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

佔大邱後,裴承毅讓前線作戰部隊暫時停止進攻。

原因無二,物資運送速度跟不上作戰需要,發動下一輪大規模進攻之前,必須囤積足夠的作戰物資。54軍沒能參與攻打大邱的作戰行動,就是因爲運送到浦項的作戰物資即將告罄,無法讓更多的部隊參與進攻作戰行動。

僅僅個小時,3個軍、8個獨立旅就在戰鬥中用掉了大約70萬噸作戰物資!

雖然還有大約1萬噸作戰物資到達戰區,但是均存放在榮州以北地區,無法及時運送到作戰部隊手中。

前線作戰部隊接二連三的出現後勤保障不力的情況,引起國防部高度重視。

準確的說,是引了王元慶與顧衛民的高度重視。

從第一次戰役開始,後勤障就是部隊作戰的最大瓶頸。雖然每次制訂戰役計劃時都會着重考慮物資消耗,甚至多準備15%到25%的戰鬥物資,但是每次戰役打到半路,都會出現作戰物資緊缺、前線部隊不得不停下來的情況。朝鮮國防軍南下參戰後,宗應仁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按照王元慶與顧衛民的吩咐,宗應仁在國防部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對作戰部隊的物資消耗情況進行全面調查。

初步調查非簡單,將各部隊的物資消耗情況彙總就能發現問題。

消耗物資最多的不是擔任地面攻的裝甲部隊與低空突擊部隊而是獨立炮兵旅。

截止2月7日,三次半戰役中,兵消耗的彈藥佔前線部隊消耗總物資的55%,彈藥類物資佔所有物資的65%。因爲電動裝備大規模普及,所以油料佔的比例不到0%,其他物資僅有25%。所有消耗的物資中,還沒有包括作戰部隊在前線繳獲的戰利品。按照各部隊提供的數據三次戰役中,繳獲後用於消耗的物資佔到補給物資量的20%以上,大都是油料與軍用食品。由此可以得出,後勤保障的缺口在20%到50%之間。

非嚴重地問題。沒有物資。軍隊就無法打仗。

:着調查深入問題漸漸浮上水面。

導致物資消耗嚴重超標地主要原因是炮兵在戰鬥中未嚴格按照規定作戰。特別是在前線部隊提出火力支援請求時。炮兵往往會“額外”提供50%到1C0%地炮火打擊力度某些時候甚至會增加200%以上地炮擊密度。

比如。在對1個分散防守地步兵營進行炮火壓制時。按照共和國陸軍地作戰守則。炮火打擊持續時間爲5鍾參炮擊密度爲1C(也就是瞄準時彈着點間隔距離爲1C0)。消耗炮彈150到200發。一個炮兵連地12門大口徑榴彈炮進行1到2鍾短促射擊就能完成火力打擊任務。實戰中。炮兵部隊往往出動2個炮兵連。進行3分鐘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300發以上。某些時候至出動1個炮兵營。進行2到3鍾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到600發。

一場戰鬥這麼打沒問題。可是整場戰役都這麼打是大問題。

制訂戰役計劃地時候。各級參謀都會按照陸軍地作戰守則確定物資補給量而不是按照部隊地實際作戰情況確定物資補給量。一般情況下。制訂戰役計劃地參謀也沒有足夠地時間瞭解前線部隊地實際消耗情況。

因爲暫時無法確定削弱火力打擊密度是否會影響到前線部隊的進攻作戰行動,所以在宗應仁提交調查報告之後,王元慶沒有立即着手處理這個問題,只是讓裴承毅轉告前線作戰部隊,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儘量遵守陸軍的作戰守則。

項鋌輝在此時做了另外一件事,讓總參謀部的軍官修訂《陸軍戰術作戰與火力支援作戰守則》。這份作戰守則在20紀80年代制訂,雖然期間修改了數次,逐步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在老撾戰爭與越南戰爭之後還做了大規模增刪,再次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但是半島戰爭已經證明,5年前的作戰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戰爭環境,作戰部隊對火力支援的要求大大提高。

半島戰爭後,修訂陸軍作戰守則的參謀小組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演變爲“總參謀部戰術火力標準制訂辦公室”,隸屬於總參謀部作戰處。該辦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針對戰爭、演習中出現的新戰術修訂作戰守則,每年或者必要時向總參謀長彙報新的火力標準,以便各級參謀人員能夠及時調整後勤保障力度。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採取行動前,總參謀部率先做出調整。

新的標準還在制訂之中,戰爭還得繼續打下去。

爲了儘快讓前線部隊發動進攻,裴承毅想盡辦法加快物資運送速度。除

與海航的運輸機之外;陸航的1架運輸直升機全分日夜的向前線運送物資;數以千計的載重卡車往返奔波在1500多千米長的交通線上,晝夜不停的把作戰物資送到前線作戰部隊手中;各作戰部隊專門抽調戰鬥單位參與物資的裝卸與搬運工作,儘量爲運輸部隊減輕壓力,提高物資運送效率;數千名工程兵守在鐵路線上,24小時不間斷的爲過往列車提供保障與支援。

