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複雜化

妾下來幾個小時,裴承毅終於搞明白了當前、也就是砌的國際局勢。

歸根結底,一切都得從奶8年的敘以戰爭算起。這場激戰4個小時、拖了引天的戰爭把中東軍事由冷變熱,再由熱到溫。用“溫”來形容“後敘以戰爭時期”的中東局勢,可以說是再貼切不過了。雖然全世界都知道,在共和國與美國分出高下之前,中東地區的局勢就不會降溫,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在共和國與美國均不願意直接過招的情況下,中東地區的衝突不會變成戰爭。

如此一來,豐東地區的國家鬥爭變成了“耐力賽”。

敘以戰爭之後,中東地區的主要國家紛紛調整了基本政策。不管是繼續依靠美國的以色列、還是在中美間搖擺不定的埃及、死心塌地追隨共和國的敘利亞,以及與歐盟往來頻繁的約旦、奮圖強的伊朗等等國家,其“新政”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解決國內矛盾,爲長遠展打下基礎。

拿敘利亞來說,戰爭結束後。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國內經濟增長度不降反增,連續3年都是中東地區展最快的國家。特別是在位於幼拉底河上游、代爾祖爾省府代爾祖爾的“薩蘇哈德電站”4座刃刀兆瓦級可控聚變核電站的第一座的一期工程在幼o年底竣工、正式併網電之後,敘利亞的國民經濟像打了雞血一樣,在的最後一個月與獺打手??鰓的紀錄。要知道,在經濟一直不景氣的中東地區,這樣的展度絕對是奇蹟。雖然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因爲敘利亞是第一個從共和國引進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國家,而且引進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曲兆瓦級反應堆每座電站均有座反應堆,分3期建成,當時其他國家引進的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反應堆功率都在勸兆瓦以下,比如約旦從法國引進只有4兆瓦、埃及從共和國引進的只有勸兆瓦、土耳其從美國引進的也只有勸兆瓦,以色列自研的則只有飛月巳瓦,電力成本在各中東國家中最低,對國際資本有足夠大的吸引力,所以吸引了大批投資,特別是來自共和國的投資,使其經濟有了飛展。但是任何經濟學家都不能否認,如果不是敘利亞當局銳志改革,推出了很多重大政策,從根本上確保了國際投資的利益,那麼點電力成本優勢根本不足以吸引到幾千億元的投資,共和國的資本家也沒有理由放棄國內市場,到一個沒有任何保險的國家去賺刀頭上的錢。

事實上,敘利亞的變化就是整個巾東局勢的縮影。圓讀最薪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用西方新聞媒體的評論來說,敘利亞在戰敗之後不提報復,而是埋頭展經濟,不是敘利亞不想報復,而是要爲報復做好充足準備。正是如此,很多西方新聞媒體認爲。正是共和國的影響讓敘利亞成了中東地區的不安定因素。毫無疑問。這是沒有任何根據、也沒有任何道理的言論。如果因爲懷疑某個國家繁榮強盛會對周邊的國家構成威脅,就錄奪該國民衆追求幸福的權利。那麼西方國家倡導的“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就是一句空談,更是爲了維護西方文明利益的謊言。

事實上,“人類文明共同進步。本身囂,是謊言。

如果人類文明能夠共同進步。就不會存在國家與民族的界線了。更重要的是,文明共同進步的基礎條件就是經濟共同展,消除達國家與展中國家間的差距。而掌握着大部分資源的達國家是不可能與展中國家一起進步的。因爲達國家的基礎,或者說達國家家致富就是建立在錄削展中國家的基礎之上的。

