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炮決尼堪

尼堪雖然因爲後方被襲擾、友軍全部選擇了回淮安救援,而被搞得疲憊不堪,戰意頹喪,只等多爾袞的允許退兵旨意送到,就要正式退走。

但他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哪怕再頹喪,大營夜裡還得安排巡夜、警戒,並不至於弱智到連這種基本操作都省略。

所以,明軍的突然偷襲,雖說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卻也沒誇張到“摸進營門、拔開鹿角拒馬”才被發現的程度,

最多隻是離開大營還有最後一兩裡地,就被清軍巡夜的夜不收撞到了,隨後雙方就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清軍巡邏騎兵人少,被曹變蛟分派的大隊明軍騎兵一衝,立刻就死傷慘重。而且黎明前的微光中,交戰距離普遍很近,雙方也難以提前很久衝刺加速,幾乎是低速肉搏對射的狀態。

這種沒法衝起來的戰況,讓明軍的轉輪手槍非常好用,可以貼身到五步以內再開火,清軍騎兵都來不及轉向提速、騎槍衝刺,幾乎被單方面屠殺了。

擊潰清軍巡邏騎兵後,明軍主力順勢直撲中軍大營,大規模的慘烈搏戰也瞬間拉開。

如果是正常野外交戰,夜不收在營地外兩裡才發現敵襲,那都算是失職了,回去絕對是要被軍法從事的。

而這次清軍進行的是攻城戰,攻城營地的紮營位置距離城牆本來也就三五里地,得就近保護攻城的火炮陣地,所以一伸腿就到。夜不收也只能從營地外撒出去兩三裡遠,再遠的話有可能被城頭的紅夷大炮轟到,

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明軍偷襲的客觀便利。

……

尼堪是在睡夢中,被營外巡邏騎兵遭截殺時的呼號慘叫所驚醒的,兩三裡地的距離,留給人的反應時間並不多,也就幾分鐘而已。

對於冬末早春、天氣依然寒冷的時節而言,要從溫暖的被窩裡徹底清醒過來,再披掛上陣,需要的時間也遠比炎熱的夏天多得多。

尼堪連鐵甲內襯的棉襖都沒來得及穿,只能是硬生生直接讓侍衛幫他罩上鐵札棉甲,雖說棉甲也有棉布和壓實的棉片層,皮膚不會直接接觸金屬,保暖效果終究是比襖子差得多,凍得尼堪本能地一哆嗦。

尼堪尚且如此,普通的清軍士兵自然是更加苦不堪言,他們可沒有人伺候着甲,也未必都能穿上棉布內襯和壓疊棉片完好的甲胃,

那些破損部位的冰涼皮革、鐵片直接貼着裡衣,感覺可絕不好受。

而就算披好了甲,大多數士兵也來不及找到自己的隊伍、陣列整齊應敵,只能是隨便找一段營牆,直接就地轉入抵禦。

趁着這點空檔,明軍先鋒已經大批殺到了營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搏戰。

說到這兒,不得不稍微提一句今日對戰兩軍的實力差距——

如前所述,去年多鐸帶兵南下時,是帶了十四萬清軍,其中十一萬被他白給掉了,所以江北剩下的,原本也就三萬多正牌清軍(包括滿蒙漢旗,並不都是滿兵)

再加上新補充的兩淮漢人降軍,以及阿濟格剛增援來的滿達海部、緊急南下的山東清軍,這兩部分少的一萬多,多的兩萬多,七七八八全算一塊兒,淮南如今有七八萬清軍野戰部隊,以及部分守城壯丁。

當然這七八萬人也不都是在揚州前線,還要分出一些盯防其他方向,此前在淮安還被張名振偷襲擊潰了數千二線部隊,所以滿達海他們走之前,揚州江北大營一共是五六萬人。

滿達海、尚善、李成棟的先撤,帶走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此刻尼堪身邊的,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之間,朱樹人沒法估得太具體。

既然知道了敵人的規模,朱樹人還要來偷襲,那當然是有萬全的把握和信心。他向來不喜歡跟那些網文主角似地玩以少勝多的驚險把戲,何況現在有條件以多欺少幹嘛不欺?

