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羅浮傳承,封魔秘術!

第139章 羅浮傳承,封魔秘術!

鵝城,下轄兩區三縣。

雖然同屬三角洲城市,但很多人對鵝城的印象,都只是鵬城的後花園。

很多在鵬城工作,但在鵬城買不起房的年輕人,會選擇在鵝城安家。

陳景樂的某個表親就是這樣,同學裡也有幾位這樣的。

導致鵝城的房價,某種程度上來講是虛高的,因此這兩年不少地段都在暴跌,很多炒房客虧得血本無歸。

“只能說,投資有風險,買房需謹慎。”

事實上,鵝城這座城市值得細說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濃郁的客家特色文化,比如抗戰年代大名鼎鼎的東江縱隊,比如美食,東江鹽焗雞、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等等。

當然,還有全國聞名的淡水。

這個懂的都懂,不懂我也沒辦法細說。

羅浮山。

陳景樂來這不只是遊山玩水,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昔日在高涼石龍縣,那個從陶壇中鑽出來的詭異,是被民國年間,羅浮山白鶴觀一位道號爲元明子的道人所封印。

當時他被那神秘的封印道術所驚豔,奈何詭異記憶中,並沒有相關信息。

此番前來,就是想看看羅浮山的白鶴觀還在不在。

在的話,看看那位元明子道長或者他的宗門,有沒有什麼東西留下。

沒想到來了才發現,這裡的白鶴觀其實有兩座。

一座是清代道士孫天杖建的,早年爲東江縱隊的據地,建國沒多久就被拆了,後來在上面蓋了一座賓館,僅剩遺址。

後來大夏官府決定重建白鶴觀,又不想拆掉白鶴觀那邊的賓館,於是擇址新蓋了一座白鶴觀。

然而讓陳景樂失望的是,無論是遺址還是新觀,他都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難道說,當初的封印法真的失傳了?”

如果真是那樣,也未免太可惜了!

陳景樂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暗暗嘆息。

……

其實現在羅浮山的道觀還不少。

不過稱得上成規模的不多,也就黃龍觀、沖虛觀、九天觀、白鶴觀這四座,以及兩座黃大仙廟。

關於黃大仙本人,其中有個說法,說黃大仙是葛洪仙師的弟子黃也。羅浮山是葛洪的道場,這裡有黃大仙廟也不奇怪。

諸多道觀中,則以黃龍觀最爲宏大,香火也是最旺,其他三座與之相比,顯得頗爲落魄。

據陳景樂觀察,羅浮山範圍內,有修爲在身的真修道士,其實並不少。

畢竟是天下有數的道教名山,洞天福地。

其中修爲最高的那位道長,是在黃龍觀後面一座山洞內靜修,在如今的修行界,已是極爲難得的高手。

還有兩座佛門寺廟,同樣有不少弟子有修爲在身,鎮守山門的,只比黃龍觀那位弱些許。

不過總人數加起來並不算多。

“按理說有完整傳承的門派,不至於就這點力量。好歹是道門有數的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陳景樂暗暗好奇:“難道都下山歷練去了?”

事實上還真被他猜中了。

自從上次椹川高涼兩地城隍夜巡事件後,天下道門皆讓門下弟子下山歷練去。既是入世,也是爭奪氣運。

佛門同樣不例外。

因此,除留守山門的少數部分真修弟子外,其他但凡滿足條件的,都下山降妖除魔去了。

……

“嗯?”

陳景樂微微一怔,忽然心有所感,身形出現在一處石洞內。

偌大的羅浮山,像這樣的山洞其實挺多的。

除了某些過於幽深的山洞,被景區封住不讓遊客進入外,其餘都是半開放狀態。

眼前這個石洞,約莫六平方,高兩米左右,用蝸居來形容都不爲過。

然而卻隱藏着某種不爲人知的東西。

陳景樂手一揮,牆壁上頓時浮現出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

“《抱朴子·封魔》?!”

