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決戰態勢

二管發生了什麼事。只要戰爭還沒結束,軍人就不能鬆頭。

阿塔圖爾克大壩被毀之後,裴承毅別無選擇,只能讓袁晨皓強攻錫韋雷克。

舊日天亮前,第十戰鬥單位放棄了前往加濟安泰普的計劃,從尚勒烏爾法北上前往錫韋雷克,協助第一戰鬥單個強攻這座軍事要塞。同一天上午,裴承毅給王學平與江晚承下達了新的命令,即第八戰鬥單個繼續死守巴赫切,第五戰鬥單位在固守陣地的時候要向美土聯軍、特別是奧斯曼尼耶南面的美軍第2裝甲師施壓。

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安排,因爲第六戰鬥單位的戰鬥旅被困在了尼濟普,支援旅的大部分兵力都得南下前往敘利亞北部地區,救助被洪水圍困的敘利亞平民。更要命的是,受突如其來的洪水影響,敘利亞當局遇到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爲了穩住敘利亞的局勢,共和國當局已經答應緊急提供一批救災物資,而承擔運輸任務的就是之前用來安排運送第七戰鬥單位的戰略運輸機羣。也就是說,被裴承毅寄以厚望的第七戰鬥單位無法及時到達戰場。如此一來,不但第五戰鬥單個與第八戰鬥單位要繼續死守,就連南面的第九戰鬥單個與第二戰鬥單位都的自尋出路,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的增援部隊身上。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到此,北方戰線上的戰鬥集中在了兩個方向,一是錫韋雷克、二是巴赫切。

可以說,雙方指揮官都知道,誰能率先取得突破,誰就能夠掌握主動權,決定下一階段作戰行動的主要方向。

必須承認,共和國陸軍在這個時候遇到了開戰以來最大的挑戰。

在錫韋雷克,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要面對相當於2個師的美軍部隊,而在巴赫切。第八戰鬥單個則要頂住2個美軍師的輪番進攻。讓裴承毅擔心的不是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能不能打下錫韋雷克,而是第八戰鬥單位能不能堅持到援軍到達。

第八戰鬥戰鬥單位在巴赫切守了天,而在出發的時候只帶了天的作戰物資。因爲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援旅要全力支持攻打錫韋雷克的作戰行動,第六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則都在南面參加救災行動,所以爲第八戰鬥單個運送作戰物資的垂直起降運輸機非常有限,每天最多隻能運送姓噸物資,而這僅僅是第八戰鬥單位一天所需物資的零頭。

如果無法爲第八戰鬥單個提供作戰物資,要想守住巴赫切,就得付出慘重的代價。按照王學平的報告,第八戰鬥單位的傷亡已經超過三成,如果繼續堅持下去,不但傷亡數字會繼續攀升,能否守住巴赫切都是個問題。

雖然有幾個參謀建議讓第五戰鬥單位前去支援第八戰鬥單個,但是裴承毅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客觀的講,第五戰鬥單位是當時唯一能夠及時馳援巴赫切的作戰部隊,但是第五戰鬥單個的狀態不比第八戰鬥單位好多少,傷亡比例超過了兩成。更加重要的是,第五戰鬥單個也嚴重缺乏作戰物資。用江晚承在戰後的話來說,如果不是佔領了奧斯曼尼耶,可以從美土聯軍手裡奪取一些物資,第五戰鬥單位根本堅持不到舊日。以當時的情況,讓第五戰鬥單位放棄奧斯曼尼耶,前往巴赫切,不但不能起到增援第八戰鬥單位的作用,反而會使巴赫切成爲美軍的重點炮擊目標,使2個戰鬥單位都受到更沉重的打擊。事實上,把第五戰鬥單位派出去之後。裴承毅一直沒讓2個戰鬥單位一起行動,就是爲了避免兵力過於集中。遭到美軍遠程炮火的重點打擊。

以當時的情況,幾乎沒有辦法增援第八戰鬥單位。

如此一來,裴承毅別無選擇,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錫韋雷克方向上。

在向袁晨皓部署任務的時候,裴承毅就明確無誤的提到,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得看能否及時打下錫韋雷克,並且及時向馬拉蒂亞進軍。只有在錫韋雷克與馬拉蒂亞方向上向美土聯軍施加壓力,迫使美土聯軍向這邊增兵,才能緩解巴赫切方向上的壓力,讓第八戰鬥單位獲得喘息機會。

