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

想清楚了這些彎彎繞、確信不能給皇帝當棋子後,沈樹人也開始審慎地幫劉國能出主意。

他的措辭非常謹慎,也是怕顯得自己不夠忠義,被劉國能懷疑。

沈樹人便說道:“陛下讓咱支援洛陽、救護福王,這事兒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但我們兵少力弱、後方不穩、大戰後疲憊不堪,也都是事實。

щшш★ ттκan★ co

相信楊閣老那邊,如今肯定也在各方想辦法,不會光指望我們一家。比如之前左良玉就一直按兵不動,這邊血戰了一個多月,他就呆在武昌什麼都不幹!這次楊閣老難道不會讓左良玉也加急走漢水北上?

另外,我們要去救援洛陽,畢竟遠離自己的防區、作爲客軍去遠征八百多裡,那風險太大了,局勢也不是我們掌控得住的。就算到了,我們也沒有全局戰場的主導權,很可能被友軍坑了。所以,具體怎麼增援,必須慎重――增援肯定是要去增援的,這點你放心。”

沈樹人娓娓道來,先把調子給定了。

他並不是不忠於大明,他只是不願意打那些他沒有絕對自主權的仗。如果自己的成敗性命要操弄在豬隊友手上,那就太坑了。

好在,剛纔的聊天梳理之間,他已經想到了一些合理的藉口,可以幫着自己和劉國能,一起多爭取幾天修整的時日――

前些日子,賀一龍授首時,沈樹人只是把賀一龍帶在身邊的主力部隊全殲了,最近這幾天,也只是就近收復了信陽縣。

但汝寧府的其他那些縣城,如今可還握在賀一龍殘部將領的手上呢。

沈樹人如果不顧這些縣城,直接從隨州、信陽之間的桐柏山谷道繼續北上、去河南戰場的其他區域增援。

那麼信陽以北的汝寧府其他縣城裡的賊兵殘部,就有可能騷擾破壞他的糧道。

這就逼着沈樹人不得不分出兵力和精力先打通自己的糧道。

所以,想明白之後,沈樹人就把這個理由和盤托出:“……所以,要我們增援可以,但是也得確保不被敵人斷糧道,要步步爲營一個縣城一個縣城光復過去。”

劉國能一想,這話確實是兵法正道,朝廷那邊也沒法質疑。而且以洛陽的堅固,再守兩三個月肯定沒問題吧?自己這麼穩紮穩打一路打通過去,應該也趕得上。

不過,劉國能很快也想到,沈樹人這番說辭有一個暗傷。他也不得不指出:

“此言確實符合兵法,不過我們畢竟是官軍,是在朝廷轄區內作戰。就算信陽以北汝寧諸縣還未光復,可更北邊的開封府,如今卻是在朝廷手中。

就算糧道被斷,我們作爲客軍,理應享受走到哪吃到哪裡、由開封府供應軍糧的待遇。如此一來,朝廷怕是會催督我們不必顧忌糧道,直接輕裝北上吧?”

沈樹人聞言也不由暗暗點頭,看來劉國能雖然不讀書,對官場常識還是很敏感的。

沈樹人也只能見招拆招,用探討的語氣答道:“開封府若是肯給我們供軍糧,自然是最好。不過我們也得慎重試探、確保可行纔好。

如今的河南糜爛到了何種地步,劉將軍你也是知道的。連年天災讓糧食供應惡化至極。我們如果貿然全軍北上,帶着兩萬兵馬,開封府能供得上麼?不會拖延麼?

劉將軍,不是我想提醒您回憶起傷心事。當初崇禎二年、袁崇煥放黃臺吉進關,九邊各軍都去京城勤王,最有有多少軍隊連口糧都分不到,還有餓死的?又有多少兵馬,是因爲崇禎二年那次勤王不發賞金、不發糧食而譁變從賊的?”

這個問題一拋出,

劉國能也徹底沉默了,因爲他自己就是崇禎二年那次不給糧食不給銀子,跟着部隊一起叛變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那次逼出來的。

大明地方官,該給軍糧卻不給的情況,太多見了。沈樹人要穩固後勤,拿這個藉口去堵京官的嘴、說自己是要防患於未然,哪怕崇禎都挑不出錯處來。

沈樹人見劉國能沉默,連忙趁熱打鐵,把最後一點說了:

“就算開封府供得上我們糧草,但是咱的部隊火器較多。我之前打劉希堯、打二賀之所以能勝,戰術得當、將士用命固然是一方面,仗着改良火器的犀利,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軍的火器,彈藥還是自己特製的,還有紅夷大炮。這些彈藥補給,必須依靠黃州兵仗局的持續生產、運到前線。所以,我們的後勤道路必須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確保戰力,就算糧食靠別人,彈藥也要靠自己!

我軍都已經公忠體國、朝着十倍之敵奮勇出擊了,難道連保護自己彈藥路線這點要求,朝廷都不該滿足麼?那不成了讓我們送死?”

這番道理說完,饒是劉國能忠義,也意識到穩紮穩打的必要性了。

他也絲毫沒覺得沈大人有畏葸不前的意思,確實只是出於兵法持重、爲了確保打勝仗。

劉國能心中羞愧,對着沈樹人一抱拳,誠懇承認:“大人思慮周全,倒是末將魯莽了。此番如何救援河南,末將依然全聽大人點撥!”

