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核新時代

四隻打手?月7日,挪威,奧斯6。?????????????通往機場的道路兩旁,站滿了神情激動、嘴裡大聲喊着反戰口號、手上高舉着反戰標語的示威民衆。隨着開道的警車接近,民衆顯得愈激動,甚至有人試圖衝破由防暴警察組成的人牆,還有人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西紅柿、臭雞蛋。警車呼嘯而過,跟在後面的車隊卻在前一個路口轉向,沒有按照原定路線前往機場。

轎車駛上高架橋的時候,焦氈山才長出了口氣。

看到秘書的緊張樣子,王元慶笑着搖了搖頭,說道:“看樣子,我還真不受歡迎。”

焦魁山愣了一下,沒有搞明白王元慶的意思。

“或許,我應該領了那個獎項吧。”

“元,你之前”

“我只是開個玩笑,一百萬克朗不是筆小錢,但是還無法讓我泯滅集知。”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不過,這也再次證明了諾貝爾和平獎就是政治獎,根本不是頒給那些真正爲和平做出了貢獻的人士,而是政客作秀的舞臺。

當然,挪威皇家學院給我這個殊榮,表明歐淵人對我國的觀念已經生了重大變化。”

焦魁山苦笑了一下,沒多說什麼。

數個月前,挪威皇家學院宣佈酚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爲共和國國家元王元慶的時候,連焦魁山都嚇了一跳。雖然挪威皇家學院列舉了三項理由:一是王元慶在出彌年初宣佈共和國裁軍2萬。將軍事力量削減到打手?告萬,拉開了新一輪全球大裁軍的序幕;二是從印度全面撤軍,到歷年底,除幫助印度進行戰後重建的工程部隊之外的作戰部隊均已撤離印度;三是率先在國際核裁軍會議上做出承諾,在達成全球核裁軍協議的情況下,共和國將在刀口年前銷燬現有核武器的鰓,僅保留田枚核彈頭;三項舉動,爲人類的和平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在任何人看來,王元慶都沒有獲的諾貝爾和平獎的資格;裁軍是國際大趨勢,主要目的是縮減共和國的國防開支;從印度撤軍也是大趨勢,主要目的仍然是減少國防開支;核裁軍更是大趨勢,即便裁減一半的核彈頭對共和國的戰略威懾力量也沒有多大影響。用某些西方新聞媒體、特別是美國新聞媒體的評論來說。挪威皇家學院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製造了兩場戰爭,埋葬多日本人與上千萬印度人的戰爭狂人。已經使諾貝爾和平獎徹底變味。

不管西方新聞媒體出於何種目的,挪威皇家學院宣佈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後,世界輿論頓時一片譁然。

在焦葳山看來,王元慶收到消息的時候也嚇了一跳。

深思熟慮之後,王元慶拒絕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沒有拒絕前往奧斯6表對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委員會的感謝致辭。實際上,就是在致感謝辭的時候,王元慶親口拒絕了價值一百萬克朗的獎金,並且表示自己沒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這一舉動再次讓全球輿論一片譁然。

西方新聞媒體紛紛指責王元慶“作秀”的時候,之前保持沉默的很多中立媒體把王元慶的做法與出多年前,美國總統賈培爾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做法做了對比,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美國總統更加擅長作秀。

不管怎麼說,王元慶拒絕諾貝爾和平獎算得上是“壯舉”。

要知道,王元慶是第一個獲的如此殊榮的“中國人”。

到達機場的時候,王元慶的心情已經平靜了很多。

個獎項算不了什麼,因爲拿了這個獎,也無法證明他對共和國的貢獻。作爲共和國國家元,王元慶只需要對共和國負責,不需要對全世界負責。至少在王元慶看來,共和國還沒有承擔人類和平的義務。一百萬克朗更加算不了什麼,作爲國家領導人,王元慶壓根不會考慮金錢,至少在他有生之年,國家將承擔他的一切生活費用。名譽更是次要問題,如果不能爲國家、爲民族、爲人民做貢獻,就算拿了諾貝爾和平獎,也無法改變歷史與民衆對他的評價。