此前哪怕是打防守戰,他投入的總兵力,基本上都能確保比清軍多,整個淮南東段防線,明軍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八萬人,無非是分兵駐守在多座城池內,後方還有長江水師隨時調度填補增援。

今日之戰,朱樹人一口氣投入了六萬明軍!這還是考慮到了揚州戰場的兵力展開極限,人再多的話部隊都鋪不開了,否則他還想再加點兒保險。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去年打多鐸的時候,他就有二比一的人數優勢,還有天時地利。今天,他要至少三比一的人數優勢!還要佔偷襲的便宜!

有便宜不佔是鯊臂!是對將士們的生命不負責任!打仗不需要耍帥贏得漂亮,只要贏就行!

……

有了三倍的人數優勢,裝備也不差,還偷襲了,交戰第一階段的進展自然是非常順利。

廝殺從卯時初刻開始,僅僅持續了一刻多鐘,到了卯時正剛過不久,清軍的外層營地就徹底全崩了。

明軍推得太快,一上來就佔住了外層營牆,弓弩手和火槍手都得以爬上打着尖樁的夯土寨牆,依託密密麻麻的尖樁木柵作爲掩體,朝着寨牆內的帳篷一陣陣亂射。

清軍作爲防守一方,卻因爲部署慢了,沒佔住地利,弓弩手來不及上牆,就被明軍弓弩火槍手從外側搶佔了制高點,對射自然是無比吃虧。

期間清軍組織了好幾次反衝鋒,或是試圖奪回營門,或是試圖堵口、重新上牆,但都被明軍殺了回來,死傷極爲慘烈。

尼堪左支右拙抵抗了許久後,終於不得不下定一個決心,在混亂中聲嘶力竭地傳令:“讓各軍全部退入中軍大營和北營死守、重新整頓,徹底放棄左右外營!不得有誤!”

傳令兵立刻去通知各部,清軍纔算是在逐步收縮退卻的過程中慢慢恢復了一點秩序,算是用空間換了時間。

如前所述,江北大營原本是按照駐紮六萬人來營建的,哪怕倒退兩天,滿達海尚善李成棟沒走之前,這個營都能住滿人。所以現在只剩不到兩萬人的情況下,其實居住條件是非常寬鬆的,

滿達海他們撤軍時走得也比較急,並不會拆帳篷,最多把隨軍細軟財物帶走,其餘都會留給友軍,只要尼堪的軍需官把賬目對上即可。

兩萬人守六萬人的營,自然比較稀疏,有大片區域可以放棄。而剛纔的倉促死戰中,傷亡逃散又達到了數千人,尼堪估摸着他手下最多也就剛剩一萬人出頭的兵力可以調動得了了,龜縮回最堅固的中營也沒什麼不妥。

有了外營的緩衝拖延,中營的寨牆、營門都是被清軍死死把守的,清軍可以重新掌握地利,

營牆內幾處最要害的所在,甚至還有臨時夯築的土臺作爲簡易炮臺,雖沒法安裝那種三千斤以上的重型紅夷大炮,但裝裝千斤佛郎機還是夠用的,也確實有些炮兵火力點可以作爲防禦支撐。

如此一來,明軍雖普遍奪取了外牆,但當明軍需要從外牆進一步進攻內營牆時、通過兩營之間的空曠地帶過程中,就會被清軍遠程殺傷,缺乏掩體。

至於守住內營後,是固守待援,還是逃跑,這就以後再說了,也正是因此,尼堪下令北營不能放棄,還得給自己確保一條後路。

就算明軍能提前陸上包抄,到了緊急關頭,尼堪也有把握讓中軍大營的部隊,把木柵和夯土以及其他建築廢棄雜物、丟進邗溝運河製造暗礁,把本就淺狹的人工運河用暗礁臨時阻斷,防止明軍船隻走邗溝追擊。

(注:清軍扎江北大營時,就是橫跨邗溝運河紮營的,這樣才能確保把守住交通要道,在淮揚地區作戰,最重要的軍事咽喉就是大運河。之所以爭奪淮揚,核心目的也是爭奪江淮之間的大運河)

而他自己則可以坐着營中的清軍運河漕船,走邗溝北撤回淮安。縱然明軍水師比清軍強得多,也沒辦法在斷河的情況下飛過去追,只要尼堪退到了高郵湖內,就可以閃轉騰挪,得到後方淮安清軍的接應了。

而陸地上明軍的攔截,尼堪倒不是很害怕,因爲陸上步騎兵野戰和船上的士兵對射,絕對是吃虧的。野戰步兵沒有任何掩體,船上的射手卻能依託木板船艙擋箭失子彈,清軍的弓箭手射術也更高明,對射明軍絕對會吃虧。

