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互叫板

……丁解以龜列與美國的關係嗎?。??????????????????????????????李存勳突然提出個問題,裴承毅一下沒能反應過來。

“看來,你這幾年確實在潛心搞科研。”李存勳呵呵一笑,說道,“對於伊朗當局搞的小名堂,摩薩得知道的不會比我們少多少。敘利亞總統到我們這裡來求援,以色列當局自然不會置之不理,不然以色列總理也不會連夜飛赴華盛頓了

李存勳這麼一說,裴承毅才明白了過來。

雖然以色列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就算把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區、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地區算上,國土面積也僅有2萬平方千米出頭算上巴勒斯坦國則過了刀萬平方千米;人口不到勸萬未包括控制區內的刃o萬巴勒斯坦人;除了少量鍾鹽、石灰石、銅之外,沒有礦藏資源;氣候全年乾旱少雨,森林覆蓋面積不到皖。但是在某些方面,以色列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國:作爲中東地區唯一的核國家,以色列在2泄紀函年代初就秘密擁有了核武器;在資源奇缺、連淡水都非常稀缺的情況下,勤勞聰明的猶太人不大但建立起了以高科技爲核心的現代化工業體系,還在電子、生物、能源、軟件、醫療設備、信息、軍工等產業與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沙漠灌溉農業技術更是都步全球;短短几個年,猶太人就從無到有的建造了一個達國家。

在衆多能薩與大國媲美的方面,摩薩得就能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摩薩得”即心拋,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的簡稱,其前身爲“對外情報機構。”即“沙亞”。早在以色列建國之前,巴勒斯坦地區就有一個專門有組織的爲該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與偷運武器的秘密軍事組織,即“哈加納”而爲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就是“沙亞。”打手??哺年以色列縣成立後,“哈加納”被“以色列國防軍”代替,“沙亞”則被“對外情報機構”代替。

美蘇冷戰期間,摩薩得就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英國的軍情六處、蘇聯的克格勃並稱爲情報界四巨頭。數十年美蘇冷戰期間,摩薩得創造了很多情報界的“奇蹟比如在田年代,它先搞到了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的年代,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抓回以色列受審;打手??四多名人質突擊隊長約尼上校在戰鬥中陣亡,而他就是後來擔任過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的親哥哥。即便到了引世紀,摩薩得特工的身影仍然活躍在世界各地。比如在引世紀初。摩薩得刺殺了到達巴林的哈馬斯領導人;在舊年代,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戰爭前替印度改進俄製戰鬥機;伊朗戰爭期間,摩薩得的特工與間諜爲美軍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力年代,公然違背與美國達成的秘密協議,從美國國務院竊取了與秘密援助有關的絕密資料,迫使美國當局加大對以援助力度;刃年代,把重點轉向共和國。僅媒體曝光的與摩薩得有關的諜報事件就過了瑰。

用李存勳的話來說,摩薩得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情報機構。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以色列太小了,某些時候,準確的情報比百萬大軍還要寶貴。

拿伊朗核問題來說,伊朗戰爭爆前,以色列摩拳擦掌,準備了近舊年,打算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用當年對付薩達妹的方法,出動數十架遠程戰鬥機炸掉伊朗的核設施。以色列耗資打手??四多億美元購買了落架醜戰鬥機因爲交付時間晚於潁,所以以色列是第二個引進系列戰鬥機的國家,與美國秘密接觸,希望能夠由部署在迪戈加西亞的美軍大型加油機爲返航的以色列戰鬥機提供援助。可是直到伊朗戰爭爆,以色列都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根據幾名在伊朗戰爭期間投靠美國的伊朗原子能科學家提供的證據,直到美軍入侵,伊朗都不具備研製與生產核武器的能力,大肆宣揚核戰略不是爲了展核武器,而是想逼迫以色列採取行動,通過煽動反以情緒轉移國內矛盾、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在伊朗當局公佈的幾處核基地裡面,只有一些裝模作樣的核設施。重要的是,每座基地附近都有密集的防空陣地,並且安裝了電子干擾設備。

如果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使用防制導彈藥,炸中的就不是核基地,而是附近的民用設施;如果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使用激光制導彈藥,就得面對密集的防空火力。總而言之,只要以色列採取行動,就將吃不了兜着走。以色列能夠避開伊朗設下的圈套,正是摩薩得的功勞。

從2打手??世紀刃年代開始,準確的說,是從力年代末開始,以色列放棄了完全依靠美國的單邊政策,開始加強與共和國的交往與聯繫,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摩薩得。

根據舟來披露的一些內幕消息,早在皿年左右,也就是半島戰爭結束後不久,摩薩得刪出明頂測了日本戰爭,並且斷定日本會在衆場戰爭中輸仁阿和功產。這個準確的預言對以色列當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戰爭後,以色列當局頻頻向共和國伸出橄欖枝,極力增進雙邊友誼。接下來的幾年內,以色列沒有跟隨美國的步伐,與印度的關係逐漸疏遠在此之前,以色列與印度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時候,以色列甚至幫助印度改進過戰鬥機與預警機。按照李存勳的說法,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摩薩得,因爲摩薩得準確預測了將在歷年打響的印度戰爭。

