川都督府總參議官李世遙,他還帶了十幾個“師爺”、“幕僚”和“僕從”,號稱是元廷派往川東行院接替病故的副都元帥張德輝。這幾年在川東病亡和戰損的軍官和士兵很多,最近剛從荊湖行省調了一萬人過去,將領也急需接替和補充,元廷樞密院確實經常從別處選調將帥過去。

這個消息是從元廷中的內線那裡得來的,給李世遙的“赴任”增添了更大的可信度。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但福建與四川畢竟數千里路,遠隔山川,此去必然九死一生,或許有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都無法最終抵達目的地。張鏑也明白這一點,只希望何紹基、王安節、李世遙三位主官之中至少能有一人成功入川,那就有機會撐起大局。

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