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國特色的熊市

戈爾曾經說過:“上天完全是爲了堅強我們的意志,道路上設下重重障礙。”那些短期內曾擁有巨大財富的人,往往不懂得怎樣去駕馭它而最終遭到市場的唾棄。

用秦少游的話來說,那些在股市上身不由己的股民,其實是很可憐的。但是他秦少游也並不是慈善家,在不損傷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做點好事就做點好事吧。

阿道夫對於秦少游的這些話是一笑了之,秦少游現在只是以一個個人投資者和個人愛國熱情來講這些話的。而實際上根據阿道夫得到的消息,一開始中國原本是堅持按照市場價減持國有股的,減持價格相當於淨資產的十倍,但是由於市場反對而並沒有成功,但是後來在金融公司上市前,是以1,5倍左右淨資產的價格把金融股賣給了外國戰略投資者的。

所謂的外國戰略投資者就是QIFF。夫沒記錯的話,秦少游原先的第一國際銀行和已經消失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都佔據了中國引進的第一批QIFF名額。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秦少游在中國境內的競爭對手又少了一個,恐怕諸如高盛銀行等其他的外國戰略投資者全部加起來,也沒有秦少游佔據的份額大。

在阿道夫看來,國有股減持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壞就壞在中國金融部門沒有安排資金來接盤,也沒有做空機制,所以中國股市成了國家,上市公司以及這些外國戰略投資者圈錢的場所。(什麼是國有股減持和股權分置改革。我在前面已經用笑話的形式詳細講解過,不理解的可以去前面翻看一下。)

想到這裡,阿道夫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秦少游真的是老謀深算啊,五六年前就開始佈局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幫中國從日本引進生產技術,還不惜自己來個左右互搏自己打自己。抵抗住索羅斯爲首的國際投機資金對香港的侵犯,亞太地區那麼多國家倒在索羅斯的腳下,香港卻依然如一顆東方明珠屹立在東方,秦少游居功甚偉。而另一方面,索羅斯甚至被秦少游逼迫地解散量子基金,那個時候。又有誰看到這一點了?

無論是高盛,花旗等那些世界著名的投資銀行。也都沒有看到這一點。就算看到了又能如何?這樣地佈局需要何等的魄力?秦少游敢花幾十億美金和中行合力創辦龍騰銀行,他們敢嗎?相比之下,阿道夫覺得自己也太墨守成規了,一直把眼光放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卻沒有看到中國這個巨大的潛力。

其實這也並不能怪阿道夫。他雖然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族長,但是他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做起事情來也難免有很多顧慮。不像秦少游光棍一條。指東打西,他手下地那幫女人可不敢違揹他的意思。在第一國際銀行,秦少游就是絕對地主宰,神一般的存在。

無論如何,這一次秦少游纔是這次中國金融部門實行國有股減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秦少游在一旁見阿道夫默不作聲,疑惑的問道:“阿道夫,你小子在想什麼?差不多該開始了。”

“啊?”阿道夫被秦少游的話拉回了神,連忙把注意力放到自己面前地屏幕上來。

秦少游看到阿道夫今天有點失常的樣子,又何嘗不知道他心裡面在想些什麼。這世界上能讓阿道夫愣神失態的事情可不多,以秦少游地智慧,簡直不用腦子想就可以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看來阿道夫這小子是眼紅了,秦少游心裡面暗笑。由於國有股減持政策的出臺,股市已經開始有反應,但是在那幫外國和國內大莊家的聯手操控下,股市並沒有出現巨大的變動。現在的中國股市就如同一個裝滿炸藥的火藥桶,需要的只是一點星星之火。

秦少游和阿道夫就成爲了點燃這星星之火的主力,當阿道夫把手頭這目前價值四百萬的股票,有節奏有梯度的搶在安田由美之前,全部拋入股市的時候,中國股市變天的那一幕終於來臨。

“老闆,老闆,大事不好了。”安田由美的助理在大聲疾呼,似乎在昭示着什麼。

看着屏幕上突然多出來的拋單,安田由美俏麗的臉龐由紅轉白,瞬間沒有了一絲血色。她憤怒的推倒顯示器,怒喝道:“這是哪個王八蛋乾的好事?”

