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國家代言人

1月20日,美國首都華盛頓。

上午1C點30,當選總統弗雷德裡克與當選副總統霍華德在國會大廈的露臺上宣誓就職,隨後參加國會舉行的宴會。下午,弗雷德裡克攜第一夫人蒂姆沿賓夕法尼亞大道步行前往白宮,與離任總統羅迪克舉行權力交接儀式。

接過象徵美國最高權利的總統徽章時,弗雷德裡克給予了羅迪克最大的好處。

當天,弗雷德裡克以總統身份簽署了第一份文件:羅迪克的刑事赦免令。

雖然美國各大媒體高度讚揚弗雷德裡克赦免前任總統羅迪克,宣稱這是兩黨“和解”的象徵,是全美國人民團結一致、迎戰金融危機的開端,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弗雷德裡克赦免羅迪克是一筆不折不扣的政治交易。

作爲交換條件,羅迪克沒有將部署在海灣地區的軍隊撤回國內。

晚上,弗雷德裡克召集三軍參聯會主席薩利文上將、中央戰區司令斯克菲爾德上將、太平洋戰區司令桑普拉斯上將、第二艦隊司令傑克遜中將、第七艦隊司令阿加西中將,以及剛剛上任的國務卿萊斯利、國防部長伯克利、國家安全顧問斯托克頓與還沒有正式上任的CIA局長特雷杜伊,商討攻打伊朗的軍事行動。

此時,共和國已經進入了211日。

北京時間上午9點3C,“中國重型裝備進出口責任有限公司”在京掛牌成立。

在對外公佈地資料中,這家註冊資金的外貿公司主要經營軍用與民用重型設備出口貿易,公司法人代表是+慕華。

公司地成立儀式很簡短。沒對外進行大肆宣傳。

當天下午。+彥博啓程前往福建。前去處理“三堅集團”與“華勝集團”地相關事務。

讓+慕華出任“中重公司”董事長。+彥博做了很久地思想鬥爭。

紀佑國在月初提出由+彥博、李成文、葉永畿等人出資成立軍火貿易公司地時候。+彥博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隨後還說服李成文與葉永畿。最後。龍譽騰與書濤也答應出資。只有尤明鈞沒有入夥。

5個人中。+彥博把從日本與國內金融市場上賺到地所有資金都投了進來、總共1200李成文也投入了1200葉永畿投了1C00億。龍譽騰投了80C書濤投了600總共集資元!

因爲這些錢大部分是“非法所得”。所以+彥博等人也沒辦法花到別地地方。

確定由誰來管理經營的時候,+彥博等人爲難了。因爲在日本搞了太多的事情出來,+彥博等人一直受到西方國家地高度“關注”,加上都有各自的經營業務,無法分心經營軍火買賣,所以決定選一個合適的晚輩經營軍火生意。葉永畿地子女都還年幼,李成文的子女要麼在幫派混、要麼在政壇上打拼,龍譽騰的子女沒有回國,龔書濤的獨生子要準備接班。選來選去,只有早就想脫離家族單獨發展地+慕華比較合適。

如果不是潘雲生爲+慕華的安全做了擔保,+彥博絕不會讓女兒幹這檔子買賣。

爲了讓+彥博下定決心,潘雲生還找來了剛剛退役的康曉霆,逼着他簽了僱傭合同,擔任+慕華的私人保鏢。

+彥博不相信其他人,卻對曾經救過+慕華的康曉霆青眼有加。

搞定了私人問題,公司的細節問題由+慕華與紀佑國派來地王元慶磋商。

按照紀佑國的意思,“中重公司”主要經營軍火出口貿易。

國務院總理龐興龍親自出面,讓32家國營軍火生產企業與“中重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協議對軍火銷售地方式做了兩種規定。

一是由“中重公司”提前向軍火生產企業預支購買款項的50%,分擔軍火銷售風險。收到客戶支付地款項後,“中重公司”按照合同具體規定,抽取銷售總額的5%到15%作爲營銷推廣費用。

二是由“中重公司”代銷,不向軍火生產企業預支購買款項,按照合同具體規定,抽取銷售總額地作爲營銷推廣費用。

兩種合作方式,能夠確保合作雙方都獲得可觀利益。

對共和國的各大軍火生產企業來說,由“中重公司”代銷,解決了各大企業的營銷問題,避免了企業間惡性競爭,不但能讓“中國牌”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賣出更好的價格,還能使軍火生產企業旱澇保收,減少了營銷環節產生的額外支出。

對“中重公司”來說,在不需要考慮生產的情況下,達到了壟斷經營軍火出口貿易的目的,爲推銷“中國牌”武器裝備奠定了基礎,也爲今後向軍火

軍火生產領域進軍打下了基礎。

雖然紀佑國最初的想法是利用民間資本解決國家遇到的難題,替國家分擔風險,在國際市場上推廣共和國生產的武器裝備,但是誰都知道,紀佑國的主要目的還是整合國內的軍火企業,藉此推進國營企業改制。

