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

沉樹人在半年前給大冶這邊的兵工廠安排任務時,當然也給方以智、宋應星提供了一些思路,

尤其是挑一些後世他相對熟悉、貌似也容易實現的軍事科技,讓科研人員自己想辦法鼓搗。這半年琢磨下來,宋應星他們當然也不至於完全沒有收穫。

所以面對沉樹人的提問,宋應星也只是表示:別的突破當然是有,但不是冶金鍛造方面的,也不會擺在這鍊鐵廠鍛造廠裡展示。撫臺大人想看,可以明天去城外不遠新建的“煉藥廠”視察。

沉樹人知道,宋應星提到的“煉藥廠”,其實就是一座今年下半年纔剛剛建好的化工廠。只是明末沒有“化學”這個專業名詞,所以宋應星和方以智都只是拿原有的火藥局爲班底,搞了個“煉藥廠”,負責火藥配方的改良,還有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化工原料技術優化。

沉樹人對此當然是很感興趣的。

……

在鋼鐵廠和鍛造廠的視察,本就是因爲要給礦工流民洗腦立威,順便爲之。

既然這兒沒太多新奇的武器和技術突破可看,當晚略作休息,第二天沉樹人就繼續踏上了去煉藥廠視察的旅途。

他還是第一次來這地方,但是早在幾個月前,他就知道這座新工廠的存在了。

因爲當時宋應星爲了搞研究,問他又要了一大筆撥款,首批資金就有數萬兩之多,申請科研經費的時候,當然也要說明用途。沉樹人瞭解之後,就很爽快地批了。

宋應星當時也是大爲震驚,說實話他來要錢的時候,壓根兒沒想到金主會這麼痛快批經費,還擔心沉樹人會跟歷代腐儒那樣,把物質轉化的研究當成煉丹方士的邪術研究呢。

只有沉樹人知道,花個幾萬兩,讓宋應星隨便搞搞化學,但凡能出點成果,絕對是不虧的,這個錢花得值。何況宋應星一開始也不是瞎找研究方向,那都是命題研究,一切圍繞着升級優化火藥技術轉的,這是立刻可以用在實戰中的成果。

煉藥廠設在大冶縣城東的道士洑,是一處附近鐵山上小河最終匯入長江的所在,有一定的落差,有點小瀑布,注入長江時水流會形成漩渦暗流,環境很優美,也方便排污。

這年頭化工規模都很小,也不存在污水處理治理的理論和技術,所以只能直接排。

排在小溝小湖裡,如果是死水,或者至少流動性不足,還是有可能產生不良危害的。

但是這點分量直接排長江裡,那壓根兒就不叫事,早就自然淨化了,而且位於附近小河的最下游,也就不會污染上游水源。

沉樹人到的時候,還看到煉藥廠所在村口,有一座碑亭,裡面立着一塊石頭,上面刻了一首詩:“當江片石危無根,將飛欲墮忽已蹲。下瞰幽宮幾千尺,洄流奮激東西奔。”

沉樹人讀了一遍,也不覺得這詩寫得多好,就隨口問陪同視察的方以智:“這種水平,怎得也會被刻碑?”

方以智笑了:“賢弟細看背後落款,就不會有此問了——這碑亭是幾十年前立的,此詩是張居正所做,寫此地景緻。

萬曆朝初期,張居正權勢熏天,他是湖北人,附近各府士紳都會阿諛奉承這位大學士老鄉。雖然後來被清算了,但湖廣士紳也不至於把張居正的詩文碑亭推了。反正沒人管,就留着唄。”

沉樹人點點頭,又讀了一遍,既然是張居正寫的,對文采也就沒那麼高要求了,人家本來就不是以詩人身份着稱。

緩步入村後,沉樹人就注意到,這整座村子的保密工作和防衛都很嚴密,全村用夯土牆上立削尖的木樁柵欄圍起來,只留了道路出入處設閘門,只差直接造城牆了。

一進入圍牆,就可以看到村內幾乎都是軍事化管理,僅有的本地村民,也都是被官府僱傭做事的,並無閒雜人等。

最外圍,一排排都是火藥作坊,顯然大冶那邊已經把兵仗局原有的火藥生產機構都挪過來了。

每一處院子裡,都有工匠在研磨各種原材料,再小心稱重、配比、混合,偶爾還能看到書記小吏在那兒記載每一次操作的數據,都攢了厚厚一疊賬冊了。

顯然火藥配方和混合工藝的改良,一直在進行。沉樹人讓他們控制變量、科學對照實驗,這方面的經驗總結也暫時沒有止境。

哪怕只是傳統的黑火藥,以沉家軍現在的工藝,也不敢說已經窮盡最佳配方工藝了,歷史上黑火藥能在西方一直用到1870年代,此後兩百年內肯定還有提升空間的。

能造出燃燒率更快,氣體膨脹率越快的黑火藥,就能綿綿不絕潤物無聲地提升沉家軍的火器戰力。

不過,這些也都是慢慢試錯的體力活,全靠堆時間,越往後研究邊際收益是越遞減的,不可能給出什麼大驚喜。沉樹人稍微視察了一下,確認對方做事方法做事態度沒問題,也就沒再多看,直接下一站。

在村子裡逛了大約半炷香的工夫,沉樹人漸漸來到村子的核心地帶,一片位於道士洑景區內的工坊,屋外就可以看到小瀑布和湍流,奔流注入長江。

而附近的建築,也都變成了粉刷着白牆,有整齊青瓦屋頂的體面素淨樣子,看上去也不像是火藥作坊了。

沉樹人進了一所整潔的大院,首先看到的竟然是幾臺小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在那兒搞棉紗和棉布。

