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個月

於是,一批帶有探路性質的,有着濃厚政治背景的日本商人以他們個人的名義在黑龍會安排下悄悄的來到了中國,一些看起來和日本政府沒有什麼關係的煤礦,鋼鐵企業準備開工了。

而中國方面也沒有和日本發生任何官方的接觸,替中國政府和黑龍會打交道的人,是杜月笙和沈杏山。

沈杏山被革命黨給開除了,老袁也沒有任命他爲上海市市長。

在總理內閣剛剛組建好任命地方官員的時候,袁世凱和楊小林專門找了沈杏山一次,袁世凱當時和沈杏山說的很明白,他做的事情不能和政府有一點關係,所以上海市的市長是不會讓他做的。

甚至如果日本人沒有南下,而是繼續把眼睛盯着中國,有人要追求是誰把資源賣給日本人的,沈爺將背上暗通敵國的罪名,他們不會給沈杏山說出真相機會。老袁的話說的很明白了,而且最後強調了一句,這事必須沈杏山來做,除了他,別人不行。

除了自己,別人不行。這句話由袁世凱說出來對沈杏山來說就已經足夠了。至於名聲?混江湖的就是在這樣,有的時候他們看的很重,有的時候卻毫不在乎。

就這樣,中國和日本之間開始了一種很不正常的合作模式。這個模式是楊小林定下的,但是能發展起來,真的是孫文先生的功勞。也許不是功勞,出了事,還必須由沈杏山來頂着。這個做法是對的還是錯的誰也說不清楚。

不管怎麼樣中國人開始鍊鐵採礦了,雖然按照協議要分給日本人三成,可是如果真的達到一定規模。也足以滿足前線戰鬥的需要,楊小林知道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和俄國人的戰爭。

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雖然楊司令把中國的時間往前撥快了一個小時,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人就比俄國人可以多一分鐘出來。

老毛子已經連輸了兩場戰鬥了,但是他們真的還是不服氣的。他們始終認爲中國軍隊不是他們的對手。第一次戰爭的失利是因爲義勇軍出現的太突然。第二次更不用說了,勃魯希諾夫將軍的指揮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被楊打鬼抓住了機會,俄國人甚至沒有拉開架勢就被一拳打中了胸膛。

基伶斯基將軍對沙皇做了彙報,他說勃魯希諾夫將軍的失誤對戰爭影響非常巨大,在俄國部隊重新調整攻擊腳步的這一段時間。最佳的攻擊時機已經喪失。

中國的內政走向了正常軌道,同時由北洋大將段祺瑞統帥的中國第二方面軍九萬餘人的兵力抵達了北京。

目前情況是中國各個部隊都進入他們的防區,馮國璋在天津駐有三萬部隊,義勇軍的隨炳一個師和一鎮北洋軍共計四萬人駐守張家口,段祺瑞的部隊現在駐守北京,而前一段時間和我們作戰的第一集團軍已經退守廊坊。中國方面的作戰兵力達到了二十多萬。

俄國部隊有六十五萬,兵力上雖然遠遠的多於中國人,但是基伶斯基將軍說在山東一帶還有將近五十萬中國人正在訓練。他們在南方的部隊源源不斷的開往山東,中國的戰爭潛力必須正視。他建議沙皇改變一開始的作戰策略,不要想着能一拳打倒中國,正視對手,正視這一場戰爭。

基伶斯基將軍的報告在聖彼得堡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是俄國高層幾百年來第一次收到要他們正視中國人戰鬥力的報告!而且從前線傳回來戰報好像真的顯示這一場戰爭絕對不會輕鬆。

俄國人馬上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依舊是主張軍事行動,俄國必須給中國教訓,必須讓這個一直被自己欺負的傢伙在以後繼續容忍自己的欺負。

在這種意見當中又分爲支持基伶斯基將軍的,和反對的。

第二種意見是認爲目前俄國的局面也不容樂觀,作爲最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老毛子自己也有各種各樣的危機。這些人認爲解決這些危機的辦法不是發動戰爭,而是用英法給他們的援助休養生息。所以他們建議馬上停止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找一個比較體面的方式結束爭端。然後把部隊調往歐洲,以換取更多英國人和法國人更多的援助。

