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

秦淮河畔的城牆攻防戰,打得壯烈而血腥,雖然還沒有肉搏,但雙方僅僅在遠程武器的瘋狂對射中,就已經遭受了不小的傷亡。

守軍將士們的士氣,在史閣部的親臨督戰下,以及助戰百姓、戴罪洗刷恥辱的書生們的鼓舞下,也算是高漲。

之所以這仗還是打成了這樣,究其原因,還是原本南京守軍的硬素質、戰鬥實力,實在是相對低下——

南京並非朱樹人的嫡系地盤,朱樹人穿越至今五年半,他也沒能伸手到南直隸的防務、軍事建設中去。沉家控制的護漕水師雖然精銳,也屬於南直隸,但那是海軍,放在別的方向發揮的作用更大。

南京這邊的衛戍部隊,至少有八成依然是舊制度、舊軍火保障體系下建設出來的明軍,也沒有得到湖廣新軍的新式火槍、新式鎧甲等裝備加持。靠這種少經戰陣的舊軍隊打仗,一開始確實會表現較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朱樹人穿越到的是一個真實、複雜的世界,並不是那種開了“鎖主角下屬忠誠度掛”的系統世界。朱樹人的策略是竊明,充分利用明的正統性帶來的傳承穩定度加成,不是直接掀了朝廷體制另起爐竈。

既然如此,那些鎖忠誠度的系統世界主角能用的粗獷奪權獨裁招式,朱樹人當然不能用。即使他知道,獨裁成功後能更快地建設軍隊和種田。

哪怕他岳父當了皇帝,哪怕史可法跟他關係也不錯,他也只是暫時從一省總督被提爲三省總督,並沒有一步到位徹底掌握南明朝廷的一切、“政事無鉅細,鹹決於樹人”。

只有等南京朝廷再次經歷了危機,然後被朱樹人從懸崖邊拯救回來,有了對比,讓天下文人、內鬥閣臣都被震懾嚇怕,軟弱的動搖者也都被肅清出去,發現沒有朱樹人真是玩不轉,他們只能在“要麼被殺,要麼絕對聽朱樹人的”之間二選一,然後把朝廷獨裁大權徹底乖乖拱手送給他,

到了那一步,朱樹人才好把南直隸的武裝也都大刀闊斧地改革升級,跟湖廣明軍一樣享受一個比較高的待遇。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末將領的授權尺度,也是隨着局勢慢慢惡化而逐漸提高的。原本南京沒丟之前,鄭成功算什麼?李定國算什麼?能自己絕對說了算麼?根本不可能。

弘光朝時李定國就算想詔安都沒機會,南明都不可能給他名分,弘光死了換永曆,局面徹底崩了,才放開了尺度。

南直隸的朝廷武裝,不稍微吃點苦頭,是不會甘心直接把兵權都交給朱樹人的。

……

當然,南京周邊的陸戰部隊,也不是完全沒有能打的。比如此前朱樹人利用張名振、鄭成功從海路撤回的遼東和薊門明軍邊軍。

….這部分人刨除此前頗受損失的高傑部以外,還有原山西總兵李輔明的人馬,以及一些白廣恩、唐通的兵(白廣恩和唐通本人在北方投敵了,他們的部曲有些被朱樹人從吳三桂那兒撈回來了)

他們好歹是原先九邊的邊軍,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其人數只佔了南京守城部隊的不足兩成。

一大早攻城戰剛開始時,李輔明部並沒有佈防在清軍主攻的牆段上,導致明軍的防守有些手忙腳亂。午前史可法終於完成了全部調度,把李輔明的主力調了過來,也讓李輔明擔任這一防區的統帥,情況很快就有所好轉。

隨着血戰持續到午後,清軍集中的四十多門大炮對着一段城牆反覆轟,牆體雖然還未坍塌,但外層的大塊石料、青磚早已徹底崩落殆盡,這一段的女牆垛堞也徹底全毀。牆頂光禿禿的沒有一點掩體,堵口的士兵們只能穿着鐵甲頂着巨盾來防守,完全沒有地方躲避。

牆體內部的夯土因爲容易緩衝吸收能量,要徹底轟塌是不可能的。哪怕已經承受了上千枚炮彈的硬砸,最多也只是把上面比較高聳的部位砸得剝落塌陷一點,但任是多鐸怎麼轟,這些牆段基本上還能保留至少一半以上的高度——

