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茶館

郭大路兩篇短文,搞的整個華夏議論紛紛,即便是看不慣他平素行爲的一羣人,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佩服郭大路這傢伙的文筆。

一個寫武俠的作者,搞起純文學來,能達到這個地步,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大路啊,我是白壽寧!”

這幾天好聲音欄目的籌備工作已經到了尾聲,一些人員調度以及與各個地方電視臺的合作事宜都已經商談好了,但是有些細節上的問題,電視臺臺長陳秉淵不敢大意,特意跑到郭大路家裡請教,生恐辦砸了。

兩人正在商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主管文化產業的白壽寧白二爺給郭大路打來了電話,“大路,我們這個京城話劇團已經重組完畢,現在呢,想要搞一場代表性的劇本,你之前可是答應我,要給我們劇團寫一個本子哦,現在是不是該動筆了?不怕你笑話,現在話劇不好做啊,沒有好的本子,就算是有好的演員也不行啊。”

前段時間因爲京都話劇團擅自以郭大路的《阿Q正傳》作爲話劇不告而演,使得郭大路勃然大怒,炮轟話劇團,弄得整個京都話劇團臭名遠揚,上級部門不得已將原本的話劇團團長調走另用,就連劇團的團員也都被打散了重組,有實力的留下,沒本事的走人,很是動了一番手術。

但是臭名已經出去了,再想洗白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更何況此時話劇團的沒落已經成了大趨勢,現在的小年輕都喜歡看電影,看明星的演出,已經很少有人有耐心看話劇了,只有一些小資,或者是刻意追求品味的觀衆,纔會特意來觀看話劇演出,然後對外吹噓自己觀看話劇時的情形。

這些人看話劇不是爲了欣賞話劇的內容,而是爲了向別人裝逼,以顯示自己的品味高雅,他們這是爲了看而看,真正的話劇愛好者已經不太多了,就像是現在的小劇場相聲,觀衆也少的可憐。

本來看的人就少,現在又因爲郭大路出了這麼一檔子事,肯支持京都話劇團的觀衆已經是寥寥無幾,老是這麼下去,京都話劇團非死不可。

所以現在重組之後,白壽寧第一個想到的就想借用郭大路的名氣,來帶動整個劇團的活力。

“劇本?劇本早就寫好了!”

郭大路聽到白壽寧的話後,毫不猶豫,“是我給你們送去,還是你們自己來拿?”

“寫好了?這麼快?”

白壽寧吃了一驚,“我現在就讓新團長去你那裡拿去,怎麼能勞煩你親自來送?”

白壽寧是主管文化的大佬,他一聲令下,鮮有人不敢聽的,也就在通話之後不到半小時,京都話劇團的新團長邵紅旗來到了郭大路家裡。

邵紅旗此人,是一名老話劇演員,當年演過不少經典的話劇人物,後來從政,擔任了京城話劇文化辦公室的主任,主管話劇工作,有時候也去話劇院擔任教學老師,在話劇界有很大的名聲。

在原來的話劇團團長被調走之後,上面考慮了一下,決定讓邵紅旗來接手這個爛攤子,換別的人恐怕也壓不住底下的人。

這人手腕很硬,初次到任,便將整個京都話劇團仔仔細細洗刷了一遍,但凡吃空餉沒本事的人,全都被他清除,一下子讓整個話劇團的員工減少了一半,然後他從各地劇團開始挖人,又把他的幾個得意門徒叫到了身邊,將近半年的時間,纔將京都話劇團進行了重組。

現在得了白壽寧的吩咐後,他不敢怠慢,直接就從話劇團趕到了郭大路家裡。

這人有五十來歲,長得很結實,與同齡人的大腹便便截然不同,身上有一種常人所沒有的精氣神。

“郭爺,白主任都給我說了,他讓我來向您這裡拿劇本,我琢磨着啊,光來拿劇本可不行。這劇本是劇本,表演是表演,我們要是不能瞭解您這劇本的思路,我們肯定就演不好。所以,我想請您有空的話,去我們劇團指導一下,給我們講一下劇本中人物的特徵與形象,不然的話,這人物形象光憑猜測的話,根本就豐滿不了。”

這人很會說話,但卻隱隱有一種很難發現的傲氣,雖然隱藏的極深,但還是被郭大路給看了出來。

“邵老師,您可千萬別喊我郭爺,你這年紀這麼喊我,那是折我的壽!”

華夏話劇界就沒有不知道邵紅旗的,郭大路對此人也早有耳聞,“您還別說,我還真想去你們話劇團走一趟,這個劇本先給你,三天後,我再去你們劇團學習一下。”

邵紅旗道:“那好,我就喊你大路吧!”

他很是虛心的請教道:“大路,你這個話劇的名字叫什麼?”

郭大路從書房裡拿出一個裝訂好的本子,“你來看看吧!”

