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

顧炎武筆頭還是很給力的,稍微花了一兩天時間,他就想明白了說辭,把幾套說法送到沉樹人那邊先過目,得到首肯之後,再潤色得接地氣一點,然後就開始交給沉家的心腹家丁,開始往外喬裝散播。

這些事兒做得很隱秘,絕對不會讓人查到謠言的源頭。好在戰亂導致長沙府、衡州府人口流動很大,只要有一些傳播到流賊潰兵耳中,而這些流賊潰兵會南下歸隊,就絕對可以最終傳播到張獻忠耳朵裡。

而且最後關頭,顧炎武也出於幫助故友的念頭,幫他做了一些“低毒化處理”,反正肯定是幫沉樹人減少嫌疑,分攤仇恨的。

當然,沉樹人對於這些流言的演變,也都是有心理準備的——他已經用過好幾次流言計了,上一次還是擠兌李自成用的。

而最後讓李自成暴跳如雷的那個版本,跟一開始方子翎、卞玉京設計的初始版本,早就變得不成樣子了。

所以他很清楚,顧炎武設計的流言,最後在民間發酵、演化之後,形成的最有生命力版本,肯定也會跟原始版本有很大區別。

流言就像病毒,越驚悚又越自洽的流言,就像是最能免疫逃逸的病毒變體,越有傳播生命力。自然選擇,大浪淘沙,最後的版本一定是人民羣衆羣體智慧凝聚的版本。

沉樹人也已經做好了隨機應變、應付流言突變可能帶來的免疫逃逸危害,確保一切可控。

流言計策實施的同時,沉家軍在軍事上也逐步推進,雖然沒有全軍南下遠征,卻也趁着這五六天時間,陸續把長沙府治下其他各縣,諸如湘潭縣等地,逐步光復、重建秩序。

到了六月份的最後幾天,就在沉樹人聽取了前方流言、示警等工作的進度效果彙報後,決定繼續帶領全軍南下時,又有一個消息助長了他的信心。

六月二十五這天,沉樹人再次出征的前兩天,水師營守備沉練派了二十艘戰船,從洞庭湖逆湘江而來,護送了一些地方官員抵達長沙。

提前有信使通報,說是湖廣巡撫方孔炤親自來了,沉樹人得知後也親自出迎。

雖然他現在已經跟方孔炤平級,但對方畢竟是官場前輩,曾經是他領導,該有的禮貌還是要的。

方孔炤一見到沉樹人,也是先表達了一番慚愧和感謝,他身爲湖廣巡撫,還要沉樹人的客軍在湖廣擔任主力。

沉樹人也不跟他虛僞,坦然受了這一謝意,順便也表示:“方世叔能來,咱也能放鬆一些負擔,長沙府殘破至此,民生千頭萬緒。

此地藩王官員豪紳鉅富盡數被殺,無主之地重新確認歸屬、承認原有租佃權,至今還沒完成。世叔老於民政,肯定能儘快幫百姓恢復秩序、安心務農。其餘安民內政,也多虧世叔了。”

方孔炤也當仁不讓:“巡撫本就有撫民之責,老夫不擅征戰剿賊,已是慚愧。內政安民,賢侄儘管放心,專注於戰事即可。

如今距離張獻忠突襲嶽州、常德,已經過了有二十日,老夫如今纔來長沙,這湖廣巡撫,實在是不稱職得很,那麼多藩王被殺,百姓被屠,老夫怕是免不了被朝廷被陛下問罪。走之前能最後做點善事,也算積德了。”

沉樹人心中一動,回憶起《明史》上,方孔炤最後好像也被免職了許久,也是因爲湖廣地區跟張獻忠作戰不利的原因。最後還是方以智棄官進京告御狀伸冤,才得赦免。

最後免職賦閒了一段時間,大約一年多吧,到崇禎十六年底時,因爲地方督撫死傷太慘重,無人可用,他才被重新啓用,讓他去山東督師。

只是方孔炤還沒上任,崇禎就死了,他也就不用去山東了,最後留在江南老死。

如今蝴蝶效應早已改變了很多,有沉樹人在湖廣助戰,方孔炤已經比歷史同期多幹了好幾個月了。但這次的事兒,他作爲正牌湖廣巡撫肯定是有罪過的,只看後續如何擊潰殺敵彌補了。

沉樹人想了想,安慰道:“以陛下御下之嚴,被追責固然是免不了的。但世叔也算勤勉,此次湘南之亂,並非部署不得當,實是長沙總兵尹先民、衡州總兵何一德不戰而降所致。

咱只要擊潰張獻忠,爭取擊殺或者俘獲尹先民、何一德送回京城問罪,世叔自然能留任,最多調任,總不至於問罪。

倒是世叔此次南下,小侄並不覺得您來得遲,反而覺得您有些冒險——劉文秀至今還在常德,孫可望至今還在秭歸,他們手頭的兵馬,也有可能隨時舉動。世叔離開荊州府,不怕江陵有失麼?”