各種意見和報告把尼古拉二世搞的無所適從。決心難下。在猶猶豫豫之中俄國人的腳步慢了不少,直到英國人和法國人實在不耐煩了,告訴尼古拉二世他們給俄國提供援助的目的是爲了讓俄國部隊儘快的進入歐洲戰場,而亞洲這裡的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

如果俄國真的想和中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生死之戰,那麼請原諒。他們沒有時間陪俄國人玩,也沒有多餘的物資可以支援,你們就和中國單練去吧。

尼古拉才下定了決心。

他馬上給基伶斯基將軍發電,要求俄國部隊立刻展開攻擊,在三個月之內俄國士兵的腳步必須踏入北京城。

沙皇的水平就是比孫文先生高一點,孫文先生說一出手就能殺俄國人一個丟盔卸甲,尼古拉卻不敢說出這樣的狂言。

三個月的期限是經過研究的,漫長的補給線對於俄國部隊來說相當的危險,不說別的,現在已經是七月底了,正是夏季,可是很多俄國大兵還穿着春秋季的軍服作戰,本就苦不堪言。如果再讓中國人把戰爭拖入冬季,就必須給前線士兵送冬裝過去,這其中的消耗俄國人承受不起。

所以,三個月必須打下北京城。

基伶斯基將軍苦惱極了,他知道沙皇的難處,也知道沙皇是對的,從形勢上看在三個月之內打入北京城是俄國人最好的結果。

但那是沙皇在聖彼得堡坐在百萬分之一的地圖面前想出來的結果。而自己卻要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執行任務!

他們根本就不顧及楊打鬼這個傢伙有多狡猾和強悍,也不顧及現在其實義勇軍的戰鬥力要遠遠的高過俄國部隊,甚至在他們的帶領下北洋軍和革命軍的作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個月?將軍,我想這有些不太現實。”阿里灣布斯基將軍對沙皇的命令提出了質疑。

基零斯基點點頭:“但是我們必須完成!好了將軍們,開始準備攻擊吧!我們人數是中國的三倍。我們的火炮是他們的兩倍,我想這個任務雖然困難卻還是有機會的,只要諸位肯努力。誰願意首先發起攻擊?”

好幾個俄國將軍一下就站了起來,表示他們願意帶隊衝鋒。但是基伶斯基將軍卻對這些站起來的俄國將軍們不太滿意,在他看來。這些人缺少和楊打鬼打仗的經驗。

這真很重要。

他眼睛看了一下坐在旁邊的阿克伯利爾將軍,這個遠東集團軍的指揮官現在真的是毫無鬥志了,他已經向自己遞交了請調報告,申請調回國內,而他的部隊也和他一樣。

他們在義勇軍的手裡吃了太多的敗仗,正因爲如此。基零斯基認爲阿克伯利爾是最合適的人選。

“阿克伯利爾將軍,我想讓遠東集團軍首先發起對密雲的攻擊,你看怎麼樣?”

阿克伯利爾的反應明顯有些遲鈍:“將軍,您這個決定真的有些太倉促了,請恕我直言,遠東集團就遭到重創。目前的戰鬥能力十分有限。”

“不是您的部隊戰鬥能力有限,而是您這個指揮官喪失了信心!阿克波利爾,我知道你想離開戰場,這是你的自由沒有人可以阻止你,但是,我不希望您的軍事生涯以這種方式結束,給自己一個圓滿的結局好麼?也給你的部隊做出一個表率。我願意給你這個機會。”

阿克波利爾被基伶斯基將軍說的百感交集,作爲一個將軍當然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他之所以消沉,是因爲他一直以爲自己不會再有機會了。當機會再一次擺在他的面前,阿克波利爾挺起了自己的胸膛:“好吧將軍,請把攻擊的任務交給我。”

俄國人佈置戰術的同時,楊司令也在最高指揮部裡面佈置着中國方面的防禦計劃,雖然中國方面對沙皇那個三個月之內攻陷北京的命令並不清楚,但是楊小林卻非常肯定的說道:“三個月!這一場戰鬥的輸贏就在三個月之內就能決定,只要在十一月份俄國人還呆在北京城外,他們就死定了!”