看清楚最上方的字體,陳景樂頓時愕然。

《抱朴子》的大名,他當然聽說過。

但他可以肯定,如今流傳於世的《抱朴子》無論是內篇還是外篇,都沒有《封魔》這一卷!

何爲封魔?

介紹的自然是如何封印妖魔詭怪之法!

且並不侷限於詭異!

就在這些字現身後,牆上的字體頓時微微放光,從牆壁上跳下來,衝進陳景樂額頭,瞬間將內容全部吸收。

陳景樂看向字體最下方,還有一行字跡不太一樣的小字。

“白鶴觀元明子於紫雲洞幸得葛先師傳承,定以此劍,降盡世間妖魔,天地爲證!”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陳景樂恍然。

他苦苦尋找的元明子封印詭異的辦法,竟然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葛洪仙師創下的!

看這封魔秘術風格,果真就跟已經失傳的、主張用簡便易得之方濟世救人的《玉函方》,同出一轍啊。

“有意思~!”

陳景樂或許用不上,但是大夏官府,乃至當世修煉界肯定用得上。

陶壇和黃金容器,哪個更方便,不用多說。

也不算白送,畢竟收容的詭異,最終還是會落到他手裡。

相當於給獵人換了一把好弓,屆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獵物被送到他這裡來。

虧是肯定不會虧的。

離開石洞之前,陳景樂將這份傳承重新封印,靜待下一位有緣人。

想了想,給如今的白鶴觀那位留守的真修道長,也留了一份,算是還清這份承負。

再怎麼說,他都是因當初那位元明子道長,才決定來這一探究竟的。

雖然舊白鶴觀沒了,但是新白鶴觀承襲了這個名字,就讓這秘術,在這觀中繼續傳承下去。

白鶴觀。

原本在後院廂房內打坐的老道士,突然睜開雙眼,一張黃紙從面前緩緩飄落。

臉色大變,伸手一夾,左顧右盼,卻未發現這黃紙到底從何處來,待看清上面內容後,頓時不能淡定了。

竟是已經失傳的門派秘術!

趕緊爬起來恭恭敬敬磕頭:“祖師顯靈!”

好嘛,這白鶴觀跟那位元明子道長,其實還是有一點關係的。

80年代重修白鶴觀,官府將當初散落民間的道士請了回來,其中老道士的師傅,就是其中一位,算是將白雲觀的傳承續上了。

……

而省城的韓俊卿,在收到那位尊神寄過來的“信”,看清楚上面的內容後,頓時臉色大變,眼神掩蓋不住的驚喜。

忙不迭通知京城總部。

京城那邊,邱勇收到消息後,同樣驚喜地深吸一口氣。

“又是一份厚禮啊!”

本是期待傳說中的陰兵,結果還沒等到,反而等來了另一份禮物。

一種收容詭異的新辦法!

直接用廉價的陶壇陶罐,取代昂貴的黃金容器,這是何等的天縱奇才!

此舉起碼能替國家節約十噸黃金!

而這還只是直接作用。

更重要的是,有這秘術在,官府民事內部掌握的力量就更強了,對三教的依賴也就減少了。

這纔是邱勇這個位置的人所看重的。

“不過,他這麼做,圖什麼呢?”

邱勇喃喃道。

回過神來,自嘲一笑:“看我,習慣了滿腦子都是正治,糊塗了。”

神明的想法,其實凡人能夠揣測得到的?

這叫敕賜!

給你你就收下得了!

……

不管別人怎麼想。

陳景樂處理完這事後,繼續地圖開疆。

鵝城管轄面積不小,而且城鎮化率沒有其他三角洲城市那麼高,因此村落還是不少的。

除主城區以及靠近鵬城的惠揚外,剩下的幾個區縣,發展程度較爲一般。

最後陳景樂共佔據11522座境主廟。

收下系統獎勵的大禮包,直奔下一站循州而去。

循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海陸豊。

其實循州和義安三府關係並不大,只是因爲名字相近(山頭、山尾),很多時候引起誤會。

包括陳景樂自己。

“我之前曾一度以爲,循州在義安的更東邊,畢竟一個頭一個尾,誰能想到尾在這邊……”

