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拳頭和體質

俄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擴張是他們的本性,別說現在的俄國傷痕累累羸弱不堪,歷史上十月革命之後紅色政權控制的土地已經不到原來俄國領土的十分之一了,但是隻要他們一口氣喘上來,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露出他們的獠牙。

托洛茨基同志的提議最終在組織上被通過了,這個時候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沒有注意到俄國人的動靜,誰都沒有想到剛剛在俄國取得了生存全力的紅色政權,會馬上用戰爭的方式來尋找他們的舞臺。

只能說中國攤上小鬼子和北極熊這兩個鄰居,是老天對我們的考驗吧。

楊小林一直沒有放過俄國,在他的計劃中打日本是一錘子,要快。打俄國是溫水煮青蛙,要穩。在俄國的第一個目標他已經實現了,接下來就是把日本一錘子打趴下之後慢慢的收拾這頭北極熊。

他真沒有想到同志們這麼勇敢,更不會知道俄國的水要被托洛茨基給攪渾了。

中國的精力都放在和日本戰爭上面,情報部門的注意力也基本上都盯着日本,對於日本國內的形勢和他們海軍的一舉一動,中國方面都強烈的關注着。

福州海戰之後東鄉平八郎把海軍艦隊撤到了臺灣,日本一方面開始自己研發反潛和防空的武器,另一方面利用他們依然佔據絕對優勢的海軍力量,依靠着從日本到朝鮮再到臺灣的這一條島鏈,把中國的海上通道封鎖了起來。

但是在他們沒有能力應付潛艇的情況下。即便東鄉平八郎派出了相當規模的海軍艦隊去維護航道的安全,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日本的商船還是不斷被擊沉,這不光讓日本人獲得南洋的物資變的有些困難,也讓一些日本企業不堪打擊,紛紛關門。

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變的非常糟糕。

和日本一樣,中國也好不到哪裡去。

中國的這一屆政府就是戰爭中誕生的,而且是和不斷的對外戰爭一起成長起來的,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們的應對手段非常有效,這使得短期內那些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像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可這只是假象。真正的情況是現在中國企業家,特別是南方那些靠進出口貿易過活的企業家的日子已經非常艱難了。這個時候的中國企業不是兩年前,就拿上海的自行車廠來說,兩年前他們是中國內地的一家家小作坊,現在他們的產品遠銷歐美,去年一年他們從洋人的手裡賺來了將近一個億大洋!

戰爭一打起來,日本人在海面上對中國的商船和中國貨物一封殺。運費一下就上去了。這個時候他們面臨兩個選擇,漲價還是不漲價?你漲價了,你的產品在海外就沒有絲毫的優勢,其他國家的產品會馬上幹掉你,讓你丟失你本來已經佔領的市場。你要是不漲價,你賺的錢根本不夠你的成本的時候。賣一輛你虧一輛!

這只是打一個比方,上海的永久自行車已經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有了一個完善的營銷渠道和非常系統的生產結構,雖然運費漲了好幾倍,但是隻要還有一條路可以出去,他們就能撐得住。沒到做不下去的地步。

可一些小的企業就不行了,南方七省在這個月給中央送來緊急報告。他們境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做外貿中轉的企業,紛紛倒閉。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美國人的態度,日本海軍一時間不敢在南沙一帶採取軍事行動,而和日本關係非常好的暹羅,本來是答應和日本一起在南沙一帶絞殺中國海軍的,可面對美國海軍提出的警告暹羅一開始就有點猶豫,當中國人在福州取得了勝利之後,他們對日本的態度更是有些敷衍了。

這使得日本沒有辦法把中國死死的框住,那一個鏈條上面有一個缺口,這缺口對中國來說簡直太重要了。

這場戰爭不光是看誰的拳頭硬,還要看誰的體質好。如果你的體質不行,在對方的扼殺下撐不住的話,就算你的拳頭再硬,也沒有揮舞出去的機會。同樣的道理,就算你體質再好,如果對方的拳頭砸過來你擋不住,也只有等死的份。

