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

豪格慘敗而歸,不得不選擇直接撤往北京。

但明軍此前已經遲滯拖延了他那麼久,吳三桂、姜瓖和李輔明三路偏師差不多都機動到位了,當然不會放他全身而退。

於是,臘月十一這天,豪格剛剛從邯鄲撤兵北歸,剛攻克沙河縣不久的吳三桂,就前來截擊。

豪格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心說老子幹不過張煌言還幹不過你吳三桂麼?吳三桂手下雖然也是百戰精銳老兵,但關寧軍的規模擺在那兒,這些年也一直沒有得到多少像樣的補充。

在豪格眼裡,前幾年他跟吳三桂對峙,吳三桂完全是仗着關中地理的閉塞,才勉強守住的。要是吳三桂敢跟他明車明馬正面野戰,早就被他揍趴下了。

而當時豪格手中也就一兩個旗的戰力,現在雖然遭遇了明軍重創,但他手頭掌握的好歹是大清的傾國之兵,還能拿不下吳三桂?

於是出於不信邪的心態,豪格跟吳三桂還是在邯鄲以北、沙河縣以南的洺水滏水流域,爆發了一場突圍野戰。

當時吳三桂的關寧軍在洺水以南、滏水以北設防攔截。

由於沙河、邢臺等地已經被明軍佔領,所以豪格的撤軍路線必須從鉅鹿澤以東繞行,經鉅鹿縣、冀縣北撤,沒法走鉅鹿澤以西、貼着太行山那條路。

面對吳三桂的攔截,豪格只能選擇要麼直接突破吳三桂,要麼就得多渡兩次滏水。

考慮到他手頭還有十幾萬大軍,反覆渡河會非常耽誤時間,可能會給後面的張煌言追擊的機會,於是豪格就選擇了正面突破。

兩軍從曲周縣一路廝殺到雞澤縣,吳三桂也是且戰且退,但始終沒有崩潰。

這一帶的地形被洺水和滏水夾束,比較逼仄,東西戰場寬度還不到二十里,不便於大軍展開迂迴,所以豪格兵馬雖多,卻也沒有快速繞後的機會,這才讓吳三桂可以節節抵抗。

雙方廝殺拖延約兩日,各自傷亡數千至萬餘人,可謂是兩敗俱傷。但戰爭持續到這一刻,天下漢人都知道大明肯定翻盤了,援軍隨時會來,所以士氣旺盛。吳三桂的部隊,頂着傷亡也能保持不潰。

另一方面,吳三桂如今的兵力,也不再是豪格當初以爲的那點實力了,自從吳三桂正式重歸大明,南京朝廷也是把原本割據過關中、後來去漢中投奔方孔炤的原李自成舊部郝搖旗部,也陸續撥給了吳三桂讓其補充兵力。

之所以只給吳三桂補李自成農民軍的舊部,也是朱樹人考慮到吳三桂這人歷史上畢竟反覆無常,如果真給他一線明軍的優良裝備,也擔心他將來尾大不掉,再次圖謀爲遼西將門重建勢力。

相比之下,把李自成舊部撥給吳三桂,就沒那麼心疼了,反正是讓他們打消耗。如果確實能立功證明自己,再給更好的嫡系待遇也不遲。

所以,豪格就是跟吳三桂的人還有郝搖旗的原闖軍舊部互相消耗了一波,最終被張煌言派出的黃得功、李定國追上。

各方從雞澤到鉅鹿,連戰數場,最後豪格不得不再次選擇放棄重傷員和一部分機動較慢的部隊殿後,自己率領主力高速突圍。

其間具體戰況,倒是沒什麼可多贅述的——無非是此前內黃之戰後,豪格雖損兵十萬,但他在邯鄲、大名等處還有十萬駐軍並未參加內黃決戰,這些部隊是填線的,機動性也不太行。

但豪格要放棄邯鄲、大名北歸,這些二線部隊缺乏馬匹,行軍肯定比較慢,才拖累了全軍一起行動的速度。

現在被張煌言、吳三桂夾擊,他只好本着“這些走得慢的部隊與其白送,讓他們以漢人身份投敵,還不如在鉅鹿這片野戰戰場上消耗掉,讓張煌言漢人殺漢人多殺一點,滿人就能多賺一點,將來減輕壓力”。

