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厲害關係

二所周知,顏請宇是一個與王示慶類似的強硬派領導沁嘗※

受前幾年共和國與歐盟關係降溫影響,顏靖穿上任後不但沒有高度重視雙邊關係,甚至沒有把歐盟當成首要出訪對象。要知道,自從趙潤東出任國家元首以來,共和國每位元首會在每次當選之後將歐盟當成首要訪問對象,在訪問了幾個主要盟國之後出訪歐洲,或者直接去歐淵巡迴訪問。顏靖宇在四隻上任之後,除了在當年下半年訪問巴基斯坦、泰國與朝鮮等主要盟國之外,首先在好年初訪問了印度、南非、巴西、委內瑞拉、尼日利亞與埃及,直到好年底,纔在出席匹國集團首腦會議即共和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朝鮮、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尼日利亞、埃及與蘇丹等出個《倫敦條約》的主要飾約國,也是世界人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出個國家的時候順道訪問了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荷蘭、比利時與奧地利等歐盟國家,而且不是正式訪問,是非正式訪問。

用歐洲新聞媒體的話來說,顏靖宇此舉意味着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進入了“冰凍期”。

事實上,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即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首先倒退,顏靖宇纔會在外交訪問上把歐盟放在次要位置上。

不管怎麼說,這不見得是好事。

從冶年開始,隨着歐盟理事會通過了爲土耳其戰後重建提供援助的協議希臘在表決中投了棄權票,不承擔援助義務,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與比利時等國相繼承諾爲土耳其提供數額不等的重建經費德國出得最多,包括政府擔保貸款等各項援助在內,總共提供了打手如億歐元,法國、英國與意大利緊隨其後,各提供歐元之後,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就開始倒退。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爲:剛一口陽…8。獅敬請登陸閥使!

不管怎麼說,打壓土耳其,爭取在停戰協議到期之後年,在佔領區內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人國家是共和國中東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歐盟幫助土耳其搞戰後重建,就是在跟薦和國作對,不希望共和國肢解土耳其,也就不希望共和國在中東地區獲得決定性的發言權。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嗎年,軍情局就獲得情報,證明法德意等歐盟主要成員國在中東戰爭爆發後就統一了外交口徑,訂下了幫助土耳其進行戰略重建,穩住歐盟東部屏障的戰略計劃。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土耳其是跨洲國家,也是歐盟的東部屏障。隨着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等土耳其的鄰國相繼成爲共和國的盟國或者準盟國,而個於東南歐的希臘與共和國關係密切,法德意等國自然有所防備。甚至可以說。只要法德意等國仍然希望歐盟能夠在國際社會上有所作爲,就得在土耳其問題上與共和國對立。

受此影響,到顏靖穿上自的時候,歐盟僅是共和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

要知道,直到凹年,歐盟仍然是共和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直到口年才被印度超越,而到四隻,又被東盟與非盟超越。東盟還好理解,畢竟除了菲律賓與印度尼西亞之外,東盟的其他成員國都是共和國的盟國,而且早就與共和國綁在了一起,建立了完善的自由貿易制度,在此之前沒有能夠超過歐盟,主要是受大蕭條影響,隨着經濟回暖,東盟肯定是共和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甚至會超過印度,成爲共和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跌落到非盟之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雖然在過去舊多年裡,共和國與非盟的關係進步很快,不但幫助蘇丹等幾個友好國家實現了現代化。還幫助尼日利亞、咯麥隆、網果金等衆多非洲落後國家加快經濟發展,但是作爲世界上最落後的地區,非盟的貿易總量很有限,不到歐盟的五分之一,被非盟超越,只能說明歐盟與共和國的關係確實出了問題。

當然,貿易倒退只算得上是誘引。

如果在力口年上臺執政的不是顏靖宇,而是一個顧衛民那樣的領導人,恐怕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還不會倒退。不管怎麼說,在共和國的國際關係框架中,歐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共和國的經濟建設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按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人均收入來算,共和國經濟還能以每年皖左右的速度穩定增長力年以上。事實上,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的經濟增速就有所減緩,在的時候降到了鎖,到才恢復到皖,而喲年的預計增長只有鰓。也就是說,共和國需要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而加強與歐盟的合作,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在國際格局已定,兩個超級大國的勢力範圍已經確定下來。…吼;。共和國很難的討與幕二世界國家,也就是發展牛凹據剛貿易往來與資本投資來提高經濟增速,只能在幾個主要經濟體上做文章。

歐盟是僅次於共和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非常有潛力的經濟。按照國際經濟評估機構的普遍預測,隨着軍事一體化與政治一體化走上正軌,歐盟經濟肯定會在基礎建設的拉動下,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期。