不過,臨時讓中軍營內的士兵們把營牆夯土木樁填進邗溝、塞斷運河,這一切操作也是需要時間的,清軍至少要堅守營地幾個時辰,才能完成這項緊急施工,還是潦草得不能再潦草那種。

如果堅持不了,塞斷不了運河,就算清軍倉皇逃跑,明軍水師也會追上來的。到時候大家都是漕船對射,清軍就沒優勢了。

尼堪打定了這個主意,在放棄外營後,內營自然是守得非常堅決,也多虧了他人多營地大,有資本揮霍,敗了一陣還能組織起抵抗。但凡兵少營地小一點,如今他就已經沒了。

對面的黃蜚、劉肇基突破外營後,一開始也是大喜,氣勢如虹繼續勐攻,但隨着進攻到內外營之間的空曠地帶時,缺乏掩體的明軍衝鋒士兵,傷亡也陡然增多了不少。

清軍已經是有備而守,佔據了內寨牆制高點,弓弩火力部署很是刁鑽,大小佛郎機穿插掩護炮擊,一度也打得有聲有色。

明軍雖說不至於攻不進去,可整個過程中的傷亡交換比,卻被扭轉了過來。一開始的明軍一個人能換掉清軍幾個、被扭轉到了一比一以下。內營每個清軍弓弩手的戰死,至少能帶走一兩個明軍士兵。

黃蜚和劉肇基第一次直屬於朱樹人手下做事,他們也想在王爺面前好好表現,倒是不吝投入,一時間戰場短暫陷入了絞肉。

……

遠在揚州城內的朱樹人,也一直用望遠鏡眺望着北方遠處的戰場。

他今天已經稍稍違反了對公主妻子的諾言——來江北的時候,他可是說一直待在瓜州渡的,在水師保護之下,絕對不上江北大陸跟清軍廝殺。

今日的攻營戰,他倒是確實沒有親臨一線指揮,但至少進了揚州城,登上城樓找制高點眺望。

前方的具體交戰細節,自然也有快馬斥候不斷往返奔馳通報,戰場距離揚州北門本來就不到十幾裡地,信使每一刻鐘都能帶來最新的情況。

所以,黃蜚和劉肇基陷入消耗戰後,不過大半炷香的工夫,朱樹人在後方就知道了。他聽說了尼堪的最新應對方略,不由皺了皺眉頭。

“尼堪用空間換時間、放棄外營換取在內營提前組織起了有序防禦?那爲什麼不立刻在內外營牆之間重新加急部署騎兵炮,把內營牆直接轟開呢?

罷了,黃蜚和劉肇基跟隨本王時間還是太短,學習也太不認真了。讓他們立刻請教隨軍的炮兵軍官,突前部署破牆火炮!

打完這一仗,讓他們去武昌學習幾個月!以後但凡是本王麾下武將,總兵、副將以上的,都要學會騎兵炮的運動戰部署、臨時部署,掌握不了的不得重用!滾回後方守城吧!”

朱樹人的點撥,自然是飛馬被送到了前線,而黃蜚和劉肇基聽後,驚訝之餘,也是連忙執行——這事兒,說到底還是他們來投太晚,對鄂王爺的軍隊作戰操典、戰術部署不熟。

黃蜚等人當然是會用大炮的,可他們對紅夷大炮的應用思路,還停留在“攻守城”,停留在“開炮前要提前很久築守城炮臺,或至少花一天半天築攻城炮兵陣地”。

對於朱樹人去年底對多鐸之戰時,才第一次投入實戰的“6磅騎兵炮”的靈活用法,他們腦子裡還是缺根弦,到了緊急時刻等閒想不起來。

帶車輪炮架的騎兵炮,不就是用在這種“隨着陣地推進、隨時前進部署、只要一炷香就能展開重新開火”的靈活場合麼!

對騎兵炮而言,射程不重要,火力也不重要,隨軍前進、即部署即開炮才最重要!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機動!

……

前線血腥廝殺了足足一刻多鐘之後,天色也差不多徹底亮了,已經快早上辰時。血戰拉鋸還在持續,黃蜚和劉肇基也終於從後方傳令兵那兒,得到了王爺的最新指示。

他們也是勐拍大腿,暗悔自己憑經驗打仗,情急忘了騎兵炮這種新事物的妙用。

內外營兩道寨牆之間,是可以臨時部署騎兵炮的!用不了多少時間!