兩人最後喝了三杯,這場慶祝升官、討論出兵的酒席也就散了。兩人心照不宣,算是達成了更高層級的默契。

……

沈樹人原本打算打完賀一龍升完官就回去種田、接收消化戰果,順便再把出戰前就欠下的女人正式收一下。

被姍姍來遲的李自成圍洛陽事件一攪合,少不了又得耽誤個把月時間。而這個把月裡,內政也只好交給後方文官按部就班推進。

而他的女人們,也只能在後方繼續等着。

六月下旬的最後幾天,沈樹人和劉國能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計策,逐步把汝寧府剩下幾個縣城穩紮穩打一點點收復過去。

主要是收復汝寧府位於淮河以南的那些縣,而淮北方面花的精力和資源就要小得多――沈樹人很清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在汝寧府的北部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

淮河是華夏的南北分界線,明朝的汝寧府穿淮而過,淮北部分相當於後世的駐馬店,淮南部分纔是信陽,等於是後世兩個地級市拼在一起形成的府。

淮北多平原,沈樹人如果種田舉動大一點,很容易遭到朝廷忌憚,也容易被四面圍攻。所以暫時只縮在淮南,既有淮河阻隔,又背靠大別山區,當土皇帝就很適合。

另一方面,爲了不給朝廷留把柄,沈樹人的文書往還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他和劉國能收復汝寧府的淮南各縣時,一邊就提前行文給開封府的官員,質詢他們給隨時可能抵達的援軍的軍糧籌措工作。

河南今年都已赤地千里了,開封府的官員哪拿得出軍糧?

當然是在書信裡各種哀求寬限,說北方遭災嚴重,外兵來援本該供應軍糧,但現在也只能請求南方富庶地區的援軍自帶軍糧。

開封知府回信的語氣,簡直比《一九四二》裡李培基懇求蔣鼎文寬限軍糧的話還要賣慘。

但沈樹人顯然比蔣鼎文要“寬仁”得多,一聽說河南百姓那麼苦,拿不出軍糧,他也沒逼急了,

只是說“自籌軍糧可以,但因此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打通糧道、確保自己的後路不被賀一龍死後散佈在各縣的殘黨騷擾”。

若是因此導致增援洛陽遲誤,責任自然在開封知府高名衡、洛陽參政王胤昌、河南巡撫李仙鳳頭上。

另外,如果經開封府救援洛陽會擾民、後勤不便,確實需要從南方運糧的,那沈樹人的援軍也未必要走東線由開封經汜水關到洛陽。完全可以走南線,先退兵回漢水沿岸、走南陽盆地,由魯陽攻打南線賊軍,攻破包圍圈後再支援洛陽。

這個建議,河南那邊的地方官也沒能反對。

說到底,沈樹人只是要一些書面證據而已。而且他要防止自己孤軍深入、被李自成羅汝才馬守應包圍。

另一邊,楊嗣昌其實早在十幾天前、皇帝新旨意都還沒下的時候,就已經火急火燎到各處尋找其他援軍了。他給左良玉也下了死命令,要求左良玉北上。

左良玉也慢吞吞開始動身,但始終覺得“我鎮守的是湖廣,居然調我去河南,千里遠征,恐怕有變”,反正比後世袁世凱部馮國璋出武昌都慢,簡直龜速,就想讓其他友軍打頭陣先跟李自成消耗。

一番拉扯之後,拖到七月初,一個變故陡然發生,讓沈樹人、劉國能也好,左良玉也好,都不用再救援洛陽了。

洛陽城內的百姓,在被攻城數次、圍困大半個月之後,忽然有一天,因爲流賊煽動窮人,說福王府有家財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兩,卻只給守城將士、民壯吃糠咽菜,不肯拿出家財賞賜。

軍心忽然在一天之內瓦解,一部分部隊帶頭開了城門, 領着李自成的部隊衝進城內,遇到福王府的人就殺。

福王一家在城破時連忙試圖阻止突圍逃跑,但福王本人因爲體重三百餘斤,過於肥胖,行動不便又太顯眼,還是在出城時被認了出來,被綁回城中,送到李自成面前。

李自成當衆烹殺肢解了福王,把福王的家產掠奪一空,分出一部分賞賜將士和投誠從賊官軍,一時聲勢大振。

福王死訊傳來時,官軍各路援軍當中,態度最好、作戰姿態最賣力的就是沈樹人、劉國能了。

他們當時正在南陽府和河南府交界的魯陽一帶,跟流賊一方負責打阻擊的馬守應部“激戰”,據說還打了幾場小勝仗,稍微殲滅了幾千流賊二三線部隊。

魯陽這地方,位於伏牛山區的一處重要礙口,歷來從南方北伐救援洛陽,基本上都要走這條路。三國的時候孫堅北伐洛陽討董,就是在這兒和華雄、呂布等賊軍激戰的。

沈樹人和劉國能在魯陽跟馬守應稍微打了一場,這姿態絕對對得起大明瞭,就等於像討董時的孫堅那麼賣力了。

相比之下,左良玉的表現,簡直比討董時的袁術還不堪,保存實力,行動遲緩。不但沒幫上忙,還因爲他之前連沈樹人都不肯救、導致劉國能被蝴蝶效應牽制南下,耽誤了劉國能救洛陽!

數日之後,洛陽城破、親叔叔被殺的消息傳到京城,崇禎也不得不出於孝道,假裝輟朝悲傷一下。一番清算功過顯然是免不了了。

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94章 一波又起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46章 忽略不計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17章 入國子監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52章 奇葩說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7章 困獸之鬥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