問題是,以色列當局不可能忽略一個問題。

隨着共和國逐步崛起,中美冷戰將在所難免。雖然與以色列交往的時候,共和國當局一再強調了兩斤,民族的傳統友誼,希望將兩國的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隻要共和國與美國對抗的局面出現,只要以色列必須在這兩個級大國中做出選擇,那麼以色列與共和國的關係就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原因很簡單,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或者說在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之前,美國仍然是中東地區的霸主,以色列仍然得依靠美國。更重要的是,猶太人在美國很有影響力,在共和國卻沒有多少影響力。

也就是說,以色列仍然是“親美國家”。

正是如此,當敘利亞總統到共和國“拉贊助”的時候,以色列總理去了美國。

與敘利亞總統相比,以色列總理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就要大得多了,不但不需要徵求美國利益集團的利益,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過分顧慮白宮與國會的感受。

要知道,猶太人是美國最有錢的種族。

作爲一個高度商業化的國家,在美國錢就代表着權。事實上,猶太人也確實控制着美國的命脈。按照半島電視臺在做相關報道時引用的資料:猶太人控制着美國大約??的社會財富,在打手??兇名最富裕的美國人中、是猶太人或者與猶太人有血緣關係,在影響力最大的田斤,家族中、有刃個猶太人家族或者與猶太人家族有聯姻關係;更加重要的是,猶太人不但控制了美國的經濟,還控制着美國的科技,在引世紀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與生物學獎的引名美國科學家中,有口名猶太人,在《時代》雜誌羅列出來的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曲名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中,猶太人就有他人。由此可見,猶太人不但是美國最富裕的種族,還是美國最顯赫、最有影響力的種族。

換個角度看,美國不遺餘力的支持以色列,與猶太人在美國的影響力密不可分。

用華爾街的一句玩笑話來說,哪天以色列倒黴了,白宮都會生地震。

正是如此,在田年的時候,也淵,是王元慶離任之前,裴承毅纔會明確提出“美國會不會拋棄以色列”這斤,極爲尖銳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很直接。

以色列總理只在華盛頓呆了兩天,隨後就去走訪美國各地的猶太人。在他離開美國的時候,不但拿到了美國總統與國會的承諾,即在必要的時候,美國會以最直接的方式捍衛以色列的國家利益,還得到了美國猶太人社團捐助的數百億美元的特別款項。顯然,猶太人不缺錢。以色列總理去華爾街的時候,僅僅呆了刃分鐘就收到了口位猶太大富豪個人捐贈的打手??力億美元。當時,年已過百的投資界傳奇人物巴菲特修訂遺囑,除了已經捐獻給慈善基金會的財產外,其剩餘的所有個人資產都將在他百年之後無償捐助給以色列。即便這筆財富只佔巴菲特斤,人資產的祝,也多數百億美元。有了巴菲特帶頭,其他上了年紀的猶太富豪也紛紛效仿。用一家美國地方報紙的話來說,一夜之間。以色列成爲了美國社會財富的最大繼承人。

美國猶太人的行動說明了兩斤。問題。

是每一個猶太人都深愛着自己的民族,甘願爲民族奉獻一切。二是以色列的處境不容樂觀,猶太人再次遇到了亡國滅種的威脅,不然像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的猶太富豪不會把奮鬥一生積攢下來的財富捐獻給以色列。

母庸置疑,猶太人的瘋狂舉動對原本就很緊張的中東局勢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色列總理還沒有回到特拉維夫,加沙地帶就爆了新的衝突巴勒斯坦建國後,以色列沒有將加沙地帶歸還給巴勒斯坦,哈馬斯與以色列軍警激戰十多個小時,導致雙方傷亡上百人。

針對以色列當局的舉動,各中東國家也紛紛表示抗議。

別說正在德黑蘭訪問的敘利亞總統,就連一向溫和的約旦王儲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都表示,以色列當局的所做作爲無助於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只能爲新一輪衝突與動盪提供動力。

當然,絕大部分中東國家的態度都很溫和。犬世冰猛烈的就是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伊朗與伊拉克當冊,心表示,如果以色列悍然破壞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他們將毫無保留的爲遭到以色列入侵的國家提供支持。伊朗總統甚至宣稱,以色列可以起戰爭,但是不能結束戰爭,只要戰火點燃,在以色列滅亡之前,戰火都不會熄滅。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最多隻是譴責以色列。拿埃及來說,在表示對以色列當局的行爲感到擔憂之後,並沒做出任何承諾與保障,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局勢非常清楚,除了急於收回戈蘭高地的敘利亞、唯恐天下不亂的伊朗、人云亦云的伊拉克、以及大死不肯讓步的以色列之外,沒有哪個中東國家希望爆戰爭。別說國家,就連那些以往經常惹是生非的極端組織都格外老實。拿哈馬斯來說,與以色列軍警交戰十多個小時後,隨着以色列6軍的裝甲部隊開進加沙地區,戰鬥就結束了,哈馬斯沒像以往那樣,與以色列6軍拼個你死我活。原因很簡單,哈馬斯的領導人噢到了濃烈的火藥味,如果不識時務,繼續跟以色列作對,以色列當局很有可能在戰爭爆之後全面掃蕩加沙地區,徹底剷除哈馬斯的根基,一勞永逸的消除心頭大患。面對國家間的戰爭,哈馬斯這種“滾打皮”別說插手,連言的資格都沒有,自然應該躲遠一點。

