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趙黼也是頭一遭兒有些“艱於言語”,若換了是別人,他必然要不由分說地“幸災樂禍”起來,然而白清輝……

趙黼也記得這一路走來,清輝在雲鬟跟他之間都做了什麼,他從未使壞添堵,卻真像是良師益友一般,往往在他們兩人水火不容的時候,清輝就如同明月清風般地將所有癥結化解。

最讓趙黼難以忘記的,便是南邊兒他初找到雲鬟,瀕於失控的邊緣,若非清輝提議叫雲鬟進京銓選,這會兒……趙黼卻無法想象他同雲鬟又是何種情態,她自然會是他的人,可是那心、神,只怕是他再難觸及的。

想到昨日在街頭那一幕,想到近來兩人相處的種種,一幕幕皆是此前所無法想象的極樂極美的境界,故而就算身體上仍未有十分適意……可卻是暗暗慶幸。

當初幸有清輝攔阻點撥,這一路走來的崎嶇起伏,辛苦難言,但因爲有了此時的情形,便都甘之如飴。

又看清輝雙眼微紅,趙黼心裡竟也生出一絲憐惜來,只是他也不是慣會安撫人的性情,便撓了撓眼角,說道:“總之,你、你知道就好了,心裡有個數……我們也不過是、怕你吃虧……”

這句話雖有些簡拙,卻是發自心底的。

清輝此人,就算趙黼這種眼裡不揉沙子的跋扈之輩,也曾一度當清輝似“情敵”般看待,卻也不忍半點傷害。

清輝笑了笑,踱到桌邊兒,低頭看那桌上的卷冊。

趙黼想起先前柳縱厚離去,便道:“其實我早知道小白你是個眼明心亮的,不然你便不會叫柳縱厚過來了。”

先前,就是因趙黼提了一句,如何不把阮磬之死向柳縱厚身上來查,才惹得白清輝拂袖。如今他既然肯叫柳縱厚進大理寺,可見他畢竟心裡清明。

趙黼又問道:“你可問出什麼來了不曾?”

清輝道:“並沒有,案發那日,柳縱厚在宮內當值。”

趙黼眨了眨眼:“你果然疑心起他來了?總不會柳縱厚真是殺人兇嫌……我先前也不過是隨口說說罷了。”

清輝原本的確有意避開往柳縱厚身上來查。

畢竟清輝跟顧芍是親戚,柳縱厚才解除婚約不久,如今這件案子若涉及柳縱厚,傳了出去,世人必然會又揣測議論,或許還會說清輝是“公報私仇”。

畢竟柳縱厚同阮磬之間的關係,除了有限當事的幾個,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的。

且清輝又怕因此一舉,越發將顧芍捲入那流言蜚語之中。

雲鬟原先就是猜到他的忌憚,所以只提了一句後便不說了。

偏偏趙黼是個不憚揭人瘡疤的。

不過……揭開了,倒也好。

清輝道:“這位柳統領,只怕有什麼話隱瞞。”瞥了趙黼一眼,道:“何況據我所知,殿下是個常常會歪打正着的。”

趙黼這人也有些古怪,論洞察明澈不及清輝,論記憶強悍跟性情縝密不如雲鬟,有時甚至都不如季陶然沉穩,更不必說如今季陶然早已非吳下阿蒙。

可是偏偏他有一種能力,往往隨口亂說的一句話,卻是事情真相,亦或者破案關鍵。

這或許也是一種“本能”。

與此同時,謝府。

這是睿親王蕭利天第二次來到,門公早認出是他,臉色也有些不大和善。

畢竟遼人兇殘之名遠播,雖然這會兒議和了,衆百姓見了,雖不敢直接衝撞,暗地仍是仇憤不滅。

雲鬟正在書房內,聞聽蕭利天又來,有心不見,便吩咐阿喜去說病了不見外客。

誰知話音剛落,便聽門外笑道:“謝大人饒恕,我自己進來了。”

雲鬟皺眉,將手中書放下,便站起身來。

阿喜早跑到門口,也垂手站住,門邊人影一晃,是蕭利天走了進來,一手負在腰後,右手中,竟握着一根骨笛。

雲鬟拱手作揖:“親王殿下如何駕臨敝宅?”

