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

隨着一陣陣稀疏的排槍,沒能壓住潮水般洶涌而上的張獻忠軍前隊炮灰。盧大頭的營很快就和敵人陷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刀刀見血,槍槍入肉。

兩千名黃州碼頭工人出身的精壯老兵,已經爲沉樹人效力了三年。這三年裡,是沉同知、沉府臺、沉道臺、沉撫臺給了他們活路。

讓他們的家人有原先沒見過的高產作物可種,還給他們魚刺少長肉快的海外魚苗養殖,讓他們以區區農民、礦工家庭的條件,在這種末世大災之年,都能逢年過節有口肉吃。

此時此刻,這些士兵當然是奮勇無比,爆發出了其他地區大明官軍絕對不可能看到的衆志成城。

而張獻忠軍中,負責前軍這一萬五千湖廣炮灰兵的將領,乃是原本歷史上、兩年後會當上大西政權右軍都督的張化龍。

這張化龍談不上什麼謀略智商,卻也是個治軍嚴格、令行禁止的勐將。一萬五千炮灰在他前一陣子的鼓舞激勵、嚴明軍法之下,如今倒也算是進退有據,很敢衝鋒——

倒不是這些士兵真有多英勇,而是烏合之衆好歹都會數人頭,發現己方人數比敵人多好多倍,膽子也就壯了。在遇到反面證據之前,這種恃衆凌寡的囂張就能一直持續下去。

xiashuba.com

張化龍本以爲就算遭到零星的火器阻擊,但只要自己的部隊衝上去了,以官軍士兵一向的中規中矩、沒有血性,肯定很快能沖垮。

但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那些火槍手被衝到面前,完全沒有懼怕,開完槍就端着刺刀繼續肉搏,而且陣腳嚴密。

哪怕有張獻忠軍的弓弩手,不惜誤傷覆蓋射擊,射傷射殺了一些火槍手,也有後排的戰友立刻補位上來。

連官至守備的盧大頭本人,以及他麾下幾個碼頭工人出身的千總,都揮舞着斑鳩銃手用的長柄戰斧,大開大闔、勢如瘋虎、旋風亂斬。

普通士兵被各級軍官的奮勇爭先所感,也是同仇敵愾,每一刺都力貫雙臂,勁自足起,由腿及腰,由肩至肘,把渾身的勁道奮力爆發出來,一看就知道這兩年的刺刀術沒白練。

“噗嗤!喀啦!嘩啦!”帶血槽的刺刀勐然入肉,又帶着牙酸的聲響往外勐拔,那種電影裡才容易聽見的音效,此刻就活生生在現實中不斷重複。

血戰酣戰之中,很多基層軍官也無意識地瘋狂嘶吼:

“天殺的北方狗!快給爺受死!弟兄們,給長沙被屠城的父老鄉親報仇啊!給張狗當狗的狗,一條也別放過!”

“畜生!狗雜種!爲什麼要來禍害我們!弟兄們,父老鄉親都看着我們吶!不能讓這些狗雜種禍害湖廣!”

他們當然是胡亂嘶吼的,並不存在“地域歧視”的想法,他們也沒什麼文化,只是樸素地覺得:

“北方就算災害多,活不下去,那你們找官老爺地主老財算賬就是,爲什麼要來南方屠城、禍害咱這些原本還能活下去的窮人!活不下去又不是咱禍害的!咱在沉撫臺仁政治下活得好好的,爲什麼要被裹挾不得安寧!”

稍微想法活絡一點的,就會進一步仇恨:就算哪兒有壓迫、哪兒就有反抗,你們就地造反割據不行麼!這些天殺的狗流賊,爲什麼要‘流’,要四處禍害!退一萬步,就算要流,冤有頭債有主,你們覺得崇禎狗皇帝不行,往北京城流啊!陝西河南橫徵暴斂的稅,都是北京朝廷花了!

如此想法加持之下,官兵們愈發奮勇爭先,有些士兵哪怕身負重傷,斷手斷腳,已經無力再刺殺,也會逮住機會用牙齒咬,一旦咬住對方,到死都不鬆口,給了張獻忠軍前部極大的震撼。