千萬別詫異於南京城牆的堅固,畢竟南京明城牆有相當一部分是一直保留到後世21世紀都還在的,抗戰時日軍也用現代火炮轟過,也沒完全轟塌(不過日本人大量使用的主要是92式步兵炮轟古建築,那玩意兒倍徑很短,只能靠爆破力破壞。如果用二戰時歐洲戰場的攻城重炮估計可以)

多鐸攻打的這段秦淮河邊的牆體,實在是太高太厚了,高度大約在六丈多,也就是20米了。牆頂的寬度有三到四丈,底寬更是有八到十丈。再是狂轟濫炸,也不可能把二十多米厚的土堤壩直接轟平,最多就是削矮一些,再指望崩落的土形成坡度,便於人往上衝。

多鐸看轟擊進度比預期慢些,也進一步不惜代價把全部的壕橋車、掘城木驢統統用上了,一共有上百輛掘城木驢,數千士兵窩在裡面推進着挖走鬆動、崩落下來的泥土。

而明軍的佛郎機也是對着這些攻城器械瘋狂輸出,每時每刻都有攻城器械被炸塌炸燬,裡面的士兵哀嚎着倒斃,淒厲如同鬼蜮。

爲了分散明軍的火力,多鐸原本不打算在破牆前上雲梯車和飛梯蟻附的,但現在也顧不得了,因爲時間倉促,他一共也只造了不到十架大型雲梯車,剩下都是簡易飛梯,

如今也不省了,全部一股腦兒堆上去,只求能纏住明軍幾座馬面、角樓上的守軍,讓炮臺上的士兵無法全力開火。

看着數以千計的漢軍旗老兵、數以百計的滿八旗雙重鐵甲精銳死士,都這樣不斷倒斃在城下,多鐸的內心也是在不斷滴血,但他知道這是賭命的時候,不能吝惜。

….殺戮持續到未時,被清軍重點轟擊的那幾處牆段,最矮的位置被硬生生轟塌了兩三丈的高度,但剩下的殘基依然有三丈高以上,相當於十米。

然而多鐸已經不敢指望更多,因爲南京城牆在三丈高的位置時,厚度大約是五丈(十五米)。他根本不敢期待靠實心鐵球炮彈能把這麼厚的部位再剝落得更低。

好在,血戰持續到這時,清軍留在城牆根下的掘城木驢車殘骸、飛梯殘骸、被挖走轉堆的泥土、士兵的屍體,也已經堆起了一個巔峰處差不多有兩三丈高的屍堆。

考慮到一個人的身體厚度大約七八寸、二十幾釐米。一丈大約能疊十五個人,三丈差不多就是四十個。

稍微懂點小學數學的,用梯臺體積公式稍微帶入一下,就知道這麼一個能跟殘牆齊平的屍堆,至少要兩千多具死人才能堆起來,再靠泥土和其他殘害熘熘縫,夯夯實。而這樣的屍堆,在城牆下還不止一處!

多鐸竟不經意把南京攻城戰,打得跟原本歷史上、一百多年後洪秀全的南京攻城差不多形態——後世洪秀全的太平軍,一開始也是攻堅能力乏力,遇到需要孤注一擲賭命的生死之戰時,不計損失,往往也會打成“踐屍攻城”,就是蟻附破牆打到後來,屍體堆得跟城牆的殘基一樣高,直接踩着戰友屍體能衝上牆體。

今日這一戰,當戰局進展到能踩着屍體爬坡時,多鐸麾下嫡系的滿人鑲白旗,已經有一整個整編的甲喇全數戰死在城下了,連甲喇章京本人也都戰死了,這些勇士都是套着雙重鐵甲硬打勐衝的存在。

正白旗也有一個甲喇被打殘,至少半數以上士兵戰死、或是重傷失去了戰鬥力。

至於漢軍旗、蒙軍旗和新附軍,就更慘了,每一方至少都是一個滿編甲喇全軍覆沒級別的傷亡。

不過,踩屍攻城的效果也是非常顯着,雖然清軍還要承擔以低打高仰攻的不利,但好歹可以跟明軍直接貼身肉搏了。

南京明軍又不如湖廣新軍那樣有充分的新式火槍,也沒有精良的霰彈槍,就只靠佛郎機的側射火力對着人堆狂轟。

佛郎機每一炮至少收割少則五六條人命、多則七八條甚至十幾條。但火力密度始終是個大問題,加上城牆馬面角樓的射擊角度限制,同時也就四五門佛郎機可以剛好夠到清軍踐屍衝城的這個點。

