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

回到軍情局,李存勳將整件事情從頭梳理了遍。都沒患舊打手?行的辦法來。

整件事情,還得從軍情局在齒年舊月底截獲的一封電子郵件說起。

齒年7月打手?日,共和國按照承諾實現有條件全面停火之後,美歐就主動在中日兩國間展開斡旋,希望中日兩國能夠儘快簽署正式停戰條約。經過數個月努力,在東機谷勝宣佈解散戰時看守政府、由天皇任命的內閣政府上臺之後不久,也是舊月初,在美國的“撮合”下。中日雙方恢復停戰談判。

軍情局沒有參與談判,負責相關情報蒐集工作。

內月底,軍情局的信息安全部門截獲了一封從日本往美國、再經美國轉入共和國某大型網站私人電子信箱的電子都件。監控電子郵件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引世紀初,四就開始監控所有經過架設在美國服務器的電子郵件,並且啓動了“關鍵詞搜索計戈打手?”對出現了關鍵詞的電子郵件進行秘密監控。軍情局在力口年底,也就是“炎黃計利”正式啓動之前開始監控所有流入與流出共和國網絡交換中心的電子郵件。對某些含有“關鍵詞”的網絡信息進行嚴密監控。

軍情局截獲的郵件用密碼書寫,看上去毫無意義,實際上卻意義非凡。

因爲“向日蔡”已經在日本戰時看守政府垮臺之後離開日本,所以軍情局無法肯定這封電子郵件是否由日本情報機構操刀。辦法只有一個:繼續監控相關網絡信息,力求找到更多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個月努力,軍情局建立起了第一條“線索鏈條”

終端沒有指向日本情報機構。而是指向了四。隨後,軍情局通過潛伏在四內部的間諜獲得了第一份證據,四正在秘密策哉打手?針對共和國的顛覆行動!

李存勳不敢隱瞞事情,立即向王元慶彙報。

得到元准許後,軍情局擴大了調查範圍,通過各種手段查找與四秘密合作的“毀鼠”當時李存勳就認定軍隊有問題,沒有軍人蔘與,四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共和國搞顛覆活動。

打手?年多下來,衆多線索都指向了索祥隆上將。

這位在日本戰爭後由廣州軍區調入總參謀部,全程參與了中日停戰談判的6軍上將不但在談判期間向美日提供了大量絕密情報,還在巧年之前將3個子女6續送往國外,其長子就在美國。

談判結束前,索祥隆還以治病爲由,將患有重病的妻子送往美國,由長子在美國陪伴就醫。也就是說,索祥隆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即便東窗事,也不用擔心直系親人的安危。在談判結束後不久就將妻子送出國,多半與索祥隆在談判期間出賣情報,擔心遭到逮捕有很大笑系。

爲了拿到證據,軍情局想了很多辦法。

數日前,軍情局的“網絡情報部隊”成功侵入美國聯邦財政部的中央數據庫,意外獲得了一份秘密撥款清單,其中打手?月四隻口月間,四一共向索祥隆及其子女提供了醜口萬美元與四萬歐元。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是四爲了獲得情報支付給索祥隆的“酬勞”但是仍然有理由相信,索祥隆肯定與四有更加深入的關係很有可能是顛覆行動的重要成員。

索祥隆出問題,並沒讓李存勳感到意外。

這位在力打手?年就晉升爲上將的6軍將領,曾經數次有機會爬上總參謀長的位置。早在力年前,索祥隆就是彰茂邦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在紀結國任命彭茂邦爲總參某長之後。索祥隆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在此之後,索祥隆先後在涉外軍事交往處、總裝備部後來與總後勤部合併、蘭州軍區與廣州軍區任職,還曾經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但是作爲軍內競爭的失敗者,索祥隆永遠不可能成爲總參謀長。如果不是關係廣泛、背景深厚,恐怕在2刨年的時候就從軍隊退役了。

讓索祥隆參與停戰談判,既有王元慶的個人原因,也有軍隊內部的原因。

以項鋌輝、裴承毅、林嘯雷、章忠憲爲的少壯派軍人在日本戰爭中大出風頭,只有蘇勁輝上將在停戰談判初期有所表現,其他世家派軍人都被排擠在一邊。重啓談判後,蘇勁輝因爲急性盲腸炎住進了醫院、無法參加談判,項鋌輝忙着總結戰爭經驗、爲戰後軍事建設制訂總體綱要、也沒有時間參加談判,裴承毅過於年輕、很難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不然索祥隆也沒有機會露臉。

更主要的還是王元慶的個人原因

“正???????李存勳不得不相信,王元慶早就料到國內會出問題。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政治改革,但是作爲間接參與者。李存勳很清楚政治改革的風險。現國內的異常情況後,李存勳還專程找到了歸隱山林的潘雲生。按照潘雲生的分析,王元慶肯定知道國內會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如果王元慶不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反而不正常。讓索祥隆參加停戰談判,正是王元慶的“主動行動”李存勳並不知道,在他之前,王元慶也找過潘雲生,正是聽取了潘雲生的意見,才讓索祥隆參加談判工作。