方孔炤:“老夫出發之前,已經跟蒼水賢侄商議過了,請他暫駐荊州,以備不虞。”

沉樹人想了想,倒也沒發現不妥。之前他把張煌言從黃州調到武昌坐鎮,也是怕他自己帶兵出征之後,內政和防務出亂子。

不過現在看來,戰線已經進一步向西向南推進了,武昌府漢陽府周邊不會有軍事上的危機,把張煌言騰出來,改駐更靠前的江陵也可以。

至於武昌那邊的內政,可以交給武昌知府方以智。方以智也算文理全才了,這幾年歷練下來,只是不知兵,但內政方面已經挺純熟。

而且對方孔炤而言,親兒子幫他搭把手內政,自然沒什麼不放心的。對沉樹人而言,從表哥張煌言換成科舉年兄故友,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既如此,小侄就放心了,明日小侄就要領兵南下。這幾天看張獻忠也消停了些,並未繼續四處出擊,應該是小侄的擠兌奏效了,估計在衡山衛與衡州之間,就能逼着流賊決戰一場。”

沉樹人最後交代幾句,就回去休息了,次日很快做好準備,這就出兵繼續南下。

……

同一時間,衡州城內,已經在此修整了足足七八日的張獻忠軍,也稍稍恢復了一點元氣。

傷兵得到了一定的休養和營養補充,各級將士更是靠着桂王府搜出來的鉅額財富,花天酒地,很是糜爛了一把。

張獻忠很快要這些人死戰,甚至要拋棄其中一部分新附軍作爲棄子,所以也必須讓他們好好享受享受,到時候才肯用命。

沉樹人散佈的流言,也已經很快被他接觸到了,得知“繼續在湖廣流竄濫殺藩王,只會導致方孔炤將來治理地方更有利。

而且方孔炤壓根兒不怕張獻忠陷城導致的罪責,因爲他可以把一切罪過推給長沙總兵和衡州總兵,是這兩個總兵的不戰而降,才導致張獻忠的糜爛,到時候在朝中,這一切鍋都可以推給二總兵。而大明降軍當中,誰能殺了二總兵重新棄暗投明,就能得到朝廷赦免,還能反過來升官”。

天地良心,這番流言,真不是沉樹人要的原始版本,沉樹人也沒陷害方孔炤幫他背鍋的意思。

但顧炎武潤色過的版本,傳着傳着就成了這樣,沉樹人也沒辦法。

而且,流言的演化,不但會往對方孔炤不利、卻洗白沉樹人的方向演化。同樣也會對張獻忠不利、動搖張獻忠軍心的方向演化。

張獻忠得知自己繼續流竄亂殺藩王,只會便宜了這倆人,甚至容易被自己人懷疑“八大王是不是在跟官軍中某些督撫達成了默契,咱殺來殺去到底爲了圖個什麼”,

更有甚者,部分流言還開始傳出:“張獻忠這樣濫殺藩王、又拋棄長沙守軍劉進忠,這是擺明了就打算到湖廣搶一把,然後帶着嫡系部隊翻山越嶺帶着金銀財寶逃跑。

這種千里流竄肯定帶不了太多人,所以湖廣地區新募的新附軍,肯定會被他利用完就拋棄!當炮灰斷後!掩護他的陝西河南老營撤退!”

聽說這一切之後,張獻忠當然也坐不住了。

爲了軍心,爲了不讓人再懷疑他只是在“跟督撫達成默契、各取所需,最後跑路”,他不得不多次尋營,尤其是加強對湖廣地區新拉的新附軍的監督,並且一聽到有人傳播流言,就立刻誅殺。

與此同時,他也被逼得不得不與沉樹人一戰,證明他“不是就想利用本地人幫他搶錢,最後他帶着錢和嫡系私自偷跑”。

一番焦頭爛額之後,張獻忠被迫把戰場就選擇在了衡州城和衡山衛之間——他作出部署,讓此前屠了桂王府和衡州城的王尚禮獨領一軍,主要就是帶領一半的新附軍,到衡山衛以西佈防,

準備在官軍突破衡山衛、南下衡州城之後,斜刺裡殺出來,躲回衡山衛,切斷官軍糧道。

同時,張獻忠本人帶着全部陝西河南老營主力,以及剩下的一半新附軍,在其他將領的協助下,留守衡州城周邊,以逸待勞應急沉樹人。

如果沉樹人戰力強勁,張獻忠就守城,然後讓王尚禮切斷官軍糧道後,在衡山以南的盆地中,把官軍耗到師老兵疲,再尋決戰!

到時候前有堅城,後有衡山,就算沉家軍士卒精銳、甲械精良,靠着地利的損耗,也絕對能扭轉強弱之勢!

真要是這樣也打不過,那就帶着老營弟兄跑唄!

就在這樣雙方劍拔弩張的態勢中,沉家軍從六月二十七,從長沙府湘潭縣開拔南下,七月初一就抵達了衡山衛。

經過一番不算激烈的營寨攻防戰,官軍在兩天內重奪衡山衛,並且分兵保護此地,剩下的主力繼續南下,七月初五安然抵達衡州城下。

從人數看,官軍人數遠比衡州城內的張獻忠軍更少,但官軍的氣勢卻是一點都不輸,完全敢於擺出進攻一方的態勢。

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46章 忽略不計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108章 箭在弦上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