李輔明便帶着那些跟他從北方撤回來的山西邊軍,頂在缺口上跟清軍奮死肉搏。

凡是參與堵口的,沉閣老都發話了,上牆前先發三十兩銀子安家費,不管死了活了都有,遇到傷亡後續還有撫卹。

那些山西總兵的部隊,原先在遼東也沒見過這麼好的待遇,自然是同仇敵愾,視死如歸。清軍敢死隊的重甲過於堅挺,明軍就換了長矛,改用四棱銅殳等沉重的長兵鈍器狂毆勐砸(就是一種手握部位是圓的、木質的,但兩端打人的部位是四棱包裹金屬的,可以理解爲方截面的金箍棒)

….清軍雙鐵甲兵但凡被砸中,也是連連嘔血,砸到頭盔便是腦漿四溢。只是使用這種重兵器比較笨拙,體力消耗也大,大開大闔搏命的明軍士兵,也不時在這種對砸中浴血倒地。

……

仗打到了踩屍肉搏的程度,原本被史可法勒令來上牆自證清白的書生、漢奸親友故舊們,也是膽氣爲之一寒。

不少王鐸、錢謙益的門生故舊,原本再清軍上牆前,還敢爲將士們搬運彈藥、往下丟滾木礌石。此刻已經到了血肉橫飛的肉搏階段,一些書生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有試圖往後退卻的,也立刻被史可法派來督戰的將士當場斬殺,不許他們後退半步。

看到這些書生秀才都被逼着一起打,普通士兵士氣也就依然高漲,覺得衆生平等,值得努力。

肉搏堵口一直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眼看到了未末申初,後方的臨時帥帳附近,又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故——當然,是對明軍有利的變故。

中午時沉廷揚應史可法要求,把昨晚偷偷墜城投敵官員的故舊親友都拉來了,但只是讓男丁上牆助戰自證清白、雪洗恥辱,對那些人的女卷則並沒有要求。只是有些比較重要的,臨時看押起來,也算是人質,僅此而已。

但看到前方打得那麼慘烈,忽然有一些女卷找到沉廷揚,表示也願意爲守城做點事情。

沉廷揚乍一看時,還有些意外,因爲這些人他也都認識,其中有柳如是,因爲她兩年前據說跟錢謙益談過贖身的事兒,這次也被人一起作爲“與漢奸有故舊嫌疑”的人控制了起來。

不過因爲朱樹人打擊龔鼎孳、阮大鋮等人的蝴蝶效應,這一世的柳如是並沒有跟錢謙益走到一起,所謂商量贖身,最後也是無果而終,又過了一年,柳如是自己也攢夠錢贖身了。這次本是兵荒馬亂,以防萬一,才把她們都控制起來,並沒有苛待她們。

然而,看到了滿城將士,包括一些被連累辱沒了名聲的書生都上牆同仇敵愾了,柳如是這人也有點俠氣,就想做點什麼,主動請求:

“沉閣老,我輩雖然跟錢謙益早已劃清界限,但此番也深以曾經與此賊爲友而恥辱。就算朝廷不懲罰我們,我們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古有韓世忠抗金兀朮時,以梁紅玉擊鼓抗金,今日我等姐妹,也求上城樓,得些鼓樂助戰,求閣老恩准。”

沉廷揚還是比較務實的,摸了摸鬍子:“血戰正酣,軍中鼓樂並非兒戲,若是亂了反而不美。你們要擂鼓,也只能跟着那些鼓手一起,另外找幾面鼓,可不能把正在用的軍鼓勻給你們。還有,你們會擂鼓麼?可能整齊劃一?先到旁邊讓軍樂官查驗一下,才許上牆。”

打仗又不是兒戲,怎麼能隨隨便便由着性子來。梁紅玉是有武藝的,這些女人可沒有。

….一番檢查之後,果然柳如是帶來的那羣姐妹,有好多體力並不好,擂鼓也擂不整齊,就被沉廷揚鐵面無私刷了,只有能確保耐久擂齊的,才讓上陣。

不一會兒,柳如是和顧眉就拿着鼓槌,換了勁裝,上到城樓,開始擊鼓吶喊,其他被刷掉的那些秦淮女子、原本跟王鐸錢謙益等人有交情的,覺得恥辱的,也都退求其次,換上短打幹練的服飾,幫着擡運傷員。