蕭利天掃了她一眼,含笑又將書房打量了會兒,挑眉道:“聽說謝主事辭了官,怎麼,將來是要當大夫麼?”

原來蕭利天眼尖,早見到雲鬟看得是一本醫書。

雲鬟不露痕跡道:“不過消遣而已。親王請坐。”又吩咐:“奉茶。”

蕭利天落座:“謝主事既然辭官,必然清閒,如何竟仍是閉門不出?”

雲鬟道:“倦怠動罷了。”

蕭利天道:“我便猜到如此,本要派人來請你去驛館裡坐坐,料你必然不肯過去,山不來就我,我便來就山了。”

雲鬟很不願跟他多話,便只垂首默然而已。

蕭利天笑笑,眼光仍斜睨她,卻將那骨笛放在脣邊,慢悠悠地吹了兩聲兒。

雲鬟越發皺眉,不知他是何意,只是這骨笛吹出的聲音,竟有些蒼涼幽怨,難以形容。

剎那間,幾乎不是在這窗明几淨的室內,而是到了風沙漠漠地雲州之外。

蕭利天短短地吹了一曲,方停下問道:“謝主事可知這一曲叫什麼?”

雲鬟搖頭。蕭利天道:“這個叫做雲州辭。這‘辭’,不是你們所以爲的意思,是真正的‘辭別’之意。”

雲鬟道:“我並不懂此調之意。”

蕭利天道:“這個,是有個人以前教我的,她臨別之際,便給我吹奏了這一曲,是我聽她所吹的最後一曲了。”

此刻,蕭利天面上透出些悵惘之意,原本鷹隼似的雙眼,竟隱約有些不易察覺的紅。

雖然知道不該問,但是雲鬟仍忍不住道:“此人,是誰?”

蕭利天吁了聲,卻並不回答。

他將那骨笛把玩了會兒,復放進胸前,又整理了一下袍擺,才慢慢地道:“昨兒……謝主事可出門了不曾?”

雲鬟道:“殿下如何問起這個?”

蕭利天笑笑,擡眸看向他:“只因昨兒在路上,無意中看見……皇太孫殿下跟一名女子,光天化日竟行那驚世駭俗之舉……”

雲鬟眸色微動。

拖賴她打小兒便是這個冷淡清和、喜怒不顯的性子,便仍平靜默然地看着蕭利天。

蕭利天正盯着,誰知卻見如此,便復含笑道:“說來巧的很,那名女子……生得竟然跟謝主事,甚是想象,甚至……宛如一個人似的,可知當時我在場瞧着,還以爲就是謝主事了?”

蕭利天想到昨日那一場,此刻心中仍覺駭然驚心。

大遼的民風原本比舜要開明些,然而似這樣的綺烈旖麗的場面,卻着實是連無所不知、見多識廣的蕭利天頭一次見。

當時他在人羣中,幾乎就忍不住上前去辨明真假,卻又無法動彈。

在他周圍,原本那些看熱鬧的百姓們都在議論紛紛。

原來有人認出了救人者乃是皇太孫趙黼,一個個驚愕之餘,歡欣鼓舞,似要頂禮膜拜。

誰知下一刻,卻齊齊目睹了那破俗驚世的一幕……

蕭利天仍清楚記得,當時那剎那,長街上衆人不約而同地失去聲響……似天地間,只有風悄然拂過,以及不遠處樓裡火猶着的劈里啪啦聲音。

直到趙黼把人抱了,跳上馬車離去,滿街上目睹此情的人,都宛若泥雕木塑般,無法動彈。

而那無人理會的着火的樓,樓層宛若一張大嘴,正不甘寂寞似的往外吐着黑煙。

此即聽了蕭利天所說,雲鬟卻依舊泰然自若般,道:“世間相似之人千千萬萬,又何足爲奇?是了,親王難道不知,曾經東宮裡便有個跟謝某甚是相似的女子。”

