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失控的戰艦

還沒亮,小澤就急匆匆的來到了位於立川的鳩山府邸

七年前,民主黨贏得衆議院選舉後,入主首相府的不是小澤,而是時任黨魁的鳩山。

因爲缺乏執政經驗、無法調解國內矛盾、無力壓制利益集團、經濟改革未見成效,所以鳩山在入主首相府幾個月之後,爲了保護民主黨的執政地位,將政權交給了內務大臣小澤,退居幕後。

接下來的六年多裡,小澤書寫了一段日本政壇神話,成爲有名的“傀儡首相”。

掌握日本政府大權的不是小澤,而是鳩山。

論來頭,小澤只能算是無名小輩,無法與鳩山相提並論。

鳩山出生於政治世家,祖父是日本前首相鳩山一郎、外祖父是普利公司創始人石橋正二、父親鳩山威一郎曾任外務大臣。鳩山早年加入自民黨,曾當選國會衆議院議員。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爆發政治危機,鳩山退出自民黨,參與組建先驅新黨;三年後加入成立不久的民主黨,出任黨首;兩年後民主黨與其他三個在野黨合併,鳩山出任幹事長代理;此後一度擔任民主黨代表職務,從2005起任民主黨幹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鳩山的祖父鳩山一郎不但是自民黨創始人之一,還是日本現代政治的奠基者,鳩山政治家族的締造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壇的風雲人物。

與其祖輩、父輩相比,學工程出身的鳩山遜色了許多。

鳩山率領的民主黨能在大選中獲勝,不是因爲選民認爲鳩山是一個優秀的領袖,更不是選民相信民主黨能夠率領日本擺脫經濟困境,而是鳩山不是前首相麻生、民主黨不是自民黨。

上臺不到一年,鳩山的執政能力讓日本選民大失所望。

離任前。鳩山沒有推選時任官房廳長官、更有執政能力地西野。而是選擇了沒有多少背景地小澤。

這一安排足以反映日本地政壇格局。

小澤只是鳩山派到首相府地“代言人”。真正做決策地還是鳩山。

除此之外。背景“乾淨”地小澤在民衆間更有親和力。起到了“緩衝”作用。爲鳩山推行政治改革提供了巨大幫助。

六年下來。小澤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保住了民主黨地執政地位。

雖然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太大起色。但是在其他方面。民主黨推行地“自主”政策正在一步步地變成現實。

軍事上:到2015年底,駐日美軍數量下降到不足一萬人。按照年初簽署的協議,美軍將在2017年前撤出沖繩;撤回自民黨執政時派往印度洋的“補給部隊”,結束了向海外派兵的行動;自衛隊擴編百分之十五,強化了“自主防衛”能力;加大各式先進武器的研發力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通過三項重**案,爲建立“正規軍”打下了基礎。

外交上:民主黨力主改變建立在“美日同盟”基礎上、跟隨美國前進的“一元外交”,建立獨立自主、與周邊國家改善關係、適應日本未來發展的“多元外交”。

政治上:以剷除“官僚政治”、“家族政治”爲主,建立“以民爲本”的現代民主政治。

除了政治改革之外,鳩山主導的多項改革的核心思想都是改變依附於美國的基本國策,建立一個能夠獨立行使國家權力,在軍事、外交、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日本。

不得不說,鳩山是一個頗具“理想主義”色彩的政治家。

對一個“家族政治”盛行、利益集團控制無孔不入、守舊勢力根深蒂固的國家來說,要想在一夜之間改變執行了數十年的基本國策,無疑於癡人說夢。 . TTkan. ¢o

鳩山本人也是“家族政治”與利益集團的代表。

這些都註定鳩山推行的改革政策不會收到成效,至少不會像他想象的那樣,讓日本“洗心革面”。

用共同社的評論來說:鳩山揭開日本政治的骯髒面,卻看到了自己的足跡。

身處旋渦中的小澤很清楚目前的情況。民主黨執政七年,日本還是以前的日本,經濟萎靡不振、大企業控制着國家命脈、官僚作風盛行、政治家族鉤心鬥角、周邊環境繼續惡化、外交無所建樹。如此下去,民主黨必然輸掉明年的大選。

更讓小澤擔心的是,民主黨敗北,並不意味着自民黨捲土重來。

曾經在日本政壇叱吒風雲五十年的自民黨不比現在的民主黨好多少。七年前輸掉大選後,自民黨猛然覺醒,開始黨內改革。與民主黨推行的國內改革一樣,自民黨的黨內改革也面臨着無法逾越的障礙:派閥紛爭。

作爲執政數十年的大黨,自民黨是“黨內黨”,僅較大派閥就有八個。

自民黨執政期間,派閥紛爭導致首

更替。下野後,派閥紛爭又讓自民黨改革舉步維艱

正是如此,自民黨輸掉了2013年的大選,民主黨得已繼續執政。

如果自民黨改革失敗,很可能在20**選前“解體”,分成數個規模較小的黨派,其中任何一個都難以贏得大選。

兩大政黨都面臨巨大挑戰時,極端民族主義在日本國內迅速擡頭。

去年,中國在安理會否決擴常提議後,打着“民族主義”旗幟的極右翼勢力在日本國內迅速擴張。趁民主黨執政無力、自民黨難以爲繼,極右翼勢力大肆鼓吹“日本生存論”,主張恢復正常“國體”、建立現代軍事制度、提振軍備、奉行強硬外交、擴大民族生存空間,用“以軍振國”幫助日本走出困境。

