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打破僵局

※月打手 日夜間的突然打擊,不但讓杜奇威年忙腳亂,執鈕巾圖聯邦政府的兩個大人物震驚不已……因爲戰鬥爆發的時候,正好是美國東部時間舊日點左右,所以洛布林夫人在吃了午飯之後,沒有返回國務院,而是直接去了白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洛布林夫人接到前線戰報的時候,美國總統蘭德斯正在會見幾位具有猶太血統與土耳其血統的聯邦議員,並且信誓旦旦的向這幾位議員保證。美國當局絕對不會讓以色列與土耳其戰敗。嚴格說來,蘭德斯也沒有吹牛。不管怎麼說,美國當局肯定不會讓以色列戰敗,至於土耳其。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幸好洛布林夫人提前打了招呼,所以蘭德斯提前送走了那幾個議員。

可想而知,當蘭德斯聽到“俄勒網”號航母戰鬥羣全軍覆沒的消息時,會露出什麼樣的神色。

因爲戰鬥剛網結束。所以洛布林夫人在彙報情況的時候,沒有提到準確數據。

事實上,當時也沒人可以給出準確數據。

因爲事關重大,五角大樓收到消息後就向洛布林夫人彙報了情況。等到洛布林夫人趕往白宮的時候,五角大樓才發來了一份估計數據。按照五角大樓的估計。如果之前收到的戰報沒有錯,即戰鬥羣的3艘航母、3艘巡洋艦與6艘驅逐艦全軍覆沒,那麼美國海軍官兵的陣亡與失蹤人數肯定會超過打手 刃。暫且不說其他損失。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共和黨政府面臨下臺的威脅。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哪怕是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與半島戰爭中,美國海軍也沒有如此慘重的傷亡。更重要的是,在蘭德斯向國會提出派兵參戰的請求時,民主黨的議員就在衆議院與參議院先後提出了同一個問題,即如何保證美國不會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不可承受的損失。雖然民主黨議員順應選民的思想,沒有說得過於直接,即沒有說出美國當局如何避免與共和國爆發戰爭,但是意思表達得非常明確,即這場由共和國極力宣揚的戰爭只能取勝,不能失敗。不然共和黨政府就得承擔一切責任。

母庸置疑,蘭德斯不是那種有勇氣承擔責任的總統。

說得不客氣一點,蘭德斯在此之前甚至沒有意識到需要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

面對洛布林夫人,蘭德斯提出的第一斤。問題就是共和國是否與此有。

顯然,這是一個毫無營養的問題。

在提交給國務卿的報告中,五角大樓的那些官員沒明確無誤的提到。雖然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共和國空軍或者共和國海軍襲擊“俄勒網”號航母戰鬥羣,但是有理由相信,除了共和國之外,沒有第二個國家有能力、也有理由襲擊美國艦隊。也就是說,五角大樓肯定了襲擊“俄勒網”號航母戰鬥羣的就是共和國軍隊,只是要把這件事情擺到檯面上來,美國當局還缺乏足夠的證據。

問題就在這裡,能夠找到證據嗎?

在洛布林夫人的要求下,蘭德斯召開了緊急網絡會議,不但讓參聯會的將軍做了情勢評估,還讓遠在前線的杜奇威彙報了戰場情況正是如此。杜奇威纔在最爲關鍵的時候沒能對美軍部署做出調整,差點成了共和國軍隊的俘虜。

在參聯會的將軍看來,找到證據根本不是問題。

從理論上講,找到證據確實不存在多大的問題。不管怎麼說,紅海平均水深不到沏米,交戰海域的最大深度不會超過打手 功米,打撈戰艦殘骸的工作有難度,卻沒有不可克服的難度。只要能夠將戰艦殘骸撈起來,哪怕只是部分殘骸。也能從中找到可以指向共和國的證據。

