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火急火燎

兒泊爾與蕭加拉國參戰,對印度周邊地區的另外?個國二,!打手 屋說,小很大的影響。

戰爭爆發前,除了巴基斯坦與不丹之外,印度周勉國(尼泊爾、緬甸、孟加拉國與斯里蘭卡)以統一口徑與共和國談判,雖然4國的根本目的並不完全一致,尼泊爾希望解決與印度的領土爭端問題、孟加拉國希望幫助印度境內的孟加拉族獲得自治權、緬甸暗中支持印度東部地區的阿薩姆獨立運動組織、斯里蘭卡則想獲得更多的海上利益,但是在基本問題上,4國的意見基本一致。即藉助共和國的力量捍衛國家利益。按照最初的協議,4國在參戰問題上來取一致行動,即共和國在戰場上獲得決定性勝利後,向印度宣戰。結果在緬甸與斯具蘭卡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率先向印度宣戰,使緬甸與斯里蘭卡面臨兩難選擇。

如果緊隨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向印度宣戰,共和國很有可能趁此機會提高門檻。比如之前共和國只口頭承諾在戰後解決印度與周邊國家的爭端,以及印度國內的民族問題,並未與任何國家簽署正式協議。隨着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參戰,緬甸與斯里蘭卡參戰的重要性已不明顯。共和國能否兌現承諾,或者提出新的合作基礎存在很大變數。如果繼續保持中立,在共和國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緬甸與斯里蘭卡再參戰,意義將更加微弱。由此可見,緬甸與斯里蘭卡並無選擇餘地。

只是可能出現的變數,讓兩國很是不甘。

口日上午,緬甸與斯里蘭卡元首特使抵達北京。

與幾天前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特使訪京不同,兩國特使不但沒有掩飾行蹤,反而在首都國際機場接受了記者採訪,高調宣揚訪京目的。

對此,王元慶並不感到意外。

讓顏靖宇前往機場迎接兩國特使之後,集元慶按照接待外國國家元首的標準,爲兩國元首特使舉行了國宴。

如此高規格的接待標準,讓兩個元首特使稍微安心了一點。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是緬甸與斯里蘭卡唯一能依靠的盟友,即便共和國出爾反爾,緬甸與斯里蘭卡要想維護國家利益,只能藉助共和國的支持。兩位特使在機場當着中外記者高調錶態,無非是想通過媒體傳達捍衛國家利益的信息,爲接下來與王元慶面對面的談判打了基礎。

因爲事關國家根本利益,所以即便面對蜚聲海內外的國宴,兩國特使也沒有一點胃口。

國宴結束後,王元慶邀請兩位特使前往元首府。

會談照樣在書房中進行,焦飄山爲三人準備好了最好的茶水。因爲兩國特使都有在華工作經歷,能夠說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話,又是閉門會談,所以焦氈山沒有安排翻澤。也用不着安排翻譯。

會談開始前,兩位特使先代表本國元首向王元慶表達了最誠摯的問候。

按照外交禮儀,王元慶請兩個特使向兩國元首轉達真誠問候。

番客套之後,會談迅速進入主題。

“王某愚見,兩位特使萬里前來。肯定是與我國商討戰爭事宜。”王元慶一邊說着,一邊掏出香菸,“其實,問題都在我的身上。在與尼泊爾、孟加拉國商討戰爭事宜的時候,我沒能及時向兩國通報情況。當然,請兩位特使代我向貴國元首轉達深厚的歉意,更希望兩國能夠理解。畢竟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共和國已經向印度宣戰,巴基斯坦也已參戰,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解決。不瞞兩個,十多天來。包括我在內的共和國高層領導人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工作上出現疏忽。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王元慶主動降低身份,讓兩國特使有點受寵若驚。