正是如此,以色列總理帶着豐碩成果回到特拉維夫時,中東局勢反而平靜了下來。

事實是,這只是表面的平靜。

敘利亞總統阿連德在德黑蘭“逗留”了4天,於毖年打手??月6日回到大馬士革。

剛纔回到總統府,連晚飯都沒顧上吃,阿連德就以“爐邊講話”的形式,通過電視臺向全國民衆公佈了北京之行與德黑蘭之行的收穫。雖然敘利亞民衆最關心的是那4座可控聚變核電站能夠在什麼時候正式運行,從而讓老百姓享受到廉價電力,但是關注中東局勢的人最重視的還是阿連德在德黑蘭的收穫。

按照阿連德的說法,伊朗將無償向敘利亞提供一批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因爲由總統講話,所以沒有披露細節。只不過當時就有很多人懷疑,伊朗並不是軍事大國,也不是工業大國,其自身所需的先進武器裝備都得依賴進口,憑什麼爲敘利亞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數日後,敘利亞政府公佈的詳細信息解釋了這個問題。

伊朗提供給敘利亞的確實是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只不過是伊朗當局擁有的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大多是俄製武器裝備。雖然這一消息讓敘利亞軍民異常振奮,因爲那是價值幾千億元的軍火,但是懂點行情的專家都知道,伊朗把敘利亞當成了垃圾填埋場,把即將的汰的軍火都丟給了敘利亞,名爲無償贈送,實爲節約處理舊裝備的費用。

不可否認,那些俄製裝備都能用,有的還很好用。

問題是,如果真是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伊朗會這麼大方嗎?

事實是,伊朗已經轉移陣營,按照其在田年底公佈的“國防展綱要”未來舊年之內,伊朗將建立起以自研、自制的武器裝備爲主的國防軍事體系,實際上就是用購買了生產許可證與特許製造權、在本國製造的共和國的武器裝備替換原來的俄製武器裝備,一些先進武器裝備仍然得從共和國進口。如此一來,大批俄製裝備就得退役。即便伊朗不把這些無武器裝備援助給伊朗,因爲其於俄羅斯關係受到影響,大批俄製武器裝備的維護與保養也得不到保證,幾年之內就會變成廢銅爛鐵。

當然,如此大的舉動,不可能不引起以色列的強烈反應。

早在打手??月7日,也就是阿連德宣佈得到伊朗大力援助的次其,以色列總理在視察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的時候就明確表示,如果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受到了威脅,將考慮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捍衛國家利益。

敘利亞當局公佈了詳細信息後,以色列當局也公佈了出碧年度國防預算細則。

因爲美國的“國防援助”在以色列的國防預算中佔很大的比重,所以以色列的國防預算細則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當年美國提供的援助。美國的援助分爲兩種,一種是實物,一種是資金。比如在田年的時候,美國就資助了以色列打手??舊億美元,以及大批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零備件。也就是說,以色列公佈國防預算細則,等於拿美國做擋箭牌。事實上,每當中東局勢緊張起來,以色列當局就會在這上面做文章。

問題是,這次的情況截然不同。

雖然美國提供給以色列的援助高達打手??刀億美元,遞增馮蕊,另外還將援助以色列大批武器裝備,而不僅僅是零備件,但是比起伊朗援助給敘利亞的武器裝備,美國的這點幫助就算不了什麼了。

以色列的布該消息的時候就有新聞媒體宣稱,敘利亞將因此下定戰爭決心。

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38章 定位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0章 轉折點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3章 毫無秘密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3章 煙霧彈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20章 雙簧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26章 愈演愈烈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0章 血性第4章 團圓第81章 因勢利導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46章 好印象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75章 內外並重第3章 風聲漸緊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60章 戰役穿插序十二全體動員第66章 戰爭決議第21章 戰爭到來第49章 戳破牛皮第41章 應對措施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42章 大殺器第2章 職責使然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83章 分蛋糕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5章 鬥氣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序七死亡遊戲第60章 協同作戰第88章 甕中捉鱉第47章 外交攻勢第59章 左右開弓第3章 血淚史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5章 多用途第27章 海空對抗第19章 干將出馬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8章 人才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32章 超級間諜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13章 倒計時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25章 意外失足第20章 決勝時刻第45章 外強中乾第28章 促談第62章 絕對優勢第45章 驚天陰謀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43章 坦誠交流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7章 高潮迭起第58章 空中化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33章 各有所需第30章 推倒重來第43章 大家當第88章 公開較量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3章 集團化第46章 隔岸觀火第81章 積極外交第49章 大蕭條第25章 逃生第82章 外交戰第61章 未來陸軍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章 相互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