蔣百里馬上說道:“司令說的非常對。我們現在一些戰爭資源正在開採,馬上就能形成規模,而且山東的部隊訓練節奏非常好,吳兆麟已經着手組建第三方面軍。我們只需要在北京堅守三個月的時間,不光在物資上面我們將極大的改觀。在兵力上,我們可以投入四個方面軍,最少三十五萬部隊!”

段祺瑞站了起來,看他的意思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決心。可是還沒等他說話,楊小林沖他輕輕的擺手示意他坐下:“防禦要有策略,第二方面軍剛剛組建,在戰爭一開始的階段我們要以磨合隊伍爲主。在這裡我對段將軍上一次保衛北京的做法提出一點意見。”

段祺瑞愣了一下:“司令請說。”

楊小林說道:“上一次北洋軍士兵打的非常英勇,但是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一些在戰場上完成了阻擊任務的部隊完全可以後撤,讓他們後撤之後經過補充,再投入戰場的時候戰鬥力必然更強。死守不退雖然阻擋了俄國人,但是也讓剛剛合格的士兵沒有機會走下戰場。”

馮國璋聽到這裡不禁埋怨了段祺瑞一句:“芝泉,楊司令說的很有道理,老張現在還在俄國人手裡,如果你當初稍微鬆個口,他現在可以和我們坐在一起。”

段祺瑞心裡很不是滋味,點點頭沒有說什麼。對於張懷芝,段祺瑞也是愧疚。還有靳雲鵬,戰鬥之後段祺瑞去看望靳雲鵬的老母親,那個典型的中國婦女沒有責怪他什麼,但是她腳步踉蹌和背影的蒼涼都讓段祺瑞很是自責。

第62章 歸來第36章 誠意第56章 空軍第二步第18章 生死一線間第118章 不揉沙子第90章 返回遼西第35章 無中生有第62章 勢不兩立第10章 新兵訓練第141章 本來就是我的第52章 總攻開始第120章 逼上軲轆山第119章 騎兵第55章 殺開血路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92章 磨刀待戰第40章 掏心第36章 刀兵出庫第124章 凡人一羣第29章 一拍即合第59章 戰爭機器第42章 俄國的民族感情第105章 給二桿子報仇第87章 不受歡迎第80章 窮兇極惡第5章 三個理由第74章 子玉,還能打麼第5章 賊喊捉賊第72章 猶抱琵琶第34章 五大紀律第60章 我不是怕你了第37章 儘量少殺人第1章 去上海第139章 閃擊戰(四)第78章 不相爲謀第43章 刀子雪亮第81章 趙家大院第98章 高級別俘虜第108章 攻敵必守第17章 對自己好點第59章 的黎波里第91章 戰雲密佈第115章 出兵北京第124章 慢慢來第88章 模棱兩可第75章 戰鬥中的曹三第105章 更進一步合作第53章 海浪悄悄第42章 一快一慢第150章 一團亂麻第113章 準備搶肉了第10章 敢死狗第44章 必有一疏第55章 貝勒爺的入黨理由第87章 看看你的本錢第103章 步步誘敵第119章 拼一把第27章 尼雷爾的策略第101章 進退維谷第101章 進退維谷第61章 泥菩薩的煩惱第3章 國之棟樑第16章 未雨綢繆第6章 悔不當初第110章 戰爭,剛剛開始第7章 生死是什麼意思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8章 袁仲楨第39章 兵進遼西第112章 這只是開始第65章 抗俄版地道戰第4章 初見國父第132章 復活的王朝第47章 我有盟友的第123章 兩線夾攻第19章 早該拼了第34章 五大紀律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67章 全熊宴第20章 日本求和第18章 張作霖第15章 獨家買賣第36章 刀兵出庫第100章 裝甲部隊第96章 我做十五第18章 上海話事人第44章 二桿子的幸福第48章 那曲之戰第17節 未來教父第25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00章 裝甲部隊第33章 博弈東南亞第53章 大廈將傾第49章 日本動盪第114章 先損一半第53章 大廈將傾第107章 祭奠大會第20章 日本求和第35章 不共戴天第40章 沒有勝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