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更進一步合作

郝夫曼先生現在真的已經等的非常心急了。這一場戰鬥讓德國方面對義勇軍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一開始德國人願意幫助楊小林只是爲了給俄國人添點麻煩,做起來也是偷偷摸摸的,他們認爲不值得爲了一個土匪和全世界站到對面。

但是這場戰鬥義勇軍用手裡的槍告訴了所有人,他們不是土匪,而是一羣真正的軍人!他們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部隊作戰!

德國人不是傻子,對一支能把日本人四個軍的部隊殺的退入朝鮮的部隊和對一羣土匪的態度絕對是不一樣的。他們現在已經相信楊打鬼完全可以作爲他們在亞洲的朋友,而且是一個有價值的朋友!

當楊小林的腳步進如公所的時候,郝福曼整個人就迎了上來:“楊司令,恭喜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我代表德國方面向您表達最誠摯的祝賀。”

他可以代表德國了?楊小林注意到了這個措辭上的變化,以前的郝夫曼可一直是以個人的身份再和自己接觸。

臉上露出了笑容,伸出手來和郝夫曼握在一起:“謝謝!現在說勝利還早了點,這在我的計劃中戰爭只是打了第一階段而已。也要感謝郝夫曼先生這一段時間一直留在這裡跟我們一起戰鬥。你放心,我們中國人是講義氣的,對幫助過我們的朋友永遠也不會忘記。”

郝夫曼點點頭,顯然是聽懂了楊司令沒有說出來的話。他馬上掏出一份電報:“楊司令,這是我們施李芬司令給您發來的賀電,請您過目。我們德國方面認爲,也許我們雙方的腳步應該走的更近一些,在某些軍事領域,我們的合作前景應該更爲廣闊。”

楊小林把電報看了一下,形式上的幾句客套話。人家也是第一次給自己發電報,不可能說一開始就談那些很重要的問題的。

看過把電報收了起來:“郝夫曼,我一直想和德國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合作。這一點你是最清楚的,只不過去年你們拒絕了我的一些計劃而已。”

郝夫曼忙的說道:“您說的是潛艇研究所的事情吧?柏林已經做出了決定,只要有了合適地點我們馬上可以開展這項合作。我說的更深入的領域的意思是,再深入一些…….這麼說吧,我們完全可以在軍事行動上給予你們必要的支持。”

楊小林愣了一下,心中不禁想到是不是德國人想和自己簽訂什麼軍事條約?自己打贏這一仗德國人改變態度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說簽訂條約就未免太誇張了吧?

郝夫曼接下來的話讓他明白了德國人的意思:“聽說您打算擁護袁世凱作爲中國的大總統,而且還有出兵錦州的想法是麼?”

“嗯。”

“我們德國方面願意給您提供所有您需要的幫助,我知道這一次在朝鮮您丟棄了大量的重武器,我們會爲您解決這個問題的。柏林方面讓我告訴您。我們給您提供的物資已經裝船了。”

楊司令明白德國人的想法了。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德國人如此的幫忙其實目的就和法國人給了俄國十三億金馬克是一個道理,法國佬想讓俄國人從背後拖住德國的大軍,而德國讓自己有更充足的力量就是爲了最大程度的創傷俄國部隊,以便使得俄國人無法拖住德國的軍隊。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有利用的價值人家纔會和你談合作。

楊小林笑道:“這個恐怕不太容易吧?”

郝夫曼搖頭:“您不用擔心,只要您有出兵錦州的想法,我們就會全力支持您。同時我還可以向您保證,當袁大總統的就位儀式開始的時候,我們德國方面會送給你們一份大禮,保證讓您驚喜。”

楊小林不知道德國方面要送自己什麼大禮,不過哪怕他們把德國送給自己,自己也一樣敢拿!而且還要開出自己想開出的條件:“郝福曼,我的意思物資上面的事情大可不必從德國給我們運送槍支過來。馬上我會跟袁世凱進行一些磋商。如果愉快的話,我想讓你們給我們提供一批機器,咱們在關內直接建立一個規模更大的兵工廠,比咱們以前的那個還要大才行,你看怎麼樣?”