在王元慶看來,接下來要生的事情才最爲關鍵。

數個小時後,王元慶乘坐的“共和國空軍一號”專機到達倫教的希思羅國際機場。

沒有前來示威的羣衆,只有英國政府派來迎接他的官員。

打手?月8日,國際核裁軍大會“倫敦會議”正式召開。

可以說,國際核裁軍大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一次大會。從四隻召開到力彌年底達成初步協議,整整耗時舊年。在這打手?o年間,不但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規模最大的地區戰爭,大會還數次中斷。直到歷年底,印度戰爭結束,在共和國與美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核裁軍大會纔再次進入快車道。

刀彌年7月,國際核裁軍大會的的多個參與國次就核裁軍達成集體共識。

全面銷燬核武器不但關係到了全人類的安危,還是歷史賦予的重大職責,只有全面銷燬核武器,才能從,,:確保人類世界的安倉,也才能積極促講人類社會的繁哄引從展,各國均有義務做出積極貢獻。

看上去,這一共識沒有多少約束力。

事實上,也確實沒有多少約束力,但是從長遠角度看,這一共識解決了國際核裁軍的一個重大問題,即核裁軍的法理依據。

在此之前,因爲各國在覈裁軍的基本目的與根本意義上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核裁軍的法理依據一直受到質疑。比如俄羅斯一直堅持認爲,全面銷燬核武器不但不能確保人類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反而會加劇人類世界的動盪局勢,造成更加嚴重的災難。從某個方面看,俄羅斯的看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爲核武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維持國際格局的基石,積極主張銷燬核武器的共和國與美國不但擁有全球大約七成的核武器,還擁有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與戰略防禦力量,全面銷燬核武器之後,沒有哪個國家的常規軍事力量能夠與共和國、美國抗衡,使國際軍事力量完全失衡。俄羅斯積極反對全面核裁軍,也有其自身的安全問題,在絕大部分俄羅斯人看來,如果沒有核武器,俄羅斯沒有任何力量抵抗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6軍,國家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除此之外,法國也一直反對全面銷燬核武器,因爲核武器是法國作爲政治大國與外交大國的基礎。

這些因素,導致國際核裁軍會議駐足不前。

直到印度戰爭結束,冉題纔出現轉機。

先是共和國宣佈大規模裁軍,將6軍兵力由溝萬裁減到們萬。這一舉動讓打消了俄羅斯的疑慮,因爲的萬6軍對俄羅斯的威脅要比力萬6軍小得多。隨後美國宣佈在現有的基礎上裁軍8萬,6海空與6戰隊分別裁減3萬、2萬、2萬與打手?萬。到2酚年底,大約刃個國家順應國際潮流,紛紛宣佈裁軍。

其次就是共和國與美國的其家戰略防禦系統完全具備實戰能力。

雖然印度戰爭中。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沒有獲得表演機會,但是隨着以天基攔截系統爲主的、具備全球覆蓋能力的第三階段建設工程在毖年初全部完成,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能力達到新的高度。根據共和國國防部在2饒年3月份公佈的相關資料,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具備同時攔截飛個目標的能力,加上戰區與戰術防禦系統,足以抵抗最大規模的戰略核打擊。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也在出彌年完全全面升級,建立起了以天基攔截系統爲主的全面防禦網絡。雖蔡五角大樓沒有公佈相關的性能數據,但是按照外界估計,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至少能夠同時攔截口個目標,配合戰區與戰術攔截系統,基本上具備了整體戰略防禦能力。