不管怎麼說,中東局勢並不平靜。

在此情況下,最受關注的還是伊朗,因爲出碧年6月份,即敘以戰爭結束後不久,伊朗當局就喊出了“改革”口號。

事實上,伊朗的改革在皿年,也就是伊朗戰爭結束後就開始了。

當時,伊朗百廢待興,除了糧食供應勉強能夠自給自足之外,其他所有資源都需要進口,因爲煉油廠遭到嚴重破壞,就連成品油都需耍進口。可以說,四萬伊朗人必須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毫無疑問,要想重建,就得依靠國際援助。因爲美國確實理虧,所以在伊朗進行重建的時候,美國並沒橫加干涉。當時,除了美國之外,包括所有歐洲國家在內,大部分國家都爲伊朗提供了援助。當然,絕大部分國家只是象徵性的提供援助,連英國、西班牙等達國家都只意思了一下。

真正幫助伊明進行戰後重建的是共和國與俄里斯。

雖然共和國與俄羅斯在伊朗展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畢竟兩國都想借伊朗進入中東地區。但是在最關鍵的問題上,即伊朗國內改革方面,兩國的態度是一致的。畢竟不管是共和國還是俄羅斯,都受到了澗書凹甩凹??廠告少,事薪由”、謊事多”!川極端組織的威脅。如果能夠消除極端組織的最大靠山兒罰從根本上改善國內安全狀況。爲此,共和國與俄羅斯提供援助的時候,都明確表示,伊朗必須進行改革。

當然,說到具體的改革措施,共和國與俄羅斯就有矛盾了。淚書吧甩凹咖廠告少,更斬由,更多

俄羅斯的想法簡單直接,那就是伊朗當局必須從政治改革開始,先糾正政治錯誤,再展經濟。共和國的想法卻很委婉,即先解決凹萬伊朗人的生存問題,在經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之後再考慮政治改革。????雖然在外界看來,俄羅斯與共和國都在應用自身改革的經驗,因爲俄羅斯就是在一夜之間成立的,並且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政治改革,等國家挺過政治改革的鎮痛之後纔開始經濟改革,共和國走的則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先搞經濟改革,等到經濟改革收穫成果之後才搞政治改革。但是從本質上講,兩國不是在推行改革經驗。而是在爭奪伊朗利益。原因很簡單,如果按照共和國的方案做,誰想控制伊朗,誰就得投入更多的本錢。毫無疑問,俄羅斯沒有足夠的本錢,與共和國拼資本。肯定會輸的很難看。爲了國家利益。俄羅斯只能設法在伊朗製造點麻煩。

問題是,誰也不能忽略伊朗當局的選擇。

共和國與俄羅斯提出重建建議的時候,伊朗當局就看穿了兩斤”打手??盟國”的意圖。擺在伊朗當局面前的選擇非常棘手,事實上不管投靠哪一方都得進行政治改革,區別只是早改與晚改。母庸置疑,對當時仍然把持着伊朗的最高精神領袖來說,最好是別提政治改革,如果必須得改,那就越晚越好。

如此一來,共和國與俄羅斯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伊朗當局已經做出了選擇。

這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在2呸年到奶o年間,伊朗換了打手??位總統與口屆政府的根本原因。伊朗採用了共和國的重建建議,卻在政策上傾向俄羅斯。也就是說,伊朗當局想借助共和國的幫助完成戰後重建。再利用俄羅斯的影響來抵制政治改革,最終既得到了共和國的援助。又避免了政治改革。毫無疑問,伊朗當局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因爲主導重建與改革工作的是伊朗總統,至少名義上是伊朗總統,所以在共和國非常不爽的時候,伊朗當局就用換湯不換藥的方式來應付共和國。顯然,應付不可能持續太久。進入引世紀的第四個舊年,共和國的耐心終於用光了。隨着共和國以伊朗當局沒有兌現保護共和國商人在伊利益的承諾爲由,不但終止了對伊無償援助,還暗中限制國內商人去伊朗投資。正是共和國的憤怒之舉,使伊朗的第一次改革以失敗告終。因爲這場持續了年的改革充滿了政治鬥爭與大國利益鬥爭,所以其改革本質反而不爲外界所知。

