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

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

只有深入研究儒教,纔可從全局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要義,觸類旁通地說明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哲學、藝術以及科學領域的根本思想。

自從人類脫離了矇昧時期,就產生了宗教。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據現在的社會普查表明,世界上還沒有發現哪一個國家或民族沒有宗教的,雖然各自有不同性質的宗教信仰,是多樣的,但不是統一的。

中國古代的宗教是儒教。這是從它的發展成熟後給以定名的,在成熟之前,已有一些後來儒教的基本要素、基本信仰的神靈。

從發展的道路來看,我把它分爲:

(一)前儒教——殷周開始到春秋戰國。

(二)準儒教——漢代到隋唐。

(三)儒教——宋到“五四”時期。

前儒教:提出了以昊天上帝爲信奉中心。祖先崇拜,圖騰崇拜以及地方巫術,都納入這一上帝信仰之下。

準儒教:推出了以孔子爲教主的經學神學系統。魏晉南北朝建立了“三教”。三教並立,儒教入世,佛、道出世,共同教化天下。三教都尊奉中國的忠、孝三綱原則。最上神,三教分立,未統一。

儒教:宋以後,三教合一已成定局,儒教佔有絕對優勢,將佛、道二教的心性、宗教修煉方法吸收進儒教。漢朝定儒爲一尊,後來佛、道興起,儒教的一尊地位受到挑戰。但儒教佔政治的優勢,並採取吸收、融化的方式,終於從三教鼎立到三教合一,以儒教爲核心,建成完整的儒教體系。

(一)儒教以上帝爲最高神,下面包括地上百神、祖先神、首聖賢

神孔子三大系統。不能因爲中國儒家有了衆多的神,就稱它爲多神教。衆神的地位是不同的。儒教的根本歷史作用,和其他各大宗教一樣,都是用神學論證、保證君權合法性——“ 皇權神授”。從殷、周到袁世凱、溥儀稱帝,都用“神權”爲“皇權”作論證。祭天是最隆重的國家大典(等於西方帝王的加冕)。

(二)儒教最成功地完成了政教合一的體制。西方教皇與國君是兩個人,引起政教之爭。中國儒教則教皇與國君統一爲一個人。從堯舜以來,天子是政治領袖,又是宗教領袖,沒有政教之間的鬥爭,而是融合無間。秦漢以後,長期穩定的大國,沒有分裂(短期分裂只是例外,被認爲是亂世,不正常),與中國儒教的政教合一體制有關。

(三)儒教發生在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國。它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兼收幷蓄其他地方宗教、地區神,把它們安放在適當的地位。諸神並存,共同拱衛着至高無上的上帝(昊天上帝)。多民族的凝聚力也反映在多神向昊天上帝的凝聚力。

(四)社會不斷髮展,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不斷產生新的事物,社會上產生新的矛盾,在人民生活中也會不斷有新問題。儒教通過它的宗教教義,不斷給以新詮釋。中國古代儒教經典中只有《四書》、《五經》,但關於《四書》、《五經》的註疏、詮釋數量極多。古人以述爲作,述也是作。詮釋的作用極大,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主要是借詮釋來完成的。

(五)中國傳統文化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政教合一的政體下不斷完善,並通過行政手段,有效地保證其宗教思想的貫徹執行,運用強大的綜合國力,對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但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精華與

糟粕並存,對其所具有的消極內容和消極作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仍應有清醒的認識,並認真加以剔除。

(六)儒教的宣傳機構及傳教方式十分完備,既有高度抽象思維的哲學思想,究天人之際,極高明而道中庸,也爲一般信奉者提供通俗的宣傳形式,如寶卷、勸善文,結合民間文藝、通俗故事,宣講忠孝節義的人物,吸收了佛教因果報應學說。連窮鄉僻壤不識字的人,也用竹簍收揀寫過字的廢紙,上寫着“敬惜字紙”,把經書上的文字,看作具有神聖性。

(七)天壇祭天,先農壇祈禱豐收,關心農業是從天子到地方官員共同關心的宗教儀式。天旱不雨,地方官祈雨,是神事也是民事,這也是儒教政教合一的表現。

(八)儒教的發生、發展,爲了研究的方便,雖可分爲前儒教時期、準儒教時期及儒教時期,卻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它是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結構,是連續不斷地發展起來的。研究儒教,也是研究它的宗教儀式,儒教稱之爲禮。不注意儒教中關於禮的宗教性、神秘性,是無法瞭解禮的實質的。學術界多強調儒教對天命鬼神存疑的一面,而忽略儒教對天命鬼神崇敬的一面。朱熹對天命鬼神的虔信程度,絕不亞於佛教徒對佛的虔信。

只有深入研究儒教,纔可從全局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要義,觸類旁通地說明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哲學、藝術以及科學領域的根本思想。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線索,它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是認識中國國情的基礎。以此爲契機,對進而認識儒教文化圈的其他相鄰國家的國情也有重要意義。

(《任繼愈禪學論集》,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本章完)

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三篇 資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三篇 資政篇_馮友蘭:爲政者要賞罰必信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十篇 交流篇_梁啓超:在中國公學之演說第二篇 明德篇_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一篇 概覽篇_鄧實:古學復興論第六篇 史鑑篇_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三篇 資政篇_吳晗:海瑞罵皇帝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六篇 史鑑篇_周谷城:歷史與現實第四篇 修身篇_南懷瑾:做仁民愛物的賢者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一篇 概覽篇_李大釗:今與古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八篇 問學篇_馬一浮:橫渠四句教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九篇 宗教篇_趙樸初:佛教和中國文化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杜維明:儒家對於學的理解(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一篇 概覽篇_陳獨秀:寸鐵·國學第一篇 概覽篇_袁行霈:國學究竟有什麼用?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六篇 史鑑篇_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史記(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六篇 史鑑篇_呂思勉:讀舊史入手的方法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九篇 宗教篇_李叔同:佛教徒應有的修養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徐復觀:德治的積極內容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四篇 修身篇_錢遜:儉以養德第一篇 概覽篇_馬瀛:國學名稱之由來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九篇 宗教篇_林同濟:道家的退隱第二篇 明德篇_鄧拓:交友待客之道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二篇 明德篇_賀麟:經濟與道德(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賀麟:人心與風俗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五篇 齊家篇_胡適:我的兒子第六篇 史鑑篇_周谷城:歷史與現實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四篇 修身篇_陳子展:說“忍”第六篇 史鑑篇_梁啓超:史的目的(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