中日雙方一方面都在想盡辦法緩解自己國內的危急。七月初日本的天皇下了詔書,號召全日本國民爲了戰爭無私的奉獻自己的力量,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嚇到。天皇說只要打敗了中國人,日本的情況馬上就會好轉。同時,日本政府開始發行今年的第五期戰爭債券,以籌措軍費和渡過難關。

從日本出兵俄國到現在,短短一年之內他們發行了五次戰爭債券,這在經濟上是簡直不可想象的,日本人面臨什麼困難大家都能看的到,同時日本有着什麼樣的決心也是顯而易見。

打不贏中國,這龐大的債務就把日本拖垮了。

這個時候日本國內的購買力已經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了,日本政府希望英國和法國能再一次伸出援手,但是英法這一次也沒有再購買,小日本陷入了困境。

相比之下由於中國本身的資源就比日本豐富,而且日本無法切斷中國從西伯利亞獲取資源的途徑,日子稍微好過一點。至少到目前爲止,中國還沒有發行戰爭債券。

另一方面雙方也在努力的增強自己拳頭的力量,儘管英國人拒絕轉讓深水炸彈的技術,但是日本人自力更生,自己研發,也讓他們慢慢的取得了突破。在防空武器上日本率先把高射機槍給搞了出來。

其實這種機槍就是把普通機槍的彈容量加大,子彈加大,槍口擡高而已。對空的射擊高度並不是很高,不過日本方面非常滿意。他們根據福州海戰中中國人飛機都是低空飛行的特點做出結論,這樣的機槍已經能對中國飛機造成威脅了。

同時日本正在研製高射速的高射火炮,日本方面覺得當高射火炮取得成功之後,就可以和中國人再打一場看看了。

他們在忙的時候中國也沒閒着,這一段時間雙方只有一些小規模的交火發生,互有勝負,中日海軍好像都很有默契一般,儘量避免決戰的情況出現。

中國方面恢復了在和俄國戰爭期間被遷移到北方的漢陽兵工廠,在這裡修建了中國彈藥研究所,和一家專門生產各種炮彈,魚雷以及炸彈的工廠。

福州海戰中中國飛機使用的魚雷就是普通的海軍戰艦都用的那種魚雷,殺傷力太低,十幾發魚雷都無法擊沉對方一艘戰列艦,這個效果讓空軍飛行員很不滿意。同樣,潛艇對於魚雷的攻擊效果也是頗有意見,要知道普通的魚雷是軍艦對軍艦之間使用的,這種魚雷要求速度快射程遠,因爲兩艘軍艦往往在距離對方几公里甚至十幾公里遠的距離就開始交火了。

潛艇和飛機不一樣,他們都是近距離靠上去以後再攻擊,他們認爲那種的魚雷的速度和射程對他們來說毫無作用。就說潛艇,我都在你身邊了,用的着考慮這些麼?

彈藥研究所就是應這個要求而成立的中國獨立的科研單位。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研發出專爲空投而設計的爆破炸彈、殺傷炸彈,還有適合潛艇作戰的那種不求速度和距離,但求威力的魚雷。

在日本人的深水炸彈的技術取得突破的同時,中國的第一批專用航空炸彈也誕生了。這種炸彈不象炮彈那樣受到口徑及膛壓的限制,彈體可以薄一些,裝藥量大大增加,攻擊範圍和威力遠遠大於炮彈,甚至比魚雷的攻擊力也要大的多。

它採用特種鋼整體鍛造,彈頭非常厚,引信裝在彈尾。自身帶有小動力推進裝置,也就是說他具有穿甲彈一樣的效果,擊中目標之後還有一定的穿透力。

魚雷方面也是一樣,研究所更改了炸藥的裝填係數,生產出適合潛艇作戰的魚雷,速度不快,射程也不遠,但是就算是日本現在最堅強的大和號戰列艦,估計六發魚雷就能讓他沉了。

中國做的並不僅僅就是這些,加強自己武器的攻擊力量的同時,中國海軍在一次次和日本的小規模作戰中不斷的完善着潛艇和艦船還有飛機之間的配合,同時中國方面在福州海戰中損失的飛機和艦船都得到了補充。