捂臉.jpg

地理老師要是知道他這想法,怕是能氣出心梗。

雖然和義安、椹川、瓊州同屬閩系文化的延續,但循州真的不隸屬義安。

潮汕椹川文化多是源自興化,而循州是源自漳浦。

這是區別。

循州很長一段時間都歸鵝城管轄,建國初期雖然有一段時間劃歸鮀城特區管,但是後面又分開了。

循州有自己獨特的海陸豊文化,既有福佬,又有客家,還有廣府,以及畲族。

簡而言之就是大雜燴式的融合。

……

都說天上雷公,地上海陸豊。

循州民風彪悍是公認的,但具體有多彪悍,恐怕大部分人其實沒什麼概念。

這就要說到著名的塔寨村了。

說是亞細亞第一制瀆村,可能有點誇張,不過大夏第一,肯定是沒毛病的。

尋常人很難想象,都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了,大夏境內居然還有以村爲單位的大規模製毒工廠,還敢用AK47和三千多名治安防爆員對抗的存在。

作爲一個椹川人、橙縣人,陳景樂表示,在這一點,椹川人確實比不上海陸豊人。

自從那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播出後,塔寨村就火了。

可惜不是什麼好名聲。

不過說到底,違法犯罪的終究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村民都是老實被欺負的存在。

如今的塔寨村,已經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

陳景樂稍微逛了一會兒,就看到好些個專門從外地過來的年輕人,在村裡閒逛。

還有的直接問村民:“您知道村裡以前有人制瀆嗎?”

陳景樂:“……”

你們是真不怕被人打啊?!

論宗族勢力頑固程度,廣南省東西兩部在全大夏境內都排得上名號的,但要認真說,陳景樂覺得這邊比椹川強多了。

……

扯遠了,還是說說循州這邊的民俗信仰吧。

循州人的信仰,沿襲了漳浦那套,同時又受潮人、客家、廣府等文化影響,普遍祭祀媽祖、關聖、城隍、北帝、觀音、天神爺、水仙爺、三山國王、土地伯公等等。

天神爺即玉皇大帝,水仙爺是夏禹,三山國王則是本地俗神。

“爲什麼夏禹會被稱作水仙爺?”

陳景樂一開始也好奇,看過解釋才知道其中緣由。

原來是從義安那邊傳過來的信仰習慣。

衆所周知,禹是上古人皇,因治水有功,受舜帝禪讓而居人族首領之位,死後葬於會稽山。而禹王廟,又黃河長江流域甚多,民間尊爲水仙聖王,也叫水仙王。

義安這邊祭祀得最多的,其實是土地公,也叫伯益公。

相傳伯益是禹的臣子,治水功臣。於是潮人祭祀伯益的同時,連帶禹皇一併祭祀了。義安沿海很多地方都有有水仙爺宮,專祀夏禹。

這倒是廣府以西的端州高涼椹川等地,都沒有見過的信仰。

循州這邊土地公信仰最爲廣泛,每條村都有土地伯公廟,在沒有特定境主的情況下,充當境主的身份。

其次是媽祖。

畢竟三面臨海城市,境內有着138座天后娘娘廟。其中最著名的鳳山祖廟,更是有一座16.83米高,重愈千噸的媽祖石像。

再就是城隍。

整個循州境內,有四座城隍廟,被保存得很好。相比其他地方,已經很不錯。雖然廟都不大。

此外,佛寺與教堂也不少。

總之什麼有用就信什麼,反正不要錢,說不定還發雞蛋。

這點又和義安有所不同,義安是絕對的道教爲主。

……

循州這邊民間扶乩之風盛行,不亞於椹川。

不過這邊的扶乩,沒有椹川遊神那麼血腥,而是扶箕,也就是問簸箕神,也叫簸箕娘娘。

具體就是用簸箕或者竹篩,上面放沙土或者麪粉,口唸咒語,請簸箕神來回答問題。

有些地方只允許女性問,不然會被揚一臉面粉。

這倒是頗爲有趣。

不過還是那句話,扶乩這玩意兒,找來的肯定不是什麼正神,所以普通人最好不要沾。

循州終究是地域偏小。

一區三縣,加起來才2967座境主廟,因此,陳景樂沒有在這耽誤太久。

弄完拿完獎勵就繼續東進。

接下來的義安三府,纔是真正的重頭戲!