盾牌的出現。意味着長矛失去用武之地。

力彌年月,作爲獨立兵種的天兵正式升級爲天軍,成爲共和國國防力量中第四個軍種,擁有了與6海空平起平坐的地位。與獨立兵種相比。軍種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比如直接向國防部申請軍費預算,擁有單獨的軍事基地,較大的人事自主權等等。最重要的是。軍種直接隸屬於總參謀部,在展規刮上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在慶祝天兵升級爲天軍的時候,共和國進行了一次規模罕見的戰略防禦演習。

這次演習,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共和國的戰略防禦能力。雖然按照共和國國防部公佈的消息,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只是爲了檢驗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實戰能力,但是在外人看來,同時射打手?田枚攜帶6枚彈頭與舊枚誘餌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然後分三個階段對其進行攔截,根本不是爲了檢驗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實戰能力,而是針對像美國、俄羅斯這些擁有上千枚核彈頭的核大國。

演習結果讓那些高度關注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人極爲震驚。

整個演習過程只持續了萬分鍾,刃枚戰略彈道導彈在主動段被空基與天基激光攔截武器擊毀,升空的功枚彈頭中大約旺澈彈頭在中段被天基攔截系統擊落,剩餘的打手?力枚彈頭在末端被戰區防禦系統擊落。

強大的攔截能力是一個方面,而另外一個方面更值得重視,那就是甄別能力。

整個攔截過程中,只有不到出枚誘餌彈頭被誤認爲真彈頭,也就是說,攔截系統對誘餌彈頭的識別率高達吧祝。如果考慮到演習中使用了數種誘餌彈頭。那麼在實際攔截過程中,識別率肯定還要高出不少。

美國蘭德公司在提交給美國國務院的相關報告中明確指出打手?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已經具備了攔截美國戰略核武器的能力,而且建設度比預料的快的多。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已經解決了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主要技術問題,大幅度降低了部署成本,如果通過增加戰略核武器的數量來恢復戰略平衡,美國將得不償失。報告中,蘭德公司還提到,演習過程中,共和國的天基防禦系統只動用擊書來日澗書口四眺3卜田酬全目收翼析瑰的攔截能果戰爭在有預警的情況下爆,典和俐日定會調整天基防禦系統的部署方式,集中對付某個方向上的威脅,至少能使攔截能力提高一倍。

當然,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對共和國這次戰略防禦演習的看法也就不一樣。

歐洲新聞媒體在報道相關消息的時候,強調了由天基激光攔截器對付處於主動段的戰略彈道導彈,並且由此的出了一個非常震撼的結論: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在進行適當改進之後,將成爲最有效的戰略打擊武器。

這一結論絕非空穴來風。

天基攔截系統可以說是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有展潛力的部分。雖然天基攔截系統主要用來對付中段日標。即大氣層外的彈道導彈與彈頭,但是在展天基攔截系統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不約而同的加強了對主動段、也就是處於上升階段的彈道導彈。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如果能夠成功攔截大氣層內的彈道導彈。就能將用來防禦的攔截系統展成用來進攻的戰略打擊系統。簡單的說,用高能激光攔截上升中的彈道導彈與對付大氣層內的航空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執行過程不一樣,需要解決一些相對特殊的問題。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共和國在奶6年月進行的戰略防禦演習收到了重大成果。

正是這次演習,改變了國際核裁軍會議的展方向。

擺在衆多二流與;流和國家,以及擁有核能力國家面前的現尖是,如果不在國際核裁軍會議上達成一致,共和國與美國也很快就將擁有足以抵抗全球戰略核威脅的能力,使其他國家的戰略核武器變成擺設。

日本的教歷歷在目,印度的教也歷歷在目。

在共和國與美國積極推動全面核裁軍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幾乎沒有選擇餘地。按照新聞媒體的評論,最遲巧年,共和國與美國就將建立起攻防一體的戰略防禦體系,擁有絕對的軍事優勢,是否銷燬核武器對國際格局不會有太大影響,對某些國家來說,積極支持銷燬核武器成爲了新時期下戰略聯盟體系的入場券。

