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順其自然

不光是在自己隊伍的建設中楊小林用這種方法,衡量其他的政府部門的業績,他也採取這個標準。所謂的納稅人,是收入到達一定階段之後,向政府繳納的稅收佔個人總收入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個人。

楊小林給予這些人監督政府的權利,用他的想法就是用民主來監督集權的運行。這個想法行不行他也不知道,而且納稅人只有提建議和給領導打分的權利,還沒有實際的罷免權。

他們的打分和提議只是告訴上級領導,自己的下屬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至於要不要罷免,影響不影響仕途,這些都只是領導對自己下屬的參考意見。

還是那個觀念,你民主可以說話,我還找機會讓你說,但是你說的我聽着,是不是按你說的辦,就看我的想法了。

也許這樣的監督有些乏力,運行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楊小林堅持一點,有問題我就改過來,這個制度再不好,也總比什麼百分百滿意來衡量政績要好的多。要求零投訴,零上訪,零差錯,這逼出了多少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已經數不勝數了。

楊小林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中國一定能夠找到一條最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他的制度就是我不怕你錯,錯了就改就可以了。

制度就是這樣,說說女權吧,有的問題其實任由發展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這一點他在東北就已經得到了經驗,而這一次在北京,女人們的鬥爭一樣是這個結局。

當女人們開始要求出來像男人們一樣工作的時候,整個社會都顯得異常恐慌。特別是像袁世凱那種人,拼命的阻止。兩派人爭吵的非常厲害,大有一種再演民主與專制大戰一場的架勢在裡面。

可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沒到,一些勇敢的女人們終於走出了家門,甚至還是男人們鼓勵她們出來的。北京城的小商小販現在男女各局一半。飯店的小二基本沒有男人了,這塊陣地徹底失守,而工廠裡面也出現了女人們的身影。

男人們真沒有辦法了。

現在北京城到處都在建工廠,修路,蓋房子。一個大老爺們只要你能賣下力氣搬的動那磚頭,一天不講多了。一個大洋輕輕鬆鬆就能到手。可是你出來幹活,家裡小攤還出不出了?不說那攤子一天也能賺個溫飽錢,就說現在行情這麼好,你要是幾天不出攤,你那攤位可就沒了!老主顧也都到別處去了。

實在沒辦法男人們只能和女人商量,我去搬磚。你看着攤子。

農民也是一樣,現在家裡地是自己的了,出來做工雖然賺錢,可總不能把地荒了吧?只有有勞娘子了,今年你累點,爲了這個家麼。等明天咱存點錢,給家裡買臺那樣的拖拉機就省事了。

現在出來的還只是那些勞動人民的妻子。她們本來就不是大家閨秀。但是她們出門之後,代表着這一場鬥爭已經沒有意義了。

說到底這是楊小林對勞動者的政策傾斜直接造成的後果。當他鼓勵興辦工廠,爲商業發展打造良好環境,同時把土地放在農民手裡之後,整個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就出現的繁榮,當所有地方都需要人出來做事的時候,男人們已經沒有辦法獨霸所有的工作崗位。

爲了讓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更好,他們必須讓女人也出來工作。兩個人賺錢養家,真的比自己一個人扛着要輕鬆一些。

楊小林知道,這個世界上最難滿足的就是女人。她們邁出家門之後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再追求工作上的平等權利,然後追求工資上的平等,再追求男女平等……當女人們在一些領域裡面乾的比男人還出色的時候,她們註定要爭取更多。

給她們麼?楊小林真的有點矛盾,不過後來想想這個矛盾可能也用不着自己來解決了。它應該有一個過程的,也許等它爆發的時候自己早就退休了,也許這事兒到時候就像現在的結果一樣,自然會有一個定論。

還有中國的民主發展也是這樣,經過這次打擊之後,團結在孫文先生周圍的民主一下子被打散了。各地興起的民主勢力起的快滅的也快。中國的老百姓是很現實的,當楊小林給了他們工作的機會,當他們整天忙着爲自己生活奔波的時候,誰有工夫陪你玩民主呀?

