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寫作素材專輯六複雜特殊地形

特戰寫作素材專輯 (六)複雜、特殊地形

正文:

不分時間、季節與地域的全球性任務,是OPS獨有的任務形態,爲了因應各種可能

的任務地點,配合各種的地型所衍生的戰術便成爲了OPS的最基本的訓練需求,爲

求簡單起見,本篇將就叢林、山嶽、雪地與立體城鎮四個大項,以每個大項一講的進

度,爲各位作簡單的講解與介紹。

叢林地形

在叢林地形中,其實應該再粗分爲平地叢林、丘陵叢林與高山叢林,區分的標準爲

海拔250M以下者爲平地叢林,250~750M爲丘陵叢林,750M以上者爲高山叢林,

或許很多人會認爲750M算不上什麼高山,起碼也得1500M纔夠格,但筆者所採用的

標準是以北緯20度的北半球植被爲標準,在此緯度的750M山地的植物可能就已是針

/闊葉混生的植被了,而這套計算標準其實是以植物種作爲認定準則的,同時這套準

則也同樣應用於地域,平地叢林與熱帶叢林的植物是相等的,丘陵叢林則同亞熱帶

叢林,高山叢林則同寒帶叢林,而高於寒帶叢林的超高地叢林其實已經是稀稀疏疏

的不算叢林了,我們將其歸爲雪地或山嶽地形,不在此討論之列,而以下就前叄種

地形作一簡述。

平地叢林

說到平地叢林,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一系列的越戰片中那密不見天,隨時會冒出

越共伏擊那些驚慌失措的美國大兵的印象吧,事實上,捨去劇情不提,大部份的越戰

片對熱帶叢林的描述都算正確,或者,稱作熱帶雨林會更加的貼切,在熱帶雨林中

,最令人反感的一點就是,植物生長的也太茂盛、太有生氣了,濃密到能見度不到一

公尺的地步算是正常的,而熱帶雨林強盛的生命力則會使昨天才廢盡九牛二虎之力

開拓出的小徑,今天又被另一叢更加濃密的不知名植物完全掩蓋,在如此的情況下

,道路辨識就己是相當困難的了,更別提任何偵搜與隊形了,至於接戰、反伏擊的

戰術運用,套一句筆者在美國受訓期間,教官與同學間最常講的一句話:「Do

但對特戰部隊而言,盡人事聽天命不是他們所能忍受的,主動出擊纔是OPS的作風,

因此對付密不見天的熱帶雨林,特戰小組有兩種反應:一是隊形的分配,二是整個小

隊的行進,在小隊的隊形分配上,與上一講的平坦地形不同,由於熱帶雨林的植被

濃密,小組在此種地形的行進方式受限甚多,通常只有單縱隊、雙縱隊與單箭、雙

箭隊形而已,而且由於能見距離有限,爲了保持視界接觸隊員間的間距往往相當的近

,通常僅是3~5M之間,而斥堠與主力小組的間距也甚少有超過30M的,在如此密

集的隊形中,爲防範敵人的突擊,只有兩條路:一、每位隊員都全程瞭解行進路程,

並事先約定數個集合點,若遭襲後,則以小組爲單位散開,各別脫離交戰區後,再

依約定時間至指定地點會合;二、維持隊形的完整與火力的不間斷,在遇襲後以最

大火力、最短時間脫離交戰區,離開火線後再行整隊。當然啦!第二種方式較符合

OPS的精神,但在許多情況下,第一種情況也是不得不應用的,請回憶本講座第一

講所提及的特戰人員智力需求,其中便提及每次任務各個隊員所需記憶的資料與情

報,其中關於路線與任務時間之情報即爲此一可能而準備。

而第二種小隊的行進,事實上在雨林中常用的偵察隊形有下列幾種,這些隊形同時