所以,這場鉅鹿之戰中,豪格一改此前內黃之戰讓滿八旗主力孤注一擲硬拼的姿態,幾乎沒有再動用滿人騎兵,都是催逼着綠營跟明軍耗命,包括之前跟吳三桂、郝搖旗消耗時也是如此。

可惜,仗打到了這一步,那些沒參加內黃戰役的二線填防線綠營,也不會真的等死,故而士氣極爲低落。

一開始跟吳三桂打那幾天,仗着我衆敵寡,還能死命消耗,到了張煌言派的明軍主力抵達後,僅僅兩天,斷後部隊就陸續崩潰了。

七八萬二線綠營爲主的清軍炮灰部隊,只有兩三萬人爲他大清死傷,剩下不是逃散就是投降。

此輪戰役開始前,豪格帶了二十七八萬人的清軍,到內黃決戰前只剩二十六萬,

內黃決戰打完後大約只剩十七萬。跟吳三桂消耗那幾日,還剩十五六萬。

最後張煌言派明軍主力又追上來,打完這場鉅鹿圍殲戰,豪格的總兵力終於銳減至八萬多。

也就是說,從十月份開始的三個月時間裡,豪格丟掉了二十萬人馬,其中三萬滿人,兩萬蒙古人,還有十五萬漢人武裝。

一個軍事政權到了最後臨近崩盤的時候,削弱起來就是那麼迅捷,如同雪崩。

……

漢人綠營雖然最終被豪格全部送掉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綠營還是很好地完成了拖延時間的任務。

畢竟就算是十萬頭豬讓明軍抓,也要抓很久。這些綠營也是人心參差不齊,無法做到幾萬人整齊劃一成建制投降,都是被打崩後零零散散各自投降,加起來可不得拖住明軍十天半個月的。

再加上明軍要逐次進攻、收復河北各縣,每一處統治重建時,都會亂一把,有無數土匪山賊流寇冒出來,很多就是潰散後各自求生的原綠營舊部。

部分城池也還有清軍死硬固守,需要花點時間攻克。

所以明軍的推進會非常慢,需要穩紮穩打肅清後方和側翼,註定無法在隆武五年年底前趕到北京了。

臘月十七,明軍克鉅鹿,臘月二十五,克冀縣,臘月二十九,克衡水。

就在這種紛亂的局面下,歷史的車輪終於悄然轉入了隆武六年正月。

正月上旬,明軍分進合擊,開始蠶食保定、河間二府,這已經是跟北京所在的順天府接壤的兩座州府了。

按照明軍的推進速度,最快可以在保定城內過隆武六年的元宵節,最晚也可以確保在正月下旬克服這兩座府城。

與此同時,海路的鎮海侯張名振,也多路開花,又開闢了一處戰場。在元宵節前幾天,在天津衛武裝登錄,先攻下大沽口,隨後直撲天津三衛。

看到各路明軍形勢都一片大好,在後方統籌全局的朱樹人,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樹立威望的機會。此前內黃縣、鉅鹿縣的兩場決戰,他沒有親自參與指揮。

但最後北京的攻城戰,以及入城式,他肯定是要親自參加的,以免屬下將領功高震主。

這也是爲了保護手下人,得一份君臣相得的長遠富貴。

所以從隆武六年的正月初三,在大名縣過完新年後,朱樹人就再次親自帶領親衛北上巡視督師。於元宵節抵達了保定府,並趕上了親自督戰保定城的攻城戰。

明軍士氣如虹,重炮蝟集,百炮齊鳴之下,估計保定城也撐不了幾天。

……

明軍迅勐推進的同時,於前一年年底匆匆趕回北京城的豪格,這個新年卻是過得無比煎熬。

偏偏他還得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一些註定會“喪權辱國”的決定。

比如,放棄北京。

仗打到了這一步,不光豪格心裡清楚,其實其他滿清高層也都清楚,北京肯定是沒法守的,守了也沒意義,只會讓數萬滿人精銳被明軍甕中捉鱉全部殺光,還不如逃到大草原或者白山黑水密林中,以圖存續。

但放棄北京的決策讓誰來做呢?