一旁的助理小聲的說道:“還不是你……”

可惜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安田由美充血的眼睛已經盯在了他的臉上,助理被嚇的一哆嗦,把剩下的話咽回了肚子。

1848,89點,4,1542.傻了,那些同盟的外國投資者也傻了,中國股市的大莊家傻了,很多股民瘋了,更多的是跳樓的。

券商大批的虧損,大批的破產。中國股市正式進入熊市,這一刻,無論是誰都已經無力迴天。

每一輪的牛市,都類似農民起義,裹攜大量的新股民在高潮時揭竿而起。風起雲涌,全民皆兵。澎湃的激情之後便是四顧茫然,革命無法向前發展。於是有人號召“洗洗更健康”,背叛的資金迅速膨脹着,空頭的大刀向多頭揮去,接着是多頭的自殘,最後的奄奄一息,曾經的輝煌一閃而過。

當然也有人坐山觀虎鬥,他揮舞着政策,不論多空照單全收。

宋玉的外貿公司的職員也有人做股票,這幾天也是跌慘了,整天愁眉苦臉的。30的股票跌到5硬是沒人買。流通盤好幾億的票,每天成交十幾萬算多的,天天陰跌不反彈,一週波動還不夠手續費。除非高買低賣。有的股票在一週內地成交量爲零,相當於來了100賊,被消滅了95個,剩下的5成了精,死不了。活下來了。熊市時,股民開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還是要靠勤勞致富啊”。

其實虧啊虧的,大家也就虧習慣了,在這段熊日子裡面,漸漸

沒有人談股票,交易所只有打牌的老頭老太,身邊有長套。炒股票的人被認爲是敗家的傻瓜,不是跌個不停。而是橫盤幾個月,再跌一次,橫盤幾個月,再跌一次,人都被折騰傻了。

正所謂我不在江湖了。江湖卻有我的傳說,幾年後,有幾個中國老股民合作寫了一本關於這次熊市的回憶錄。堪稱股市牛B中的經典。

一個部門經理地炒股經歷:2001年:大盤是天天在跌,後來一天比一天跌地快,跌的急,等你反應過來,自己的錢已經虧進3。一段時間後,大家都認爲可能要有反彈了,可是幾天內又跌了10%,後來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貨,機構出,散戶出,一連跌了兩週。這時大盤已經從2245點跌到了1500,看跌的太多,出了很多利好,股市開始反彈了,只用了幾天就漲到了1700點,這時大家習慣性的開始大量抄然地事後來幾年證明,這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虧的最多地,那些從高位跌下來的人因爲短期跌幅巨大,大部出局,雖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幫抄底傢伙只是小巫見大巫了,00點後,個衝高的假突破後,大盤再次殺跌,當時沒有人再敢抄底了,因爲誰也不敢想底在那裡。

十幾天下來,大盤已經到了1300,後來大盤出現了又一次的反彈,最後進入了最恐怖的陰跌時代,各股進一退二,平時各股波動只有2,大盤股的日線就像心電圖,漲一分跌一分,有時一天就出現2個價,不死不話的,就象冬天一樣,突然有幾天大漲,這時千萬不能追,後面的大跌一般是漲幅的三倍以上,然後又進入不死不話的行情,每週各股只跌個1-2%,你可能一點不往心裡去,但是一年下來你稀裡糊塗的就把錢虧了一半。不過一年有一、兩波行情,一般都是一個月內完成,快進快出的多,不然死的會很慘。一年下來,你會發現,大家都在虧,而且虧的很多,虧的在50%以上的人佔股民的80%,這時你只有死扛,因爲賣了剩下的錢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幾年下來,你的錢只剩下了零頭.

一個下海經商的老師的經歷:我記03年有個股票一天手。還一次看到說一支股票怕沒有成交量,莊家派了兩個操盤手自買自賣,如果其中一個操盤手有天感冒沒上班,這支股票就沒有成交量了。熊市就是原來5000平米的營業部變成500平米,無數的券商失蹤。把您的電腦屏幕翻轉180看走勢圖,就知道什麼叫大熊市了。當沒人願意說自己是個股民的時候就是深度熊市了,深熊啊!

C的經歷:我滿倉15的成本最後跌成了4塊錢,去年準備從操就業,可翻遍了整個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電話委託的號碼也變成了空號,其實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碼來,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變成了賣櫥櫃的,原來的證券公司搬到了賣櫥櫃那棟樓背後的居民區的二樓小平臺上,就只有兩個工作人員在那裡辦公。消失的證券公司,如國泰和君安,申銀和萬國,南方證券,唐氏兄弟,國氏兄弟,朱耀明,實在太多了!