可應用於黑夜、不明地區與過頂草原,事實上這些隊形對於水下搜索、空中偵??與車

載巡邏都樣的有效,唯一不適用的地區是城填、都會區大樓與高落差山嶽地形。

方格座標搜索法

方格座標搜索法相當的簡單,將任務區劃分爲9個方格,每一個方格爲150~300??,

爲方便解釋行進路線,我們定義左上角爲第一格、正上爲第二格、右上爲第叄格、中

左爲第四、正中爲第五.....右下爲第九,當我們以第七格爲起始點時,先朝

上,也就是第四格、第一格,再右轉到第二格,再右轉朝下第五格、第八格,左轉

第九格,再左轉向上朝第六、第叄格前進,當到達第叄格時,此時九個方格都己經

進行了第一次的偵??,但這是不夠的,第二次偵??便從第六格到第叄格開始,到達

第叄格後,左朝前行,過第二格,到達第一格,再左轉向下朝第四格前進,王達第

四格後,立即再左朝前行,朝第五、第六格前進,到第六格後,再左轉向下朝第九

格,到第九格後,立即再左轉前行第八格,最後停於第七格,也就是我們開始的地

方,到此爲止,我們己經將整個任務區徹底搜察兩次了,此種區域搜索法由於可將

整個任務區作完整且徹底的搜察,廣受各級單位喜愛,反倒是古老的圓周搜察法,

又稱蜜蜂繞行法或同心圓搜索法,由於用同一個方位旋轉前行,容易產生混亂視差

,而單調重複的單一方向繞行,也讓人感到煩厭,近年來,己少有聽聞還有單位採

用此種搜索法了。

扇形搜索法

事實上,扇形搜索法最早是空軍單位接納而採用的,由於此種搜索法行進路線較長

,對靠兩條腿的步兵而言,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飛機的飛行反正都是一??兩舵

,踢踢機輪,先飛上天的就是長機,路線長短與我何干?而且由於扇形搜索法的空

中導航容易多了,只要依指定方位角的去、返兩個方位角飛行指定時間或距離,回到

定點後,再指定另一條方位線,不但導航容易,判斷不歸點也簡單多了,比起方格

搜索法九個折角,而且每個方位角的指定飛行距離與時間都不定的情況來,空軍選擇

扇形搜索法的理由就不難理解了。

扇形搜索法的作法是,沿着一條主軸線兩側依來向與去向作周密搜索,一般的標準

是一個象限內劃分爲六條軸線,兩條軸線間夾角爲15°,而依主軸線各加減七度半爲

來回導航方位角,舉例說明,若令主軸線爲315°則去向方位角即爲307.5°,迴向方位角

則爲322.5°,此規則同時適用於空中與地上,但在距離上則有些出入,空中的距離

依飛機的不歸點作調整,而地上的搜索範圍則制在1000M~3000M作爲一個標準,因

爲太長的距離會使得折返點間的距離拉得過開,而造成搜索的死角,另外,過長的距

離也會使得時間拉得太久,對隊員的體力與精神都是一種挑戰。在進行扇形搜索法

時,要注意是時間的掌控與隨時的應變,因爲同樣大小的任務區,使方格座標搜索

法的時間會比扇形搜索法來得短,而扇形搜索的好處是,每次都可以回到起始點,

對整補、情報回報與新取有着莫大的好處,但大體而言,扇形搜索法較適用於陣防禦

的外圍巡邏使用,四個象限總數二十四條的搜索軸線,將可確保整個陣地外圍的安全

河道搜索法

在熱帶雨林中,河流、沼澤、密林、流沙與草原都是常見的組合,但在後四種地形中

我們都可以應用前面所提過的隊形,唯獨河流地形始終未曾提及,但實際上,河流