問題是,在杜奇威看來。關鍵不是找到證據。

用杜奇威的話來說。等到美國海軍派出的工程船將戰艦的殘骸打撈起來,戰爭早就結束了,到時候就算能夠取得可以用來指責共和國的證據,美國還能夠爲了一場已經結束的戰爭與另外一個超級大國打一場世界大戰嗎?更何況,本來就是共和國率先出兵土耳其,美國以土耳其盟國的身份參戰,打擊美國艦隊也是正常軍事行動。如果考慮到美國軍隊已經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協助以色列軍隊入侵敘利亞。並且在戰場上與敘利亞、以及作爲敘利亞盟國的共和國的軍隊作戰,那麼共和國更加有理由,即以協助敘利亞進行防禦反擊爲由打擊美國艦隊了。

事實上,美國總統與國務卿要的不走向薦和國開戰的理由。

不得不承認,洛布林夫人與蘭德斯都是政治場上的老手。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兩人以尋找反擊理由爲由,召集參聯會成員與杜奇威開會,就是想借杜奇威的嘴巴。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參聯會將軍們閉上嘴。作爲政治家,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都知道,美國最大的威脅不是共和國,而是那些渴望戰爭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凹敬請登陸閾讀,切要知道,如果讓這些軍人掌握了可以向共和國宣戰,他們肯定會毫無顧忌的引爆一場世界大戰。

杜奇威出面,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的目的達到了。

確定無法立即找到反擊共和國的理由之後,話題轉到了戰場上,即美國應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有所取捨。

因爲在前面討論“證據”的時候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所以討論到這個問題時,五角大樓與前線司令部同時發來消息,共和國陸軍聯合兩伊軍隊在北方戰線上發起大舉進攻,已經對馬拉蒂亞與伊斯肯德倫構成威脅。

必須承認,裴承毅無意中幫了杜奇威一把。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不是共和國陸軍在北方戰線上發起總攻,不管杜奇威是否願意做出讓步。在參聯會的逼迫下,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都會讓杜奇威就範,即在的面戰場上找回損失。爲此,美國必須繼續向土耳其增兵,甚至得在動員了國民警衛隊之後,進行更大範圍的戰爭動員,比如徵召在過去蚌中退役的軍人,特別是陸軍軍人與空軍飛行員,擴大軍隊規模。向國會申請更多的戰爭開支,爲土耳其與以色列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小甚至的以最後通聯的方式,讓那些遲遲不肯在這場戰爭中表態的盟國出兵。可以說,就算這麼做了,也沒人能夠保證美國能夠取得全部勝利,而帶來的結果,恐怕只有那些爲美國軍隊、以及盟國軍隊提供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的軍火商。因爲參聯會的將軍一直在設法擴大戰爭規模。所以照此發展下去,很有可能讓美國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與共和國打一場世界大戰。毫無疑問,美國絕對不可能成爲最後的贏家。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正是這條戰報,讓杜奇威抓住了改變美國命運的機會。

事實上,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也希望有人在這個時候出來扭轉局勢。

不是戰場上的局勢,而是美國高層的局勢。

在洛布林夫人問到能否在北方戰線上取勝的時候,杜奇威順坡下驢,先對北方戰線上的戰局做了分析,然後對共和國陸軍的進攻特點打手 做了分析,最終推導出結論,即不管美國是否繼續向土耳其增兵,除非向共和國陸軍的進攻部隊投擲戰術核彈頭,不然誰也無法阻止伊斯肯德倫與馬拉蒂亞在力日之前淪陷。爲了“說服”總統,杜奇威還明確提到,就算能夠在力之後向土耳其增派作戰部隊,也應該首先穩住從托羅斯山脈到傑伊漢河的防線,阻止共和國軍隊繼續向安卡拉挺進。更重要的是,美國要想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就得在南方戰線上有所作爲。