可雖極爲鎮定,那白皙的臉孔上,卻早浮現出一抹很淡地暈紅。

蕭利天道:“這個我自然也聽說過。”他微微躊躇,面孔上露出狐狸般的笑意:“謝主事可還記得上回那竹簡之事?”

雲鬟道:“自是記得,不知殿下因何又提起來?”

蕭利天嘆道:“我昨兒見那女子,對她印象深刻,念念不忘。而人在緊急關頭,總會情不自禁做出下意識的動作來,故而我有個法子可以分辨,謝主事到底……”

雲鬟冷眼相看,卻見睿親王起身,一步步走到跟前兒。

雲鬟皺眉:“殿下?”

蕭利天絲毫不爲所動,他若再走一步,必然便靠到雲鬟身上了。

雲鬟只得後退,蕭利天覆進逼一步,雲鬟忍無可忍:“睿親王!”

蕭利天好整以暇地垂眸相看,低低笑道:“謝主事怕什麼?都是男子,這又有什麼可避忌的?本王又不會吃了你。”

再往後退,便到書櫃了,雲鬟咬牙道:“親王,請你自重。”

蕭利天舉手在她腰間輕輕一攬,因是在府內,並不出去,故而云鬟也並不似平日那樣“裝備整齊”,腰間未曾纏扮起來。

蕭利天嘖嘖道:“難以想象,謝主事的腰竟這般細?只怕比個女子都不換。”

雲鬟臉色發白,因動了怒,心跳得又快又重。

蕭利天近距離細看,見螓首蛾眉,宛然生輝。

因慍怒的緣故,原本清寂的雙眸中似隱隱地有兩團火,流光宛轉,似冰火交撞,叫人目眩神迷。

蕭利天望着,竟喃喃道:“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謝主事,你究竟是在男扮女裝呢,還是女扮男裝?”

雲鬟只覺着自己的心幾乎按捺不住,要跳裂似的,手動了動,卻又死死握緊。

只是倉皇之中,不知爲何,眼前竟生出幻覺似的。

卻仍是那日,她隨着白樘進宮面聖,那時候蕭利天跟趙世對弈……

雲鬟怔住,再定睛細看。

卻似時光回溯,倒轉而行——睿親王輕蔑地笑,趙世叫她恢復棋局,地上那些拂亂的棋子重新跳回了棋盤上。

趙世縮手,尚未下那棋子。

可原本在他袖口沾着的那種子竟也不見。

雲鬟屏住呼吸,目光轉動。

時光再度定格的時候,卻又成了正常而行。

是蕭利天微微垂首,落下一子。

隨着他一笑之間,發端有什麼東西滾落下來,滑到棋盤邊兒上。

正趙世握着袖子來填棋子,那繡金線葳蕤的袖口在邊上一掃……

原來,如此。

現在,此時。

睿親王見她原先還流露怒意,漸漸地雙眸裡卻空濛起來,雖近在咫尺,卻非看着自己。

他微微一怔:“你……”

只聽雲鬟喃喃道:“原來不是聖上……”

蕭利天見她恍惚,疑惑道:“你說什麼?”

雲鬟凝神,再度看向蕭利天。

正此時,便聽得有人道:“你在做什麼?!”

睿親王鬆手,回頭看時,卻見門口站着一名面容俊秀、英氣勃勃的少年,此刻雙眼中滿是震驚跟怒意,正盯着他。

雲鬟順勢後退一步,靠在櫃子上,深吸氣,竭力穩定心神。

這來者,卻是阿澤。

阿澤雙眼不悅地望着睿親王,見他終於識趣地退後了一步,才道:“親王殿下!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方纔是要欺負人麼?”