小澤不否認其中的一些觀點,卻知道極右翼勢力只會將日本推入無底深淵。

極右翼勢力在普通民衆中沒有太大的“市場”,卻在自衛隊中找到了“買家”。

如果極右翼勢力與軍人“聯姻”,日本將再次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重演上個世紀的歷史悲劇。

發現問題,不等於解決問題。

作爲權力有限的“傀儡首相”,小澤只能力所能及的將日本帶上正軌,消除極右翼勢力的影響。在重大決策上,小澤沒有太多發言權,必須按鳩山的意思行事。

見到鳩山,小澤首先介紹了當前情況,然後着重說明與美國總統的通話內容。

如同往常一樣,鳩山沒有立即表態,而是面色憂鬱的沉思了起來。

這就是鳩山的“特點”:面臨重大決策時,總是優柔寡斷,不能像一個真正的領袖那樣當機立斷。

“這麼說,美國支持我們採取強硬行動?”用詞時,鳩山也特別小心。

小澤觀察了一下黨首的神色,說道:“美國的意圖很明顯,要我們牽住中國,爲他們攻打伊朗創造機會。”

鳩山點了點頭,神色依然非常憂鬱。

“如果我們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無疑是爲美國火中取栗,於日本沒有多大好處。”小澤沒有放過“影響”黨首的機會,“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努力推行獨立外交,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雖然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中國的態度有所軟化,我們應該趁機拋出橄欖枝,與中國改善關係。如果爆發戰爭,不但我們的努力將付之東流,還將成爲美國的擋箭牌,走上與中國全面對抗的道路,後果難以設想。”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鳩山搖了搖頭,說道,“中國的態度出現轉變,多半與美國有關,不想跌入美國的圈套。我們的基本政策仍然建立在‘美日同盟’上,得罪美國的後果更難想象。再說了,大半年來,指責內閣過於軟弱的聲音此起彼伏,從未消停。我們已經做出強烈迴應,如果馬上接住中國遞來的橄欖枝,指責與質疑的聲音將更加強烈。明年就將舉行大選,我們在這幾個月裡做出的決策至關重要。”

小澤心裡暗暗一驚,發現鳩山比以往強硬了許多。

“關鍵時,我們能不能取得勝利。

“防衛省提交了評估報告,取勝的把握在一半以上。”小澤長吸了口氣,說道,“美國擺明不會參戰,最多向我們提供援助。從獲得的情報來看,中國的戰爭準備非常充分。如果打起來,我覺得勝算不會很大。”

小澤沒有說實話,防衛省提交的評估報告中,勝算近八成!

鳩山看了眼首相,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你覺得,我們能跟印度比嗎?”

“印度?”小澤遲疑了一下,說道,“即便爆發戰爭,中國也不會打擊我們的本土目標,根本不能與印度進行比較。”

“至少,我們不是印度。”

見到鳩山的態度越來越堅決,小澤乾脆閉上了嘴。

“安排防衛省、外務省、內務省做一次情況簡介。”鳩山也沒有浪費寶貴的時間,“要不要按照美國的意思做,我們還得詳細斟酌,不能輕易做出決斷。”

“我馬上安排,明天一早就過來。”

“不用了,安排在首相府,我會準時到達。”

小澤點了點頭,沒再多說,起身告辭。

返回首相府的路上,小澤分別聯繫了三位大臣。鳩山沒有立即做出決定,不是他沒有決策能力,而是他不能獨自做出決策。

想到幕後的錯綜關係,小澤不免暗自擔心。

風暴已經形成,“舵機”失靈的“日本”號戰艦正搖搖晃晃的駛向風暴中心。

今日30更,殺上更新狀元榜第一位置,

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56章 由海向陸第35章 一鼓作氣第70章 窩裡鬥第6章 試驗部隊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7章 緊急調整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7章 統一意見第78章 主力艦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92章 私下媾和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6章 推波助瀾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0章 巨大成果第34章 裡應外合第24章 死灰復燃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56章 盛極而衰第26章 定性分析第23章 毫無秘密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23章 何去何從第61章 不服輸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5章 祖國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1章 應對措施第92章 裝甲比拼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5章 戰略封鎖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00章 囑託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96章 突圍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24章 撲朔迷離第31章 軍售案第77章 退守固本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32章 大殺器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28章 高層接觸第66章 多種可能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1章 時過境遷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章 實戰演練第141章 佯攻第3章 惡鄰第9章 民間力量第8章 利益之爭第30章 布控第32章 穩住朝鮮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0章 關鍵所在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8章 人才第69章 權益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24章 死灰復燃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27章 世界大戰第59章 新興名人第56章 快準狠第1章 時過境遷第54章 解除威脅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15章 鬼把戲第5章 軍火貿易第178章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