雖然杜奇威沒有明說。但是參會的其他幾位將軍多聽出了更深層次的含義,即要想保住以色列,就得放棄土耳其。

能夠成爲參聯會成員。自然不是吹出來的。

有點軍事才華的人都知道,打下馬拉蒂亞與伊斯肯德倫之後,裴承毅肯定會在北方戰線上轉攻爲守,充分利用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地面部隊,最多在北方戰線上保留2個戰鬥單位,將其他主力部隊轉移到南方戰線上去。雖然在北方戰線上活動的個戰鬥單位的情況都不太理想,都需要至少打手 個星期的長時間休整,但是在第七戰鬥單位沒有參戰,以及第二戰鬥單位與第九戰鬥單位在南方戰線上以防禦作戰爲主,戰鬥力沒有大幅度下滑。最快7月底、最奶月初,裴承毅就能在南方戰線上集結到6個戰鬥單個。發起一場誰也阻止不了的進攻。更重要的是,到8月初,敘利亞肯定能夠完成第一階段戰爭動員,武裝田萬地面部隊。就算這些部隊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也能承擔大部分的後勤保障工作,讓共和國陸軍戰鬥單位裡的支援旅執行戰鬥任務。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在攻打以色列的時候,單位作戰能力將提高倍以上。毫無疑問,這是一支極爲恐怖的進攻力量,別說以色列國防軍,就算美軍全面動員,也不見得能夠取勝。

丟掉半個土耳其算不了什麼,可是丟掉以色列卻是誰也無法接受的。

暫且不說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那幾個美軍將領就不會忽視這斤。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丟掉了以色列,參聯會的將軍都要擔負起責任。當然,最害怕承擔責任的不是軍人,而是政治家。

比較諷刺的是。被杜奇威這番話嚇住的就是蘭德斯。

要知道,就在召開網絡會議前,蘭德斯才拍着胸脯向猶太議員保證,白宮與美國聯邦政府絕對不會拋棄以色列,哪怕與共和國打一場全面戰爭,美國都不會讓步。也就是說,真要到哪一步,美國就將打一場註定贏不了的戰爭。事實上。根本到不了那一步,只要共和國軍隊攻入以色列境內。那些被忽悠了的猶太人就會採取行動,蘭德斯需要承擔的不僅僅是政治家的責任,還有擔保者的責任。

正是如此小杜奇威網介紹完情況,蘭德斯就開始詢問對策。

讓奇威給出的對策非常簡單,那就是放棄在北方戰線卜的污瓜擊行動,僅用最有限的兵力幫助土耳其守住戰略防線,並且敦促土耳其當局儘快完成戰爭動員,然後將主要防禦任務交給土耳其國民軍,美軍主力全部轉戰南方戰線。

針對這個回答,蘭德斯的第一個提問就是能否守住戰略防線。

當然,杜奇威不會對這樣的問題給出正面答覆,他也無法給出直接。

洛布林夫人的問題就要有意義得多了。準確的說,不是問題,而是她對杜奇威這一軍事力量調整的擔憂,即共和國軍隊會不會藉此機會進軍安卡拉,像之前宣佈的那樣。逮捕土耳其領導人,並且將他們移交海牙國際戰爭法庭。

事實上,杜奇威也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對局勢做了一番分析。

在他看來,共和國陸軍已經將能夠派來的部隊全都派了過來。留在束埔塞與琉球的兩個戰鬥單位是共和國陸軍的戰略預備隊,是絕對不應該輕易動用的部隊。也就是說。在前線戰場上,只有第七戰鬥單位還沒有參與作戰行動。雖然共和國陸軍攻佔馬拉蒂亞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在只有打手 個戰鬥單位的情況下。共和國軍隊進軍安卡拉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美以聯軍能夠搶先在南方戰線上發起進攻,就能迫使裴承毅向該方向增兵,從而阻止共和國陸軍攻打安卡拉。

說到這裡,洛布林夫人正式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戰爭在什麼時候結束。

顯然,這也是蘭德斯想提的問題。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不好回答的問題。

如果在舊天前,杜奇威肯定會迴避這斤。問題,甚至不會發表任何意見。只是作爲一位有責任心的將軍。杜奇威再也無法迴避這個問題。洛布林夫人能夠當着總統與幾位參聯會將軍的面提出這斤,問題,也是希望用杜奇威在軍隊中的威望、特別是在戰爭中的威信來壓制參聯會將領,將停戰從思想變成行動。

