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

元慶重點關注戰略防禦的時候,空軍的打擊行動已經。

爲了最大限度的削弱日本的戰略反擊能力,第一輪進攻行動完全針對日本的導彈基地與核武器基地。因爲日本國土面積狹窄、人口衆多,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氣候環境較好的九州島、四國島與本州島南部地區,所以日本的陸基導彈射陣地部署在北海道,機動式彈道導彈則部署在公路網絡較爲密集的本州島北部地區。針對這一情況,空軍的第一輪打擊全部集中在北海道與本州島北部地區。

與以往的空中打擊不同,空軍沒有集中力量對付日本的防空系統。

主要受指揮系統的容納能力限制,爲了確保幹掉日本的戰略反擊能力,必須集中所有作戰力量,減少其他方面的打擊行動。

爲此,空軍先出動的不是戰鬥機,而是電子戰飛機。

0點,第一批12DY15B子戰飛機到達日本海上空的作戰空域。

與作爲戰術電子戰機使的DY14C相比,因爲採用了承載能力更加強大的Y15B作爲載機,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子戰設備,還能配備功率更大的壓制干擾設備,所以DY-15B的電子戰能力更加強大。標準配備的情況下,DY15B能夠對方圓350千米範圍內的防空雷達與遠程警戒雷達進行阻塞式電子干擾,或對500千米外的雷達進行壓制性干擾。因爲絕大部分遠程警戒雷達都是固定部署,所以在作戰時,DY15B一般以壓制干擾的方式使敵人的雷達徹底喪失功能,爲進攻機羣打開空中走廊。

緊隨DY15B機羣的架DJ14C型防空壓制戰鬥機。

作爲在J14C戰鬥機的基礎上展而的防空壓制戰鬥機,綽號“雷霆”的DJ-1用1臺大型電子干擾機取代了相控陣火控雷達,完全放棄了空戰能力。執行作戰任務時,除了攜帶2枚用來自衛的格鬥導彈之外外掛的方式在機翼下攜帶電子戰吊艙彈艙內攜帶6枚中遠程反輻射導彈。作戰時,DJ-1可以用電子戰吊艙對敵人的防空雷達(主要是機動部署防空系統的探測雷達與火控雷達)進行定向干擾,也可以用反輻射導彈摧毀敵人的防空雷達,使敵人的防空系統變成瞎子。如果攜帶超遠程空對空導彈J14C還能以反輻射的方式攻擊敵人的預警機。

作爲專業防空壓制戰機,DJ14C的性能足以摧毀任何國家的防空系統。

“軟結合”。戰鬥剛剛打響日本本土北部地區地防空系統就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隨後。J14C戰機機羣到達。開始執行制空作戰任務。

受指揮能力限制。空軍沒有轟炸日本地空軍基地。

3個大隊地72J14C戰鬥機分成6個機羣日本海上空全面展開。雖然投入地制空戰鬥機數量並不多。但是在日本空軍沒有及時做出反應地情況下。由6架KJ22C型預警機引導地J14C戰鬥機足以確保進攻階段地制空權。

與J14相比。J-1地主要改進了電子設備。除此之外。J1最大地特點是。裝備了主動防禦系統即依靠16級複合蓄電池提供能量地激光攔截系統。該攔截系統主要用來對付空對空與地面對空導彈。使戰鬥機具備了主動防禦能力。至於這種防禦系統會對空戰戰術產生多大影響接受實戰考驗之前。誰也說不準。

0點55轟炸機羣到達。

率先動攻擊的是空軍戰略航空兵的24H9B型轟炸機,短短2鍾內轟炸機向位於北海道十勝嶽與旭嶽山區的導彈陣地射了288枚高超音速空射巡航導彈。與以往一樣,轟炸機射了導彈之後,隨即轉向返航。

與H9相比,H9B的最大改進之處就是增強了常規打擊能力。

雖然戰略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攜帶配備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對潛在的敵人構成戰略威脅,但是爆全面核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常常執行常規轟炸任務。作爲空軍最強大的武器運載平臺,戰略轟炸機擁有遠超過戰術戰鬥機的打擊能力。對以進攻爲主的空軍來說,開與拓展戰略轟炸機的作戰範圍,是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手段。

在沒有足夠經費研製採購新式轟炸機的情況下,改進原有的轟炸機,成爲空軍選。

H9B正是在這一情況下誕生的,其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將載彈能力提高30%,改進火控系統,使其具備使用最大速度超過8馬赫、最大射程超過1200千米、能夠輕易突破敵防空系統的FL25型高超音速空射巡航導彈。

H9B機羣打擊的正是日本的彈道導彈射井。

彈定型之前,日本就在北海道的十勝嶽與旭嶽山彈射基地。因爲X11型導彈的射質量超過250:,所以無法部署到機動式射車上,只能部署到地下射井內。

以射井的方式部署彈道導彈並不稀奇。

5個核大國的第一代戰略彈道導彈都是部署在地下射井內的。雖然地下射井的生存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其優勢也比較明顯,比如在制導技術有限的情況下,部署在地下射井內的彈道導彈的精度比機動式導彈與潛射導彈的精度高得多。因爲導彈射井肯定是對手的要打擊目標,所以導彈射井不但修建得非常牢固,而且附近肯定有非常多的假目標。在實戰應用中,固定部署的彈道導彈用來承擔輪打擊任務,避免在敵人進行戰略反擊的時候被摧毀。

日本沒有機會進行輪打擊,其固定部署的彈道導彈成了共和國空軍的要打擊目標。

在無法甄別真假目標的情況下,空軍採用了“一鍋端”的戰術,不管真假部加以摧毀。正是如此一次性用掉了288枚單價高達5000萬的高超音速空射巡航導彈。爲了確保使日本的彈道導彈喪失射能力,平均每3枚巡航導彈打擊一個目標!

