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西伯利亞風暴

比如上海生產的永久牌自行車,在商務部的計劃中是每個縣城二百輛份額,他們本來認爲這個東西可能並不好賣。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社會的波動也造成了人員的交流,自行車已經被很多人都認識了,加上報紙上對國貨的大力宣傳,不光縣城的居民購買熱情非常高,就是那些鄉鎮也有人專門跑到城裡來買。

自行車又不是太貴,十多個大洋一輛,這東西不光能代步還能拉貨,中國老百姓這一段時間收入還不錯,大部分家庭都買的起。託關係,找人,百貨商店有熟人你才能買到,而且關係還要夠硬。

百貨商店是九月二十日全國統一開張,等到九月二十一日的時候,各個商店的自行車都全部都賣光了。商務部馬上給上海的車上發去電報,那邊趕忙連天加夜的生產了起來。

一些外國商品也同樣的緊俏,商務部從菲律賓進口了一批美國人生產的暖水瓶,一開始訂了兩百多萬只水瓶,開張就沒了。趕緊跟美國人說,給我們調幾百萬只來應急,後續可能更多。那美國商人頓時就有些愣住了,這個數量對他有些龐大,中國人給的時間明顯有點不夠,還想着商量商量能不能寬限幾天呢,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馬上找上門來。

百貨商店就等於是一座橋樑,一下子就把整個中國的買方市場和賣方聯繫到了一起,西方經濟專家們馬上注意到這一現象,他們認識到中國的商品緊缺可以最大程度的緩解西方的“商品過剩”。對於本國經濟的恢復是相當有利的,他們建議政府馬上和中國展開談判,讓更多的本國商品可以進入中國的百貨公司進貨賬單。

一時間正在歐洲進行訪問的黎元洪成了各個國家的香餑餑,中國使團到英國訪問的時候英國人本來說是由他們的首相出面和黎元洪洽談的,行程也僅僅就是三天,這符合國際上對等接待的慣例。

但是黎元洪到了倫敦之後,不光英國首相來了,就連他們的女王也來歡迎,英國方面臨時通知中國,在倫敦的行程可能要改爲一個星期。因爲英國的一些商人正在向政府提出要和中國深度交流的方案。

甚至像盧森堡這樣的小國都對中國使團發出了邀請。

另外在國內的經濟發展上百貨公司也給楊小林解決了另一個難題。就是迅速的穩定了全國各地的物價波動。

戰亂之後的中國很多地方物價都是不均衡的,加上地緣的差異,同一樣商品在北京賣一個大洋,到了四川可能就要兩個大洋。今天還是一個價格,等到明天早上可能就又變了.這樣的混亂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袁大頭也纔開始流通不到一年。這個時候必須確保貨幣的權威性。

商務部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是按照以往中國曆朝處理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強制規定,也就是我們現在政府偶爾會用的硬着陸的手段。效果肯定立竿見影。但是自身要受到多少傷害沒人算的清楚。

還有就是用西方國家的辦法,軟着陸。這個對中國經濟的傷害比較小,但是效果不那麼明顯,要慢慢來。

就在中央就採取哪個辦法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百貨公司成立以後這個問題頓時迎刃而解,大部分商品這裡都有的賣,而且全國售價基本上相差不了多少,馬上就把各地的物價波動給平穩了下來。

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百貨公司開張以後,對一些零售商店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這矛盾非常的激化。要知道連鎖銷售的最大優勢就是渠道的暢通,而且由於進貨量非常巨大,可以去壓低供貨商的價錢,這讓那些靠騾馬運輸的小商小販們吃不消了,百貨公司物品的售價比他們的進價還要便宜,他們的生意沒辦法做下去了。

中國人不敢和政府叫板什麼,但是暗地裡撒一些怨氣他們還是會的。有好多地方的百貨公司都出現門鎖被人堵上的現象,在貴州的一個縣城,甚至大門被人塗上糞便。

地方政府對這一類事情進行了嚴肅的處理,抓起來準備判刑的都有。但是中央卻很快下發的指示,對這些人要從寬,教育教育就算了。要理解人家的心情,就算你這個政策讓商家和老百姓都滿意,可你真的砸了人家的飯碗麼。