廣州那個民主同盟成立的時候一萬多人,現在只剩下六千多了,相信如果自己的政策能夠讓老百姓生活的更好的話,估計他馬上就該解散了。

孫文先生的新黨在這一段時間也沒有任何動靜,楊司令曾經專門去找過孫文先生,問問他對於民主的發展還有什麼看法的時候,孫先生說的很坦誠,那就是民主必須在中國推行,因爲他堅信,民主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模式。

但是孫文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想着把西方的民主模式一下子全部套用在中國的身上。他說他正在尋找一條道路,不是和楊小林鬥爭的道路,而是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民主道路。

也就是說,他在找中國式的民主。

他們這一次的談話終於沒有以吵架而收場,孫先生居然在會談中還誇獎了楊小林,說楊小林的一些政策實施的相當不錯,並且向楊小林提出一個建議,就是修建三條鐵路線,第一條是從哈爾濱直達庫倫,第二條從庫倫直達北京,第三條是從成都修到北京。

這三條鐵路要是能建立起來,中國將形成了一個貫穿南北的鐵路幹線,廣州的貨物馬上就可以走鐵路先到南京,再到北京,再到庫倫。

雖然要轉車好幾次,可是無論對經濟還是對軍事上來說,這好處都是難以估量的。楊小林馬上問孫文,有沒有什麼詳細的計劃。孫文拿出了一份計劃書。上面清楚的寫着這三條鐵路的總長度,要經過的地域,施工時可能面臨的困難,以及最終要花費多少錢。

這一次孫先生終於沒有再說他要在幾年之內修十幾萬裡了。三條鐵路總長一萬多公里,孫先生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和三個國家合作完成。爲什麼要合作呢,首先中國現在的鐵路建設條件和技術並不完善,和洋人合作修建這三條路,一方面能加快速度,另一方面也爲我們自己培養建設鐵路的人才。

至於合作的模式孫文先生認爲楊小林在東北和俄國人合作修建的那條鐵路的模式就非常不錯。你洋人也別說什麼我賣給你多年,咱們一起修。錢我們分擔,你出技術我出人力,建好了鐵路是我的,收益我分給你,等你連本帶息都拿回去了,這鐵路我完全擁有。

楊小林在商業上面說話挺算話的。就是前一段時間和俄國人打成那樣,從哈爾濱到奉天的鐵路收益他到年底還是算給老毛子了。也正是因爲他這個態度,中國的商業環境現在還是不錯的,孫文說這一次想和中國合作的人挺多了,只要楊小林點個頭,這鐵路的事他來辦好。

楊小林發現孫文先生這一次真沒衝自己放大炮之後,也就答應了。既然你計劃書都做好了,就你來辦吧。

楊小林從來不認爲自己是一個人能把黨政軍所有事情全部辦好的神人,他需要人來幫他,需要像孫文先生,陳天華,楊度,盛懷宣這些人來爲他做一些他不擅長做的事情。

甚至被他搞下臺的袁世凱他都打算再利用一下。因爲有一件事情必須袁世凱出馬才合適。

和直上松原的談判已經慢慢的快達成協議了,楊小林對於海軍的建設是能讓步的。因爲他的海軍發展理念和日本不一樣。

日本在拼命的造軍艦,堅船利炮是他們的宗旨。而楊小林想的是發展自己的空軍,飛機能放在軍艦上的時候。戰列艦就只能是護航的了。還有,中國方面已經下水了一艘自己的潛艇,而日本對這個東西沒有引起多大的重視。

雖然他們派出很多間諜想搞到潛艇的資料,可是當德國人說可以和他們合作的時候,他們居然拒絕了。原因是日本方面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這潛艇下水以後速度太慢,一旦被對方戰艦發現,很難逃脫。而且戰艦的速度比潛艇快的多,我看到有潛艇我就跑,你追不上我。

還有就是潛艇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封閉的單位,當它下水之後就相當於和外界完全隔絕,想發個電報都要浮出水面來,作戰的時候都是獨立作戰的,根本無法和海面船隻形成配合。