沉樹人看了也是詫異,幾乎以爲自己跑錯地方了。

這些機器他當然不陌生,因爲都是幾年前他點撥方以智和董小宛造出來的。

方以智沒謀求掛名,而且他只是提供理論支持,動手鼓搗實踐的還是董小宛,世人也就只知道這機器叫小宛紡紗機,是沉撫臺府上一個妾侍所發明。

沉樹人便忍不住問:“方兄這是技癢呢?覺得當年點撥了飛梭織布機不過癮?還是又想到了更好的優化?怎放到這煉藥廠來鼓搗織機了。”

方以智指着解釋:“優化,倒也確實有點可以繼續優化的,不過零敲碎打而已,提升不了一兩成紡紗織布效率。

不過,把這些機器挪到這兒,本意是因爲按賢弟之前交代的思路鼓搗火藥材料時,無心插柳弄出了別的材料。我們琢磨了一下,又進行了實驗,發現可以用來做包紮傷病的布料。”

說着,方以智示意院內一個正在紡紗織布的工匠把一些半成品材料拿過來,給沉樹人看。

沉樹人一看,只是紗布和棉花團,這些他也早就見過了,沉家在蘇鬆的紡織業生意非常大,還跟松江徐閣老家族聯營,擁有棉田就不下百萬畝。

所以沉家軍內,棉製品的普及率非常高,普通士兵日常用度都很充裕,傷兵的醫療用品裡,也早就普及了棉花團和紗布。

不過,沉樹人仔細一看,就注意到這種紗布和棉花團,手感就跟原來的大不一樣,他再一琢磨,忍不住脫口而出:“這是脫脂棉?把紗布和棉花團都進行了脫脂處理?”

方以智一愣,沒有直接承認:“脫脂棉?這個叫法倒是通俗易懂,確實,這是把棉花用一些加了鹼面草木灰和別的一些粉料處置過之後,再曬乾的,去掉了一部分油份,也去掉了棉花中易於腐敗酸化變質的東西,只留下乾淨的純絨。

原本這是按你半年前的交代,搞‘酸火棉’的時候,發現不好搞,棉花有雜質,不穩定,所以我們自己琢磨了不少辦法預先處置棉花,除去各種雜質。結果其中一條思路,就得到了這個。

做出來之後,我忽然想到,原本軍中雖也用紗布裹傷、棉團吸血促進癒合,但棉布棉團還是容易沾染膿血後漸漸腐敗,肯定是棉團本身含有的物質,容易被膿血中的污穢利用。

於是我就想着廢物利用,把造‘酸火棉’不得的這個走岔了路的半成品,用來做紗布給士卒裹傷。大冶礦山那邊,也確實時不時會出些事故傷員,正好有充分的實驗機會。

最後就發現這樣洗出來的棉最乾淨,用來裹傷包紮,士卒膿血惡化的機會都能降低兩三成之多!”

沉樹人聽了,也是頗爲感慨。

原來,他半年前出征之前,也跟宋應星方以智交代過一些改良火藥的思路。而他當時想到的,最容易實現,後世也最人人皆知的,自然是研發“火棉”或者說“硝化纖維”,來代替黑火藥作爲火槍發射藥。

畢竟火棉這玩意兒,後世但凡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其製造方法很容易——把棉花往濃硝酸裡一丟,等濃硝酸和棉花自然反應,變得焦黑之後,再把棉花小心取出粉碎,就能製成硝化纖維了。

這東西1870年代被法國人發明出來後,就立刻取代了黑火藥,造出了第一代無煙火藥,也纔有了近代整裝底火子彈。

硝化纖維作爲炮彈的彈頭裝藥、用於提供爆炸殺傷,那效果是比較存疑的。但作爲發射藥,卻是綽綽有餘,肯定比黑火藥強很多。一直到二戰的時候,美蘇步槍彈裡都還在用硝化纖維底火。

不過,沉樹人雖然知道這個常識,也知道硝化纖維最後一步怎麼造,但他卻不會造硝化纖維所需的中間原材料,這才導致他穿越至今四年,一直在鼓搗黑火藥,沒敢想弄無煙火藥——他知道棉花加上濃硝酸,就會造出硝化纖維,但他不會造濃硝酸啊!

直到方以智、宋應星這些大牛都被他收入門下,他覺得這些人有一定的自研能力,可以由他指個大方向,然後下面的人自己嚴密組織實驗。

當時他給的方向也很明確,就是假託“從紅毛夷人那裡聽說,近年來再極西之地,已經有紅毛夷中的一些頂尖學者,發明出了一種用硝石製作的濃酸,配合棉花酸化焦黑後產生的烈性火藥,無煙還爆發力強”。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然後請方以智和宋應星,琢磨如何造出這種“能和棉花反應的濃酸”。這個任務是半年前撥下去的,當時給宋應星的幾萬兩科研經費,相當一部分也是用於實驗,其次纔是在道士洑這邊另造火藥局。

現在看來,不管方以智有沒有造出濃硝酸,他至少先搞出了脫脂棉這個副產品,可以提升一下軍中的醫療條件。

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7章 困獸之鬥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56章 風水寶地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83章 纔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325章 得國本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8章 鄉試揭曉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20章 屢敗屢戰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4章 一石三鳥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61章 初戰告捷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40章 管殺也管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