地的行進與搜索一直都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沿着河道走。一般來講,沿着河道行進

搜索時,小隊的行進位置與河道的距離並無一個絕對的標準,許多的操作手冊中會

提及35~75M或25~50碼的河道距離,但其實那頂多只能是個建議值而已,河道間距應

該是將隊伍保持在河道最近的掩蔽物中,但爲預防近河流的地質鬆軟,可能會造成行

進的不方便,維持一個安全距離是應當的,這也是爲何那些手冊會有那些建議值的原

因。

一般在進行河道搜索時,小組都是以一路縱隊或單箭隊形行進,而行進時除了對河

面的監視與搜索外,對河道周邊的足跡、踩斷的莖葉等訊跡也是不可忽視的。當然整

個小組的匿蹤與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而除了安全距離與搜尋外,在河道搜索中一

條相當重要的注意事項就是折返與穿越點,這兩個點經常是重疊的,但也有分別的

情況會多生,此間所指的折返點與飛機的不歸點略有不同,折返點指的是河道搜索

的單邊終止點,因爲河道搜索應是兩邊都搜,而非單邊,即使河道過寬無法涉水而

過,或是無舟艇接駁時,單邊折返的終止點;而穿越點指的則是涉水過河的點,通

常考量可以穿越的地點有幾個因素:淺灘、緩流區、沙洲與支流末端,最重要的是

安全與否,威脅通常來自兩個方面:大自然的與敵人的,在水中佈置詭雷與導絆索

雖是小學程度的技倆,但任何一個指揮官都不會放棄做這一個小小的保險,而神奇

偉大的造物主也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愚弄人類的機會,於是在淺灘中會出現一個大

坑,而大坑就在一顆剛冒出水一點點的大石頭後面,大石頭很不小心的就剛好會附

上了一些滑滑的青苔,更不幸的是那些青苔都還一定長在你認爲踩上去會站得比較穩

的凹點內;至於一平如鏡的水面下暗流、緩流區的水下旋渦、空心的沙洲與岸邊的

泥沿,也都是大自然所賜予的恩惠,因此,除了對敵人的警戒之心外,對大地的敬

畏之心也是時刻不可或缺的。

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河道搜索將會包括了主要的河道與支流,對一個以雙腿爲交通

工具的特戰小組而言,上下流各叄公里,兩岸總共十二公里的搜索距離是可以接受,因

爲還可能會增加數倍以上的繞路、支流搜索與涉水時所消耗體能,這是在進行河道

搜索時不得不注意的,而河道搜索時,幾乎都是採單線縱隊的隊型行進,這主要是

爲增加對河道搜索面積的增加,與對可能威脅作出較大火力扇面而考量的,雖然這

對可能的側向襲擊所反應的火力縱深也許不足,但在多方考量的平均條件下,維持單

線縱隊的行進方式仍是進行河道搜索一個最適合的選擇。

丘陵叢林

與前面所提及的平地叢林不同的,丘陵叢林的植被大都是多年生灌木,生長的年限

、體積與物種都與熱帶雨林有着相當的差異,其中一項最主要的差異就是掩蔽物,

熱帶雨林的特色是植物多爲闊葉林,隨隨便便就能靠一片葉子進行掩蔽,而在丘陵

叢林的植被中,樹幹細小的灌木與疏落的草堆經常是主要的地表植物,而一毛不生

的岩石、土堆、短草原與低矮灌木叢也是丘陵地形最常的景色,在這種情況下,丘

陵地的行進有幾點原則要注意:

1.絕不能行走於陵線上。

2.隨時注意身旁的掩蔽與隱蔽。

3.身上的服裝與周遭地形的反差不可過大。

4.儘量多利用山坳、背陽面與河谷行進。

上述幾點的原因相信已不需要對各位多做何解釋了,因此本講所介紹的是在不得不

於平坦山坡地行進的隊形運用,這包括了垂直縱隊、水平縱隊、單箭、雙箭、鑽石

隊形與Y字隊形,而由於平地叢林我們己採用了美軍山地師的通用準則,在丘陵地形

中,我們介紹的是英國特種空勤隊(SAS)的基本訓練課程:山嶽地形之小組行進——

通用部份。

重直縱隊

一百年前,地球上己知陸地的近叄分之一土地實際政治擁有着是大不列顛帝國,爲

了維持着龐大的直屬地與殖民地的控制權,偉大的日不落帝國訓練、培養並維持着

數量可觀與極具效率的軍隊,這支帝國軍隊由大名鼎鼎的海軍來維持並保護海上交

通與生命線的暢通,陸軍則實際負責了整個帝國的形象、治安、開拓殖民地與保護

帝國權益的精銳之師,可以說是最早期的全球部署兵力,雖然百年後的今天,皇冠

上的寶石不再耀眼,但往日的光榮、傳統與技能並非就此完全的消失,相反的,在

先人的血汗所留下的經驗中,英國部隊是少數幾個能完全吸收戰鬥經驗的勁旅,特

別是其中的特種部隊,與美國以及大部份國家的特種部隊不同的,英軍特種部隊成

員的訓練幾乎全是實際的野外經驗,而即使是以特戢部隊的眼光看來,英軍特種部

隊的訓練過程也顯得過份的嚴苛,美軍特種部隊的訓練時數是以周計的,目前最長

的基本訓(注:此間所指的基本訓指的是由完全不會到可以上場爲止,一套完整的訓

練程,但不包括過份高級的語言、情報、爆破與滲透技巧等等高階課程,完成基本訓

並不表示他便是完全的特戰隊員,但也可算是出師了)應是美空軍的前進戰鬥支援/地

面導航/管制/戰地搜索救援小組的成員,其訓練期長達48周,其中包括二十五週的學

科課程,所謂的學科,即指學員只需坐在教室裡就行了;但英軍的SAS可不這麼認同

美國佬的標準,SAS的訓練時數長達60周,其中至少有二十七週是在零下四十度的北

極圈內進行的極地訓練,而就在完成極凍的訓練課程後,下一階段卻是位於赤道南太

平洋羣島進行熱帶叢林訓練,再來又調回北風朔朔的蘇格蘭高地進行越野行軍與室

集的戰鬥訓練,然後還有北海的鑽油平臺等着他們去爬,再用潛艇搭載進行水下滲

透訓練,在這麼密集的訓練課程中,特種小組的成員還需輪調至北愛爾蘭進行駐紮

訓練,一方面訓練,一方面實地的執行任務,在如此的訓練下,英軍特種部隊訓練

過程中的人員折損率與實際戰損也差不了多少,但能完成訓練的英軍的特種小隊成

員,即使是與世界上其他最威名夙着的特戰單位相比,他們也是最自大、最驕傲、

最自負、最惹人厭與最有實力的,也就是如此,在一些觀念與執行的技巧上,英軍

特戰小組的那一套也許不是最新與最炫的,但卻可確信是可行的,包括這個看似無奇

的垂直縱隊。

英軍的隊形模式與我們之前所曾提及的最大不同,英軍不容許左手射手的個人習慣

,英軍部隊的所有人都是右手射手,因此英軍的隊形考量與美的隊形考量便不同了

,一般的印象是英軍的作風較保守,此觀點在本隊形中是適用的,英軍的單線縱隊

以八人編制的小組而言,第二、四、七位的隊員會負責右翼的警戒,但他們仍使用右

手射擊,所以會一直不停的轉身警戒或以側身前行的方式進行右側的警戒,而機槍手

的位置則無特別指定,除了第一位——那是斥堠專屬的——與最後一位,因爲小的第

一與最一位事實上都屬高危險位置,不容許將機槍手如此具價值的人員置其上,在

此有一觀念需提及,英軍的機槍手地位與美軍有着相當的差異,簡單的說,美軍的

每個成員都擁有全自動步槍,機槍手就都比較不值錢了,而英軍的機槍手屬於專業

人士,地位略高於步槍手,因此他們也較受保護的一羣;另外,這種隊形在密林、

夜晚也都適用。

水平縱隊

水平縱隊,依英軍步兵手冊上所言:「是非常適宜突襲敵軍位置的隊形。」有這句話

筆者並不完全的認同,因爲此種隊形對許多情況都適合,特別是在高度警戒區的全

面搜索時也是很適合的,與垂直隊形不同的,運用此種隊形時,機槍手最好是在兩