豪格原本是打算回北京後,就把一直拖而未決的奸後布木布泰處置掉的,但如今他卻不得不面對一個難題:如果處置了奸後布木布泰,卻不廢掉小皇帝福臨、由他登基,那麼他肯定要擔心皇帝是否會隨時引爆,爲了殺母之仇找他麻煩。

但是,要是弄掉了小皇帝,他豪格登基之後,第一個命令就是放棄北京,出關逃亡,那他的統治威望也就徹底淪喪了。

思前想後,豪格只能再次找來漢官代表洪承疇,讓他想個辦法——說來這洪承疇也是命大,在內黃之戰前夕,他給張煌言通風報信,居然時隔一個月後,還沒穿幫,豪格也不知道是他和祖大壽泄露的軍機,現在還在找洪承疇問計。

洪承疇也是度日如年,這種隨時有可能穿幫被殺的日子,他是一點都不想過了,被豪格問到,他就隨便破罐子破摔地籌劃:

不如且留小皇帝,下達放棄北京的旨意,等到了關外,再徐徐圖之。

豪格想來想去,也沒更好的辦法,就逮着洪承疇問了最後一個重點:“多爾袞在世時,沒能幫着大清固守疆土,孤攝政以來,一樣沒能做到。如今還憑什麼讓大軍在撤出關外的時候,依然對孤的號令唯命是從?”

洪承疇沉默,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豪格便自說自話:“既然北京城都要放棄了,孤下令允許滿人縱兵大掠,人人得一注富貴,八旗子弟能不能對孤死心塌地?至少死心塌地一年半載也好。”

洪承疇大驚:“王爺……這北京城內,還有數十萬生靈,都是衣冠人士,而且當初我大清王師抵達時,北京士庶皆未抵抗,乃是心悅誠服歸順的,豈能……這是要徹底失盡天下民心的啊!”

豪格:“汝莫非也有二心了?失天下漢人民心又如何,孤本來就要徹底放棄了!”

……

在豪格的一意孤行之下,隆武六年的正月上旬,北京城內就發生了接連數次變故。

首先是正月初五這天,豪格終於以翻舊賬的形式,宣稱找到了證據,說去年病故的先帝正室哲哲,也是正牌太后,是被其侄女、僞後布木布泰所毒害殺死。

北京宮廷一時大亂,各旗也被迫再次面臨站隊內訌。但豪格通過暗示各旗實權將領,說是奸後布木布泰把持幼主、捨不得姘夫多爾袞當年入關決策的果實,所以要讓大家都跟北京城陪葬。

只有奸後死了,幼主纔會下旨放棄北京,迴歸關外。

爲了大夥兒的活命,幾個主要旗的實權將領,全部選擇了站在豪格這邊。而鄭親王濟爾哈朗,到了這一刻,也被豪格栽贓,說他也是當初立主入關、黨附多爾袞以圖富貴,如今鼓勵奸後布木布泰堅守的,他也有份——

否則布木布泰一介女流,沒有外朝的信息來源,不可能自己做出決策,就算決策的本心是自發的,也得找外朝輔政重臣商議,得到首肯,纔會堅定她這麼做的信心。

北京城內,終於發生了最後一次內訌。

正月初八這天,皇宮再次爆發了血戰,布木布泰和濟爾哈朗被處決,八旗兵丁又死傷了數千之多,豪格纔算是徹底誅絕了全部實權政敵。

正月十一,豪格以小皇帝福臨的名義,下令京城各軍北撤退往關外,府庫錢糧即日起運,同時讓外圍炮灰各軍頂住明軍拖延時間。畢竟明軍還隔着兩個府呢,也不可能飛過來。

府庫金銀綢緞這些貴重品運出京城後,剩下的粗重錢糧運起來比較慢,豪格估計也沒法全部運光。就打算把有限的運力全用在刀刃上,多運金銀珠寶綢緞,少運銅錢糧食。

既然府庫金銀珠寶運完了,那就開始找民間金銀珠寶下手。

正月十三,豪格下令剩餘滿人縱兵大掠,北京城內三日不封刀,同時天津、保定河間等地也可以隨意縱兵大掠打草谷。

同樣還在清軍控制之下的宣府、延慶、懷來等地,也是一樣處理,尤其是要爆搶張家口的富商——

在滿清入關後,張家口和大同等地的“八大蝗商”,也就是當年明朝統治時期,就幫着滿人私販違禁物資、幫滿人搞到鋼鐵火藥等物的漢奸商人,就已經洗白公開了身份了。比如着名晉商範永鬥家族。