在打擊敵人核量的戰鬥中,空軍不能有任何閃失。

雖然共和國的“國家戰略御系統”能夠同時攔截至少150個目標,並且對每個目標進行至少3次攔截是擊落目標的概率只有%,敵人的導彈還有C1%%的可能突破攔截系統,落在共和國本土。如果只是常規導彈威脅還不是很大。1枚攜帶核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就能摧毀1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那就意味着,至少有上百萬的共和國公民將因爲空軍的閃失成爲戰爭犧牲品。

空軍承擔不這個責任,也沒人能夠承擔起這個責任。

H9B機羣射導彈的時候,擔任重點炸任務的J15C機羣進入了日本領空。

4J15C分成兩批批飛往北海道,用攜帶的1千克級鑽地炸彈對剛剛遭到巡航導彈攻擊的導彈射井進行補充轟炸,摧毀日本戰略導彈射指揮中心;另外一批則轉向飛往日本本州島北部地區,用000千克級鑽地炸彈轟炸位於巖手山山區的機動式導彈射車洞庫,摧毀日本戰略反擊指揮中心。

此,2個執行制空任務的J14C戰鬥機中隊轉向爲J15C機羣護航。

用J15C戰鬥執行重點轟炸任務沒有辦法的辦法。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日本的導彈射井部署在地下35米處上面覆蓋了厚達15米的鋼筋混凝土、以及厚米的強化裝甲鋼板。FL25型空射巡航導彈的最大鑽地深度只有35米,對鋼筋混凝土的穿透深度不到0米。也就是說即便FL25非常準確的擊中了導彈射井,也無法將其徹底摧毀。爲此須使用鑽地能力更加強大的彈藥對導彈射井進行補充轟炸,確保將其徹底摧毀。

J15C戰鬥機攜帶的LT26型1C00克級鑽地炸彈專門針對日本的導彈射井與地下指揮所。雖然重量不是很大,比以往的鑽地炸彈小了很多,但是採用加長型彈體與多級串聯特種戰鬥部之後,對沙土的最大穿透能力達到了驚人的120米、對鋼筋混凝土的穿透能力則超過了米、甚至能夠輕而易舉的炸穿厚達米的鋼板。

攻擊時,LT26先在距離地面大約50米處拋出裝填了150千克特種炸藥的前置戰鬥部,在地面上炸出深度超過50米的通道;隨後在延遲時間引信的控制下,向前拋出主戰鬥部,炸穿加固鋼筋混凝土;擊中目標前,拋出後置戰鬥部,炸穿鋼板;進入目標內部,設置在最後面的攻擊戰鬥部纔會引爆。

關於LT26的裝藥配製,一直是其他國家希望獲得的最高機密。

彈道導彈射井是最高保護對象,能夠摧毀射井的炸彈,肯定能夠摧毀

11點15,第二批J-15C戰鬥機到達。

在確定已經摧毀了日本的導彈射井與機動式導彈射洞庫之後,第二批J15C開始執行擴大打擊任務,用攜帶的防區外彈藥攻擊所有與核武器、導彈武器有關聯的軍事目標與工業設施。

在是否需要擴大打擊範圍的問題上,項鋌輝一直拿不定主意。王元慶拍板後,項鋌輝纔給空軍下達了作戰命令。既然輪轟炸行動的目的是摧毀日本的核能力,就應該將與其相關的軍事與工業目標納入打擊範圍。

直到這個時候,戰略轟炸纔算真正開始!

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3章 軍事政變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5章 區別對待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5章 焦頭爛額第65章 一舉兩得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91章 守株待兔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80章 下基層第60章 造勢第35章 發展方向第55章 多用途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序三獅羣圍獵第33章 雄辯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88章 公開較量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4章 撲朔迷離第8章 再起波瀾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孰輕孰重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72章 鐵腕總理第65章 一舉兩得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4章 軍事顧問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00章 僵局第23章 毫無秘密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回心轉意第7章 潛移默化第80章 輕重緩急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56章 雙面間諜第90章 大方向第77章 三方角逐第8章 隨敗猶榮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12章 搭臺唱戲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75章 坐等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7章 正名第58章 全面爆發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20章 軍事禁運第6章 飛赴紐約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5章 弱國強兵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5章 軍情局長第59章 未來第47章 多方因素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24章 金融風波第40章 難題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85章 全面部署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22章 局外人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1章 聯合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