時隔8年,伊朗再次開始改革,問默七沒有這麼複雜了。

雖然在包括絕大部分西方媒體在內的大部分人看來,年僅六旬的伊朗總統內賈德正是在傷年6月當選。率先提出了伊朗改革理念的前總統內賈德的兒子提出改革,除了繼承父親的遺志之外,主要原因就是應對外界壓力,通過改革振興伊朗。目的沒有錯,但是推動改革的主因不是外界威脅,而是伊朗的國內矛盾。

從某種意義上講,伊朗戰爭後的戰後重建,實質上就是社會財富再分配。

爲了鞏固政權,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必須高度重視軍人的利益訴求。也就是讓那些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軍人得到好處。如此一來,在進行戰後重建的時候,伊朗國內涌現了數十個通過軍功獎賞起家的大家族。利用最高精神領袖富裕的特權、加上軍隊裡的影響、在短短內多年間,這幾個個大家族就掌控了伊朗的經濟命脈,成了貨真價實的食利者。用一名在伊朗生活了一輩子、直到喲年退休後才離開伊朗的瑞典外交官的話來說,伊朗戰爭之後,伊朗的問題就是田個大家族的問題。根據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報道。僅在與俄羅斯合作建立國際能源組織的時候,伊朗的兇個大家族就收穫了數萬億美元,而這些通過出口資源換來的金錢,原本應該落入伊朗民衆的口袋來,流入伊朗國內市場,促進經濟循環,推動經濟展。

母庸置疑,在這輪財富大洗牌中。伊朗民衆沒有愕到多少好處。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可以說,伊朗能夠在戰爭結束後的舊多年內維持穩定,沒有爆嚴重的社會動盪,與戰爭結局有很大的關係。問題是,再好的興奮劑也有作用時間,不可能永遠保持效力,戰勝美國帶來的民族自豪感也就不可能永遠讓僂朗民衆忘記現實生活中的痛苦。

事實上,到敘以戰爭前,伊朗的國內矛盾已經非常突集了。

在競選的時候就高呼改革的內賈德能夠獲得過陳的選票,以絕對優勢當選伊朗總統,與伊朗的國內矛盾。以及民衆期盼改革的根愚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伊朗當局在敘利圃獄乙前就回心轉意,調整了基本國策,積極與共和國修好,也與伊朗的國內矛盾有直接關係。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再愚蠢,也應該知道,能夠幫助伊朗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共和國。

毫無疑問,掌權的人都能看出伊朗的問題。

正是如此,當共和國利用敘以衝突重返伊朗,一步一步將俄羅斯趕出伊朗的時候,美國坐不住了。

布蘭迫諾在執政的最後坪多年,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謀劃伊朗。

這位與王元慶鬥了好幾年,直到王元慶離開共和國元府,還得想方設法應付王元慶善後安排的美國總統非常清楚,在敘以戰爭中揀到好處的不是美國,而是共和國,隨着共和國控制了敘利亞,要是讓共和國再控制伊朗,就算美國聯合歐盟支持以色列,都不見得能夠擋住共和國稱霸中東地區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只要局勢明朗,以色列當局就會在向左走與向右走的問題上做出選擇。到時候留給美國的肯定是一地雞毛。

布蘭迫諾並不笨,當敘利亞當局答應與以色列談判的時候,他就知道上當了。淚書吧甩凹卿廠告少,夏斬由,夏多

說直接點,敘利亞輸掉戰爭就是共和國一手安排的。表面上,美國打了個大勝仗,實際上,美國卻輸掉了民心。準確的說,當美國幫助以色列取勝的時候,所有已經開始獨立思考問題的中東國家都會對未來打上一個問號,即美國獨霸是否能夠帶來好處,有沒有必要引入另外一個級大國。

毫無疑問,大部分國家會選擇後者。

其實就算不在中東地區,對任何一個小國來說,要想讓自身的利益聳大化。就得充分利用級大國間的鬥爭。

敘利亞輸掉戰爭,等於替共和國打開了進入中東地區的大門。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母庸置疑,共和國要拿下的第一塊陣地就是伊朗。先控制伊朗。不但可以把伊朗作爲進軍其他國家的跳板,還能通過對付俄羅斯熱身。甚至可以將伊朗搞成“範本”向其他中東國家推銷共和國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