這一分析完全符合實際情況。

因爲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略防禦系統都是針對全球威脅的,所以既能保衛本土,又能保衛位於任何地點的盟國。只有順應潮流,選擇與某一方結盟,才能得到共和國、或者美國提供的戰略保護。

歷年6月,巴基斯坦率先宣年將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銷燬所有核武器。

雖然在公佈這一消息的時候,巴基斯坦重點強調作爲其主要對手的印度已經不具備戰略威脅能力,而且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關係已經大爲改觀吧基斯坦不再需要用核武器來確保國家安全,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吧基斯坦在做出這一承諾之前,已經得到了共和國提供的戰略安全保障承諾。

巴基斯坦率先放棄核武器,爲推動國際核裁軍起到了積極貢獻。

7月。國際核裁軍就達成了前面提到的集體共識。

經過近半年的會商與談判,酚年口月,的多個國家在巴黎達成協議。同意分階段銷燬所有核武器。

正是在這一情況下,王元慶率先承諾共和國將銷燬蹦的核彈頭。

當然,所謂的分階段銷燬所有核武器。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基本協議,整個銷燬過程將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在巧年之前銷燬所有戰術核武器因爲共和國與美國堅決反對將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納入核武器範疇,所以不包括第五代戰術核武器,這其中包括了除五個核大國之外其他國家的所有核武器與用來生產核武器原料的反應堆,共和國與美國則承諾爲銷燬核武器與核反應堆的國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其建立可控聚變核電站;二是在歷年之前,五個核大國銷燬蕊的現有戰略核彈頭與糊的戰略運載工具;最後在毖年之前銷燬所有核彈頭與戰略運載工具。

因爲這只是基本協議,所以需要由各國元或者政府腦簽署正式協議。

爲此,王元慶纔去了倫敦。

事實上,即便各國元或者政府腦簽署了正式協議,也不等於核裁軍正式開始,因爲按照大部分國家的法律小隻有得到議會批准之後,該協議才正式生效。因此,各國元與政府腦還得在倫敦達成另外一項協議,既銷燬核武器協議的生效期。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

按照部分西方新聞媒體的估計,協議能在砌猝前生效就非常不錯了。部分新聞媒體甚至認爲,在國際大趨勢動盪不安的情況下,該協議肯定無法在美國國會、英國議會、法國議會、乃至共和國的全體代表大會上得到批准。

全面銷燬核武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誰也不能阻擋其前進的步伐。

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81章 壁壘第39章 笑傲長空第3章 惡鄰第33章 雄辯第51章 輪迴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27章 戰略圍剿序十八神秘物質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章 隨敗猶榮第8章 疑雲重重第13章 暗中支持第30章 影子戰士第27章 戰略圍剿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0章 血性第88章 開門紅第15章 焦頭爛額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26章 戰爭威脅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章 鬼話連篇第143章 敢死隊第84章 排兵佈陣第3章 集團化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152章 聯合第17章 敏感話題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4章 真實身份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6章 一路走好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16章 關鍵決策第93章 時機成熟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2章 臭味相投第86章 引子第51章 潛艇殺手第52章 虛驚一場第30章 推倒重來第42章 大顯神威第94章 空中決鬥第30章 有限衝突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2章 政治鬥爭第45章 外強中乾第4章 停戰談判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44章 最後手段第30章 取捨第45章 折翅第57章 胸懷大志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52章 虛驚一場第32章 推心置腹第14章 隱秘行動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8章 複雜化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33章 超級潛艇第47章 兔死狗烹第80章 歸隊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8章 點火第51章 刀尖第2章 新老組合第92章 揀便宜第81章 積極外交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58章 高端之爭第53章 碧空逞雄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83章 圍殲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52章 虛驚一場第31章 軍售案第124章 領跑者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9章 導彈突擊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44章 臨時決策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29章 目的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22章 動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