軍火行業與其他生產製造行業有很大的區別。

不說別的,某些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費用高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最終的產量卻少得可憐。比如,美國在研製F-22戰鬥機的時候,投入300多億美元的研製經費,產量卻不到200,平攤下來,每架的研製經費就超過2元。雖然很多研究成果會在其他武器裝備上得到利用,或者在民用領域得到推廣,但是高昂的研製費用能讓任何一個國家望而卻步。研究F-35的時候,美國就以“共同開發”的名義邀請其他國家參與研製工作,分攤研製費用。

擴大出口,成爲分攤研製費用的最佳辦法。

仍然以美國爲例,美軍採購的F-16戰鬥機的價格僅爲出口價格的50%。通過大規模出口,不但能夠以量產的方式降低製造成本,分攤研製費用,還能從中賺取高額利潤,刺激軍火企業開發新技術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整合軍火企業也是縮減費用的有效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有數百家軍火生產商,僅製造軍用飛機的企業就有波音、格魯曼、道格拉斯、共和等十多家企業。經過數十年發展,美國的軍火生產商減少到了十多家,生產軍用飛機的只剩下了波音、洛馬、諾斯羅普與通用電氣四家。企業越大,資本越雄厚,投入研發的費用越多,開發新裝備的能力越強,競爭力越高。

共和國要想成爲軍火生產與出口大國,必須儘快整合國內分散的軍火製造企業。

由國家來做,不但效率低下,還與即將出臺的《政府行爲規範法》相牴觸。

在此情況下,只能由民營企業來做,通過聯合、收購、吞併等方式逐步將各家軍火製造商整合到一起,最終形成一家或者幾家超級軍火生產商。

當然,改革要一步一步的走,軍火領域也不例外。

紀佑國讓+彥博等人出資成立“中重公司”,只是軍火企業改革的第一步。

瞭解了紀佑國的想法後,+彥博不再擔心什麼。

按照“中重公司”與國資委籤的合作協議,參與合作的32家國營軍火生產企業在“中重公司”各擁有1%的股權,國資委以技術入股的名義擁有17%的股權,另外51%%的股權中,+彥博與李成文各佔125%、葉永畿佔05%、龍譽騰佔85%、龔書濤佔6%、剩下的1%歸+慕華。

最初,李成文與葉永畿並不贊同國私聯營。

在他們看來,國家入股的直接後果是分散了股權,對公司經營非常不利。

與政府談判期間,李成文與葉永畿提出了他們的想法。經過磋商,最終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規定,國資委與國營軍火生產企業只有“分紅權”,沒有公司決策權。除了由國家安全部門負責技術保密工作之外,其他事務由+慕華代表的董事會全權決策。

簽署了協議,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5天之內,“中重公司”的審批工作全部完成,董事會也宣告成立。雖然+慕華只有1%的象徵性股權,但是在其他六人都無心過問公司的情況下,賦予+慕華全權決定公司經營事務的權力,由+慕華擔任董事長。

除了日常經營外,公司的另外一項關鍵工作就是技術保密。軍火貿易與國家保密工作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各項先進軍事技術。不管在哪個國家,哪家軍火公司都與政府簽署了相關保密協議。

什麼武器能賣,能夠賣給哪個國家,不由公司決定,由政府等國家權力機構決定!

因此在“中重公司”中,軍情局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

按照紀佑國的吩咐,潘雲生派了兩個最“可靠”的人去“中重公司”負責營銷與技術保密工作。不但是最“可靠”的,還是最“神秘”的兩個手下。畢竟,軍情局不能明目張膽的經營軍火買賣。

+彥博乘坐的私人飛機剛剛從機場起飛,李存勳與劉曉賓就來到了“中重公司”總部。

對兩個“職業間諜”來說,這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

兩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服從女老闆的指揮!

月票啊月票!

第91章 守株待兔第29章 斬首行動第95章 死局第35章 絕境第22章 移民潮第52章 制空王牌第52章 不屈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61章 總體戰略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51章 放話第14章 收復失地第55章 心照不宣第40章 政治犧牲品序十八神秘物質第21章 重大遺漏第51章 放話第2章 赤子之心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43章 太極拳第133章 高地第88章 公開較量第39章 主權宣言第78章 少壯派第19章 請求援助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78章 以假亂真第33章 超級潛艇第108章 選擇第45章 雷霆一擊第95章 前程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7章 敏感話題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06章 選擇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4章 撥開雲霧第12章 門檻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序十一秘密轉運第24章 別無選擇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31章 島內風波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89章 雅浦海戰第65章 隨機應變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42章 幫倒忙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41章 龍牆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1章 大鬧龍宮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8章 誰綁架誰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2章 鐵腕總理第118章 無藥可救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2章 新老組合序九死裡逃生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1章 轉機第78章 聯合抗華第9章 新老交替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9章 最高威脅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45章 鬥氣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5章 新興時代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59章 低空坦克第33章 劇變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4章 熱點第27章 生死一線第2章 大國頹勢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32章 大殺器第75章 坐等第37章 打草驚蛇第57章 胸懷大志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17章 高原槍聲第7章 啞巴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