睿親王笑道:“哪裡有?我不過跟謝主事聊了兩句罷了。”

阿澤道:“我沒看見你聊什麼,只看見你強逼人。哼,你雖然是遼國親王,如今卻是在我們大舜,你難道忘了謝鳳也曾是刑部的人麼?雖然如今不在了,但若他有事,刑部第一個跟你算賬!”

睿親王咋舌道:“好生厲害,我自然是清楚的。故而不敢如此。”

阿澤已經走到雲鬟身前,道:“他有沒有欺負你?”

雲鬟終於緩了心神,道:“沒什麼,親王只是……要走了。”

睿親王不疾不徐,竟笑道:“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如今,我終於領教了。”仍是帶笑看了雲鬟一眼,轉身去了。

阿澤啐了口,道:“該死的遼狗,沒想到也是個急色/鬼!男人也不放過。”

雲鬟原本還有些心跳微亂,聽了阿澤這句,卻不由笑了。

阿澤白了她一眼:“你還笑?我若不來,便給他沾了便宜了。”

雲鬟道:“既然是男人,又有什麼可沾便宜的?”

阿澤語塞,方纔那句是他不由自主說出來的,當即跺跺腳道:“那他方纔是怎麼樣?總不成是貼在一塊兒聊天?”

雲鬟目光一動,不願再提此人,便問道:“阿澤今日怎麼有空來了?”

自從雲鬟“辭官”,阿澤甚是莫名,只是沒有人肯跟他說緣故——除了白樘外,也無人真正知道,阿澤一頭霧水。

他雖然曾對雲鬟多有腹誹,可是……畢竟相處這許久,心中早也當“謝鳳”是同僚了。

起初還因這張臉而彆扭,但相處久了,卻生出一種奇異的感覺,就彷彿並不是個陌生的謝鳳,而是……昔日曾熟悉的那個女孩子……

只是這種感覺極爲隱秘,阿澤也不敢對任何人說,更不肯對雲鬟提起一句,恰恰相反,因要掩飾這種“依賴”之感,便每每見了,都要冷言冷語一番。

可偏偏她竟又不在部裡了。

阿澤道:“四爺……”話一出口,便又轉開道:“我自己願意來就來,又怎麼了?”

雲鬟落座,見他似有支吾之意,便看了他一眼,雙眸黑白清澈。

阿澤只得問說:“好端端地,你爲什麼辭官了?”

雲鬟道:“我做的不好,自然就辭了。你不是也不喜歡我麼?正好兒便清淨了。”

這句本是玩笑之意,誰知正戳中了阿澤的心窩,頓時跳起來:“你說什麼!”

雲鬟沒想到他竟反應如此之大,愣怔看他。

阿澤咬牙:“好好好,我就是不喜歡你,你走了才清淨呢,我才懶怠來看你,你要怎麼都好,最好一輩子也別回去,也別叫我看到。”

他竟賭氣衝出門,跑的無影無蹤。

雲鬟目瞪口呆。

阿澤去後,雲鬟竟有些無心看書,一會兒想到蕭利天,一會兒想到趙黼。

不由想起昨兒在街頭上那一場。

那一刻天暈地旋,幾乎也忘了所有,彷彿天地宇宙都消失不見,只有一個人相伴左右。

無法自控,竟不記得要將他推開。

那真是一種玄妙且令人悚懼之感,幾乎連衆目睽睽之下的羞怕都忘記了。連記憶過人如雲鬟,此刻回想當時的感覺,竟都是模糊不清的。

何等荒唐駭人。

眼見便是佳節重陽,今年皇帝的興致極好,便在城外蘭劍山下,行三日圍獵慶賀。

這倒也罷了,只是不知因何緣故,趙世竟特命雲鬟亦同往。

那日阿澤到謝府,原本就是要來傳此信兒的,只是一時沉不住氣,竟跑了。

後來還是巽風親自來了一趟,傳達了聖上旨意,那日仍叫雲鬟去刑部,同白樘一塊兒前往。

雲鬟道:“巽風哥哥,聖上爲何如此安排?”