雖然以歐盟的基礎情況,特別是在與生產力發展息息相關的關鍵領域的技術水平,不大可能超越共和國,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因爲掌握了“電力革命”的核心技術,而且通過約多年的大力發展,在該領域的領先優勢已經非常明顯,所以只要共和國當局能夠解決人口老齡化與生育率偏低這兩個問題,就能迎來新的經濟增長期。隨着各種鼓勵生育政策逐步顯現效果,生育率開始回升,老齡化問題得到解決,預計在田年代末或者的年代初,共和國的經濟增速將超過慨,並且持續增長力年以上。到幼年代初,隨着共和國的人口再次回升到州乙以上,成爲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頭號人口大國在此期間,共和國的人口總量有可能跌到歐盟之下,共和國的經濟總量肯定在歐盟之上。但是誰都不能否認,歐盟確實擁有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刃年代中期,歐盟很有可能成爲三大經濟體中的人口最多的一個到時候共和國的人口很有可能在8億以下,而歐盟則有可能超過8億,美國的人口則在7億左右,從而成爲全球最大市場體。本站斬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奶…8。酬敬請登陸閥使!

總而言之,從經濟上考慮,共和國沒有理由與歐盟交惡。

問題是,顏靖宇絕對不是一斤,以經濟建設爲頭號政治目的的領導人。

雖然不能否認顏靖宇搞經濟建設的能力,要知道,他在擔任廣西主席期間,不但完成了王元慶沒有完成的事業,還把廣西建設成了共和國最富裕的地區,而且是共和國面向東盟的主要窗口。回到中央之後,顏靖宇擔任的第一個職務就是國務院總理,而他在此期間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國家經濟建設。即便在擔任國家副元首之後。因爲顧衛民在經濟管理上也有一手,所以沒有獲得多少表現機會,顏靖宇也爲國家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最受人稱讚的就是在對外貿易上,理順了共和國與諸多盟國、以及友好國家的關係,不再把貿易開放作爲援助手段之一,至少不再是主要援助手段,爲國家減少了很多損失。但是在很多人眼裡,顏靖宇並不是一個以經濟建設爲重的領導人,而是王元慶那樣的,以對外擴張,以及提高共和國的國際影響力爲重的領導人。當然,這不是說王元慶沒有管經濟的能力,事實上,王元慶發展經濟的能力絕對不在紀佑國之下,更不比顧衛民差,只是與取得的其他功績相比,王元慶在經濟上的作爲就不那麼突出了。

總的來說,顏靖宇絕對不會爲了經濟問題而容忍歐盟的挑釁行爲。

當然,顏靖宇也不是不關注共和國的經濟建設。

早在口月,即顏靖穿上任後的第一次中央高層會議,他就做了一份與經濟有關的戰略發展報告,其中明確提到,共和國有能力在不依靠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情況下,憑藉建立起來的幾個市場共同體與自由貿易區來維持國家長遠發展,確保在進入下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時候,不會缺乏海外市場與資源市場。

可以說,這份報告非常充分的證明了顏靖宇在經濟上的才能。

按照顏靖宇的估計,在墜年代末或者年代初,共和再首先要考慮的絕對不是經濟上的問題。當然,這涉及到了兩種情況,即世界大戰有沒有爆發。

如果世界大戰已經爆發,或者即將爆發,在此時期,共和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戰勝強大的美國,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在民族存亡之秋,經濟問題必須讓步。也就是說,共和國當局不會遇到經濟問題。如果世界大戰沒有爆發,而且不大可能爆發,通過的年左右的努力建設,以共和國爲核心的幾個市場共同體與自由貿易區,比如“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一南亞市場共同體。東北亞市場共同體。中非自由貿易組織。等,將進入成熟時的,即主要成員國要麼已經是發達國家,要麼即將成爲發達國家。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人口都將在刃舊年的基礎上增長打手倍以上,有的還會增長數倍,共和國絕不會缺乏海外市場。在此情況下,共和國確實沒有理由爲經濟發展擔憂。也正是如此,共和國當局確實沒有理由爲了歐盟的市場,一定要在經濟以外的問題上向歐盟讓步?

在顏靖宇看來,不是共和國更需要歐盟,而是歐盟更需要共和國。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是一個統一國家,而歐盟則是多個國家的邦聯性國際組織。如此一來,共和國可以圳山“六關係密切的歐洲國家,比如希臘、羅馬尼亞、塞黑同獅叭巍的一體化進程,甚至阻撓歐盟走向統一。問題是,歐盟卻沒有能力干預共和國內政,至少不可能讓共和國當局在制訂戰略計劃的時候,因爲歐盟的影響,而對歐盟有所保留,甚至容忍歐盟的某些過分舉措。

實俐情況也是如此。

力名年,顏靖宇順道訪問了幾個歐州國家之後的階月內,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波蘭、比利時、奧地利、捷克等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就正式回訪共和國,搞得顏靖宇不得不讓閻尚隆總理去接待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萬幸的是,大部分歐洲國家施行的都是“議會總理制。”即國家的實際領導人是政府總理,而不是國家元首,所以讓國務院總理去接待他們,也不算過分。