側的位置,因爲將火力部署在兩側,則不但可以提供小組的火力支援,對小組的行

進與撤退時的火力保護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存在,而當然的,對人的包圍與

攻擊也是個不錯的隊形選擇,而在交火過程中,行進的序列是依小組的兩兩交替掩

護方式前進,行進距離視下個掩蔽物的距離而定,但一般以不超過15M爲則;另外,

若是敵人位置不是在正前方,而是在小組的側翼時,那也只需將整個小組以側行軸轉

的方式進行轉向運動就可以達到目的,因此這個隊形雖然看似平凡,然其中奧妙實

無窮也。

單箭隊形

這邊所提的單箭隊形與前面所提的單箭隊略有不同,事實上剛好相反,前所提的單

箭隊形是箭頭向前,開口朝後的向前行,而此間的則是開口朝前,箭頭的頂端在隊

伍的最後方,而箭頭的頂端也就剛好是隊長的所在位置,手冊上是這麼描述這個隊

WWW ¤тт kǎn ¤¢ Ο

形的:「一個容易控制與不錯的夜間移動隊形,但卻是(敵)射手的好靶子。」明白的

說明了這個隊的兩個優點與缺點,但事實上,這個缺點是任何一個隊形的共同缺點

至目前爲此,仍無任何一種隊形可以保證不受敵人的襲擊,只是情況的輕重而已,

但由於各個隊形各有其優點,取捨之間便考驗指揮官的判斷了。以種隊形爲例,指

揮官位於最後的位置,所以對於小組人員的位置,整個情況的分析、判斷,與即時

指令的下達有着絕對的好處,而小組在接戰後,不論是以何種方式接戰或任何方位

遇襲,都可以作出反應,特別是要進行包圍作戰時,由於事前即分爲兩組,因此可

以立即分出另一組進行迂迴包圍的動作,而先前的小組則繼續攻擊與牽制的動作,對

小組而言,在不損失火力的情況下進行包圍作戰一直都是令人受歡迎的。

雙箭隊形

這個隊形在英國又被稱爲是大雁隊形,與前所提的雙箭隊形也有所不同,之前所提

及的雙箭隊形是人數均等的兩個箭形小組所組的,但在此所指的雙箭隊形,嚴格說

來其實只能算是一個大型的單箭隊形與兩人所組成的備用隊,就像雁羣南飛時的大

人字形編隊,雁羣的隊長與需受照顧的雁子則飛在大編隊之後,一方面受到雁羣的

保護,二來也因開頭的雁羣頂風前進,其後的雁子們便不需花費太多的體力頂風前

行,而將這個隊形轉換到特戰隊員的行進隊形後,立即而顯而易見的好處是,此種隊

形能對除了正後方之外的任何方向提供全面的反應與火力打擊,而且能對位於後方

的隊長與通訊士(或作戰士)提供完善的保護,以有效維持指揮體系的完整,另一個簡

單的好處是機槍手能位於隊形的正前方,與其他人一樣的明白情況,並立即作出反

應,而不需像以往一般等待指示,或主動射擊以招來敵火,但爲了指揮命令的傳導

與確認,此種隊形一般被認爲不適用於夜間,但對付巖礫與頁岩等不穩定地面的地

形時,有相當的好處,而其他開闊、無掩蔽物的地形也同樣的適用此種隊形。

鑽石隊形

鑽石隊形與之前所提及的O字攻擊隊形相當的相似,這種隊形的最大好處,依手冊所

說,是「能在黑夜中的開闊地形,立刻而快速的提供全方位火力」而如前所述,西

部拓荒時期所廣受採用的圈狀防禦陣勢,可視爲此種隊形的早期應用,而時到令日,

大部分的陣地與防衛隊都採取似的理念,但這並不表示這只是個防禦隊形,相反的,

由於種隊形的防禦完整,它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攻擊與搜索隊形,而此種隊形在外形上

看來與上一個隊形相當的類似,只要把上一個隊形的兩翼收回即可成爲鑽石隊形,

與前者相同的,機槍手依然是佈署於兩翼,而指揮與通訊人員仍位於後方接受隊員

們的保護,此種隊形的一個大缺點是,從空中看下來,這種隊形實在是一個非常容

易瞄準的目標,因爲飛行員只需將瞄準環對準人員所組成的環就可以一次OK了,除

此之外,這種隊形的不適用於密林、過頂草原與任何阻礙隊員間視線的地形,但對

山嶽與丘陵灌木區倒不失爲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Y字隊形

本隊形其實稱爲賓士隊形會較合適,因爲這並不是一個Y字形,反而比較像去掉?

