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於廣雲點了點頭,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他叫了一位傳令兵,前者讓後者把滅鬼隊的三位當家給叫來這裡。

那位傳令兵疑惑道:“旅長,現在滅鬼隊的三位當家全部受傷了,你怎麼還讓他們三人過來呢?”

於廣雲解釋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小鬼子就要進攻了,拼刺刀只是遲早的事情,我們這裡屬他們三人的武功最高,不找他們撐撐場面那怎麼行,再說了,休息的時間只有那麼短,對他們的傷能有什麼幫助,戰爭就是那麼殘酷,他們會適應的。”

那名傳令兵聽自己的旅長說的有道理,於是他領命而走了,果然,那名傳令兵到了滅鬼隊的三位當家休息那裡把目前的情況一說,滅鬼隊的三位當家是義憤填膺,腦子裡面沒有一點要逃跑或者休息的念頭,他們只有殺敵報國,報效祖國,爲祖國爭光的念頭!

此刻的滅鬼隊的三位當家都是顧不得休息,也不管自己的身上都是有傷的,他們立即帶刀往前方的陣地去。

到了那裡,三位滅鬼隊當家和於廣雲說了一些客套話以後,於是他們三人也立即進入陣地,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這三位滅鬼隊的三位當家手裡都揣上了傢伙,樑中國依然還是捷克式輕機槍,秦海奪則是當彈藥手,歐承則是當機槍手,共同使用一把九二式重機槍。

“砰砰砰”,響聲出現,**、輕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和兵炮的聲音響起,這是證明日方進攻的聲音,在平地泉新的一場中日大戰正式開始!

中方面對敵人的進攻當然是堅決的還擊,由於中方要讓六十一軍中人實行迂迴進攻,他們六十一軍中人帶的都是輕機槍,這樣中方一下子去了幾百把輕機槍,火力大大的減弱,這樣對對面的日軍執行破解中方陷阱加手榴彈的計劃製造了機會,提供了客觀條件。

戰鬥的聲音響起了,那些扛着樹木的日本士兵就開始幹活了,田橫大隊和六十一軍中人一戰以後,他們已經從五百多人下降到了三百多人,他們去砍樹的時候是傾巢而出,因爲樹實在是太長太重了,他們就算能砍三百多棵樹也無法一下子帶來這麼多,所以他們只砍了七十五棵的樹木,然後從中剖開成兩半,兩人扛半棵樹。

槍聲和炮聲響起,那些使用槍支的士兵和兵炮的士兵已經行動,扛樹木的士兵也開始行動,他們三百多人不顧一切的往前衝,他們也知道前面就是陷阱,衝向前是必死無疑,但是他們還是衝了。

莫要誤會,這些田橫大隊的士兵可不是有着那種成全他人,犧牲自我的性格,而是他們認爲自己是大日本帝國的軍人,一定要服從軍令,既然聯隊長有了命令,那麼自己就必須執行,就算自己的上級是要他們吃砒霜吃毒藥,他們也要吃下去。

就這樣,三百多名的日本士兵扛着分成一半的七十五棵的樹木往前衝,他們人人都是衝到一半的時候,掉入了陷阱裡面,後果是可想而知和先前的日本士兵一樣,死的很難看。

一名又一名的日本士兵掉入了陷阱,就代表着一棵又一棵的樹木掉在了地上,那些扛着樹木的日本士兵死在了那裡就證明哪裡就有陷阱,更重要的是證明了那些日本士兵前面走的道路是安全,後面的日本士兵來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順着那些扛着樹木的日本士兵走的路走下去。

當走到有陷阱地方的時候,後面拿着**或者是拿着輕機槍的日本士兵就把掉在地上的樹木一推,把陷阱給遮了起來,然後他們就從樹木上面踏了過去,衝向對面的中**隊。

就這樣,一百五十個的陷阱就安全的被遮住了,他們就無法發揮效果了,不能再傷害日軍,而一棵又一棵的樹木下面躺着是一名又一名的日本士兵和刺刀或者是太刀。

還有,這些三十二聯隊的日本士兵在前進的時候都是繞過了已經被發現的了陷阱,這樣他們的傷亡也減少了。

吃一塹長一智,這些日本士兵也不是傻子不會傻乎乎的往陷阱裡面走,他們都是繞路走,或者是本來是直走,一遇到陷阱就繞路走。

這三百多名日本士兵的任務就是當炮灰,爲後面前進的部隊鋪平道路,這點那三百多名田橫大隊的士兵也是知道的,不過,他們沒有想過逃跑,也不敢逃跑,他們乖乖的認命了,誰叫他們來中國呢?

