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困獸之鬥

五月十五,信陽縣、隨州縣、桐柏縣三縣交界的山道上,九千官軍雄赳赳氣昂昂,穩紮穩打地前進着。

沈樹人麾下衆將,也一改之前幾日分頭進兵、先圈地佔領隨州府各縣時的鬆散,重新合流成一股鐵拳,整體向前推進。

在官軍前方,流賊部隊的活動空間,已經被壓縮到了一個極致。好像再有一點火星,便能徹底點爆一般。

探馬斥候往來搜索奔馳,愈發烘托出一派肅殺的氛圍。

“報!前軍斥候已探查到賀一龍部龜縮進了平靖關,沒有再前行,前方遠處敵情不明,但能隱約聽見喊殺看見煙塵。”

隨着最新軍情被送回,諸將摩拳擦掌,左子雄率先請戰:

“大人,定是賀一龍出桐柏山之路被劉國能所堵,他久久未能突破!讓我軍加急前進吧,也好儘快與劉國能前後夾擊。”

沈樹人卻一擡手,冷靜吩咐:“再探!後軍紮營,前軍徐徐而進,從現在起,每前進五里停下來挖一道溝、夯築土牆橫截山谷,然後再進,步步爲營!”

左子雄雖然還沒徹底理解,不過他跟着沈樹人混了那麼久,早已習慣了言聽計從,知道其中肯定有道理,就沒有再多說。

倒是張名振還比較有主見,加上金聲桓是剛來支援的客將,對劉國能的境遇比較有代入感。這兩人便聯手勸道:

“大人,兵法講究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劉國能遠來增援,我們若是徐徐而進,讓他單獨承受賀一龍多日猛攻、單獨打硬仗,怕不是待客軍之道。”

“是啊,末將倒是無所謂,就怕將來此戰的消息傳出去,外間不明原委的友軍將領,以後都跟左良玉似地畏葸不前,不肯增援大人了。”

沈樹人微笑着搖搖頭:“你們也算打過多年仗、帶過幾年兵的,兵法常識都該知道。這次說出此言,我不怪你們。

畢竟你們原來沒到這隨州、信陽作戰過,不瞭解這桐柏山周邊地理。尤其是你們幾個原先剿海寇出身的,怕是沒打過山地戰。

這信陽道極爲狹窄難行,我們堵住兩頭,別處是沒有出口的,賀一龍當初敢冒進選擇走這條路,無非是他輕視了劉國能,覺得平靖關在他手上。

劉國能就算想堵此山谷出口,也無險可守,雙方只是在這谷底公平一戰,他可以數倍之兵野戰突破。

可在我看來,劉國能完全可以跟我們一樣,高壘深溝,就算沒有關隘可用,這種山道隨便砍些樹木挖些土、遮斷道路。

如此地形,大軍又施展不開。兵雖多,正面也不過百十號人排開。對於死守一方太有利了。既如此,當然是誰急誰吃虧。”

沈樹人娓娓道來,雖未親眼看到戰局,卻也能把形勢描繪得如此推演清晰,讓衆將愈發有了信心。

跟着這樣智珠在握的主帥打仗,一點都不焦躁,實在是非常舒服。

“末將遵命!這便步步爲營推進!不給流賊反撲的機會!”

各種按部就班的事務安排下去之後,沈樹人也是詩興大發,頗有幾分追跡古人的惡趣味。

他趁着部隊緩緩推進,帶着左子雄等人,就近找了旁邊一處緩坡,在侍衛保護攙扶下登山而上,憑高遠眺全局地形。

他還帶了望遠鏡,難得頗有幾分拿皇的氣勢。

辛辛苦苦上到頂峰,拿望遠鏡環視了一圈這呈人字形分叉的桐柏山節點,沈樹人遙遙指着目力所不能及的遠方,給衆將講了一個鼓舞士氣的段子:

“爾等可知,一千八百年前、呂不韋命人作《呂氏春秋》時,總結天下山川形勝,便在《有始覽》篇中記載:

何謂天下九塞?大汾、冥阨、荊阮、方城、崤、井陘、令支、句注(雁門)、居庸。

這九塞之中,最後三個都是如今的長城險關;井陘乃晉、冀之間要衝;崤有函谷關、東西中分天下;而最前面四個,都在這桐柏山上。

其中我們隨州府與信陽府之間,就佔了這前三塞,大汾、冥阨、荊阮,第四個方城在桐柏與伏牛山之間、位於隔壁南陽府與河南交界。

眼下我們堵住賀一龍的這條道,就是呂氏春秋上古稱‘冥阨’的險道,兩千多年前孫武子率吳軍破楚,原本走的也是這兒。

這冥阨道有三處要害,自北而南古稱大隧、直轅、冥阨。大隧就是最北邊的出谷口,現在被劉國能堵住的地方,中間的平靖關就是‘直轅’,而最南端的冥阨,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這裡已經堵住了賀一龍重新折返南下的一切可能。

當年孫武子在此誘敵,遇到楚軍追擊後,卻最終沒敢原路返回翻桐柏山,而是拋棄水路輜重、輕裝退往東面,擺出要走小路去往柏舉的架勢,便是如今我黃州的麻城縣。

《孫子兵法.九地》篇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便是從孫武子此舉衍生而來,是他對自己此次用兵經歷的總結。

可惜賀一龍不讀書,作爲一方軍閥,他居然連孫武子的事蹟都不知道,孫武子都不敢走的路他非要走,這不是天賜我們破敵麼!

估計他這種文盲,就算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句話,也是靠聽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才聽來的吧。”

沈樹人一番縱橫捭闔的侃侃而談,其實也沒說太細,甚至有些地方爲了簡明扼要,犧牲了歷史的真實性。

否則,手下這些大老粗肯定沒耐心聽完他掉書袋。

但是,這番話的鼓舞士氣作用顯然是達到了。

衆將很多也讀書少,不知歷史典故,現在被點破,得知賀一龍犯了那麼多“兵家大忌”,

得知當年在這片土地上,孫武子跟楚軍也打過,但孫武子當年選過的正確選項賀一龍一個都沒選,那他不是找死麼!

沈樹人一介文官,真到了最後真刀真槍的環節,他是幫不上忙的。

唯有在開打之前,在謀篇佈局時,盡其所能把士氣buff加到極限。

如果士氣可以數據化,估計現在左子雄等人頭頂上,都跟後世暗榮的《三國志》遊戲一樣,頂了個“士氣120”的血條。

“賀一龍屢犯兵家大忌,自陷絕地還負隅頑抗,我軍斬之必矣!”左子雄摩拳擦掌,振臂高呼。

衆將中也有文化水平稍高一點的,比如張名振,聽完兵備大人的激勵後若有所思,問道:

“大人,可是您也說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當年韓信不也是自陷絕地,激起將士們死戰之心麼?

賀一龍到此,他手下定然都想到了,唯有死戰突圍纔有生路,否則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我們不得提防着他們狗急跳牆、爆發出困獸猶鬥之烈麼?”

沈樹人智珠在握地大笑:“你比左遊擊多讀點兵書,可惜也是讀書讀一半,最後反而膠柱鼓瑟。孫武子和韓信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單單靠困獸猶鬥、背水一戰贏的麼?

當然不是了,這只是他們誘敵的手段,是爲了讓敵人輕敵冒進,還得配合其他致勝的關鍵招數。井陘之戰,韓信關鍵靠把陳餘勾引出來,偷家贏的。

既如此,我們今天把賀一龍逼入絕地,只要不冒進,不求戰,讓賀一龍去急,我們就是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我才讓你們穩紮穩打,五里一進,隨時挖溝,遇到敵人掉頭就立刻固守。這種險要之地,誰進攻誰吃虧,我們不急就必勝!”