性格決定成敗,更決定行爲方式。

在對外問題上,王元慶比前面兩任元都要積極主動。在對內問題上,王元慶肯定不會被動迎戰。

政治改革不同於經濟改革,不是小打小鬧,而走動了很多人的“蛋糕”

紀估國與趙潤東在政治改革上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最終不得不有所放棄,正是因爲政治改革的牽扯麪太大,在紀佑國與趙潤東執政的時候,都沒有可行性。當然,紀估國與趙潤東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兩次軍事改革、幾項基本法律、肅貪行動,都是在爲後面的政治改革做準備。王元慶深得紀估國真傳、也深知紀佑國的宏偉理想,爲趙潤東工作年等等因素都決定他是推動政治改革的最佳人選。

毫無疑問,政治改革絕不是王元慶心血來潮的決定,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決策。

如果說王元慶什麼準備都沒有。肯定沒人相信。

以王元慶的性格,下定決心後。不但會不惜一切代價達到目的,還會提前做好所有準備。李存勳甚至有理由相信,在此之前,王元慶見過紀估國與趙潤東、甚至見過彭茂邦,獲得了前輩領導人的支持。

真要如此,那些預謀顛覆共和國現有政權的人肯定沒有好下場。

論鬥爭能力,王元慶不會輸給共和國曆史上任何一名領導人。日本戰爭足以證明,王元慶不但有魄力。還有驚人的戰略策劃能力,與人一等的戰略眼光。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的方法也能證明他早就意識到政治改革會遇到多大的麻煩。讓顧衛民衝在前面,不但能讓顧衛民擋住反對者的衝擊、構成第一道緩衝區,還能讓王元慶從中周旋,化解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

王元慶連這些問題都能想到,怎麼可能遺漏來自軍隊的威脅?

李存勳有理由相信,王元慶早就爲應付軍隊內部的挑戰做好了準備。別的不說,讓少壯派在日本戰爭中大展頭角,就是爲了後面的政治改革。不管是項鋌輝還是裴承毅、以及其他少壯派將領與軍官,都會無條件的支持元,因爲沒有王元慶,少壯派不會有今天,更沒有

那麼,王元慶提拔少壯派,壓制世家派,是否也是爲了政治改革呢?

李存勳無法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因爲事實證明,這一安排肯定與政治改革有關,不然王元慶不會借停戰談判讓那些居心叵測的人露出馬腳。

果真如此,足以證明,王元慶早就看清了局勢,而且早已採取行動。

想到這,李存勳不得不承認。王元慶爲政治改革做的準備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如此的話,王元慶決定“以不變應萬變”故意使局勢惡化,是否也是爲了推行政治改革呢?如果是,軍情局必須全力配合。

“肯定是這樣,媽的,我早就該想到了,竟然這麼遲鈍。”

“想到什麼?”

李存勳嚇了一跳,看到劉曉賓的時候,才鬆了口氣。

“想什麼想得這麼認真?”劉曉賓把裝着早點的飯盒丟到了李存勳面前,“我可在這裡站了大半天了,你都沒有注意到,這可不是軍情局頭號間諜的作風。”

“想事情想投入了。”李存勳呵呵一笑,說道,“天都亮了,你什麼時候來的?”

“這不,又走神了。”劉曉賓笑着搖了搖頭,“快吃早飯吧,有什麼事等下再說。”

李存勳打開了飯盒,問道:“你那邊的調查進展怎麼樣了?”

“還是沒有頭緒。”劉曉賓嘆了口氣,點上香菸,說道,“我們卓握的線索太少了,根本查不出什麼名堂來。”

“看來,元把這些都料到了。”

“你跟元談了?”

“談了,昨天晚上談的。”李存勳吃了兩口,將飯盒推到一邊,“元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更多的證據,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也不失爲好辦法。”

李存勳笑了笑,接過了劉曉賓遞來的香菸。

辦法是好辦法,可是風險太大了。

第59章 星戰計劃第39章 九天之上第53章 高起點第30章 感恩戴德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40章 關鍵裝備第31章 出國作戰第8章 突然襲擊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23章 危機四伏第90章 誘敵深入第39章 空中航母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4章 第一人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9章 硝煙再起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49章 退縮第70章 明爭暗鬥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61章 圍城戰第26章 關鍵情報第7章 實戰演練第84章 海上決戰第47章 重生第24章 推銷戰爭第2章 職責使然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38章 透甲長矛第37章 時過境遷第24章 推銷戰爭第13章 亮牌第115章 定居點第136章 割裂第8章 一箭三雕第125章 追趕者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06章 選擇第79章 硝煙再起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36章 牽制力量第48章 說服工作第50章 粉墨登場第87章 拼盡全力第46章 信號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5章 智者千慮第54章 反省第39章 笑傲長空第6章 喧賓奪主第35章 軍士長第4章 你情我願第38章 戰鬥單位第9章 熱點時局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章 出發第137章 新世界第4章 拉幫結派第46章 好印象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3章 煙霧彈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63章 失控第24章 驟變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1章 識時務第42章 秘密部隊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108章 選擇第32章 推心置腹第25章 戰略天才第66章 內在動力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37章 鋌而走險第73章 重南輕北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35章 意外收穫第51章 堅守第43章 軍事政變第91章 全線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