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第七百是四十四章 驚世絕品

第744章 第七百是四十四章 驚世絕品

除了瓷器,這一天同樣大放異彩,令人看了忍不住拍手叫絕的展品,還有宮燈廠和京城工藝木刻廠合作製成的一組宮燈——紅木嵌翡翠九龍吐珠燈。

燈的主材,僅從名字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是以貴重紅木爲立柱,鑲嵌翡翠爲裝飾所制。

這組燈一共四盞,每一盞都高達一米二,屬宮燈裡的大型作品。

可還別看體量大,但其結構極卻尤爲精緻。

燈之主體上下通軸,共分三層。

上層爲整塊紅翡雕琢而成的葫蘆形掛鈕,其下有四條龍。

龍首高昂,龍身盤曲。

中層爲八棱八面形燈身,其中四面爲玻璃燈畫。

另四面爲經過雕琢,有傳統吉祥圖案花形的綠翠。

最下層還有五條龍。

其中四條龍,龍首向上,龍身呈“卍”字形,並能轉動,能伸屈。

它們和最上層的四條龍還額外有個共通點,就是所有龍首上均頂着一個球形琉璃燈。

而下層的最後一條龍,龍身盤於主軸,甚至是能夠四面轉動的。

但因爲龍首向下,也就沒有球形燈,而是口吐一個用紅翡雕刻玲瓏的大球了。

它與其他頂着球形燈的八條龍合在一起,是爲九龍吐珠之意。

當然,除了口吐紅翡大球的龍首之外,其餘的八條龍首,口中也不是空着的。

均從口中下垂一條有帶着吉祥雜寶的流蘇瓔珞。

這樣一來,綜觀全器,不但製作工藝精雕細刻,巧奪天工,而且結構造型獨具匠心,動靜結合。

在及撒上燈上鑲嵌的紅翡綠翠和各種華美的寶石配飾,更使其兼具富麗堂皇之氣。

是四件既豪華繁縟,又實用美觀的木雕工藝精品。

無論是材質質地,還是工藝技術,又或是藝術水平,都是現有宮燈的頂級之作。

甚至可以說是超水平發揮出了宮燈廠和木刻工藝廠現有的技術力量,才能成就的絕品。

很大程度上是日後不可能再行復制的。

這話真的半點不假。

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因爲這四盞燈的全部圖本資料源於內務府造辦處的遺留絕本。

是當年溥儀出宮後,北洋政府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了故宮後,經由多位知名專家合力整編,才得以保持完整的珍貴文獻。

尤其古物南遷時,這份圖稿還曾遺留在京,險些丟失。

所以歷經風雨,至今還能保存下來,太不容易了,真的是宮燈廠壓箱子底兒的寶貝了。

同時正因爲這種宮燈的結構實在複雜,所需要耗費的財力、人力極高。

這麼多年以來,宮燈廠始終就沒敢嘗試着去做一盞出來。

他們的處境,其實跟一心想燒出百花不露粉彩瓷的劉永清類似,都是有心無力攥着空拳啊。

如今完全是各種的巧合和機緣都趕在一起了,這纔有了這四盞宮燈能夠被打造出來的客觀條件,最終成功讓這四盞燈如同奇蹟一般的現於世間。

首先從財力上來說,那是多虧了寧衛民的存在,這才解決了原本不可能獲得解決的資金問題。

要知道,做這四盞燈不但所耗靡費,而且也有不小的失敗可能。

宮燈廠的上級單位是不可能批准、撥款來支持這個項目的。

而宮燈廠自己從壇宮的裝修工程裡掙來的錢,他們也無權隨心所欲的支配。

除了能夠改善職工收入,提高點獎金,報銷醫藥費,其餘部分還是得上繳。

甚至由壇宮來出資下單訂製,都存在較大的障礙。

因爲大家都窮得太久了,天壇園方和服務局都渴望拿到實在的收益。

如今壇宮該掛燈的地方已經都掛滿了,裝潢水平在同業已是拔了頭籌,並不缺少這樣能錦上添花的東西。

那誰還願意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啊?

寧衛民說服大家是有困難的,所以只能由他個人出資,來支持宮燈廠做這件事。

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不過話說回來了,也多虧了現在國內經濟大環境纔剛剛起步。

無論紅木還是大塊的翡翠,這些原材料選擇豐富且價錢不貴。

就連著名畫家的潤筆也在谷底,知名的工匠也不受世人重視。

這才能把製作成本降低到了沒法再划算的程度。

最終,合出來所有的工料成本一均攤,也就差不多一萬塊一盞燈。

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性價比,纔是寧衛民願意花這筆錢的真正原因。

至於說的制燈所需的技術要求上,按說比財力更不好解決。

因爲木作和宮燈其實是兩個行業。

這四盞燈卻需要同時精通這兩門手藝的能工巧匠親力親爲。

如今宮燈廠的老人幾乎都走了,死的死,退的退,還能去哪兒找這種“兩門兒抱”的人啊?