任何政策都是這樣,你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只能說盡量去完善。對於那些被政策損害了利益的人,也不是說你把人抓起來矛盾就沒有了的。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彌補一下這些人的損失,或者說給他們找到其他的出路纔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盛懷宣的意見是等一等,等路修好了,運費能稍微低一點的時候,對那些在政府進行了註冊的小商販可以讓他們到百貨公司來進貨,價錢可以再給他們優惠一點。

其實楊小林真的希望有一個大型的連鎖企業能取代百貨商店,或者說能有更多的這樣模式的零售行業興起,打破目前國有商店壟斷的模式,雖然現階段這個百貨公司得到了商家和老百姓的一致認可,可是壟斷的模式真的不適合長久的發展。

總體上來說他們的政策推行的還是不錯的,不算很完美,可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順利,工商業的發展也有了起飛的架勢,老百姓發現自己忽然間就忙起來了,好像就是從楊小林的班子組建開始,他們整天不是爲生活發愁,而是爲工作在發愁。每天早上起來眼睛一睜,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再是今天吃什麼,而是手裡那麼多的活計,在晚上能不能做完?

中國這輛列車終於沿着楊小林設計的軌道開始前進了。

老百姓們都變的忙碌了起來,楊小林也很忙。整個中國的節奏在不知不覺中放快了,誰都沒有注意到路邊的樹葉慢慢的變黃,先是一片兩片的零零飄落,接着是如雪花般的飛舞,直到那樹幹被風吹的光禿禿的,好多人才發現原來秋天來了。

對於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來說,這個秋天真的是讓人煩惱的。

和中國戰爭的失敗讓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同時也讓沙皇的權威在國內遭到了質疑。如果不是後來勃魯希諾夫將軍在對土耳其的戰鬥中打了一場漂亮的戰鬥,搖搖欲墜的政權要颳起什麼樣的風暴真的沒有人能說的清楚。

對土耳其戰鬥的勝利真的只是稍稍的緩解了一下尼古拉二世面臨的壓力而已,從戰爭期間他給勃魯希諾夫將軍的士兵和武器就看的出來。曾經威風八方的歐洲憲兵。現在已經是老態龍鍾了。

英法顯然對俄國人面臨的困境十分清楚,在調解俄土戰爭的時候,英法的態度明顯的偏向於俄國,讓俄國從土耳其手裡得到了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給了俄國人大量的物資支援。他們希望尼古拉二世能挺住。只要這頭北極熊還能活着。德國人的後方就不會安穩,巴爾幹地區的幾個國家就不會全部都投入同盟國的懷抱。

尼古拉二世顯然也知道英法如此幫助俄國爲的是什麼,所以即便現在國內的形勢已經一片糟糕。俄國還是大規模的開始徵兵,並且把軍事力量儘可能的調往俄國和奧匈帝國的邊境地區。

共和元年八月十日,還是兩個月前的時候,從中國俘虜營裡面逃出來的施特塞爾那三千多人的部隊進入了俄國西伯利亞地區,他們向俄國政府尋求庇護。

老毛子一開始真的打算保護這些人的,尼古拉二世給西伯利亞地區的行政長官發的第一道命令是妥善的安置這些人。可是接着中國方面向俄國提出了嚴正的抗議。

中國方面說這些人從俘虜營裡面逃出來的那一刻就註定無法再享受戰俘的待遇,他們失去了戰鬥人員的身份,如果俄國方面對這些人提供庇護,中國將視爲這是一種挑釁行爲。

中國外交部長楊度明確的表示,希望中俄雙方都能遵守剛剛簽訂的和平協議,不支持對方的敵對勢力。俄國若是擅自破壞條約,那麼中國將認爲俄國人撕毀了協議。

英法在這個時候真不希望老毛子和中國再打起來,他們想讓中國慢慢的靠近他們,利用中國牽制日本。更希望尼古拉二世能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