當時清廷也是覺得已經坐穩了江山,所以對於資助他們的漢奸身份沒必要再藏着掖着,就該給他們賜匾賜名、光宗耀祖。

誰知如今明軍反推回來了,這些漢奸的身份已經曝光,如果留在明地肯定也會被明廷清算、抄沒其家產,清廷也不可能再利用這些已經暴露的漢奸將來再私販鹽鐵火藥。

既然這些人已徹底失去利用價值和利用可能性,那留給明軍抄家還不如清軍自己搶。

至於因此徹底失去漢人人心、讓漢人知道滿人連自己養的走狗都會肥了殺來吃肉、導致將來沒人再敢爲韃子賣命,這已經不是豪格需要考慮的了。

他現在要的,是在最後一錘子買賣中把利益最大化!以後不做生意了!

用博弈論的術語來講,這就是一次性博弈,不是重複博弈。

於是乎,範永鬥等八大晉商家族,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好不容易暗中當漢奸謀利賺起千萬家財、剛剛洗白身份光宗耀祖了六年,結果遇上主子要撤退回關外,直接把八大晉商家族統統抓了,家產全部洗劫,敢有反抗就直接格殺。

豪格唯一保留的人性,倒是並未直接下令把八大晉商家族肉體消滅,他要的只是搶走金銀珠寶綢緞茶葉,沒想要他們的性命。

這八大家族的狗命,就留給吳三桂姜瓖的山西明軍、將來收復大同張家口等地時,再來查捕斬殺好了。

……

豪格不管不顧放棄北京城、胡亂燒殺搶掠臨走撈一票的消息,當然也很快被明軍得知了。

消息傳到保定,是元宵節後兩天。

朱樹人得知後,也顧不上穩紮穩打先攻破保定和天津了,直接要求黃得功和朱文禎以明軍大部分騎兵主力,北上追趕,以儘快驅逐清軍、減少損失。

雖然黃得功和朱文禎的騎兵兵力,還不足以跟滿人剩下的全部主力抗衡,但朱樹人很清楚,豪格已經開始分批撤退,不會把全部戰兵都留在後面等着運輸財物的。

黃得功和朱文禎的追擊,也不可能撞到甚至咬住豪格的絕對主力。

在明軍不顧後勤的快速推進下,又過了三天,正月二十日,明軍騎兵先鋒終於抵達了北京城下。二十二日,總算完成了對北京各門的徹底合圍。

清軍有數千滿人騎兵和一些二線滿人壯丁,因爲明軍推進太快,沒有來得及從北京城撤走,也就被圍在了城內——其實也要怪這些人太貪,他們被豪格分派了搶劫的任務後,總想多拿一點,多搶幾天,覺得明軍攻破保定之前,不會繞過保定北上,也就沒算好撤退時間。

總會有人死於貪婪的,這很正常。

他們在北京實施了對無辜漢人的屠戮劫掠,此刻自然也會遭到報應。明軍雖然只有騎兵,無法攻城,但城內已經被殺戮了七八天之久的殘存漢人,直接起來反抗,搶奪城門迎接王師,給王師帶路去殺城內劫掠的滿人。

最終北京之戰還是以一種“逃跑不及”的姿態,意外爆發了,明軍在合圍次日便打破了城池,先後誅殺了上萬滿人士兵、壯丁、參與劫掠的平民,還有數倍的家屬。算是爲北京城內被無辜殺害的幾十萬漢人勉強報了一點仇。

破城後三天,正月二十六,南邊的保定、天津戰場也已經結束了戰鬥。朱樹人得知情況後,帶了數千騎兵護衛,又帶着張煌言等人,親自趕到北京,準備閱兵入城。

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52章 奇葩說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80章 塔山血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