這些歐洲國家領導人在訪問共和國的時候,無一例外的提到了共和國與歐盟的傳統友好關係,以及雙邊貿易往來的重要性,希望共和國能夠在相關方面維持原先政策,加強與歐盟的合作。言外之意,就是共和國當局在某些問題上有點過頭,不有關降低歐盟在外交與貿易上的地位。

顯然,這樣的訪問,與乞求沒有多大區別。

雖然在刀溝年上半年即刀倍財年度的下半年,共和國與歐盟的貿易往來出現了恢復性增長,預計在喲財年度,歐盟將超過非盟,成爲共和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而且與前面兩個的差距將非常微小,但是顏靖宇並沒困此改變對歐盟的基本政策,即只要歐盟不肯在對土援助上做出讓步,共和國當局就不會積極鼓勵與歐洲的貿易往來,更加不會向歐盟輸出關鍵技術。

就在2個月前,好財年度最後一次全體代表大會上,顏靖宇親自否決了由馬經赫等舊多個代表發起的廢除涉及到歐盟的技術禁令提案,將《技術出口管制法案》的有效期又延長了一年,並且加大了管制範圍,將之前一些經過特別審批之後可以出口的軍民兩用技術列入了管制範圍之內。因爲美國早就不指望從共和國獲得尖端技術,而其他國家又沒有能力消化共和國的尖端技術,所以該法案主要針對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特別是像歐盟這種有能力消化尖端技術的發達經濟體。

顏靖宇這一舉措對歐盟一體化進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要知道,幾個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歐洲國家也在限制範圍之內,而這些國家都希望通過共和國提供的先進技術來加快經濟發展速度,趕超法德意等國。這其中,最爲積極的就是希臘。7月初,希臘政府就表示,如果歐盟不能在年底與共和國進行的技術合作談判中取得圓滿成果,讓共和國解除技術出口限制,希臘會重新考慮國家定個。本站斬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奶…8。酬敬請登陸閥使!

雖然希臘只是斤,彈丸小國,而且早已不是歐州的文明中心,但是作爲歐州幾個新興經濟強國之一,希臘的影響力並不小。

更重要的是,如果希臘像數年前退出北約那樣,突然宣佈退出歐盟,很有可能產生骨牌效應,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黑、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衆多在一體化進程中沒有獲得太多好處的歐盟成員國做出同樣的選擇,從而導致法德意等歐浙傳統強國數十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正是如此,有人認爲,顏靖宇已經向歐盟下達了最後通蝶。

用法新社在6月底發表的社論來說,共和國元首否決了廢除《技術出口管制法案》提議的時候,北京對歐盟一體化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華盛頓,共和國成爲了歐盟必須高度重視的頭號對象。

不管這斤,評論如何,歐盟只剩下了最後的選擇,那就是在喲年年底召開的“中歐技術合作戰略洽談”。雖然這只是一次部長級別的非正式談判,而且前面力多年都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幾乎所有歐洲人都在2個月前發現,數個月後在拍林召開的這次部長級會議肯定會影響到歐州的未來,並且影響到每一個歐洲人。

在此背景下,顏靖宇自然不會認爲共和國應該幫助歐盟推進一體化。

很明顯,之前好幾年,共和國的大部分政策都是在遏利歐盟的一體化進程,至少沒有積極幫助歐盟推動一體化。

正是如此,在裴承毅提到歐盟的時候,顏靖宇纔會做出那樣的反應。

作爲國家領導人,顏靖宇非常清楚,在國際關係中,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不管是打擊歐盟、還是扶持歐盟,都不是由領導人的心情決定的,而是由共和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如果幫助歐盟推動一體化進程對共和國有利,那麼領導人就應該放下架子,採取積極行動。

也就是說,裴承毅還得讓顏靖宇相信,幫助歐盟實現一體化對共和國有利!

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21章 重大遺漏第46章 由守轉攻第46章 突防第6章 管中窺豹第10章 秘密逮捕第47章 範本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7章 潛移默化第58章 聲東擊西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7章 秘密武器第2章 分水嶺第36章 牽制力量第47章 範本第13章 救場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81章 早死晚死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0章 轉折點第87章 強力佯攻第55章 多用途第33章 幽靈折戟第14章 收復失地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章 分水嶺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46章 家門不幸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33章 兩面三刀第47章 準點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54章 外交鬥爭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1章 兩重天第5章 衆望所歸第59章 低空坦克第64章 別無選擇第93章 全面調整第6章 飛赴紐約第77章 急轉直下第15章 羣策羣力第63章 一錘定音第39章 空中航母第60章 致命威脅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75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戰爭決心第69章 命不該絕第34章 超級航母第39章 鬥法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47章 厲害關係第153章 機會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24章 推銷戰爭第44章 臨時決策第46章 突防序八生死角逐第14章 隱秘行動第22章 移民潮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34章 全面爆發第57章 關鍵一步第65章 正式宣戰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55章 冷遇第153章 機會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24章 出山第30章 戰略要地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29章 心態第65章 X艇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8章 漁翁之利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13章 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