張名振聽得一陣懵逼,他原先那點兵法閱讀體驗,跟兵備大人的精妙剖析一比,簡直就是膚淺至極。

“兵備神算,末將等望塵莫及!”張名振、楊晉爵誠心齊聲歎服。

而左子雄和金聲桓也想叫好,卻詞彙量匱乏,都不知該如何形容對別人智力的吹捧。

……

戰場的另一側,北面六十里外的‘大隧’谷口。

賀一龍的人馬,其實已經抵達這裡兩天一夜了。至今爲止,賀一龍仍然沒覺得自己當初的計劃不對——

自己的兵力至少三倍於官軍中的任何一方,只要自己有機動性優勢,能各個擊破,就算滅不了官軍,突圍總可以吧?

劉國能跟他一樣都是流賊出身,怎麼會爲了沒有利益的事情,這樣死磕到底?

但是現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劉國能這次並不是出工不出力,而是在賣力地抗傷害,拼了血本堵截他!

兩軍第一天只是小戰一場,雙方在武器裝備質量種類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打了一個多時辰,以賀一龍方傷亡率數倍於敵的情況下,拉開結束了戰鬥。

劉國能仗着防守的優勢,而且在賀一龍抵達前,他已經在‘大隧’谷口經營了四五天了,挖了比較深的壕溝,還把挖出來的土在溝後面堆成夯土牆,還部署了一些削尖的木刺竹籤陷阱、障礙。

這些都給劉國能贏得了正面戰術優勢,加上山谷狹窄,人多一方也展不開陣型,在交戰正面雙方能投入的人數始終是一樣的,人多的只能留着當後備隊。此消彼長之下,賀一龍初戰敗北再正常不過了。

賀一龍把初敗的理由總結爲“自己遠來疲憊”,這才匆匆結束第一天的戰鬥,讓部隊好好休息,同時思索對策。

一夜之後,還真就給他想到了一些改良的點子:不是地形太窄,兵力多的一方展不開麼?那咱就玩車輪戰!

賀一龍預先把部隊部署成好多個批次,每次只帶兩個批次的人馬到前線,跟劉國能血戰。後續大部分人留在平靖關附近休息,以免長期保持戰備體力下降太快。

一旦前線出現不支、動搖,那就把疲勞的部隊撤下來,換上生力軍繼續打。

而劉國能那邊人數只有他的三分之一,在這種山區輪戰的情況下,劉國能就沒法休息了,打到後面肯定會體力不支,那就是突圍戰勝利的時刻!

打定這個主意後,第二天的激戰就比第一天血腥得多。

雖然每一批部隊在傷亡到了一定比例後,就容易士氣低落出現潰逃。但架不住賀一龍把部隊分成了那麼多批次,後方備戰養精蓄銳的士兵,是不會受到上一批士兵士氣低落的影響的。

於是乎,這第二日的血戰,就整整打了五輪車輪戰,每波部隊打滿一個多時辰就撤下來,幾乎從天剛亮打到了太陽下山。

大隧山谷內屍橫遍野,賀一龍手下的死硬老營死傷慘重,還是衝不破劉國能的防線。

無奈之下,賀一龍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他給劉國能寫了一封信,裡面陳述了自己願意給出的條件,還希望動之以情,讓他別對流賊老哥們兒下這麼狠毒手,還誠懇地請教劉國能死戰的動機,看看有沒有商量的可能性。

另一邊,賀一龍也只好着手看看回去的路有沒有可能走通。如果劉國能腦子太軸就是不讓路,他也只好爲打沈樹人做準備了。

可多血戰了兩天,部隊的狀態已經垮得愈發厲害,就像活塞氣缸裡的老鼠,回頭顯然也是沒有勝算的。

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69章 秦淮金粉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2章 反攻序幕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9章 隨州炮戰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