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國家意志

嘉然不管怎麼着。曰年都算的上“關鍵年份”。因爲在世十中。不但美國會進行總統大選,共和國也將迎來換屆選舉。但是受兩國基本政策,特別是國家決策層對未來局勢的判斷影響,兩個超級大國的大選都波瀾不驚。

共和黨再次入主白宮,而且在國會選舉中取得勝,力壓民主黨與民新黨,繼續保持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共和國的換屆選舉也沒有任何驚險可言,顏靖宇以懈以上的支持率,毫無懸念的再次當選國家元首,由他提名的幾位國家領導人也得到了全體代表大會的支持。

兩國大選,基本上都可以着成是在爲戰爭做準備。

不管怎麼說,在戰爭逼近的情況下,除非兩個國家的利益集團發生內訌,不然都會竭力避免政治動盪,並且盡全力維護政策的連貫性與一致性。比如美國共和黨能夠再次在大選中勝出,一個極爲關鍵的原因就是以鋼鐵總工會、律師聯合會爲代表的,衆多原本支持民主黨的利益集團轉爲支持共和黨。如果仍然像聯年那樣,即民主黨與共和黨內鬥。那麼贏得大選的肯定不會是共和黨、也不會是民主黨,而是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民新黨。事實上,到了選舉開始前,共和黨已經與民主黨結成聯盟的時候,出於維護美國社會團結,杜奇威也公開表示支持共和黨,從而使共和黨總統毫無懸念的連續第四次贏得大選,創造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新紀錄。當然。在貿年初宣誓就職的這屆美國聯邦政府,可以看成是一個,“多黨派聯合政府。”雖然民主黨與民新黨的黨魁都沒有接受共和黨總統的邀請,到聯邦政府中擔任要職,但是在一些對方業能力有特別要求的重要職位上,比如國防部長、四局長局長,都是由民主黨與民新黨推舉的。如此一來,在這屆美國政府中,如同杜奇威這樣的在野黨領導人有很大的發言權。

別的不說,由史塔克出任國防部長。就能保證杜奇威在美國國防安全與軍事建設上的發言權。

與美國相比,共和國的換屆選舉沒有這麼複雜。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顏靖宇在第一屆任期中的表現對不起民衆對他的期望,但是在換屆選舉鄰近的時候,幾乎沒人懷疑顏靖宇將再次出任共和國國家元首,因爲當時沒有任何人對顏靖宇構成了威脅。

事實上,顏靖宇在第一屆任期內的表現並不差。

用後世的評價,顏靖宇的最大貢獻就是爲共和國創造了在戰爭中取勝的基礎。在他的第一屆任期內。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對顧衛民的“遺留工程”收尾,二是完成王元慶沒有能夠完成的政治改革,準確的說,是第二輪政治改革。當然。顏靖宇真正做好了的,就只有第一件事情。至於第二輪政治改革,即便是最樂觀的人,也不會指望能夠在短短鮮間見到成效。別的不說。要想在共和國推行直選,即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國家元首,至少需要經歷兩次大選,也就需要舊年時間。

當然,顏靖宇的貢獻是不用懷疑的。

根據共和國當局公佈的資料,以財年度爲準的話,猛 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冶年的!溉,相當於年均增長既左右。要知道,這個速度已經是湯年之後,以年爲週期的最快增速了。如果把通貨膨脹等因素算進去,那麼秘7到猛,年間的經濟增效即經濟增長產生的實際效果足以與力到力口年相比,爲共和國在引世紀中,經濟發展最爲順利的年。

與經濟發展相對應的。則是蒸蒸日上的國家地位與國際威望。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紀佑國將共和國帶入了“對外擴張時代”王元慶則使共和國的對外擴張達到巔峰,但是經過顧衛民時期的休養生息。直到顏靖宇時代,共和國才真正具備了全球影響力。

別的不說,洶年底,共和國不但以“重大利益攸關方。的身份參加了在阿布賈舉行的“非盟大會還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幫助尼日利亞成爲了非盟主席國,而當時競爭非盟主席國的還有得到美國支持的咯麥隆與得到歐盟支持的科特迪瓦南非因爲是非盟上一屆主席國,所以沒有參加競爭。要知道,這是共和國第一次完全依靠影響力,爲友好國家在主要國際組織中爭取到頭號發言權。在此之前,哪怕是在藥年的伊斯蘭國家組織中,共和國都沒有能夠幫助巴基斯坦成爲最有影響力的成員國。

可以說,這種完全依靠影響力獲的的好處,纔是國家實力的直接體現。

當然,在更多的人眼裡,顏靖宇實際上是一個享受成果的領導人。

雖然從客觀角度看,顏靖宇在執政前年的最大成就是爲“直選”做好了準備,並且讓大部分共和國公民認識到,只有真選才能使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更加完善,也只有直選才能把權力歸還給人民。但是隻女帆井政治改革。首斃想到的肯定是王元慶,而不是顏靖割只珊…頂靖宇做的貢獻不比王元慶差。

年,共和國的換屆選舉中,進行了“模擬直選。”