法國政府馬上做出聲明,對中國方面的態度表示支持,同時希望俄國人不要做出不理智的行爲,若是中俄因爲這件事情再度爆發衝突,一切後果由俄國自己負責,法國將嚴守中立。

在英法的壓力下尼古拉二世最終做出了決定,他宣佈俄國方面不會給予施特塞爾那些人任何幫助,要求西伯利亞方面將這些人“禮送出境”。同時尼古拉二世還說,希望這些人能回去向中國方面投案自首,只要他們再度出現在中國的戰俘營裡面,俄國就會用正當的途徑努力確保他們的利益,並且保證將在不久接他們回國。

沙皇的這個決定作出之後,施特塞爾並沒有像沙皇說的那樣回中國來投案自首,想反,他在遭到俄國部隊“禮送出境”的待遇的時候,居然選擇了向那些俄國士兵開槍!

他們的部隊和俄國部隊在新西伯利亞爆發了武裝衝突。他們雖然在人數和武器上都居於絕對的劣勢,可是那些俄國士兵卻不願意向施特塞爾這些人開槍,在他們的心裡隱隱的覺得,這些從中國戰俘營裡面逃出來的同袍是真正的勇士,他們遭到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動亂越演越烈,兩個月時間施特塞爾的部隊就佔領了大半個西伯利亞,士兵由三千多人發展到兩萬餘人,他們還公然成立了新的政府,大西伯利亞共和國,他們公然喊出了“打倒沙皇”,“西伯利亞獨立”的口號出來,西伯利亞地區的蒙古人和俄國人大多都成了他們的支持者。尼古拉二世這個時候才匆忙調集部隊前來圍剿。(未完待續。。)

第14章 誰的刀更快第116章 二十一世紀的感覺第75章 第一次交手第43章 清場第126章 新的盟友第34章 俄國人的橄欖枝第96章 請君共上一條船第48章 訴苦大會第86章 最後一步第44章 我不去天堂第73章 準備動手第9章 少奶奶第135章 火中取栗第100章 拳頭和體質第84章 童叟皆欺第97章 遠東集團軍的絕唱第99章 新的條件第41章 做人,要講信用第65章 抗俄版地道戰第82章 海軍選將第20章 日本求和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76章 搶一把就走第49章 紅菱堡鎮第47章 國之根本第8章 攜手共進第22章 亞洲聯盟第95章 軍事演習第60章 五條政策第75章 孫文來遼東第58章 戰鬥!戰鬥!第12章 殺人留名第79章 分雞第67章 再炸一次第55章 貝勒爺的入黨理由第21章 送上門來第38章 一觸即發第77章 給你什麼交代第18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2章 不做答覆第57章 碾碎他們第130章 好漢要幫第24章 糖衣炮彈第9章 合作劫獄第136章 閃擊戰(一)第30章 梯形的平等第1章 新的起步第26章 命運在你手裡第45章 找個背鍋的第41章 天要下雨第37章 武裝干涉第136章 弱國無主權第84章 能不能打第34章 俄國人的橄欖枝第17章 誰相信呀第66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130章 北洋新人第98章 那裡是北京第19章 早該拼了第88章 信英國,得永垂第57章 約束第37章 打一個措手不及第58章 老袁很爲難第29章 以彼之道第101章 紳士遊戲第10章 人道第37章 儘量少殺人第79章 改組內政第25章 三個月第7章 勃然大怒第84章 童叟皆欺第37章 不止一顆釘子第51章 楊皙子的權謀第36章 傳說中的二五仔第55章 貝勒爺的入黨理由第30章 對不住了第45章 礦山整編第102章 打鳳城第31章 打入朝鮮第60章 五條政策第100章 裝甲部隊第131章 文明重建第38章 再度交手第39章 兵進遼西第124章 凡人一羣第81章 誰在破壞和平第63章 這就是武士道第109章 友誼賽第103章 部 隊整編第90章 激戰福州第139章 閃擊戰(四)第27章 四三零高地第115章 出兵北京第4章 美人計第78章 大文章第54章 決勝巖山第69章 束手無策第107章 大屠殺第16節 巧遇第17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