拿德國人送來的槍支確實是最快的途徑。也最省事。但是楊小林還是希望德國人給他建造一個兵工廠,讓他自己能生產足以支撐整個衛國戰爭需要的武器彈藥。

郝福曼想了一下:“好吧,我來和柏林方面交涉。我想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北京

義勇軍在東北取得的勝利不光是讓日本人退出了中國這麼簡單,就連正在抵禦俄國軍隊攻擊的北洋軍和北京人民在收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興奮不已!

緊接着楊小林發出通電,擁護老袁就任國家大總統,並且說義勇軍願意在現在這種形勢下和北洋軍並肩作戰,共同抵抗所有拿着槍進入中國土地的外國軍隊。這消息極大的鼓舞起了整個北方的鬥志,讓一些因爲山海關的危急而對戰爭逐漸喪失了信心的人再一次的有了戰鬥下去的信心。

山海關還是段祺瑞手裡,這裡的炮火已經打了快一個月了,北洋軍在這個地方死傷了將近十萬餘人,每天都有大量的屍體和傷兵從前線下來,但是每天也不斷有新的援軍投入。

袁世凱給段祺瑞下的死命令是必須守住這裡,最起碼,要守到自己做了大總統才行。不能說自己這邊在北京搞着儀式,那邊俄國人打到城下了,那當真會讓薩道義看笑話的。

楊小林發了通電之後,老袁還是一如既往的貫徹了他的風格,趕忙召開新聞發佈會,就楊小林說擁護他當大總統的事情表達了北洋方面的態度。老袁先說自己不合適,再說自己很惶恐,最後卻又說值此國難之際既然大家都看的起他,也斷無推託的道理,只能勉爲其難。

在滿清讓位的時候老袁就非常爲難,現在也一樣的惶恐,好像這個惡世界很不公平,爲什麼每一次都要讓他當大總統呢?

就位儀式被老袁定在四天之後,也就是四月二十六號。至於新中國的政體,老袁說一定要共和,一定要民主。但是現在情況特殊,容不得新中國按部就班的來選舉。袁世凱說自己先勉爲其難的挑起這副擔子,等到中華民族抗擊外敵的戰爭結束之後自己當退位讓賢,把總統之位交給有才能的人。

緊接着他就對那些記者表示,中國的統一將以軍隊的統一爲前提,接下來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北洋軍和義勇軍洽談合併的問題,老袁又把國難給擡了出來,說中華民族危亡之際我國人當摒棄個人利益,相信東北的楊司令會以大局爲重。

這一次不用楊小林罵他了,薩道義先生對袁世凱這種說法都是非常氣憤,在各國公使的會議上公開的罵道:“袁世凱這個混蛋明明就是早就盯着這個位置,現在還搞的像是誰逼着他坐上去的一樣!這個表裡不一的傢伙現在肯定非常高興!”

參加這次聯軍的八個國家除了日本公使阿部守太郎在南京之外已經全部都到了,他們坐在這裡的目的是爲了商討一個一致的方案,來應對中國目前的局勢。

美國公使康格看着薩道義的憤怒,心中很是同情這位英國大使。

薩道義這些年在中國的工作做的十分出色,不光維護了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利益,甚至還讓英國人完全的主導了各個國家對中國的立場,誰在這裡想做什麼,沒有英國人的同意是不行的。

薩道義也就是對待東北的問題上稍微着急了一點,他犯的錯誤不是不該招惹義勇軍,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有能力招惹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對手。薩道義錯的是和日本人一樣,他們找了一個不該找的盟友。