按照共和國當局的安排,在全體代表大會換屆選舉之前就確定了國家元首的候選人名單全體代表大會的換屆選舉時間爲年初,而國家元首的選舉時間爲年中,如此一來。公民在投票選舉各地區代表的同時。還會以模擬的方式選出國家元首。雖然這種模擬性質的選舉並不具備法律效力,而且共和國當局也沒有公佈結果,但是這次模擬選舉的意義卻非同凡響。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因爲缺乏競爭對手,顏靖宇的得票率肯定非常高。

更重要的是,這次模擬選舉將直選的方式確定了下來,而且讓共和國公民對直選有了一個更加深玄的認識。

不聳怎麼說,這絕對算得上是共和國政治史上的大事。

只不過,當時更引人矚目的還是全體代表大會的換屆選舉結果。

當選舉結果在猛2年春節前公佈於衆的時候,就連顏靖宇都不敢相信。在全國各地選上來的7毖名代表中,竟然有飛諾現役或者退役軍人。如果算上中央代表團裡的刀名軍人。在本屆全體代表大會上,軍人代表的比重高達獼,爲歷屆之最。更重要的是,雖然在這些代表中,絕大部分都是退役軍人,但是其現實身份都與軍隊,或者軍事工業有關。而且很多都是曾經是功勳卓著的戰士,比如早在東海戰爭時期就成爲王牌飛行員,後來以海軍航空兵上將身份退役的朱榮輝,他的現實身份就是中航集團名譽董事,以及航空技術研究中心的名譽研究員。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反常的現象。

當然,這也有合理的解釋。不管怎麼說,從田年開始,以軍事建設爲先的國家基本戰略就決定了軍人的社會地位,也決定了軍事工業的影響力。

雖然在年的時候,仍然有不少共和國公民相信,在臨年之前,也就是削減所有核武器之前,共和國與美國的矛盾不會上升到戰爭的高度,但是當大選臨近的時候,很多共和國公民都承認,一個強硬的國家領導人,以及適度的對外擴張,對共和國更加有利。

豐實上,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了共和國公民的價值觀與自信心。

不管怎麼說,自力舊年以來,共和國的大部分民衆都嚐到了對外擴張的好處。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出佔年到碼年之間的對外擴張,哪怕共和國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常溫超導技術,同樣引發了電力革命。共和國也不可能成爲發達國家,甚至會被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壓的分崩離析。事實上,即便通過對外擴張獲愕了更多資源與更多市場。在力巫年到力寫年之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也不順暢,不然王元慶不會把顧衛民推上臺,讓雄心勃勃的顏靖宇在臺下呆了舊年。如果說,在刃石年的時候,還有很多共和國公民不明白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那麼到力口年,當顏靖宇順利當選國家元首的時候,基本上所有共和國的公民都知道,真正的威脅不是來自太平洋對岸,而是來自國家內部。

關鍵就在這裡,老齡化會使一個國家失去活力,那麼嬰兒潮一波接一波的到來時,又會對國家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事實上,嬰兒潮也是老齡化問題的一部分,或者說,沒有老齡化問題。就沒有嬰兒潮。

與老齡化時期一樣,嬰兒潮時期,國家面臨的問題也是入不敷出。即社會總體撫養負擔過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用非常手段,通過掠奪其他國家來填補國內生產力空缺。換句話說。就是對外擴張。不說共和國。以美國爲例。歷史上,美國幾個人口高速增長時期,也就是所謂的嬰兒潮時期,都發動了對外戰爭,而且都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獲得了好處,比如美墨戰爭,美國獲得了現在的南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與得克薩斯州。又比如美西戰爭,美國獲得了菲律賓、波多黎各、古巴、關島,並且確立了在美洲地區的霸權地位。接下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刃世紀的越南戰爭,美國都是在人口高速增長的時候發動對外戰爭,通過對外擴張掠奪他國資源與市場,使本國保持穩定。

當然,嬰兒潮與老齡化有着本質區別。

說形象一點,老齡化問題就像是一個社會的“人口危機”整個危機實際上就是一發展過程,即在危機開始的時候,也就是老齡化問題爆發的時候,社會勞動力呈現急劇下降的態勢,並且在老齡化達到最大的時候觸底。隨着嬰兒潮到來。人口開始增長,社會勞動力逐漸恢復,並且在達到合理結構的時候恢復正常。也就是說,老齡化是人口問題向壞的一面,而嬰兒潮則是

不管怎麼說,只有順利度過嬰兒潮,共和國人口狀況才能恢復到合理狀態。

衆所周知,在歷年到臨年之間。共和國的老齡化問題達到巔峰,隨着嬰兒潮的到來,在毖年之後,社會問題將有所緩解。按照力年一代人計算,在2年之前。共和國當局絕對不會以內部改革爲主,至少還會發起一輪擴張。因爲在此之前。共和國的全球大國地位已經得到承認,所以按照常人理解,共和國的第二輪對外擴張就是從美國手裡奪走頭號霸主的寶座。