巽風道:“我也曾問過四爺,四爺只說是聖上的恩典罷了。橫豎只是去熱鬧,不必多想。又有四爺相伴,不會有事。”

若是別人相邀,倒還可以推辭。然而這卻是皇帝的旨意,縱然百般忌諱,卻也罷了。

九月初三這日,宮內浩浩蕩蕩地儀仗,一路逶迤,從宮門一直迤邐到了長平街,宛若一條長龍似的。

太子趙莊,趙黼,靜王趙穆,恆王以及各位皇孫等,一概隨行。

其中還有一位,便是睿親王蕭利天,帶了好些親隨。

蘭劍山下,早有禁軍陳列妥當,內侍接駕安置。

趙世原本也是馬上皇帝,自然最愛這些,可這幾年來,趙世因身子緣故,且時局所限,內憂外患,便並未行圍獵之事。

如今不管是遼國還是內匪都已平定,太子亦在位,趙世方放開胸懷。

又因睿親王在京,倒也可以藉此讓他一睹大國壯麗武烈之風。

原本按照之前的規矩,這行獵是要皇帝親身其中,羣臣將官隨侍,而各種獵物裡,又以鹿最爲珍貴,每次都是皇帝親自射擒。

畢竟自古便有個“逐鹿”之說,乃是皇室的意頭。

趙世畢竟年高,左右看看,見太子靜王,並白樘等都隨侍左右,趙黼卻在末尾,正吩咐底下衆將官嚴加戒備,仔細巡查。

趙世便笑道:“黼兒,你便替朕去開獵。”

羣臣大驚,趙莊忙道:“父皇,這如何使得!”

靜王也笑說:“父皇,就算選人代替開獵,讓三哥去豈不是正相應兒,怎麼選黼兒呢?”

趙世笑道:“黼兒的箭術比太子更精進,爭個什麼?”

正說到這裡,忽地聽另一個人笑道:“聖上,我是頭一次見識大舜的圍獵,心裡甚是敬慕喜歡,不知有沒有這個榮幸也參與其中?”

說話者,居然竟是睿親王蕭利天。

羣臣聞言,神情各異。這乃是大舜的圍獵,哪裡輪得到遼人,且如今是要“逐鹿”,若遼人加入,難道是仍要覬覦大舜河山之意麼?

趙世道:“怎麼,睿親王有這個興致?”

蕭利天笑道:“我們原先在大遼,也時常狩獵,自打來京,實在憋悶的很,故而有些心癢了。”

趙世正思忖,忽地一名遼人道:“難道不敢叫我們參與,生怕我們贏了麼?”

睿親王喝道:“放肆?”

趙世目光沉沉,太子跟趙莊正要開口,卻聽趙黼道:“皇爺爺,既然他們這般誠心誠意地求了,皇爺爺如何不許了他們,讓我們帶挈帶挈他們耍耍?”

趙世聞言,方又笑道:“你倒是大方,好,既然你開口了,那朕便應許就是了。”

趙莊暗中焦急,若非當着衆人的面兒,定要怒斥趙黼。

雲鬟因是隨着刑部來的,此刻正在白樘身後,跟巽風一塊兒。

早在睿親王開口之時,雲鬟已在擔心,生恐趙黼忍不住,沒想到果然給她料中了。

可趙黼雖說是“帶挈着耍”,但是這圍場“逐鹿”,又豈是兒戲?尤其跟遼人一同,倘若有個閃失……

只不得上前勸阻。

雲鬟擔憂之時,那邊兒只聽得一聲炮響。剎那間,數十道人影衝出,龍騰虎躍,馬蹄似霹雷聲響。

所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起初還能看清楚趙黼在何處,漸漸地,草迷人眼,樹影搖曳,幾乎都看不見了。