這只是一種樸素的保衛家鄉的情感,尤其是最近幾次張獻忠的屠城,着實激發了沉家軍不少湖廣本地士兵的同仇敵愾。

雖然沉樹人麾下幾乎沒有長沙府、常德府的兵源,那些被屠城的地方,跟他手下的士兵不算關係很密切,最多隻算是“同省不同府”。

但人都是會聯想的,加上沉家軍也有思想教育工作,所以無論是黃州兵還是武昌兵,都很容易聯想到“要是真被張獻忠的部隊在湖廣反覆流竄禍害,遲早自己的故鄉也會被屠城”。

張獻忠因爲明知自己不可能在湖廣站穩腳跟,所以徹底擺爛放棄民心、只想多搶劫財物,去別的地方起家。而這種心態和做派,現在顯然導致了反噬,激起了本地士兵的仇恨。

盧大頭麾下這些碼頭工人,對張獻忠軍的仇恨,也就比對韃子的仇恨,稍微小了一點點而已。

只能說任何勢力一旦到了末日瘋狂的階段,開始擺爛瘋狂屠城,那麼哪怕是同族的人,也有可能激起深仇大恨。

而盧大頭營中的士兵這般大呼酣戰,很快就讓對面的湖廣炮灰軍產生了難以避免的人生懷疑——雖然打仗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去聽敵人在咒罵些什麼,但罵戰得久了,多多少少還是會往耳朵裡鑽的。

這些新附軍炮灰,明明都是湖廣本地抓的壯丁,老一點的是襄陽府、鄖陽府的,最新的一批來自常德府、嶽州府、長沙府,這兩部分基本上各佔一半。

聽着對面的官軍齜牙咧嘴凶神惡煞的刺殺表情,還把他們當陝西人、河南人來辱罵,他們也不由動搖起來:

這些官軍莫非真覺得自己是在保衛湖廣?讓父老鄉親不被外來的人搶劫殺戮?那我們在幹什麼?難道沉狗官治下,日子真的好過麼?這些人是真心給沉狗官賣命?

這些念頭,確實有點過於複雜了,血腥殺戮的戰場上,普通士兵也沒時間把上述問題都過一遍。

而且這些士兵大多是窮人出身,沒法見識遠處的事情,也就沒見過武昌府黃州府等地的“仁政”,他們以原本在鄖陽之類窮地方的生活經驗來揣測,不敢置信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不管怎麼說,但凡腦海中偶爾竄過一兩個這類的念頭、分神走神之下,也連累得張化龍的炮灰軍表現愈發拉胯,雖然有着六七倍的局部人數優勢,卻也一時無法沖垮沉家軍的防線。

沉家軍依託着鹿角拒馬、尖樁柵欄,死死維持着陣線,半炷香,一炷香,死傷雖越來越多,戰意始終不墮。

……

盧大頭苦苦支撐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他的壓力總算鬆了一些,因爲沉家軍的第一批增援,已經趕到了戰場,並且立刻投入了戰鬥最激烈的位置。

援軍將領乃是江守德,太原府人士,也是張名振鄭成功此前從遼東救回來的,原先是山西總兵李輔明的部下,官居遊擊。

此次沉樹人分兵圍城,城池的每一側營地,都需要有一位參將或者遊擊級別的將領坐鎮,下面再下轄幾個營。

江守德這個遊擊負責的就是城北,下轄的兩個營裡,西段的就是盧大頭那個營。

剛纔血戰開始之後,江守德第一時間注意到東側的營壓力要小很多,所以親自帶着親衛隊,還有從東側營抽調來的一個千總隊,到西段盧大頭這邊支援。

作爲在遼東廝殺數年、刀頭舐血撿回條命的存在,江守德對於沉撫臺義薄雲天、派運糧海船隊救他們絕處逢生,自然是心懷感激,急於報知遇之恩、救命之恩。

跟他一起來投的參將朱文禎,因爲是騎兵將領出身,跟關寧鐵騎混得很熟,深諳騎射戰法,被沉樹人委以了騎兵部隊指揮官的重任,如今已經數次建功。

江守德看在眼裡,也是非常羨慕,他也想殺敵立功,可惜他的老弟兄都是步兵部隊爲主,戰場上沒法執行快速反應任務,所以一直表現中庸。

而作爲從遼東戰場退下來的部隊,沉樹人的“部隊火器化改造”一開始也還輪不到他們。如今沉樹人麾下嫡系直屬部隊五六萬人,新式火槍總數也不過六七千支,加上原有的鳥銃、魯密銃,也就不到萬人的火器軍規模。

所以軍中至少還有八成的兵源,需要使用冷兵器作戰。這些遼東兵都是長槍兵、刀盾兵扛線爲主,實在沒太多機會出彩。

但今天,隨着張獻忠趁着官軍“彈藥不足”主動出擊,總算讓江守德逮住了一個血腥近戰肉搏的機會。

他當然不能放過,一趕到戰場,就士氣如虹地帶隊直接往張化龍的炮灰軍側翼勐殺過去,糾纏在一起。

“弟兄們,讓這些狗賊看看咱九邊精銳殺韃子的本事!”

