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火速增兵

※:戰略師火速增援,沒能讓裴承毅改變強攻油亞只蘇定

舊日中午,裴承毅在吃過午飯後下達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讓袁晨皓在打手 日天亮前發起攻打迪亞巴克爾的作戰行動?不是騷擾性的進攻,而是總攻?

裴承毅沒有在上午下達這條命令,是因爲第一戰鬥單個到當天中午才全部到達比斯米爾,凌雲霄也是在當天中午才確定,第一戰鬥單位能夠在打手 日天亮之前恢復戰鬥力,並且到達前線。

因爲誰都知道共和國陸軍會強攻迪亞巴克爾,所以裴承毅的這道命令產生的影響還不是那麼引人矚目。當天在戰場上發生的事情中,引人矚目的只有兩件,其中之一就是共和國陸軍在馬爾丁修建前線機場。

印度戰爭期間,共和國陸軍就用預製件修建前線機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與幾年前相比,現在的“野戰機場預製組件”不但在設計上更加合理、能夠大大減少組裝時間,還大量採用輕質耐磨損材料、大幅度降低了整套系統的質量?

按照共和國國防部在訂購該系統時提出的標準,在鋪設一條長打手 勸米、寬馮米,能夠讓大型運輸機滿載起降的跑道的情況下,系統的總體質量不得超過0噸,並且可以用力架皿一耳垂直起降運輸機空運,也就是說,力套子系統的單重最大不能超過巫噸,並且得按照母使用的空運吊艙的尺寸標準設計。

考慮到性能指標比較高,所以國防部在與研製該系統的企業簽署研製合同的時候,沒有在價格方面提出過於苛刻的要求。實事求是的講,旺燉的系統質量絕對是非常高的要求。別的不說,即便用最好的輕質耐磨複合材料制,跑道的總質量都不會低於強噸。而其他子系統打手 的質量在狄噸左右。爲了降低成本,就只能選用比較便宜的複合材料,從而使系統質量超過設計要求。

因爲這是國防部主導的項日,所以做技術審批的時候留了餘地。按照用刀架比曰進行空運的標準進行計算,系統的最大質量可以提高到旭噸。也就是說。爲了降低製造成本。可以適當採用廉價的材料,不用過分重視系統技術標準。事實也確實如此,該系統設計完成的時候,總質量已經達到了乃噸,算上隨行人員的必備生活設施與生活物資,系統總質量幾乎就是刃0噸。

從四隻開始,國防部就開始採購這種編號爲刨說,小碴。根據由帥永康親自起草的一份調查報告,只需要掩“野戰機場預製組件”就能保證共和國軍隊在任何地點,在不需要依託固定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完成作戰任務。

不管國防部的這份報告是否切合實際,“野戰機場預製組件”絕對是個好東西。

非常可惜的是,到中東戰爭爆發的時候,共和國陸軍與空軍各只有打手 套該系統。因爲空軍能夠利用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空軍基地與民用機場,所以沒有必要在前線設置野戰機場。在此之前,陸軍也沒有這方面的需耍。直到裴承毅確定需要在北方戰線的中部地區發起一場新的進攻,陸軍才把預製組件送了過來。

僅似斤小時,一座野戰機場就出現在了馬爾丁西郊的曠野中。

新式野戰機場預製組件除了輕巧之外,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組裝起來非常方便。設計的時候,工程師就提出了“無工具組裝”的設想,即所由子系統都用傻瓜式結構連接,組裝的時候只需要對準接口就行了,根本需要使用工具。即便拆卸的時候,也只需要按照組裝的過程逐一拆解。總的來說。就是儘量提高系統的便捷性,儘量爲前線官兵減輕工作負擔,以及部隊的培刮負擔?說的直接一點,任何智力正常的、有一定動手能力的人,都能根據說明書完成組裝與拆卸工作,而且只需要刀名官兵就能在4個小時內完成全部工作,期間只需要擔任運輸工作的部隊把各個子系統送到準確地點?

當然,要讓這套系統發揮作用,還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安裝一套電力供應系統。

因爲電力供應系統的集成質量就在燉左右,所以國防部沒有要求野戰機場系統具有供電能力,而是把兩套系統分開來搞。準確的說,是充分利用部隊已有的移動式電力供應系統,不再單獨投資開發。

正是如此,首先降落到野戰機場上的,正是運送供電系統的4架甘打手 比型運輸機。

隨着供電系統開始工作,一批接一批的大型運輸機源源不斷的趕了過來,送來了大批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

也許有人會問,爲什麼不利用該地區的機場?