這次,裴承毅改變了方法,在安排任務的時候就直接提到,最遲不過打手 6日凌晨,就算沒能打下錫韋雷克,也要派遣部隊從切爾米克向馬拉蒂亞進軍,並且在攻打馬拉蒂亞的時候有所作爲。

袁晨皓是斤,聰明人。不用裴承毅多說也知道該怎麼處理當前的局

把第十戰鬥單位從尚勒烏爾法召回來的時候,袁晨皓就把伊朗導伊拉克的聯絡軍官找了過來,給兩伊軍隊安排了任務。伊朗陸軍的3個師北上前往切爾米克,頂替之前在該方向上行動的第一戰鬥單位的作戰部隊,並且替第十戰鬥單位修建進攻陣地。伊拉克陸軍的參戰部隊全部開赴錫韋雷克,頂替第一戰鬥單位執行圍困任務。也就是說,袁晨皓擺出了圍而不攻的架勢。

當然,重點還是2個戰鬥單位。

叨十戰鬥單位直接趕赴切爾米支,中塗其系沒做停留‘門’第單位將陣地移‘交’給伊拉克軍隊之後,陸續到錫韋雷克西北方向上集結。雖然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援旅的主力仍然在南方活動,但是這番部署足以讓杜奇威相信。共和國陸軍很有可能在無法迅速攻佔錫韋雷克的情況下,直接攻打馬拉蒂亞。因爲伊朗與伊拉克投入了大約舊萬兵力,除了在後方維持秩序與保護後勤‘交’通線的部隊之外,大約有6萬兵力在前線活動,這些部隊完全能在共和國陸軍遠程炮兵的支援下完成圍困錫韋雷克的衆人。加上第十戰鬥單位擁有非常強大的戰術空運能力,所以杜奇威完全有理由爲馬拉蒂亞擔心,至少在持續數天的戰鬥中,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不用爲後勤保障發愁。更重要的是,美土聯軍把主力放在了錫韋雷克,馬拉蒂亞的防禦非常空虛。僅有2個土軍旅與美軍第四突擊師的部分部隊,根本不是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對手。因爲錫韋雷克其他方向上的通道已經被共和國軍隊控制,所以佔領馬拉蒂亞就能迫使美土聯軍放棄錫韋雷克。如此一來。共和國軍隊甚至不需要出動一兵一卒,就能全殲錫韋雷克的守軍。當然。前提條件是,必須打下馬拉蒂亞,而且得以非常快的速度打下馬拉蒂亞。

以杜奇威的能耐,不可能不知道,這很有可能是裴承毅的“緩兵之

開戰到現在,第一戰鬥單位向西突擊了近勸千米,實際里程超過了打手 墜千米。如果算上第一戰鬥單位在這舊多天內參加過的戰鬥,就算共和國陸軍在這舊多內取得了很大進步,部隊的戰鬥力提高了許多,第一戰鬥單位也已是強弩之末。相對而言,第十戰鬥單位的情況稍微好一點,但是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其進攻能力肯定降低了許多。

也就是說,這2個戰鬥單位能否打下馬拉蒂亞是個很大的問題。

事實上。杜奇威完全有理由相信,正是因爲在東面戰場上作戰的2個戰鬥單位的進攻力量大幅度下滑,裴承毅在安排作戰行動的時候不得不放棄北上攻打馬拉蒂亞的想法,讓第十戰鬥單個去了尚勒烏爾法。要知道,馬拉蒂亞是土耳其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就算裴承毅不打算進軍安卡拉,爲了戰後談判着想,也應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攻佔這座城市。從之前的戰鬥也看得出來,爲了取勝,裴承毅不會有太多的顧慮,更不可能放過如此重要的目標。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參加進攻作戰行動的共和國軍隊無法順利打下馬拉蒂亞。