本來尋常的日軍展開進攻的話,他們都是呈現出大規模的勢頭,人數都是一排數打甚至是更多,然後手裡面拿着**,邊拿邊前進,邊前進邊開槍,一直衝到中**隊那裡,把中**隊消滅,或者是拼刺刀。

可這次卻不一樣了,因爲在場的中國人在這裡設置了陷阱了,要是這裡的日軍按照這種打法來打的話,那麼一定是死傷慘重,傷痕累累,人還沒有見面就有不少人死在了陷阱之下。

這些日本士兵不怕死,但是也不想死,他們知道自己想要贏的話就必須改變打法,用出一套適合這裡的戰法才能贏。

於是他們這次進攻時呈現出五路齊發,一排下去只有幾個人的勢頭,他們這麼做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想中了陷阱,只要他們一排下去領頭的只有幾個人,那麼中陷阱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減少,後面的日本士兵只要跟在前面的同伴面前,只要前面的同伴沒有中陷阱,那麼也就是說自己肯定是沒有事情。

退一步來說,就算是前面的同伴中了陷阱了,那麼自己只要小心一點,這樣也就可以躲過至少一個陷阱,就算只是一個陷阱,也許自己的性命就可以保住了,或許這麼說有點可笑,不過即使這種概率是很低,但是換了誰都幹。

其實堂治須彥用樹木來減少自己士兵死亡的作用也不會很高,最多隻能挽救幾十個日本士兵的性命,但是對於殘酷的戰爭來說只要能救一名自己的士兵是一名士兵,即使這樣作用只有一點點,微乎其微,可是堂治須彥還要這麼做。

這個世界上只要是男人都是喜歡軍隊的,他們都愛着自己的士兵,自己的士兵都是一兵一卒也捨不得,堂治須彥這麼做出於是爲了戰爭的考慮以外,也有多多少少這方面的緣故。

堂治須彥之所以沒有叫自己的聯隊和騎兵聯隊的士兵全部去砍樹,正是因爲他知道自己用書鋪路這招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最大的原因是在這裡的日軍人數還不夠多,在這裡的日本士兵人數只有五千多人,即使是五千多人全部砍樹,然後一個扛着一棵樹木往前衝都有可能全軍覆沒,他堂治須彥可不冒這種險。

倘若說要是堂治須彥不下令讓自己的士兵砍樹,不用樹來鋪路,白白讓自己的士兵用生命去試探陷阱,這樣堂治須彥認爲太對不起自己的士兵了。

現在堂治須彥下令讓自己的士兵去砍樹,用樹木來鋪路,這樣挽救了幾十名的日本士兵的性命,雖然拯救人數的士兵的生命就這麼一點點,可是對堂治須彥來說可是拉攏人心的好機會,說明自己有關心士兵的死活,沒有到冷血無情無義的地步。

堂治須彥這一招果然奏效,現在,三十二聯隊的士兵在進攻對面中**隊的時候,每一個日本士兵心中多多少少對自己的聯隊長有那麼一點點的感激,認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好長官,不少的三十二聯隊的士兵認爲爲了堂治須彥這樣的上級去死也是值得的。

不過,事物都有相反的兩面,堂治須彥這麼做的確是拉攏了人心,不過,在三十二聯隊的士兵心裡面,認爲自己的聯隊長不夠聰明,無法想出一個絕妙的計策來破解於廣雲設置的陷阱,在三十二聯隊的士兵心裡面對自己的聯隊長有點點的失望。

但是,三十二聯隊的士兵轉念一想,就算換了自己當聯隊長,自己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計策來破解於廣雲這招,想到了這裡,三十二聯隊的士兵也頓時全部釋然了。

那些前進的三十二聯的日本士兵在前進的時候,他們基本上都是不開槍,除了使用輕機槍的日本士兵,其餘使用**的日本士兵偶爾認爲有必要,或者說是一定可以打死一兩個中**人才開槍除外,其他情況都是不開一發子彈,冒死前進。

出現這種原因可不是這些日本士兵都是新兵,他們連開槍都不會,而是對面的中國人也不會坐以待斃,任由三十二聯隊的士兵前進,衝到己方的陣地來,他們也是會還手的。

在陣地上的中國人開槍狠狠地射擊三十二聯隊的士兵,三十二聯隊的士兵不是神仙,他們可不能做到一邊開槍,一邊還能快速的前進,要是他們這麼做那麼必然會影響衝鋒的速度。

現在他們可是一豎下去有許多的日本士兵,要是哪一個的日本士兵慢了一拍,那麼必然影響後面的日本士兵,要是影響了後果相當可怕,可能導致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所以他們不能這麼做,他們只能只顧着快速衝鋒,希望僅憑自己的一股子氣衝到對面的中國人陣地那裡,把中國人全部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