在土耳其東南地區。冊哭,很多機場,比如在油亞庶支爾的機場就擁有一條飛卞訓跑道,在巴特曼、錫爾特、馬爾丁與凡城也有機場,不過這些機場的跑道長度都在打手 如米從離地佔米高度算起,起飛滑跑距離爲比口米。也就是說,如果用辦比進行戰略空運的話,只有迪亞巴克爾的機場能夠滿足基本要求。因爲共和國空軍已經淘汰了所有戰術運輸機,而陸軍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又很難執行遠距離空運任務,所以空運都是分兩步做的,即首先由戰略運輸機將部隊與物資送到伊朗或者伊拉克的機場,再由垂直起降運輸機接力。這麼做既耽擱時間,又浪費力氣,效率非常低。

在馬爾丁搭建了野戰機場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說,小比的空運效率產生太大的影響。由於解放了陸航的垂直起降運輸機羣,所以空軍能力反而提高了很大一截。比如在甘比向前線運送作戰部隊的時候,腿凝機羣就能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與作戰裝備。或者參與前線部隊的進攻作戰行動。

當然,讓外界極爲震驚的,還有空軍戰略運輸機羣的工作效率。

因爲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機羣的出動率,加上支持的是全電動運輸機,而不是那些需要消耗航空燃料的戰鬥機與轟炸機,所以在爲小舊服務的時候,野戰機場能夠達到最大工作效率。

從舊日點刃分開始,甘打手 比機羣就以每刃分鐘一批的速度到達馬爾丁。

每批以打手 有口架,依次降落之後。口架運輸機在裝卸貨物的時候補充電能,而機場的維護人員開始清理跑道,爲運輸機起飛做準備、也爲迎接下一批運輸機做準備。因爲返航的時候不需要運載貨物,也就少了裝貨這道程序,所以口架孕比離開跑道,第二批使舊中的第一架已經對準了跑道,進入下降飛行航道,即將降落在由複合材料製造的跑道上。

因爲使用強度太大,機場的維護人員不得不利用運輸機起降的間歇時間,用灑水車向跑道上灑水,以降低跑道的溫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複合材料的熱容性本來就不是很好,加上需要控制質量,就得把跑道做得儘量薄一點。如果不能及時爲跑道降溫,就會引起形變,讓運輸機無法安全起降。

按照每架說,說,說,說,說,小個戰鬥單位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當然,美國的情報機構也不能排除對方讓小比機羣全速運轉。並且利用比2匯機羣等力量,在辦卜時內空運一個戰鬥單位的可能性。事實上,史塔克在向杜奇威彙報情況的時候就提到了這種可能,並且提醒杜奇威,共和國軍隊以前不是沒有這麼做過。爲了達到戰爭目的,裴承毅肯定會用上全部力量。

毫無疑問,如果第六戰鬥單位在打手 日參戰,北方戰線上的局勢肯定會發生重大轉變

問題是,杜奇威有辦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嗎?

辦法是有,只不過,當天發生的第二件大事,讓他網剛想到的辦法變成了泡影。

大馬士革時間舊日舊點刃分,經過進行準備後,敘利亞空軍集中全部力量,出動大約打手 力架作戰飛機。偷襲了正在塞浦路斯島西北海域活動的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羣。

雖然這次偷襲沒有達到目的,敘利亞空軍的戰鬥機還在起飛的時候就被美軍的預警機發現,等到攜帶反艦導彈的機羣劉亞領海上空美軍戰鬥機就趕了過來?在激烈的心;。僅有少數敘利亞戰鬥機發射了反艦導彈?因爲沒有能夠形成飽和攻擊,所以美軍甚至沒有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僅用艦隊防空系統就攔截了所有導彈。戰鬥結束的時候,僅有大約力架敘利亞戰鬥機逃了出來,美軍只損失了不到力架防空戰鬥機。由此可見,這場戰鬥幾乎沒有多少戰術價值。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場戰鬥的戰役與戰略價值,就在空襲結束後不久,除了讓艘“勞倫斯”級驅逐艦組成的炮擊編隊繼續在梅爾辛灣活動之外,在東地中海活動的美軍艦隊主動向西南撤退了大約勁海里,轉移到了塞浦路斯島與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

美軍不是害怕敘利亞空軍,而是擔心遭到共和國空軍的突然打擊。

說直接點,敘利亞空軍的小佔與小口戰鬥機能夠攻擊美國海軍,那麼共和國空軍的重型戰鬥機更有把握幹掉美國航母?即便在美軍看來,共和國當局沒有理由把戰爭蔓延到海洋上,因爲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但是一次突襲就能打亂艦隊的作戰行動,削弱艦隊的作戰能力,適當向西撤退也不是沒有理由?

當然,這輪突擊中。最重要的還是敘利亞空軍的戰鬥機“準確”找到了美國艦隊?