D的經歷:那++能縮,許多票分時基本是一條直線,交易大廳基本無人,資金基本爲零,工作基本無事,整天業務培訓,要不就是打掃衛生,周圍無人談論股票。出差到外地,當時看行情很難,主要看報紙,看到路邊一家營業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門一進,廳裡沒人,櫃檯裡有2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還以爲走錯了地方,擡頭一看屏幕。沒錯,能看行情,爲了省電還是怎麼的,營業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經有天見自己的股票一個小時都沒有成交,自己給它對衝一手弄出開盤價,也就是玩玩。後來知道這樣做地人不止我一個。有一個玩得過火,一手就拉出個驚人升幅(具體多少不記得了)。結果上了報紙,給交易所查了,後來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一位辦公室科員的股市經歷:我們科室有一個科長,當時拿了5元,買了2000股“達爾曼”。差不多25塊錢一股那。結果,股票慢慢的陰跌。最後跌倒2快錢。五萬變四千。最後,就這四千也沒拿出來。“達爾曼”的董事長卷錢跑路了,“達爾曼”隨後就退市了,現在三板市場上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F的經歷:我經歷過兩次熊市,我認爲現在大盤還遠遠沒有到底,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地,熊市也不是一下就到的,熊市有個股民羣體特徵就是:等到有人開始用菜刀剁自己地手指頭詛咒發誓說一輩子不碰股票了,那麼那個時候熊市就進行了一半了,還有就是誰也不談股票了,談股票的都是敗家子的象徵,是腦子進水了。我2001年25買的東方通信,最後一次看的時候是1,97元,現在大家還沉浸在牛市習慣性思維中,再過二個月,估計沒人敢抄底了,新股民資金腰斬的人數會越來越龐大.

G:..名詞!交易所裡個個面如死灰。不炒股地朋友和親人都把你看成敗家子、賭徒。所謂技術派人士分析出來的鐵底一個接一個被打穿,炒股的朋友越來越少。這個離婚了,那個有點神經了。我清楚的記得當時的大盤日K線希望之星出現後,好多老股民買票時手指在操作機上不停地發抖!!唉。一把辛酸淚。

H的經歷:我記得那時候經常開盤半小時後我的股票還沒出來開盤價,以爲是停牌,上交易所網站查半天沒發現停牌

才知道是沒有委託下單不是停牌。很多人從大戶室市,再從中戶室一腳踢出來。就像包養妓.女,傾家當產,最後給不起錢地嫖.客一樣,那時候券商每天佣金不夠交電費的。

J的經歷:某日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有關股票的說法,就想學着抄股,而且還將資金分成三批,每下一個臺階抄底買進一批,在下到第三個臺階之後我以爲見真低了,第三批就滿倉抄底了,沒想到一開始就抄在熊腰上,短短几個月就跌40%,全部套牢。後來當我接手我媽的賬戶時,發現她的戶上2股票縮水80%,一

K的經歷:賣的時候基本都是一手一手的賣,還要喘半天氣,沒辦法,一下掛出10來手,就怕盤口形成打壓,股價就嗖嗖的往你做高拋低吸時,如果是先高拋,那99%以上能低吸回來;吸,那90%以上就被套住了。

L的經歷:熊市股民都是深度套牢,腰斬很正常,慘的20-30到幾塊。現在許多人說被套牢,其實也就是10-20,30多,套是套了,但絕對沒牢。熊市最初讓你快速套牢20%,之後就是漫漫陰跌不會輕易跌停,但每天1%-3%的跌幅讓你感覺生不如死看不見希望年跌到1800我.:+|我急了把他帳戶要過來直接全部砍倉。到1300的時候,他還專門謝謝來着。熊市剛開始到結束,以一隻10元的股票爲例,跌三元反彈一元,再跌三元再反彈一元,然後直接跌到三元,最後一元……這時老熊快睡了,但十分之九的人已經犧牲了。

M的經歷:報紙的證券版越來越小,電視的證券節目全部都在深夜新聞已經不再報道行情,因爲天天都是跌。每天出現的股評高手,說的都是如何殺跌換股,短線操作而不是持有。每隔幾周,都會出現新底,而且每次有人叫着抄底,接下來就繼續地下跌,跌到最後沒人說抄底爲止。國家出臺超過3個以上+有人對與消息都看成利空。報紙出現“創多少多少年新低”“單日跌幅超過1929年大蕭條美國股市”……我日50--左右,不過當時200以上算天量了,呵呵,現在應該不容易見到了,並且國家不斷出臺一系列利好消息,可股市就不見漲,64塊的+到63(最低4多)都沒人接盤。

一個營業部女員工的經歷:熊市時候,我們營業部的年輕女員工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坐檯。那個西北證券,物美超市邊上,四環邊上那個,有次我去,大廳裡面有:椅子幾排,屏幕一個,笤帚一個,保安一名,女營業員一名。見我來了,追上來問我你開戶嗎?多少資金什麼的。.,搬凳子,真的很熱情。下午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些老人拿着螃蟹蔬菜什麼的和別人討論超市裡蔬菜的價格,有人打毛衣,有人討論在國外的子女生活,還有人慢慢的就睡着了,被保安叫醒了說關門下班了。現在手裡只有一張西北證券的卡,聽說倒閉了。不過當時那個證券門口停着一輛紅色的寶馬,經常停在那裡,朋友們都說,瞧,那是大戶的,有錢人,90萬才能上大戶室。最後說一句00年偶的股票從10萬塊跌到1萬塊。那個時候,誰在證券公司上班,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