日本方面得出了結論就是英國人對潛艇的看法,這個東西羣毆幫不上忙,單練他要速度沒速度,要防禦沒防禦,也不是一盤菜。英國人現在也有潛艇,不過他們潛艇都在英國本土,用來滿足一下那些有身份的貴婦人想去海底一遊的心願。

日本在楊小林和德國人合作研究潛艇的時候確實緊張的一會,可是接下來就釋然了,因爲他們認爲這東西沒多少實際用處。對於中國來說,可能就就是放在近海防禦一下自己比較合適。

小日本不知道航母,不重視潛艇,這兩個態度就決定了楊小林敢在水面船隻上向他們做出讓步。但是做出多少讓步,還要看日本方面肯付出什麼代價。

在印尼的北部成立一個隸屬中國的國家是不可能的,那樣你中國從西沙就可以直接控制了。可是他們已經答應,可以在現在的東帝汶地區,成立一個名義上屬於日本,實際卻是自治的省份,不交給中國管理,交給國際社會管理。

這個條件還算讓楊小林滿意吧,日本方面的態度已經這樣了,交給國際社會,至於你中國能不能控制,要看你的本事。

經過一番研究,中國方面覺得應該馬上派一個人去東帝汶,去會晤當地的勢力和華人勢力。可問題是那裡畢竟名義是屬於日本的殖民地,去的人官大了不說日本人會挑出毛病來,英法美也會答應,不符合國際慣例。

但是去的人官職小了,人家當地人不拿你當中國政府,華人勢力也不會聽你的安排。楊小林考慮了很長時間,覺得老袁這個前總統是最適合幹這個差事的。

名義麼,旅遊。

第46章 孤注一擲第101章 逝去的時代第135章 火中取栗第79章 航母戰鬥羣第102章 知道厲害第59章 戰爭機器第42章 伏擊戰(三)第22章 決鬥第139章 公審雷振春第52章 正面突圍第76章 搶一把就走第104章 差異第14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1章 大麻煩第42章 俄國的民族感情第151章 帶血的情報第77章 給你什麼交代第44章 孤團孤地第29章 瘋狂的計劃第88章 信英國,得永垂第57章 馮德麟第117章 與狼爲伍第18章 京師大學堂第42章 俄國的民族感情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93章 野蠻訓練第19章 交心會談第64章 綁上一票第115章 大炮是需要炮彈的第40章 沒有勝利的勝利第69章 束手無策第52章 挺直了第91章 致命的玩具第14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8章 拿二桿子開刀第131章 文明重建第29章 袁世凱的麻煩第145章 伸手遼西第95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73章 滾刀切黃油第21章 送上門來第88章 爲了活着第6章 大世界第110章 指南打北第114 打援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6章 悔不當初第58章 好人做到底第114章 衝動是魔鬼第65章 松原君的翻身計劃第65章 松原君的翻身計劃第107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40章 沒有勝利的勝利第50章 真的鞭屍了第35章 開赴遼河第49章 野戰醫院第57章 碾碎他們第112章 遭遇刺殺第74章 子玉,還能打麼第109章 局勢漸明第45章 礦山整編第105章 遠方來客第11章 沒事了第25章 如履薄冰第49章 夠吃,夠搶麼?第47章 我有盟友的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15章 順其自然第46章 以人格保證第15章 獨家買賣第122章 吹響反攻的號角第62章 歸來第19章 冤家路窄第69章 生命之重第102章 風雲突變第7章 勃然大怒第22章 臨陣換將第94章 請把手拿開第111章 揭幕戰牛刀殺雞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9章 少奶奶第76章 馬幫鈴響第59章 擋的住麼?第19章 俯首稱臣第108章 關於未來第107章 祭奠大會第66章 夜敲寡婦門第77章 拘於小節第46章 二桿子的恐懼第76章 搶一把就走第8章 袁仲楨第65章 閃電蓄勢第155章 炮彈紛飛第90章 激戰福州第88章 生死絕境第112章 豈能獨活第34章 項目轉包第49章 君子坦蕩第62章 時不待我第46章 戰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