現實條件是,宮燈廠的木匠沒一個人具備這樣的木藝水平。

京城木器廠的老師傅水平雖然是夠了,可人家又不懂宮燈的結構。

所以還多虧了京城工藝木刻廠就是原先從宮燈廠分出去的企業。

他們廠裡總算還留下個六十一歲,仍然不服老,不肯回家抱孫子的老木匠李寶善。

這位就是當下京城裡,既精通木藝,同時還懂得宮燈結構的唯一老匠人。

而龍首上的球形琉璃燈,則由若干塊不同的球面組成,需要有嫺熟的技術才能製作。

宮燈廠前年退休的一個老職工——球燈韓的徒弟吳玉寬,也還沒到七老八十,不能動彈的地步。

他這一門傳下來的技術,正以做球形燈爲所長。

一聽廠裡要做這種等超品的宮燈,這老爺子就又痛痛快快接受了宮燈廠返聘,回來幫忙了。

說白了,這件事能成,是萬幸中的萬幸,哪兒哪兒都是那麼恰到好處的寸勁兒。

要但凡差那麼一點,這事兒還就沒戲了。

打個比方,真要多等兩年的話,且不說原材料弄不好要飛漲。

就是李寶善這位老師傅,能不能再尋着?

尋着了,人家還能不能幹?

那也難說得很呢,變數太大了。

所以啊,這四盞宮燈一造出來,木刻宮燈的天花板恐怕就到頭了,日後恐怕真的是沒法再被後人超越了。

眼下縱觀全國,大概也只有喬家大院那慈禧太后當年御賜的兩盞九龍宮燈,在形制上與之類似。

但那兩盞宮燈在各方各面,仍然遠遠不能與這四盞宮燈媲美,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首先,就輸在了體量上。

喬家的兩盞宮燈,雖然是當年真正的御賜之物。

可燈的總高度只有九十公分,比宮燈廠新制的四盞宮燈短了三十公分呢。

體量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其次選材和配飾皆不是一樣的水平。

喬家的兩盞燈只是烏木爲骨,水銀玻璃,可比不得這四盞燈用的貴重紅木,鑲嵌翡翠。

要是到了二十年之後,這絕對是天地之別。

因爲到時候,連一塊燈畫大小的整塊綠翠都得值個幾百萬了。

這四盞燈共有四個紅翡葫蘆形掛鈕,四個紅翡玲瓏球,還有十六塊的綠翠料,全是大尺寸的上選之材。

如果都加一起,不算工,只算料,恐怕都起碼值個兩億。

甚至連流蘇纓絡都差着節氣呢。

喬家的燈,用的只是普通吉祥結紅色長穗兒流蘇。

這宮燈廠出的四盞燈用的可是真正的珠翠松石,珍珠瑪瑙啊。

說白了,這樣的流蘇纓絡就跟過去的朝珠差不多。

松石,瑪瑙,琥珀、藍晶、碧璽、珊瑚、珍珠……

用了不知道多少呢,那得按鬥算。

雖然質地肯定不能與劉永清兩對大賞瓶上鑲嵌的上品寶石相比。

可問題是用的量多呀,也是很靡費的。

最後還有藝術水準上,就更沒法相提並論了。

喬家的兩盞燈,玻璃燈畫不過是如意館的普通畫工所繪風景,連落款都沒有。

宮燈廠的四盞燈,可一樣是求到了知名畫家的頭上。

並以“春夏秋冬”爲題,一人一個季節,分別由婁世白、孫奇峰、魏紫先、方增元四位國家美院的教授所繪。

甚至就連玉工也不是隨隨便便委託給玉器廠,交由普通工人做的。

康術德在其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介紹了玉器廠的兩位拿過大獎的老師傅給寧衛民,又在廠長那兒指名道姓讓這兩位老師傅出的手。

他們都是“北玉四大怪”的徒弟,一個師承劉德盈,一個師承王樹森。

毫無疑問,已經是如今玉器廠的技術大拿了。

總的來說,這四盞宮燈等於是跨了四個行業,由四位巧匠和四位畫家協力完成的作品。

在我國的工美行業,不但是從無先例之事,更是機緣巧合才能促成之物。

可想而知,是多麼的難得了。

然而這還不是所有在宰牲亭大殿裡展出的全部大型特藝工藝品。

幾乎等同於完全由寧衛民個人買斷,也是由他一直在扶植的東花市街道生產社,在這一年也沒閒着。

年初由鄒慶山師傅引薦來的蔣三昌師傅,肯來生產社就職的唯一條件就是要創作自由,隨心所欲的燒造大型精品料器。

所以這一年不但東華市街道生產社成功升級爲了東花市街道料器廠,所聘工人已經多達八十二人。

京城御琉璃四大門中的“蔣家門”和“汪家門”也破除了門戶之見,連同葡萄常的後人常玉齡,第一次聯手搞起了創作。

經過他們三人反覆的合計,認爲料器最佳的表現能力主要集中於花木、水果、鳥獸上。

爲此便決定以《十二花神》爲題材,要做出同屬一個系列的十二件大型料器來。

所謂“十二花神”,也叫“十二月花神”,是來源民間傳說的典故,文人雅士最喜好的傳統題材之一。

在我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而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花神節以及代表了一年十二個月的花神來。