的賓士車MARK:各以120°夾角分離的叄條主軸線,通常只有極具進取心的指揮官會採

用此種隊形,因爲這是一個強勢的攻擊隊形,而且不留活口。在此種隊形中,指揮

官、通訊兵與機槍手將位於正中心的軸心點,控制整個隊伍的動作,以此隊形活動

,不論敵人出現在那個方向,至少都會面臨其中的兩個小組,而第叄個小組將可立即

進行迂迴包抄的動作,即使是被雙向伏擊,小組仍有一組人員位於不被襲擊的開口,

可進行反伏擊與突圍的準備或戰術行動,要打散這種隊形,唯一的方式就擊攻擊中

心連結點,但不幸的是,那卻正巧是整個隊形中結構最紮實的地方,此種隊形,不論

用於進攻、防守、撤離與人員護送時都很適宜,但整體的默契與行動概念都有高度的

要求,否則,任何一個疏失點,都將會導致這個完美隊形的潰散與瓦解。

高山叢林

此間所指的高山叢林,其植被大都爲針葉林之類的寒帶植物,這些寒帶植物或許長

得能表現生命力,有種勁拔蒼涼之美,詩人、藝術家與??學家或許會對這些植物歌

頌詠吟一番,但對特戰人員而言,這些樹簡直該死的一無是處,這些高山樹木,不是

小得無法掩蔽,就是大得看不到前面的情勢,而且,雖然這些高天參木都算得上是

枝葉茂盛,但卻都長得太高了一點,對於個位米數計算身高的人體而言,提供不了什

麼掩蔽與保護,再加上高山的空氣稀薄對大腦所產生的昏迷效應,高山叢林算得上

相常討人嫌的地區,它不適用密林隊形,因爲掩蔽物不足;它也不完合適用開闊地隊

形,因爲中間會有樹幹、石塊、土堆等物品阻礙其中,而能見度不足與縱深問題也同

樣的困擾攻擊與防守的雙方,因爲地形過於複雜,要考慮的情況過多,而通常對付復

雜問題的答案就是將其單純化,此定律此時便適用此地,應用於高山叢林的複雜地

形的隊形只有一個:複式的之字隊型。

謂複式的之字隊形,就是把一路縱隊的單數與雙數隊員分開爲兩路縱隊,但彼此間

的間距並不拉近,換句話說,你的前後隊友不是在你的左右斜前方,就是在你的左

右斜後方,這種隊形的好處是,你可以清楚的只看到你的上一位與下位隊友,但整

個隊形仍保持完整,而且行進過程間,還可完善的利用周遭的掩蔽物來進行前進的

動作,此種隊形的缺點就是面對敵人時的反應時間較長、隊形的結構較鬆散,隊形

的支援與反應都不若一般隊形快速,但在高山叢林的複雜情況中,這卻是無法可施

的辨法,這種隊形的另一個適用地點是大樓區,但這不在本次討論之列,關於相關

的細節,我們將在之後的章節進行討論。(待續)

特戰寫作素材專輯八山嶽部份特戰寫作素材專輯十三詭雷陷阱篇二百二十四世界格局二一百二十三水落石出二二百一十六決戰紫禁之巔一二百零八空中驚魂二一百零七紅小子俱樂部三hk416自動步槍七十一國安局六處m4卡賓槍一百一十二紅小子俱樂部八一百三十一休整六十七列車驚魂一二百八十一全面勝利五二百七十一達摩克利斯之劍二二百二十七生化武器三六十五老兵遲暮二百九十二化裝偵察三二百四十二新的行動一百三十三中彈一百四十五該我們上了三十六蛇鼠湯一百九十七雪崩三一百一十一紅小子俱樂部七三百零三新兵二百五十四核爆之後六十四忠誠的士官二十七下場一百五十被活埋了一百二十二水落石出一二百零一村莊四四十四安全點二百七十八全面勝利二一百七十四談判一百二十七摩加迪沙·佈局五十七特種傘降徽章八十二新的篇章一百一十紅小子俱樂部六二百四十八爆點一百五十二準備回家六十三232加強連的檔案二百六十新的演出一百四十六戰斧出擊二百九十九決不妥協五一百零六紅小子俱樂部二九十八牛虻二二百四十八爆點二百一十三戰旗唯有向前方二百三十二穿越火線四二百七十達摩克利斯之劍一五影子出擊五十一任務完成一百五十五特別婚禮一二百五十二抓捕薩羅佐二百五十二抓捕薩羅佐二十九戰爭從現在開始m4卡賓槍一百九十三緊急救援一百二十九摩加迪沙·出擊二百三十五sars二百八十二隱形的子彈一一百七十四談判十七實戰射擊一百一十八撲向烏克蘭二一百九十二白刃戰九十五新的征程五八十七抓捕間諜二一百三十摩加迪沙·戰必勝二百七十七全面勝利一四十九四渡赤水出奇兵二百四十五秘密潛入三一百零四入侵警察總部二二百八十四記憶一百七十五秘密潛入四十溜索過澗二百三十五sarsm110狙擊系統一百六十五三號倉庫一百五十七交換戰利品一百一十一紅小子俱樂部七二百一十三戰旗唯有向前方二百六十九追擊戴安娜號五七十八圍追堵截三八十一襲擊美國總統一百八十九聯合一百四十三空中打擊一百七十六攻擊準備一六十三232加強連的檔案一百八十四審訊二十九戰爭從現在開始二百九十一化裝偵察二一百八十三回不了家的人usp通用自動裝填手槍二百六十三抓捕沙奎四十五準備行動一百一十九抓獲舍普琴科五十一任務完成二百八十二隱形的子彈一五十八解碼特戰寫作素材專輯三個人搭檔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