“元首說得太嚴重了,作爲共和國的真摯盟友,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共和國的處境。”斯里蘭卡特使率先開口,“此次前來,除了代表總統閣下向元首問好之外,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戰爭中爲共和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斯關係源遠流長。七百年前,我們就建立了睦鄰友好關係。最近數十年,中斯關係更是上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如果不是共和國的大力支持,斯里蘭卡也不可能獲得穩定的國內秩序。近二十年來,共和國爲斯里蘭卡提供的幫助有目共睹,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共和國無私的援助與幫助,不但使斯里蘭卡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還使兩千多萬斯里蘭卡人民獲益匪淺。用共和國的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無數的事實反覆證明,共和國不但是斯里蘭卡的朋友,還是斯里蘭卡最值得信賴與依靠的盟友。自從我國定下了與共和國結盟的基本國家政策之後,我們一直堅定不移的奉新與共和國建立長期友好同盟關係的前進路線。共和國的困難,就是斯里蘭卡的困難;共和國的敵人,就是斯里蘭卡的敵人。雖然斯里蘭卡熱愛和平。兩千萬斯里蘭卡人民非常渴望獲得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但是在共和國有需要、在共和國遇到困難的時候。斯里蘭卡絕不會袖手旁觀,斯里蘭卡人民不會允許任何國家侵犯共和國的利益。大敵當前,川求心奔凡經做好準備。只要共和國需要。我們隨時願意二並肩作戰,打擊共同的敵人,迎接聳終的勝利。”

聽完這番長篇大論,王元慶微微一安。沒有幕着表態。

“緬甸人民的想法也一樣,共和國的利益,就是緬甸的利益。”見到斯里蘭卡特使如此積極,緬甸特使坐不住了。“中緬建交以後,共和國一直是緬甸最大的靠山,在共和國的幫助下,我們不但建立了相同的社會制度,還建立起了現代經濟體系。如果不是共和國的全力支持。緬甸也不可能根除國內的毒瘤,剷除分裂國家、製造動亂的恐怖組織。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在共和國的幫助下,緬甸的經濟發展得到長足進步,六千萬緬甸人成爲了最大的受益者。每一個緬甸人都知道,只有依靠共和國,才能過上好日子。共和國的利益受到侵犯,緬甸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在共和國有需要的時候,緬甸人民會義不容辭的拿起武器,與共和國軍民齊心協力,擊敗共同的敵人。”

雖然緬甸特使的話更加簡短。但是表達的意思也更加真摯。

對於兩個特使的話,王元慶只聽了一半。所謂有所予,必有所取。兩國特使不惜華麗辭藻,在大肆讚揚共和國,提高共和國地位的時候,肯定希望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且不是語言上的回報。

不得不承認,兩國特使精通中華文化,知道中國人好面子的傳統。

問題是,王元慶不是一般人,在國家利益上,沒有面子可言。

滅掉菸頭,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兩位特使閣下過分謙虛了。不管是斯里蘭卡,還是緬甸,推動國家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力量是人民,共和國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再說了。共和國與兩國的關係是完全平等的,在幫助兩國進行經濟建設的時候,我們也從中獲得了合理的回報。當然,斯里蘭卡與緬甸都是共和國的盟妾,而且是最重要的盟友,盟友就有相同的利益。只是我真切希望,在戰爭問題上,兩個特使能夠向貴國元首轉達我的審慎意見。兵家大事,決非兒戲。從始至終,我堅持認爲,絕不能強迫任何盟國參戰。如果因爲戰爭,對盟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不但會破壞我們之間的關係,相信兩國的人民也不會答應。當然。我並不反對兩國在捍衛國家利益的基礎上派兵參戰,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不能捍衛國家利益的政府就不是合格的政府。就此所言,我希望兩國在出兵參戰的問題上,三思而後行,絕不要意氣用事。損害了國家利益。”

說完這番話,王元慶不動聲色的點上了第二根香菸。

從此能夠看出,王元慶的外交才能不在外交官之下。利用“國家利益”這個話題,不但把斯里蘭卡與緬甸以“維護共和國的利益。的理論基礎駁得體無完膚,還沒有得罪兩位元首特使,更把皮球踢給了兩位特使。如果斯里蘭卡與緬甸仍然堅持派兵參戰,就不能用“支持共和國作戰”的噱頭了。既然不是爲共和國作戰,而是爲自己的國家利益作戰。自然不能在參戰的問題上開出太高的價碼。

兩位特使心裡都很清楚,王元慶這番話,表明共和國不會提高出價。

如果共和國不肯出更高的價格。能不能維持原來的承諾呢?