2月8日,日運輸量達到了驚人的39萬噸,送抵前線部隊的物資達到24萬噸。

共和國陸軍正在與時間賽跑。按照裴承毅制訂的計劃,要想在2月15日結束第四次戰役,必須在2月1C日恢復進攻。

停止進攻,不等於韓軍停止抵抗。

偵察結果表明,韓軍正在擴大蔚山與釜山的防禦圈,加強防禦強度。

拖得越久,對進越不利。

必須設法分散韓軍的注力,至少不能讓韓軍隨心所欲的修建防禦陣地。

8日晚上,裴承致電總參謀部,要求已經到達清州的朝鮮國防軍立即南下,對韓軍第5集團軍發動進攻。爲了讓朝軍有膽子發動進攻,裴承毅還表示,在東部戰場上的進攻開始之前,空軍與海航將全力支援朝軍作戰。

項鋌輝立即展開行動,讓朝鮮國軍派遣聯絡軍官到前指組建聯合司令部。

雖然朝鮮國防軍派遣以1上將爲首的聯絡團隊加入共和國的前線指揮部,但是誰也不能懷共和國陸軍准將裴承毅纔是最高指揮官。

9日午,朝鮮國防軍第211步兵師率先從清州南下。

照共和國對半島戰爭的“解釋”,從這一天開始,半島戰爭正式演變爲朝鮮內戰,共和國軍隊應朝鮮政府邀請,入朝參與平叛作戰,成了“客軍”。

裴承毅並不太關注大田方向上的戰鬥,也沒指望朝鮮國防軍勢如破繡的攻佔大田。

朝鮮國防軍發動進攻的目的只有一個:迫使韓軍向大田增派兵力,將更多的物資用在西部戰場上,而不是用來鞏固蔚山與釜山的防禦陣地。

雖然柳宗純已經逃到蔚山,但是大田仍然是僞韓政權的陪都。

不得不承認,朝鮮國防軍的官兵不缺乏勇氣。

到9日傍晚,已經有1C個朝軍步兵師投入戰鬥,在長達120千米的戰線上與近20個韓軍步兵師混戰。得到共和國空軍與海航全力支持的朝軍佔據了上峰,以平均每小時5米的速度向南推進。

因爲嚴重缺乏裝甲力量,所以朝軍的進攻以“平推”爲主,無法進行大縱深突擊。

到9日夜間,朝軍將戰線推進到了大田郊區。

戰鬥很快進入膠着狀態,在沒有裝甲力量支援的情況下,朝軍只能以步兵攻打韓軍防禦陣地,與韓軍進行“肉搏戰”。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空中支援,朝軍的傷亡將非常慘重。

1C日凌晨,裴承毅批准611軍與27軍派遣炮兵參戰的請求,2個遠程炮兵旅開赴芙江裡與山裡(均在大田北面,距離大田約20千米),爲朝軍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不是裴承毅嚴令禁止裝甲部隊參戰,611軍與27軍很有可能頂替朝軍發動進攻。

不管怎麼樣,裴承毅達到了目的,大田的戰鬥成功吸引了韓軍注意力,迫使韓軍將部署在全州的第7集團軍向北調動,而不是向東調動。

0日夜間,38軍、54軍、77軍、5個空突旅與3個獨立炮兵旅進入進攻陣地。

最初的時候,裴承毅只打算逐一攻打蔚山與釜山。

佔領大邱後,釜山暴露在38軍前面,因此裴承毅調整了作戰計劃,決定在54軍、77軍與3個空突旅重點攻打蔚山的時候,38軍與2個空突旅從大邱南下,攻打釜山西面的密陽、三浪津與昌原,完成對韓軍第0集團軍的戰役包抄行動。

裴承毅不得不這麼做,因爲他手裡的時間只有5天了。

如果逐一攻打,至少需要1時間才能完全佔領半島東南地區。38軍提前南下,能將戰役時間縮短到5天以內,至少能在5天內完成攻佔蔚山與釜山的作戰行動,取得最重要的勝利。

準備充分後,54軍與77軍率先向蔚山發動進攻。

按照外界普遍預測,蔚山的韓軍最多堅持24小時。

裴承毅卻有不同的看法,因爲柳宗純還在蔚山,所以韓軍至少能夠堅持48小時,也許能夠堅持到13日下午。

不管怎麼樣,攻佔蔚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第56章 領頭羊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90章 大方向第16章 基礎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10章 殺機第31章 真情流露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9章 針對性第3章 風聲漸緊第56章 快準狠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3章 戰略屏障第55章 鞭長可及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62章 死守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30章 感恩戴德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48章 說服工作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66章 來龍去脈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章 激活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79章 表演時間第11章 拉人入夥第41章 毀天滅地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29章 別無選擇第5章 區別對待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83章 雙管齊下第100章 左鉤拳第11章 轉機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8章 最終目的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73章 新紀錄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28章 戰略圍剿第41章 應對措施第55章 包餃子第40章 佈局第18章 風起浪涌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62章 攻防抉擇第52章 利益共享第62章 摩拳擦掌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129章 壞兆頭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42章 人盡其能第98章 最後一擊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92章 被動局面序十六縱橫捭闔第3章 情報第83章 圍殲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3章 暗流第9章 民間力量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77章 爲了消耗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47章 重生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1章 強國夢第3章 惡鄰第5章 軍情局長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4章 你情我願第86章 戰前動員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24章 風暴來臨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