要知道,敘利亞空軍沒有像樣的大型預警機,以及足以突破美軍防空封鎖線的先進偵察機,更沒有像樣的海上與海下偵察力量,也就不大可能發現美國艦隊,並且準確判斷出美國艦隊的航行情況。要知道,即便用超音速戰鬥機攻擊艦隊,也需要提前掌握艦隊的航行數據,才能發動攻擊。

母庸置疑,共和國爲敘利亞空軍提供了相關情報。

也就是說,共和國知道美國艦隊在哪,也知道美國艦隊在幹什麼。

事實上,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航母戰鬥羣不是戰鬥機羣,就算理,代戰艦的航行速度已經提高到了馮節以上,但是比起戰鬥機來,仍然慢了許多,也就無法逃出偵察衛星的監視範圍。加上東地中海就那麼大點、地方,以3艘航母爲核心的美軍艦隊擁有數十艘戰艦,到哪都是個非常醒目的目標,很容易發現,也很容易跟蹤。如果共和國連這點能耐都沒有,還有資格跟美國較勁嗎?

問題是,在衆多美國的新聞媒體看來,這壓根不是一件小事。

共和國歇然能夠爲權利亞空軍提供戰術情報,幫助敘利亞空軍攻擊美國艦隊,爲什麼不能爲敘利亞空軍提供更好的作戰飛機、更先進的反艦導彈、乃至更加優秀的飛行員,或者說共和國空軍有什麼理由不讓自己的戰鬥機塗上敘利亞空軍的標誌,親自出手幹掉礙事的美國艦隊呢?

按照美國新聞媒體的解讀,共和國幫助敘利亞攻擊美國艦隊,是在邁向世界大戰。

當然,美國新聞媒體的這種心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當時在東地中海與紅海活動的2支美國艦隊都在共和國空軍或者海軍的打擊範圍之內,而在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活動的2支共和國艦隊卻遠離美軍基地,最多隻需要擔心美軍的艦載航空兵與部署在迪戈加西亞的戰略航空兵美國沒有在吉布提部署航空兵,受到的威脅遠不如美國艦隊。

換句話說,真要在海上打起來。美國海軍肯定要吃大虧。

只是在美國高層看來,襲擊美國艦隊,等於襲擊美國本土,也就等於向美國開戰,等於引發世界大戰。如果共和國當局早就想打世界大戰的話,就不會在中東地區跟美國明爭暗鬥,早就大打出手了。既然共和國當局不想打世界大戰,就不會拿美國艦隊開玩笑,更不會主動擴大沖突規模。

用美國參聯會主席的話來說,如果共和國攻擊了美國艦隊,美國可以立即用戰術核武器攻擊共和國的艦隊。

當然,有一點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共和國以敘利亞的名義打擊美國艦隊。

在杜奇威最需要支援的時候,美國艦隊卻調頭離開了戰場。因爲在白天受到偷襲,所以在東地中海上活動的美國艦隊在打手 日上午之前無法爲前線部隊提供支援。在紅海活動的美國艦隊只負責爲在敘利亞作戰的美以聯軍提供支持,所以杜奇威別想獲得來自海軍的空中支援。

美國空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各部隊的作戰任務都安排滿了。

因爲馬爾丁處在美軍遠程炮火的打擊範圍之外,在空軍與海軍都幫不上忙的時候,除非杜奇威向迪亞巴克爾投送一支炮兵部隊,不然沒法對馬爾丁的野戰機場構成威脅。

考慮到共和國陸軍擁有更加強大的遠程炮兵,所以杜奇威打消了這個想法,只能任用對方通過野戰機場向前線增兵。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在北方戰線上離戰敗只有一步之遙了。

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22章 空中爭雄第90章 誘敵深入第85章 正規戰術第35章 有備而來第4章 停戰談判第20章 謀面第57章 胸懷大志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4章 兩手準備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94章 死亡競賽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28章 貿易大戰第110章 戰略牌第45章 坐享其成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90章 誘敵深入第63章 他山之石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1章 轉機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41章 佯攻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53章 當務之急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29章 瘋狂備戰第66章 多種可能第90章 大方向第7章 惡魔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2章 備戰第109章 打招呼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1章 時過境遷第6章 拷問第90章 未來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21章 易筋伐髓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2章 順從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1章 干擾第47章 戰況膠着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26章 搭臺唱戲序五潛龍入海第126章 進攻號第3章 血淚史第105章 佔領區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02章 宏偉藍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33章 超級潛艇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17章 正名第8章 複雜化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54章 對策第37章 登陸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章 停戰談判第48章 痛殲美軍第81章 微妙關係第8章 聯合經營第20章 謀面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8章 點火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82章 調整第47章 外交攻勢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3章 他山之石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56章 快準狠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0章 暗中交手第28章 新思維第15章 未來之眼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5章 羣策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