斯里蘭卡特使長出口氣,見到緬甸特使不打算首先開口,才說道:“元首的意思我們完全能夠明白。此次來訪,總統閣下明確交代,斯里蘭卡與印度的領海爭端由來已久,長期拖下去,只會使問題越來越複雜。雖然我們一直堅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但是印度從未在談判上明確表態,甚至不願與我們進行外交接觸。既然印度不肯談,也就無法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事已至此,我們沒有別的選擇。當初。共和國出兵收復藏南地區,雖然斯里蘭卡沒有出兵相助,但是我們一直在道義上支持共和國,並且採取了外交行動。現在正是我們解決與印度的領海爭端的最佳時機。我們也相信有着同樣經歷的共和國完全能夠理解斯里蘭卡人民的收復被印度侵佔領海的迫切願望,更相信作爲斯里蘭卡最值得依靠的盟國,共和國會給予我們無私的援助與支持。”

王元慶微微笑了笑,等着緬甸特使開口。

“雖然我們與印度的領土糾紛並不嚴重,但是數十年來,印度一直在東部地區推行迫害與鎮壓少數民族的政策,嚴重侵害了緬甸的利益。”緬甸特使露出了極爲悲憤的神色,說道,“如同我們的一貫國策一樣,緬甸不想幹預他國內政。也不會干預他國內政。但是印度的民族迫害政策已經產生了數十萬難民,讓緬甸人民再也無法忍受。

緬甸已經爲戰爭做好準備,我們也相信,共和國絕不會讓人道主義災難持續下去,一定會通過實際行動。拯救那些慘遭印度政府迫害的少數民族。”

聽緬甸特使說完,王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

相對而言,斯里蘭卡特使更加誠實,至少在基本問題上,沒有迴避斯里蘭卡與印度的長期矛盾,也沒有爲捍衛國家利益找藉口。緬甸特使就要圓了。吊然口口聲聲說着保護印度東部地區的少數民二一風緬甸連自己國內的少數民族問題都沒解決。有什麼理由去保護鄰國的少數民族呢?

緬甸這麼做的主要目的不是支持阿薩姆邦獨立,而是希望借阿薩姆邦的獨立運動,獲取印度東部地區的利益,建立一個由緬甸政府控制的國家,爲緬甸在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威信大下基礎。雖然緬甸是共和國的盟國,而且是在共和國的庇護下才發展至今,不然早就被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顛覆了,但是緬甸政府從來沒有放棄稱霸南亞與東南亞的野心。從最基本的層面看,緬甸政府的民衆灌輸稱霸思想,不是說緬甸真有稱霸的實力,而是藉此轉移國內矛盾。

作爲東南亞地區唯一的獨裁政府。緬甸政府的腐敗程度令人髮指。出於國家利益,共和國一直沒有干預緬甸內政,而是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用上千名軍人的生命與鮮血。幫助緬甸剷除了國內的毒梟割據勢力。擊敗了北方的反政府游擊隊。甚至不遺餘力的幫助緬甸建立起現代國家經濟體系,使緬甸實現了工業化。

受政治體制的影響,絕大部分緬甸人並未從經濟發展中獲益,或者僅獲得了最基本的利益,絕大部分好處都落入了官僚手中。從力舊年到力強年,緬甸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萬倍,民衆收入只增加了3倍,政府行政開支猛增田倍,社會財富以極快的速度集中到了以勁個擁有軍隊背景的大家族手中。半島戰爭之前。在衆多與共和國有着密切經濟關係的國家中,緬甸的社會問題僅次於朝鮮。隨着朝鮮完成統一,建立起民主政治體制。緬甸已經成爲共和國周邊地區國內矛盾最嚴重的國家。