目前部署在南方沿海城市的主要空軍力量已經達到了四百架作戰飛機,分佈在福州和泉州兩個港口。

南沙那些被中國海軍修建的海島基地上面和航空母艦上面,也經常看到中國飛機的起落。

日本人現在在等他們的反潛技術和對空作戰技術的純熟,而中國人則在等南北鐵路線的貫通。

泉州造船廠,崖州海軍基地,連雲港潛艇生產基地都已經或者開工建造,人力和物力能保證的情況下相信很快可以建設完成,工人和技術人員也全部到位,就拿泉州造船廠來說,美國的軍艦設計師都從菲律賓過來了,就等着鐵路修好,只要有足夠的資源,馬上就可以開工生產。

美國人已經替中國算過了,等崖州,泉州,營口,連雲港的海軍基地都可以投入生產,加上美國菲律賓的船廠給中國的支援,中國軍艦的生產能力將趕上日本。

要是小日本無法讓他們的航道變的安全的話,隨着戰爭的進行,日本的生產能力將遭到嚴重打擊,此消彼長之下,中國完全有和日本海軍一艘一艘拼軍艦的能力。

不是說非要那麼打,只是那意味着日本最大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第114章 發展模式第79章 慘敗第74章 利益至上第46章 相信明天第25章 上海的颶風第87章 正義的討伐第27章 守不住,就不守第1章 有殺錯,沒放過第114 打援第4章 把他忘了第135章 火中取栗第32章 請萬歲更衣第41章 伏擊戰(二)第31章 勝券在握第1章 賠禮道歉第91章 戰雲壓境第139章 閃擊戰(四)第35章 不共戴天第81章 第二個謀刺對象第82章 遵守規則第14章 戰鬥交給年輕人第34章 兩個戰場第17章 沒援軍了第12章 政治家第26章 廣州兵亂第52章 小鬍子的格言第17章 誰相信呀第15章 和談開啓第41章 給我殺絕了第61章 走下去第36章 讓你大吃一驚第27章 四三零高地第58章 日本人的算盤第7章 惹麻煩第5章 三個理由第104章 直截了當第123章 我們是海軍第71章 不抵抗政策第140章 中國式解決第94章 亂了方寸第42章 伏擊戰(三)第52章 小鬍子的格言第97章 我行我素第52章 形勢突變第126章 新的盟友第18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40章 新的一年第47章 無以爲報第130章 富二代進京第106章 問天下誰比我冤第37章 首場敗仗第63章 中國的條件第59章 以退爲進第82章 城牆第137章 閃擊戰(二)第84章 起義了第49章 日本動盪第37章 武裝干涉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95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22章 黎明將到第50章 錢是萬能的第42章 態度強硬第54章 草民救駕來了第49章 野戰醫院第30章 婚禮第74章 欲退無路第80章 偏向虎山行第36章 誠意第126章 新的盟友第31章 打入朝鮮第88章 爲了活着第42章 爲利益而戰第12章 人活一張臉第79章 四面合圍第17章 誰相信呀第13章 照着葫蘆也不好畫瓢第45章 意料之外第51章 一意孤行第43章 尊嚴第35章 不共戴天第65章 戰場的鼓樂聲第66章 恢復漢服第70章 黑龍會的夢想第19章 冤家路窄第34章 挖滿清的祖墳第82章 職業受氣包第28章 大叔,帶我去遼東第112章 鶴蚌相爭第12章 殺人留名第72章 坐下重談第70章 幹掉他們第61章 泥菩薩的煩惱第73章 一定做到第131章 掀翻棋盤第19章 俯首稱臣第22章 亞洲聯盟第14章 誰的刀更快第103章 敗績已成第128章 尋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