但是在那衆人瞧不見的所在,卻也正是熱鬧非凡。

其實雲鬟擔心的,也正是趙莊等人擔心的。遼人果然是想趁機行事,因此處處爭競,幸而趙黼所領的這些,都是禁軍內的精銳,反應臨變皆是一流,因此才未曾落於下風。

這兩隊人馬,暗中爭鬥之時,卻也各有默契,都護着自家的主上,去尋那一隻“鹿”。

遼人畢竟是習獵之族,行不多時,蕭利天已經發現那隻鹿的蹤跡,他打量周遭,並不見人,心中暗喜。

當即張弓搭箭,箭無虛發,射了出去!

可就在蕭利天的箭射向那鹿的頸間之時,不知從哪裡斜刺裡衝出來一支利箭,並不是追鹿而去,卻是不偏不倚地向着蕭利天的那支箭上一撞!

頓時之間,那箭簇飛跌入草叢之中。那鹿便復又撒腿跑了出去。

蕭利天皺眉看向趙黼,趙黼笑道:“睿親王,你這手勁兒不成呀。”

蕭利天一笑:“尚且不到最後呢,殿下未免笑得太早了。”並不囉嗦,打馬追着那鹿急去。

趙黼同樣揚鞭急去,胭脂獸騰空而起似的,蕭利天雖然先發,趙黼卻頃刻追上。

正當蕭利天又要張弓搭箭,兩匹馬兒並行,趙黼脣角一挑,肩頭往蕭利天身上輕輕一撞。

睿親王再坐不住,頓時滾鞍下馬。

趙黼卻並不拔箭,只一人一馬利箭似的衝了出去,那鹿彷彿被這種狂飆而至的氣勢嚇得癡了,竟越跑越慢。

趙黼打馬上前,微微俯身,一把揪住了那鹿的頸子,竟生生地將鹿拽到馬背上。

胭脂獸狂奔不停,從密林裡一躍而出!

前蹄將落地之時,趙黼一手拽着鹿,一邊兒從懷中掏出一面紅色龍旗。

原本不笑便冷的容貌,此刻陽光之下,卻似烈日般耀眼奪目。

趙黼將龍旗當空一揮!

呼啦啦,風捲着那鮮紅的旗幟,上頭騰龍紋彷彿也將呼之欲出,人人看的分明。

剎那間,所有士兵們均都叫道:“殿下!殿下!殿下!!”

起初還只是那茵茵地草地,然後便是近便的山林,簌簌發抖,樹枝在風中搖曳,也如同共呼一般。

再往後,就彷彿連遠處的山巒也加入了這種澎湃激烈的呼喝!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雲鬟望着場中的趙黼,幾乎難以自制地站起身來。

這人太張揚了,然而……這纔是他的本性。

她雖有心勸他不要如此,可是,竟又不忍。

現在的趙黼,千人所喚,萬人崇敬,而這天地之間,任憑他瀟灑激烈,來去縱橫,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或許,這纔是真正的趙黼。

他彷彿生來

作者有話要說:  便是爲了肆意縱橫,也便是爲了如此榮耀而生。

正舜軍得勝,羣情浩然之時,忽地有人道:“聖上!”

雲鬟回頭,卻見是白樘上前一步,同太子一塊兒堪堪扶住了趙世,後者搖搖欲墜,手攏在脣邊,似有血自指縫中蔓出。

啊啊,謝謝小夥伴們,鞠躬~~(づ ̄3 ̄)づ╭~這章的字數超多了,而且又很難……就修啊修:D

八八:某人又耍帥

六六:看到我看到我,鬟鬟看到我了沒?

我鬟:淡定戴上墨鏡(你閃的我都要瞎了!

皇帝:這就是所謂的男生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