綜合考慮整個北方戰線上的局勢,更讓杜奇威相信,這是裴承毅在迫使他分兵。

錫韋雷克已經被合圍,就算第四突擊師的運輸機羣還能出動,也無法迅速將美軍主力轉移到馬拉蒂亞。因爲錫韋雷克的戰略價值不在馬拉蒂亞之下。如果丟掉錫韋雷克,無論如何也守不住馬拉蒂亞,所以杜奇威只能另想他法,從其他地方調遣部隊,加強馬拉蒂亞的防禦力量。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凹敬請登陸閱讀

能夠及時增援馬拉蒂亞的,只有在巴赫切方向上活動的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

也就是說。杜奇威不得不在這個時候有所取捨。

強攻巴赫切,還是保住馬拉蒂亞?

這是一個非常痛苦,也非常艱難的抉擇。

已經有足夠的跡象表明,困守巴赫切的第八戰鬥單個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只要進攻持續下去,不出好小時,裴承毅就會放棄巴赫切,讓這支作戰部隊向南突圍。爲了殲滅該部隊。杜奇威已經做好了安排,打算在伊斯拉希耶北面投入打手 萬美軍與大約舊萬土耳其國民軍。如果一切順利。殲滅第八戰鬥單位之後,美土聯軍能夠順勢攻打奧斯曼尼耶,殲滅盤踞在那裡的第五戰鬥單個。雖然沒能按照杜奇威之前的預料,如願以償的殲滅在尼濟普受到洪水衝擊的第六戰鬥單位,但是隻要能夠殲滅第五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同樣能夠改變戰局。

杜奇威不可集不知道,裴承毅集中兵力攻打馬拉蒂亞,就走向爲巴赫切解圍。

設想一下。如果杜奇威將圍攻巴赫切的部隊派去增援馬拉蒂亞,就算在沒有主力部隊的情況下,共和國軍隊仍然無法打通前往巴赫切的地面通道,裴承毅也很有可能讓第五戰鬥卓位與第八戰鬥單位先後向南突圍,衝開美土聯軍的包圍圈。到時候,就算能夠守住馬拉蒂亞,也無法重創對手的主力部隊。因爲第六戰鬥單個的損失並不大,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以調整部署的方式,最終集中3個、甚至個戰鬥單位的強大兵力,再次向伊斯肯德倫發動進攻。就算裴承毅無法集中這麼”。辦會設法把第七戰鬥單位派過來。與第六戰鬥單箇舊第五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不管怎麼說,如果增援馬拉蒂亞,美軍很有可能措施扭轉戰局的唯一機會。

問題是,能夠放棄馬拉蒂亞嗎?

雖然杜奇威堅信第一戰鬥單個與第十戰鬥單個的狀態非常不理想,無法繼續保持進攻強度,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兩個戰鬥單位總能在最重要的關頭創造奇蹟。要知道,在此之前,也有人認爲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打不下迪亞巴克爾。站在杜奇威的角度,他必須擔心裴承毅假戲真做。即在美軍不增援馬拉蒂亞的情況下。讓2個戰鬥單位集中全部力量發動進攻。

如果共和母軍隊在2制、時內打下馬拉蒂亞,戰局將邊得對美軍極端不利。

要知道,從馬拉蒂亞到巴赫切,不但有高等級公路與鐵路,沿途還沒有一座人口在2萬人以上的城市,全是些小城鎮。也就是說,只要共和國軍隊及時打下馬拉蒂亞,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軍巴赫切。

顯然,這就是裴承毅的用意。

不管杜奇威救不救馬拉蒂亞。他都能替巴赫切的第八戰鬥單位解

從這個角度講。杜奇威就不能不救馬拉蒂亞。原因很簡單,放走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最多是讓美軍少了兩個戰果而已。因爲這兩個戰鬥單個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損失慘重,所以很難在短期內再次參戰。如果丟掉了馬拉蒂亞,還放跑了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美軍損失的就不是戰果,而是最後一線希望。

佔日上午,確定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開始調整部署後,杜奇威給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的指揮官下達了命令,讓他們集結至少打手 個裝甲旅與2個步兵旅的兵力,在傍晚之前從巴赫切出發,務必在舊日天亮之前到達馬拉蒂亞,並且協助在該地負責防禦工作的第剛突擊師鞏固防禦陣地。