正是如此,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絕大部分共和國公具選擇了強硬路線。

這種選擇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全體代表大會上出現了大量具有軍人背景的代表。

當然,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顏靖宇在口年的換屆選舉中 以毫無懸念的選票再次當選。

事尖上,顏靖宇能夠以高達慨的支持率當選,與他選擇的搭檔有很大的關係。

與列界的評論一樣,如果不是顏靖宇在年的時候選擇與裴承毅組成競選搭檔,這次選舉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所有代表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國家元首能否率領共和國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勝。雖然沒有人懷疑顏靖宇的強硬立場,但是沒人相信他的軍事才能。不管怎麼說,顏靖宇即不是軍人出身,又沒有像王元慶那樣,上臺之後就率領共和國取得了一次非常漂亮的軍事勝利,所以在選擇顏靖宇的時候。代我們肯定會考慮顏靖宇的搭檔,即輔佐顏靖宇的國家副元首有沒有足夠的軍事才能。畢竟在2四隻之前。王元慶也是以國家副元首的身份協助趙潤東,爲國家取得了重大軍事勝利。

當然,最應該考慮這個問題的不是代表,而是顏靖宇。

雖然作爲國家元首,顏靖宇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未來舊年、甚至佔年間,國際鬥爭的主動權仍然在共和國手中,即什麼時候開戰,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開戰,不是由美國說了算。而是由共和國說了算,所以在世界大戰何時爆發的問題上,顏靖宇的決策權肯定超過了美國總統。換句話說,只要他願意,可以將大戰爆發的時間拖到曰年之後,讓下一任國家領導人去對付美國。但是對王元慶親手栽培的接班人來說。如果顏靖宇連這麼一點責任感都沒有。也就沒有資格成爲共和國元首了。也就是說,只要他想在在任期間率領共和國擊敗美國,就得挑選一位能夠幫助他指揮共和國軍隊作戰。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率領共和國軍隊取勝的搭檔。

毫無疑問,裴承毅是不二選擇。

用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說。裴承毅在2昭年出任國防部長、在刀口年出任安全副總理,都與顏靖宇有關。也就是說,早在四隻,顏靖宇就將裴承毅當成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當裴承毅在口年以搭檔的身份與顏靖宇一同參與競選的時候,沒有人會爲此感到驚訝。

裴承毅出任國家副元首,並不意味着共和國將主動挑起戰爭。

別說顏靖宇,就連杜奇威都知道,在裴承毅住進副元首官邸的那一天。共和國主動引發戰爭的可能性至少降低了一半。原因非常簡單,真正的軍人都會愛惜軍人的生命。絕對不會在沒有準備、或者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挑起戰爭。母庸置疑,裴承毅是真正的軍人,而且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如果說只要利益足夠大,政治家就會冒險。那麼在看不到勝利曙光的情況下,軍事統帥肯定不會冒險。

換句話說,裴承毅在口年出任國家副元首,主管共和國的國防軍事工作,很有可能將戰爭爆發的時間延遲好幾年。

年的時候,就連美國的新聞媒體都認爲,共和國與美國仍然有和解機會。

當然,這個認識很快就被共和國在歇財年度的鉅額國防預算,以及劫 財年度的實際國防開支給打破了。

裴承毅是個貨真價實的軍人。只是在面對敵人的時候,他的選擇不是花更多的時間去做準備,而是花更多的力氣去提前完成準備工作。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爲裴承毅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

當然,因爲主管共和國國防軍事工作的是裴承毅,所以在曰年的時候,即共和國是否接受《斯德哥爾摩協議》的問題也是由他決定。雖然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在是否簽署這份協議的問題上,顏靖宇早就表了態,即共和國不應該先於美國簽署。即後發制人,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裴承毅在這件事情上的話語權很有可能超過了顏靖宇。當然。裴承毅的選擇與顏靖宇差不多,也是先看美國的舉措……

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4章 熱點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49章 風雲再起第43章 蛛絲馬跡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8章 利益之爭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30章 布控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54章 第一人第145章 較勁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11章 影響力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1章 光復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68章 奇蹟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22章 傳奇人物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37章 新世界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0章 秘密逮捕第55章 以戰促和第4章 熱點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95章 搶先攻擊第47章 準點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8章 點火第3章 血淚史第37章 戰術規劃第16章 金錢操作第3章 秘密同盟第14章 撥開雲霧第44章 死對頭第32章 大殺器第32章 臨時搭檔第48章 偷襲第74章 傳奇部隊第68章 量才爲用第8章 隨敗猶榮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6章 迎難而上第4章 冰凍三尺第26章 航母出擊第40章 掉包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46章 好印象第6章 錢的問題第111章 影響力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2章 備戰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21章 思想工作序四深海之狼第136章 割裂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22章 我行我素第47章 重生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80章 下基層第58章 空中化第52章 死灰復燃第24章 撲朔迷離序二插翅飛虎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7章 危機暗伏第46章 說客第60章 協同作戰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4章 接頭第129章 壞兆頭第65章 隨機應變第56章 由海向陸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3章 巔峰之作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3章 集團化第3章 換屆選舉第12章 地面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