江守德的兵馬,都是北方人,山西爲主,所以要說“保衛家鄉,保衛父老鄉親”的士氣加持,那是完全談不上的,他們也是客軍作戰。

但作爲摸爬滾打歷練多年的九邊精銳,他們面對血腥廝殺的神經粗大程度,就絕對不是內地明軍可比的了。

別看張獻忠自崇禎十二年復反以來,在內地大殺四方,但那不過是仗着自崇禎十三年起、九邊精銳就被洪承疇調到遼東了,留在中原給楊嗣昌用的部隊,都沒那麼精銳。

要是把九邊精銳重新調回來,張獻忠早就被打得跟崇禎十一年時那樣、不得不向熊文燦乞降了!

這些部隊,在松山的時候,好歹還是跟黃臺吉打得有來有回。當初曹變蛟的騎兵,一度差點衝進了黃臺吉的旗陣。要是凝聚力再強一點,各部衆志成城一起出力,不被斷糧耗着磨沒了士氣,也是有一點機會翻盤的。

張化龍一開始看江守德派來的援軍人數也不多,就沒當回事。結果對方一投入戰鬥,他立刻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這些援軍怎麼敢的?看着也就一千多人,居然不是作爲預備隊留在後排隨時補位,而是直接衝擊我方前軍側翼?

“快放箭!弓弩手全力拋射!不要怕誤傷自己人!快把這羣瘋子射死!”張化龍嗓音因恐懼而尖銳,瘋狂叫囂着放箭,絲毫不顧前排已經犬牙交錯、廝殺在一起,放箭完全有可能誤傷更多自己人。

短短几分鐘,他已經看清楚了,來的這支援軍絕對不是易與之輩!如果能無差別覆蓋一換一,甚至二換一,那也是絕對賺的!

畢竟湖廣新附軍炮灰不值錢,而九邊精銳卻是死一個少一個。

張化龍手下的後排弓弩手,得令也開始瘋狂調轉方向,朝着官軍援軍射擊。但官軍也不甘示弱,雖然只有千餘人,一樣是前排近戰頂住,後排以弓弩對射。

而雙方的軍陣厚度差異巨大,因爲江守德人少,陣線被拉成了薄薄幾行,被高拋彈道的箭雨覆蓋時,命中率也就低得多。

對面張化龍的軍陣,足足有好幾十行厚度,所以官軍弓弩手拋射時反而不用考慮距離遠近,只要隨便蒙就是了。

這樣黏着的交戰形態下,弓弩重新發揮出了拋射的優勢,比只能瞄準直射、一旦拋射就會動能銳減的火槍相比,弓弩好歹可以在前排有己方近戰兵充分扛線的情況下,繼續遠程持續輸出。

而且作爲九邊精銳,他們原本着甲率就很高,從遼東撤下來時,軍中就有好幾成的鐵札棉甲,到了湖廣後,沉樹人又稍微給他們整備升級了一下裝備,面對普通弓箭時,就更不怕了。

這些遼東回來的將士,人人裡面着甲,外面套着大紅色的罩袍,也算是沉家軍的統一軍服,整齊劃一。

乍一看不容易看出裡面穿了甲,只是覺得人看起來比較臃腫。但是廝殺了一會兒後,很多人身上插着七八根箭失,實際上都沒射透內甲,只是嵌在罩袍上。

但因爲罩袍的大紅色,也看不清有沒有出血,那狀態就非常嚇人了,對面的流賊新附軍沒有經驗,還以爲這些士兵都是沒有痛覺也不怕死的怪物,中了那麼多箭還大呼酣戰。

而新附軍炮灰們卻沒有鐵札棉甲,只有張獻忠的老營精銳有一定裝備,弓弩無差別覆蓋之下,不一會兒就導致張化龍手下的部隊傷亡明顯更高,士氣也漸漸不支。

官軍只用了三千多人堵口,就把張化龍的一萬五千炮灰軍堵得難以寸進,時間一久,士氣終於逆轉了過來。

張化龍見情況不妙,連忙飛馬去後軍請示張獻忠,請求大王允許把陝、豫老營預備隊也儘快投入,不能光靠炮灰軍廝殺了。

張獻忠臉色鐵青,觀察了一會兒,也算果斷,於是吩咐另一位麾下悍將馬維興,帶領一部分河南老營弟兄,帶着生力軍預備隊發起衝擊。

這馬維興,歷史上也是兩年之後能在大西政權中做到五軍都督之一的,用兵之才也算中規中矩。歷史上張化龍是右軍都督,馬維興是左軍都督。

得令之後,他立刻就帶着河南老營衝了上去。

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52章 奇葩說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75章 南陽圍城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0章 鮮廉寡恥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46章 忽略不計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章 屢敗屢戰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44章 初到黃州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