美國沒有選擇,必須讓共和國栽跟頭,讓伊朗變成反面教材。

說白了,就是要讓伊朗的改革失敗,要讓伊朗變成一個支離破碎、動盪不安、民不聊生的國家。

問題是,美國可以選擇的手段並不多。

做個恰當的比如,如同共和國不可能在英國搞顛覆活動一樣,美國也不大可能在伊朗搞顛覆活動,只能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改變伊朗。當然。這不是簡單的旁敲側擊,而是致命的打擊。因此,在展開行動前。美國必須找到伊朗的死穴。

這次,布蘭迪諾沒有犯糊塗,找準了伊朗的命脈:民族問題。

離開白宮前江布蘭迪諾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把對付伊朗的行動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了下來。辦法很簡單,即以“人權”爲名,讓國會通過了一項旨在保護遭到政府迫害的少數民族生存權力的涉外法案。按照該法案的規定,只要有證據證明哪個國家的政府正在迫害其境內的少數民族,美國總統就可以採取收容難民、提供資金、幫助培刮、交換情報、乃至直接出兵等各種手段,保護遭到迫害的少數民族。

有了這項法案,在秘打手??年初上臺的共和黨總統蘭德斯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雖然蘭德斯不可能把布蘭邊諾的政治遺產當回事,真像法案所規定的那樣,派遣幾個萬名美國大兵去保護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但是蘭德斯可以在採取行動上做文章,即用所謂的“靈活手腕”解決問題。

別的不說,蘭德斯住進白宮後,在最先簽署的打手??酚行政文件中,就有紛與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的生存問題、以及人權問題有關,其中一份就是責成四以最快的度查清楚伊朗境內庫爾德人的生存狀況。

母庸置疑,美國在這個時候打庫爾德人牌,表明美國當局已經別無他法了。

要知道,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問題也是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問題。更是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問題。就算美國不拿土耳其開刀,也會導致美土關係急轉直下。更重要的是。美國必須同時對付伊朗與伊拉克。從而使問題複雜化。

事實上,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土耳其,而不是伊朗。

白宮言人表示美國高度關注庫爾德人的生存狀況之舟,土耳其總統就明確表示,庫爾德人問題是其所在國的內政,美國不應該插手他國內政。土耳其也不會在相關的問題上與任何國家交換意見,更不會看其他國家的臉色。

這麼一來,一斤。很簡單的問題變得非常複雜。

用李存勳的話來說,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一直是美國共和黨總統最突出的的耐。

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34章 事發突然第43章 大家當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113章 倒計時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7章 偷襲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8章 責任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8章 緊急歸隊第40章 空天戰機第90章 天羅地網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7章 倒行逆施第85章 正規戰術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14章 驟然緊張第29章 穩定因素第82章 新境第21章 動盪的根源序八生死角逐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66章 人選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5章 權衡利弊第69章 命不該絕第25章 戰略天才第22章 最高決策第39章 笑傲長空第51章 輪迴第67章 不得不做第7章 動員機制第45章 鬥氣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95章 陡增變數第27章 海空對抗序十六縱橫捭闔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35章 多手準備第9章 民間力量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25章 邁向戰爭第29章 開打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章 出發第56章 快準狠第52章 利益共享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53章 碧空逞雄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6章 拷問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0章 衝突升級第95章 前程第43章 萬事俱備第90章 大方向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54章 大時代第47章 兔死狗烹第93章 政治進程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11章 影響力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15章 攻堅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2章 新老組合第33章 兩面三刀第40章 佈局第30章 推倒重來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6章 政治家第9章 最高威脅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51章 醉翁之意第60章 關鍵點第36章 牽制力量第58章 高端之爭第8章 利益之爭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29章 決戰在即序五潛龍入海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序三獅羣圍獵第30章 感恩戴德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91章 好馬無好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