相關傳說裡,既有男花神,也有女花神。

不過流傳至今,最普遍爲人所知的,恐怕就是十二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美人,轉世爲花神的傳說故事了。

正月梅花,花神梅妃。

二月杏花,花神楊貴妃。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四月牡丹,花神麗娟。

五月石榴,花神公孫氏。

六月蓮花,花神西施。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八月桂花,花神綠珠。

九月菊花,花神梁紅玉。

十月木芙蓉,花神貂蟬。

十一月山茶,花神王昭君。

臘月水仙,花神甄宓。

像清代李汝珍的長篇小說《鏡花緣》,和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都有對十二月花神的精彩演繹。

而東花市料器廠的三位料器大師,這次也是心懷大志。

尤其是蔣三昌師傅,他打的主意刷新料器行的紀錄,創造出能夠做爲自己平生所學總結性的作品來。

因此纔會定下如此含蓄隱喻,帶有衆多典故的題材。

不用說,這個題材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準確的表達出十二種花卉的美感來,而且還得忠於現實。

要是過去,蔣師傅他們恐怕只能根據傳統美術作品照貓畫虎了。

也就是找找老畫冊,看看古畫裡有沒有合用的題材,加以改進。

這樣的缺陷是,造型難有突破,另外也只能保證一個角度或兩個角度的美感。

因爲畫上的再美,也是平面的,很難做到立體狀態的盡善盡美,難以三百六十度保證可觀賞性。

但這一次,蔣師傅他們因爲在寧衛民的牽頭引領之下,有國家美院的雕塑系師生鼎力相助,幫忙出造型設計,那自然就不一樣了。

不得不說,專業的真的是專業的。

雕塑系給出的十二種花卉,是既崇尚復古,亦勇於創新,還追求寫實,而且可以調整。

所以最大程度的做到了過去難以實現的一點——多角度都具有美感,極具真實性。

其造型藝術新姿采,可以說在工美特藝史上寫下極爲重要的一頁。

說句大白話,對於蔣師傅他們來說,就跟蓋房子提前有了燙樣似的。

既然這回在動手吹料之前,已經有人把最終完善的花卉模型給造出來了。

那他們自然就心有成竹,不會跑偏了。

甚至都能想象出大概其的完成效果了,等於這個底子打得好,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本章完)

第419章 廟會一哥第1185章 遠香近臭第658章 吉士林第961章 層次第232章 除夕夜第540章 自取其辱第357章 大揭秘第607章 火上澆油第448章 五福有福第27章 鬧耗子第636章 牀底下第1015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501章 結綵第503章 錢不夠,工藝湊第739章 工體門外第142章 舌頭底下第77章 糊弄第65章 好漢第178章 宋先生第732章 神話第297章 前店後廠第1192章 優速通第368章 捕風捉影第118章 手續第373章 聚會第766章 歪打正着第826章 握手言歡第140章 喜訊第1049章 撈好處第1227章 落地無聲第1065章 甲方乙方第351章 憧憬第50章 兜了第1183章 江家姑姑第812章 電音女王第683章 粉霞第932章 我信你第203章 影響第711章 大宗交易第542章 單元房第1160章 認可第617章 庭院深深第281章 事難辦第662章 三合一第968章 合夥人第782章 出彩兒第176章 餘波第445章 買什麼第418章 人潮洶涌第550章 淡季不淡第463章 醍醐灌頂第1162章 雙冠第583章 低估第257章 看不懂第587章 驚嚇?驚喜?第355章 暑熱無君子第564章 王霸之氣第1015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554章 眉目傳情第964章 折服第1027章 二次轟炸第396章 大漲價第1175章 紅包第168章 壓馬路第650章 一針見血第135章 挑釁第4章 點撥第200章 叫絕第512章 清亮第595章 收穫匪淺第765章 一老一少第686章 命運交叉口第170章 錄取通知第668章 屬性相剋第221章 說服第584章 改變命運第607章 火上澆油第50章 兜了第1113章 安全感第450章 聚寶盆第920章 翻燒餅第895章 到底是誰第1045章 路遇熟人第82章 叫張生第603章 換房站第1061章 爲人父母第574章 致命一擊第699章 第一代第1125章 觸及真相第95章 生意經第137章 裝醉第1109章 鴻溝第1055章 風口浪尖第912章 忙第1241章 懂你第704章 洗盤第860章 變卦第189章 誤會第884章 幸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