有的時候,盟友真的比敵人更可怕!可以說他在中國十年時間只做錯了這一件事情。可是政治就是這樣,英國方面好像已經有了召回薩道義的打算,這位可憐的大使自己肯定也是知道的,他現在還在努力,已經是完全出於一種外交官的敬業精神,不給下一任留爛攤子。

可惜了,康格的眼角撒向了叼着雪茄煙的穆默公使,他知道薩道義的這個爛攤子是留定了。

薩道義先生的眼睛掃視了一圈:“諸位,我還是以前說的那句話,在中國的問題上我希望大家能採取一致的腳步,這對我們每一個國家都非常有利。目前的戰爭出現的挫折,可是請你們相信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給孫文施加壓力,讓他能夠在二十六號之前作爲中國的總統出現在大家面前。”

蘭尼科公使現在顯然是薩道義先生最堅定的支持者,薩道義的話剛說完,蘭尼科就接着說道:“我認爲我們應該對孫文稍微強硬一些!我們的幾萬部隊停在上海灘,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用武力讓中國人屈服。”

康格笑了一下:“蘭尼科公使,我想你們俄國人現在還是想想怎麼讓袁世凱屈服比較好。”

蘭尼科先生的臉色頓時就遊戲難看了,薩道義看了康格一樣:“康格先生,我認爲蘭尼科公使的話有些道理。孫文的態度對於我們至關重要,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而且在上海就有一支北洋軍的部隊,我們完全可以拿他們來震懾一下孫文。”

一直坐在旁邊不說話的穆默公使這個時候忽然開口了:“薩道義先生,關於聯軍的問題我想和您說明一下。”

第14章 誰的刀更快第43章 時不待我第8章 袁仲楨第123章 找到組織了第15章 阻擊第132章 遼陽會戰第62章 必須狠第61章 除了拼命還能做什麼第19章 俯首稱臣第9章 合作劫獄第17章 誰相信呀第123章 我們是海軍第93章 下一招佈局第89章 無所畏懼第59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31章 借一個支點第13章 我是誰第78章 不相爲謀第40章 初次見面第28章 大叔,帶我去遼東第45章 無名山上第4章 美人計第149章 兩年之久第88章 生死絕境第26章 冤家路窄第61章 藉口第50章 復辟大典第29章 打打談談第144章 以英國爲目標第123章 修建鐵路第70章 秀才當兵第68章 死扛!第5章 賊喊捉賊第39章 解散第77章 客人名單第25章 上海的颶風第56章 空軍第二步第41章 伏擊戰(二)第56章 切割戰場第47章 分糧第87章 猛殺回馬槍第98章 決戰輝南(九)第78章 不相爲謀第32章 得讓日本先瘋狂第104章 滿清退位第141章 本來就是我的第4章 一衣帶水第26章 冤家路窄第131章 掀翻棋盤第62章 勢不兩立第73章 風雲突變第74章 欲退無路第96章 復仇者VS櫻花第41章 天要下雨第63章 各司其職第92章 別無選擇第118章 撕破臉皮第53章 攻無不克第104章 直截了當第19章 角馬還是獅子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50章 復辟大典第26章 冤家路窄第86章 偷偷打回去第160章 韜光養晦第4章 報仇第33章 維和部 隊第51章 誰是獵物第41章 天要下雨第56章 誰怕誰呀第8章 中英對話第34章 挖滿清的祖墳第17章 誰相信呀第64章 不可能有和平第12章 政治家第七十三章第8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46章 孤注一擲第83章 日暮窮途第69章 英國的利益第62章 時不待我第37章 不止一顆釘子第137章 民主這個東西第64章 迎擊風浪的鬥士第5章 賊喊捉賊第120章 逼上軲轆山第23章 蕭牆紛爭第31章 勝券在握第66章 第一個辦事處第39章 從土匪到戰士第72章 禽獸帽子第89章 無所畏懼第31章 外交策略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46章 二桿子的恐懼第9章 戰略如棋第120章 出兵朝鮮第36章 刀兵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