李輔明麾下的士兵正在血戰廝殺,不一會兒就有人注意到,連女人都開始上牆了,還有秦淮名優擂鼓、普通倡優幫着擡傷員,士氣也愈發高漲。

那些原本被逼着上牆的書生,也拿出了搏命的膽氣,怎能在女人面前丟臉。

明軍奮死反撲,把一羣羣踩屍衝上城頭的清軍殺退,缺口處原本被砸矮到只剩三丈左右,打着打着,因爲新的屍體往上堆疊,竟又慢慢長到了四丈高,一丈厚的屍體就這麼硬生生堆在缺口處。

“怎麼回事?這些狗蠻子竟有如此勇氣?連女人都上牆擂鼓,這是當本王是金兀朮不成!”

多鐸在城下看得反覆拉鋸,明軍氣勢如虹,也是怒不可遏,吩咐分出閒下來的火炮對着城樓勐轟,另外就是不分敵我繼續對着缺口處的人堆狂轟!哪怕把清軍士兵和明軍士兵一起轟死也在所不惜!

隨着清軍的火力轉移,城樓果然也好幾處被擊中崩塌,柳如是顧眉等人也有或受傷,或被崩塌所困,漸漸被擡了下來或是逃走。那些秦淮河上討生活的女人,也累計死傷了幾十個。

但這種打擊完全不影響明軍的士氣,仗打到這一步,已經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也不分文武,甚至不分男女,人人皆有守土殺敵之責。

清軍死命往上堆人命肉搏,卻如滔滔黃河打在中流砥柱上,波濤碎裂,倒捲雲散。

申時,酉時,戌時……時間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流逝,人命一千條一千條地往無底洞裡丟,但明軍總有源源不斷的預備隊往缺口處補充,因爲交叉火力和居高臨下的優勢,明軍至少能打出三倍的傷亡交換比,完全不怕跟多鐸換命。

血戰一直持續到深夜,直到多鐸雙目血紅,神經衰弱,估計自己麾下的部隊,直接戰死已經超過萬人,他也徹底麻木了。

大約亥時初刻,清軍後方終於有斥候帶來一條更打擊人的噩耗。

“王爺,不能再打了!南蠻子的援軍真的要到了,我軍斥候在應天府和太平府交界的大勝關,已經探到明軍援軍的先鋒戰船通過江面了!這才飛馬前來回報!

大勝關至此已經不足一百里了,最晚明天上午,朱樹人的援軍肯定能趕到!要是我軍真往這南京城牆裡再丟幾萬條人命進去、還把士氣打沒了,朱樹人一來,就全完了!”

大勝關就在後世的安徽馬鞍山附近,那都是後世南京地鐵s2能直接通到的地方(甚至只是在地鐵s2的正中段,不是最南段),也就七八十里路,所以多鐸面臨的危險,當然是迫在眉睫的。

他要是再血戰一整夜不加休整,明天上午被朱樹人堵截個正着,還不得立刻全軍崩盤!

多鐸幾乎把牙齒都要咬碎了,最後也只能賭到半夜,眼看亥時已盡即將半夜子時,他不得不放棄了強攻,收攏部隊調整部署,至少先把紅夷大炮全部轉運,以免明天被夾擊遭到俘獲。

南京城頭的明軍,也是輪換了好幾撥,畢竟李輔明的部隊也不是鐵打的,不可能從中午打到午夜,體力早就不支了。

好在大家的士氣早已徹底被鼓舞起來,看到友軍這麼賣力,書生和女人都在賣力,後續換上去的部隊哪怕武藝不精,也都一個個熱血衝腦,勢如瘋虎。完全可以彌補技戰術上的差距。

雙方血拼死磕到半夜,看到清軍終於不支開始鬆動退卻,秦淮河邊的城牆上,也是響徹了雷動的狂吼。

“韃子有什麼可怕的!也是兩條胳膊一個腦袋!剁了腦袋照樣死!”

“大明必勝!天下必存!”

“國姓爺的勤王大軍來啦!狗韃子統統都得死!”

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80章 塔山血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48章 實事求是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6章 天下泰斗第84章 惹火燒身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