王元慶在共和國推行政治改革之後,共和國與緬甸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變化。

對緬甸政府來說,共和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但有現實威脅,還對緬甸民衆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共和國絕不會出兵推翻緬甸政府,畢竟緬甸是共和國的盟國,如果共和國對盟國下手,其他盟國會怎麼想?問題是,共和國進行政治改革。讓那些與共和國有着密切往來的緬甸人產生了新的想法。緬甸在經濟上越來越依靠共和國,也就越來越無法阻止新思維在民衆中間傳播,從而使緬甸民衆對腐敗的軍政府越來越不滿。只要這種不滿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爲質變。雖然緬甸政府也在努力改革,利用各種手段緩解國內矛盾,但是在基本政治體制,也就是由軍人控制政府的獨裁體制得到徹底改變之前。只能延遲矛盾總爆發的時間,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如果緬甸政局發生動盪,共和國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持緬甸政府嗎?

正是如此,這幾年來,緬甸一直對共和國心存戒備。

戰爭爆發前,緬甸就在共同出兵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遠不像其他3個國家那麼積極。

直到現在,緬甸仍然避重就輕,正是不想因爲這場戰爭,導致國內矛盾激化,使得那些掌握着緬甸命脈的當權者丟掉手裡的權力,成爲民主運動的犧牲品。

王元慶早就知道面前的情況。所以對緬甸不抱多大希拜

擺明了態度之後,後面的交談就簡單得多了。

實際上,斯里蘭卡與緬甸的擔憂沒有任何意義。從一開始,王元慶就不打算變更在戰爭爆發前做出的承諾,不然也不會讓顏靖宇去機場迎接兩位特使,更不會按照元首級別的待遇款待兩位特使。

在王元慶承諾仍然按照口頭協議履行承諾之後,斯里蘭卡特使率先表態。

按照承諾,斯里蘭卡將開放本國幾個主要港口,爲進入印度洋的共和國艦隊與船隊提供便利,並且出動艦隊,協助共和國對印度進行戰略封鎖,承擔東西兩面各助千米航線的護航任務。共和國則承諾不在戰後使印度南部地區的泰米爾人建立獨立國家,在戰爭期間爲斯里蘭卡提供國家安全保障,在戰後將印度霸佔的海域歸還斯里蘭卡,並且在戰後以經濟投資的方式支付艦隊與船隊在斯里蘭卡港口停靠休整所產生的費用。

斯里蘭卡特使表態之後,緬甸特使也不能不吭聲。

按照承諾,緬甸將在共和國殲滅了印度東北集團軍之後,出動力個師的地面部隊,協助共和國陸軍控制印度東部地區,並且在戰後以協商的方妾,決定阿薩姆邦的政治形態。不在戰爭期間爲阿薩姆邦獨立運動組織提供更多的支持,並且確保印度東部地區穩定度過戰爭時期。共和國則承諾爲入印作戰的緬甸軍隊提供必要支持,並且在戰後考慮阿薩姆邦的政治地位,確保阿薩姆人的利益,默認緬甸在印度東部地區的利益。

談到最後,王元慶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斯里蘭卡與緬甸按照承諾,在北京時間打手 屋說,小打手,屋說,小日口點之前向印度宣戰。

當天晚上,兩位特使就返回大使館,向政府報告了好消息。(未完待續

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00章 囑託第21章 易筋伐髓第76章 虎視眈眈第72章 高調亮相第4章 你情我願第41章 明爭暗鬥第4章 停戰談判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1章 識時務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68章 文化第44章 豪賭第111章 新風向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86章 空中夾擊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7章 積極主動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55章 以戰促和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27章 新總統第60章 造勢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24章 推銷戰爭第78章 少壯派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88章 開門紅第65章 X艇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62章 連環套第17章 統一意見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71章 全面爆發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1章 落網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15章 表態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33章 劇變第59章 新興名人第79章 利益同盟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80章 戰爭計劃第33章 超級潛艇第84章 海上決戰第29章 幕後推手第68章 動員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序五潛龍入海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00章 囑託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62章 死守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59章 未來第46章 隔岸觀火第2章 野心家第12章 軍事聯盟第32章 差距第11章 統一進程第80章 再次遭遇第70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29章 因果關係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74章 軍控協議第51章 堅守第65章 國家意志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27章 不爛之舌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6章 連唬帶嚇第40章 佈局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6章 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