在熊市經歷快一半時,大部分人都以爲這是正常調整,只有當熊市快結束時大家才醒悟,媽的個逼,老子遇到熊市了……………………

這次的中國股市熊了,秦少游的第一國際銀行在中國倒是大賺特賺。從經濟學角度上來說,這是正常的,有牛市必然就有熊市。經歷股價的大幅上漲以後,很多股票長了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時候市場上該炒的股票都炒了,該長得都長了,股價透支了未來幾年的幾十年的成長,100.然就開始下跌。

一般來說,熊市和國家的經濟週期有關係。根據秦少游觀察,中國的經濟週期是7~8年,也就是說每隔7年就有一個牛熊週期。這在國外也同樣存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週期爲15年。只不過有的時候股市嚴重程度不一樣,有的已經不能叫做熊市而被稱作股災,比如美國1929年的10月24,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蕩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倒中去世。

1987年10月19曰的黑色星期一,世界首富薩姆?沃爾頓一天之內股票價值損失21億美元,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損失39.45億美元,電腦大王王安僅在19曰下午就損失了3100美元。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爲貧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積存的血汗請投資於股票的投資者。受股價暴跌震動,股民的心理變得極爲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於債務重壓的許多人,精神徹底崩潰,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銀行破產,工廠關門,企業大量裁員,人心惶惶。

金融的客觀規律誰也無法改變,好在有政府的宏觀調控,中國股市尚不至於演變成強烈的股災。只是秦少游面色凝重的站在窗前遙瞰着遠方,良久,這才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也許,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

第5章 秦少游的套利人遊戲(一)第9章 秦五爺第93章 梟雄輩出的年代第71章 下輩子不要再當叛徒第175章 金融安全與金融隱患第155章 黑夜,依舊是黑夜!第23章 鶴蚌相爭第36章 詭異的要求第228章 善意的謊言第65章 卸磨殺驢第16章 大道無形之步步爲營第168章 日本中央銀行第15章 大道無形之疑雲密佈第14章 港督的離港晚宴第203章 曠世豪賭之千鈞一髮第211章 金融戰爭之媒體宣傳戰第1章 狗血情節第188章 推倒計劃(一)第266章 黃金戰爭(一)第148章 阿道夫的落寞第22章 破產的後果第45回 上第28章 君子不立圍牆之下第144章 最毒婦人心第8章 卡雷拉G第12章 玫瑰情人酒吧第137章 利益前面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70章 阿道夫的選擇第205章 復仇之路第40章 強取豪奪第18章 酒後吐真言第4章 一龍雙鳳第89章 貨幣戰爭之金融掌控第93章 峰迴路轉第7章 後院起火第106章 超級戰略金融計劃第6章 山口惠子第44回 上第21章 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形態的神奇之處第6章 反奸計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51章 鋌而走險第145章 暗波洶涌第9章 探戈第136章 槍口驚魂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18章 命令與征服第282章 圈套(六)第7章 瑞士的銀行保密法第42章 明示和默示第42章 放權第225章 日本改國號爲秦?第24章 李詩晴的鋒芒第174章 BT四人組第32章 黃金期貨合約第43章 揮斥方遒第77章 恆生指數第161章 拋磚引玉第288章 投資和投機第34章 放棄是一種選擇第1章 相遇柏林第166章 尊嚴第118章 索菲亞的連環局第123章 送禮是這麼送滴!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51章 一個可以細細品味的女人第34章 演唱會第14章 戰略性讓步第32章 黃金期貨合約第236章 半成品的離間計第165章 1024號房第123章 米娜蘇瓦麗的歸來第2章 深陷絕境第262章 遊戲規則第177章 逃犯的思考第254章 失控的中央銀行第183章 銀行家的貪婪第28章 計劃的開始第79章 亡魂的祭品第8章 瘋狂的計劃第259章 恩斷情絕第281章 圈套(五)第141章 死亡陰影第28章 君子不立圍牆之下第294章 我們還能收購什麼?第276章 一等一的金融高手第2章 一場牌局第226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13章 私募基金第30章 柳真的無助第260章 冰山一角第8章 出來了第13章 帕克曼防禦術第169章 請君入甕第113章 原油的秘密第121章 這能是遊戲嗎?第176章 國際銀行家的一連串陰謀第15章 談判危機第9章 守夜第304章 莉莉安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