邵紅旗恭恭敬敬的雙手接過,看了看封面上的大字,“茶館?這說的是茶館裡發生的事情嗎?”

郭大路笑道:“是啊,邵老師拿回去看看,看看有什麼地方不對,還請您指教一下。”

“不敢,不敢!您是文學家,我是個演戲的,我哪有資格指教您呢?”

他拿着郭大路的話劇劇本回到團裡之後,迫不及待的打開翻閱。

他這人看書有個習慣,一般都會看三遍,第一遍看,乃是飛快的掃視,只看大略,第二遍則是從新將書籍的思路以及裡面的人物進行一下分析,到了第三遍纔是精讀細讀,務求將整部書裡的事件人物形象都給完全消化。

但是郭大路給他的這個劇本,他看到第一遍就被驚着了!

這個話劇的背景,是京都的老茶館,一個小茶館幾十年的興衰,以茶館中來來來往往的客人,描繪出了時代變遷中的底層百姓處境,以及戊戌變法到抗戰勝利前後的社會情況。

這部話劇以小見大,折射出大時代的風雲變幻,裡面出現了十幾個人物,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點,每個人都有他的職業以及品性個性,關鍵是劇本中透露出來的濃濃的京片子味道,實在是太貼切當時的社會環境了。

邵紅旗搞了一輩子話劇,深知話劇的難搞,自從建國以來,華夏的話劇就一直沒有得到創新的機會,不是不想創新,但寫了很多劇本在臺上排練,全都不足以作爲劇團裡的保留節目,就一直沒有一個代表性的節目。

郭大路雖然在業內是個文學怪才,但寫小說與寫話劇畢竟還是有不同之處,邵紅旗不怎麼相信郭大路能把話劇寫好。

但這部《茶館》看完之後,邵紅旗好長時間沒有回過神來,他此時雖然沒能將裡面的人物形象吃透,但心中卻隱隱生出來一個感覺,“或許華夏建國以來,堪稱不朽的話劇節目已經誕生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只做我自己第七百零九章 入戲第七百一十二章 杜比劇院第六十八章 有人要舔驢屁股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人來找茬第三五八章 中秋亂第三三二章 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第二百三十五章 利潤第一百零一章 郭書記第四百八十七章 抵達第三六三章 郭爺這傢伙很邪門第八百三十五章 天陽產品第五百六十八章 劇本第三一三章 瘋起來自己人都咬第三百八十三章 人家這才叫折騰第四百二十九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一百六十章 海外三十六門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不中第七百三十章 天下無賊上映第三十七章 郭大路要拍電影第四百六十二章 史上最執着的反派第三四二章 陪同第八百二十七章 貴族子弟第七百八十七章 暴力美學大師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十六門總瓢把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尷尬事第三一五章 來啊,快活啊第七十二章 丫頭,咱們結婚吧第五百三十章 受邀嘉賓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場第八百五十七章 郭大路的腦洞第九百一十九章 郭大炮慫了第二十九章 啥是小鮮肉?第四百六十四章 對賭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就這麼死了?第三六零章 你不要給我搞事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少林寺前第三二四章 邀請函第一百八十九章 首映第一千一十三章 文曲星第三章 郭大路的家傳神功與多出來的記憶第五百七十二章 退賽第九百八十八章 作畫第九百二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九百一十一章 繼續小成本第八百一十三章 神人郭大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抗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記者第三五二章 節目第九百零一章 貴在交流第九百九十五章 活動第二百五十三章 宗師手段第七百三十七章 休息休息,旅旅遊第四百零四章 好奇第一百五十三章海外來電第五百七十九章 當初的猴子第一百零三章 謝幕第五百一十四章 傷口第八十二章 拍板第三二九章 郭大炮慫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這不是重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馬哥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兵說戰鬥第四百零五章 排坐坐,分果果第七百九十四章 服氣第五百七十三章 郭家門徒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七百三十章 天下無賊上映第七十九章 作序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小跳求救第一百八十九章 首映第二百六十八章 送禮物第七百五十四章 終於嫁走了一個第六十章 真實的表演(三更求票)第三五二章 節目第五一九章 第一篇小說第五百二十九章 彙報演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不是做夢一百零九章 毫不在乎第二百零三章 嵩陽書院第九百三十七章 節操第三百九十四章 話劇現狀第五百四十一章 郭大評委第四百九十二章 行程第九百九十一章 咆哮第七百二十五章 郭爺很生氣第六百七十六章 責任第九百五十二章 校慶會上的提問第七百二十六章 文化推廣第三五三章 餘詞盡廢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真的第三六三章 郭爺這傢伙很邪門第九百七十六章 文化的侵略與輸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翻譯第一百一十三章 郭大路的光輝過去第二百零八章 籌拍準備第二百六十章 邁出獨立創作的第一步第五百七十七章 氣死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鐵生遺作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