“快!趕緊把騎兵炮從外營牆轟塌的缺口拉進來,離內營牆四百步遠以外部署即可!不要太近別被內營的弓弩火器傷到!中間阻擋射界那幾個帳篷立刻燒了砸塌!”

“誒等等!偏左那兩個帳篷再留一會兒,剛好阻擋內應韃子制高點的觀測!別讓韃子哨樓太快看清咱這兒的動向!”

短短一炷香工夫的部署,第一批的幾門騎兵炮已經可以開火,他們也不及調試,直接火急火燎對着內營牆勐轟。

內營的清軍還在據險而守,還有幾千士兵被分去緊急挖土木斷運河,就在這樣亂糟糟的環境中,明軍的炮擊直接打斷了戰場的節奏。

在清軍的震驚和不解中,內營的寨牆直接就被轟塌了兩個小口子,激起強攻明軍的齊聲歡呼——本來就只是一層削尖了的木樁子插在夯土中,這種堅固程度,怎麼可能扛得住大炮的轟擊,當然是一炮就斷了。

明軍短暫數輪火力準備,隨後就從着內營缺口衝殺進去。而清軍被突如其來的炮擊打得暈頭轉向,關鍵是原本沒想到這種倉促的攻營運動戰中,也會遭到炮擊,心理預期被打破了,自然是更加混亂。

尼堪在後營搞清楚情況時,也顧不得想“爲什麼明軍的大炮能前進得那麼快,能如此突前部署”,他只知道隨着內營牆被破,他已經沒時間施工斷運河了,只有直接上船走,能帶走多少人算多少,來不及的就直接陸路突圍。

要是他身邊如今還有大隊騎兵,他早就陸路突圍了!還不是因爲騎兵等快速反應部隊都被滿達海等人帶走了,他留下斷後的本就是攻城重步兵和炮兵,這些部隊行動遲緩,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陸路靠兩條腿撤退?

隨着尼堪的潰逃,清軍內營的部隊終於也是徹底崩潰,被明軍縱橫亂殺,死傷無數,剩下一旦被切割包圍,都不得不跪地投降。

尼堪帶着數千得以上船的殘兵,火急火燎沿着邗溝北上。然而這次黃蜚和劉肇基卻舉一反三了——朱樹人教他們騎兵炮可以突前部署、靈活部署,所以他們就提前運了幾門炮到北營以北,由騎兵部隊帶着,負責抄清軍後路。

尼堪原本看到運河兩岸還有明軍騎兵夾河截擊,倒不是太慌——他並不怕騎兵站空地上跟漕船對射。

然而,明軍很快拿出了騎兵炮,對着船就是一頓轟,把清軍打得大亂。原本可以輕易防住火槍彈和弓弩勁失的木板,在炮彈面前當然是摧枯拉朽,而且橫飛的斷碎木屑還能形成彈片,把船艙內的人炸得血肉橫飛,簡直比實心彈打空曠目標效果更好了數倍。

尼堪的坐船還因爲大意、此前不覺得有危險,所以沒有降下旗艦的軍旗。此時此刻,自然是遭到了明軍騎兵炮的夾河熱烈歡迎,大夥兒都重點把炮彈往尼堪座船招呼。

“貝勒爺小心!”他旁邊的侍衛拼死遮護,隨着船板一塊塊被打斷崩飛,侍衛們用盾牌填補上去,但又有什麼用呢?

楊過用玄鐵重劍掄飛一塊石頭,都能擊穿大汗侍衛的五層盾牌(當然是武俠世界),何況是正兒八經的大炮。

亂戰之中,一枚炮彈在尼堪的侍衛人堆裡犁出了一條血路,隨後又是更多的打擊,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尼堪的坐船就被擊沉了。

只是運河水淺,船隻坐沉到底後,沒法徹底沒入水中,飄揚的殘破軍旗,反而進一步打擊了清軍軍心,提醒所有人,他們的貝勒爺已經凶多吉少了。

剩下的清軍徹底潰散,隨着幾條沉船堵住了航道,清軍簡直如甕中之鱉,要麼登岸步行突圍,最終被殺,要麼就乖乖投降。

尼堪部清軍,除了少數突圍出去的,大半被殲滅在了這片揚州城北、直到高郵湖畔的戰場上。

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53章 心有猛虎第82章 新年計劃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8章 慢性絞殺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28章 慢性絞殺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7章 困獸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