正是如此,杜奇威給出了一個非常直接的回答,那就是越快越好。

按照杜奇威的說法,美土聯軍已經戰敗,就算美軍全力以赴,美國當局與以色列當局積極配合,美以聯軍輸掉戰爭也是遲早的事情。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共和國當局也不希望與美國打一場全面戰爭,不然不會用庫爾德人問題做文章,不然也不會在以色列出兵入侵敘利亞之後,仍然把重點放在北方戰線上,更不會通過襲擊美國艦隊的方式來迫使美國當局承認戰敗,所以共和國軍隊不大可能真正殺入以色列,也不大可能消滅以色列,最多會將戰線推上戈蘭高地。考慮到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來穩定庫爾德斯坦地區,需要依靠周邊國家提供的幫助,所以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不會幫助敘利亞收復戈蘭高地,至少不會幫助敘利亞收復整個戈蘭高地。如此一來,美國能做的,就是在局勢變得最糟糕之前,在不得不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之前,利用手裡僅存的果實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從而最大限度的確保美國與以色列的利益。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杜奇盛沒有直接說出來。

那就是,只有在相對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才能彌補北方戰線上的損失,讓共和黨政府度過難關。

洛布林夫人一下就聽出了杜奇威的意思。

雖然蘭德斯的政治才能不如洛布林夫人,但是面對這麼明顯的暗示,自然不會犯糊塗。

正是如此,會議進行到這斤。時候,才正式進入關鍵話題,即要不要儘快與共和國秘密接觸,商討停戰談判的事情。

母庸置疑,參聯會的三位將軍全都表示反對,沒有一個支持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

萬幸的是,決定美國聯邦政府基本政策的不是參聯會的將軍,而是白宮與國務院的政治家。爲了安撫昨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軍人,蘭德斯在是否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的問題上顯得非常猶豫,等於把皮球踢給了洛布林夫人。因爲杜奇威是軍人,而且在介紹情況的時候,杜奇威就暗示了洛布林夫人,他不可能站在軍隊的對立面上,所以國務卿沒有把皮球踢給杜奇威,而是親自提出了停戰談判。當然,洛布林夫人是個非常厲害的政治家,在提出談判的時候,她沒有忘記提到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通過停戰談判。爲南方戰線上整部署爭取時間。也就是說,如果談判不成,就算在北方戰線上戰敗了,也得拼盡全力,在南方戰線上取勝。

不得不說,洛布林夫人的影響力超過了蘭德斯。

在她拍板之後,蘭德斯就沒再提出別的方法,直接授權由國務院全權負責停戰談判的準備工作,並且由杜奇威提供協助。

也許,這算得上是最好的結果了。

第15章 表態第101章 中國意第57章 偷襲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19章 干將出馬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1章 總體戰略第2章 分水嶺第49章 保留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64章 龍出昇天第37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亮底牌第48章 誰綁架誰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56章 領頭羊第28章 親自動手第63章 外交鬥爭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15章 焦頭爛額第5章 不安因素第9章 以退爲進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5章 新焦點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8章 小內閣第36章 天助我也第40章 難題序十五運籌帷幄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42章 回心轉意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23章 說客第110章 殺機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29章 斬首行動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3章 麻煩纏身第41章 應對措施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69章 轉折第56章 由海向陸第25章 逃生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7章 打草驚蛇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25章 逃生第43章 大家當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16章 救人第57章 關鍵一步第53章 建議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3章 頭緒第51章 刀尖第153章 機會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5章 突變第17章 積極主動第21章 易筋伐髓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81章 微妙關係第52章 傳話筒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89章 狗急跳牆第35章 主動迎戰第73章 新紀錄第24章 撲朔迷離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74章 開盤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章 餘熱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5章 軍火貿易第141章 佯攻第48章 緊鑼密鼓第72章 金融戰第98章 最後一擊第118章 中堅力量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47章 重生第85章 決戰跡象第71章 吝嗇鬼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05章 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