隨後,杜奇威還聯繫了土軍總參謀部,要求土軍高度關注馬拉蒂亞方向上的戰鬥。

當然,杜奇威沒有忘記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讓土耳其國民軍立即投入剛剛動員起來的預備部隊與民兵,在巴赫切與奧斯曼尼耶方向上頂替美軍發起進攻。務必在馬拉蒂亞方向上的戰鬥結束之前打手 阻止共和國軍隊突圍。

雖然沒人認爲土耳其國民軍、而且走動員部隊能夠擋住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的突圍步伐,但是杜奇威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儘量發揮土軍的戰鬥力。爲美軍爭取更多的機會。

杜奇威並不知道,他的對手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雖然從當時的局面來看,袁晨皓很有可能料到杜奇盛會從巴赫切‘抽’調兵力增援馬拉蒂亞。不然不會讓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擺出攻打馬拉蒂亞的架勢,但是袁晨皓並不負責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戰行動,也就不會爲第八戰鬥單位考慮。事實上,裴承毅也沒有讓袁晨皓替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戰行動考慮。由此可見,袁晨皓在安排這輪作戰行動時,優先考慮的肯定不是替第八戰鬥單位解圍,而是要利用攻打馬拉蒂亞的作戰行動,讓美軍放棄堅固的防禦陣地,在運動戰中殲滅美軍主力。

毫無疑問,攻打馬拉蒂亞不是袁晨皓的目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袁晨皓的任務就是儘快向西突擊。與西面戰場上的友軍會師,不然在此之前不會讓第十戰鬥單位南下前往尚勒烏爾法。因爲洪水阻擋了第十戰鬥單位向西‘挺’進的步伐,所以袁晨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集中兵力攻打馬拉蒂亞。

隨着美軍出動。袁晨皓才發現,他此舉竟然幫了王學平與江晚承。

當然,這是好事。

確定美軍準備增援馬拉蒂亞之後,袁晨皓立即認識到,因爲通往馬拉蒂亞唯一公路線並沒打通,而且地面公路里程超過了幼千米,所以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不可能趕在美軍的增援部隊之前到達馬拉蒂亞。

無法及時到達馬拉蒂亞,那就意味着無法順利打下馬拉蒂亞。

也就是說,與西面戰場上的友軍會師的行動不會太順利。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如果是別的指揮官,肯定會另尋他途,比如繞過馬拉蒂亞。但是袁晨皓不是那種知難而退的人,而且在阿塔圖爾克水庫北面進軍,要想利用鐵路線運送物資,就必須攻佔馬拉蒂亞。

對袁晨皓來說。決戰無法避免。

因爲這有2個戰鬥單位,所以袁晨皓不可能同時在錫韋雷克與馬拉蒂亞打兩場決定‘性’的戰鬥,必須設法改變這個局面。

正是如此,從佔日下羊開始,針對錫韋雷克的炮擊突然猛烈了許

到此,馬拉蒂亞方向上的決戰態勢終於形成了。

第62章 十萬火急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6章 秘密交易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38章 定位第146章 攻堅戰第11章 相互試探第50章 粉墨登場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45章 驚天陰謀第49章 保留第5章 變革時代第55章 冷遇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2章 大殺器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96章 突圍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3章 惡鄰第60章 絕不拋棄序十三雄鷹展翅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3章 攻心爲上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88章 開門紅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14章 收復失地第73章 新紀錄第83章 雙管齊下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49章 風雲再起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3章 換屆選舉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8章 複雜化第25章 權力交接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09章 留任第47章 重生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5章 驚天陰謀第15章 有理有據第65章 隨機應變第3章 情報第35章 奇兵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4章 收復失地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24章 衆矢之的第72章 代理人第24章 金融風波第29章 野外求生第54章 對策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章 鬼話連篇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42章 冷戰陰影第54章 第一人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章 有與沒有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57章 偷襲第20章 關鍵所在第89章 雅浦海戰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7章 觀念轉變第35章 絕路第43章 萬事俱備第55章 新焦點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43章 合理使用第56章 雙面間諜第92章 揀便宜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1章 統一進程第30章 超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