這是一個民俗信仰和椹川相比,不遜色半點的“封建落後地區”!

“可惜不是正月過來,不然還能看到義安姿娘擡旗,也是當地一大看點。”

行走在碣西街頭的陳景樂如是感慨。

當然,只是單純想見識一下當地人文風情,絕不是因爲其他。

厚臉皮求下月票,最後一天了,大家有票的麻煩投一下小弟,磕頭啦!Orz~

(本章完)

第119章 詭節,城隍出巡!第120章 萬境呼應!第144章 我爲廣南都城隍!第191章 天降橫財?不,是橫禍!第165章 嚴格來說,是A+級!第205章 獬豸的審判:善惡有報第173章 社公顯靈第15章 跳樓第102章第27章 我來開啓全民修煉時代!第114章 陰魂不散第62章 一劍!第11章 催命第170章 龍脈,龍靈誕生!第27章 我來開啓全民修煉時代!第185章 胡黃常蟒第118章 詭節,詭門開!第110章 知人口面不知心第90章 陳景樂:使不得使不得第70章 第二個縣級境域第34章 魁星點鬥符第72章 問與告第169章 法天象地(4000)第30章 太有誠意了第3章 我是神?!第99章 金枝大王第145章 S級詭異現世!第135章 招兵遣將 冥府陰兵!第24章 釣魚執法第160章 這怎麼能算敲官府竹槓呢?這叫差旅第120章 萬境呼應!第13章 符籙之術第9章 暴漲的香火點數第148章 大封天下(劃掉),構建完整城隍陰第194章 老大哥,帶帶我!第19章 超越A級?!第99章 金枝大王第88章 啞巴與傻子(求訂閱)第164章 幽靈公交車第167章 舉世譁然!你們大夏還隱藏着什麼老第156章 大妖級!第111章 嬰靈第193章 全世界人都涌向大夏!第42章 小修一下第119章 詭節,城隍出巡!第64章 震撼與忌憚第62章 一劍!第156章 大妖級!第140章 老爺保號!(賀7000均訂)第120章 萬境呼應!第57章 紙鞋 夢第13章 符籙之術第43章 御劍乘風來第14章 基層調查第153章 三十六天罡法,起死回生!第154章 僮族師公與十萬大山第163章 媽媽,我也是大王了第178章 百座城隍廟同時開光!第173章 社公顯靈第7章 七十二地煞術之壺天第65章 我收拾不了他,還收拾不了你?!第166章 鬼王降世?一根手指戳死!(4000字第30章 太有誠意了第203章 禁婆第40章 金錢劍 雷公令第46章 小鎮醫療事故第102章第102章第147章 陰司一脈,丹境真修!第148章 大封天下(劃掉),構建完整城隍陰第75章 死人灣第180章 名爲祝福的詛咒第156章 大妖級!第166章 鬼王降世?一根手指戳死!(4000字第1章 境主尊神第159章 善惡雙罐:一罐盛詭食,一罐困詭體第162章 是養龍,還是自己化龍?第13章 符籙之術第98章 走豬胎第165章 嚴格來說,是A+級!第77章 鄔王真童第86章 鋼鐵意志第101章 人心難測第194章 老大哥,帶帶我!第64章 震撼與忌憚第123章 官府態度轉變,修建城隍廟!(5K)第141章 請城隍大人閱兵!第90章 陳景樂:使不得使不得第44章 鬼仔戲第4章 兄妹情深一家人第200章 戴眼鏡的神像,峻靈王第46章 小鎮醫療事故第85章 下一個會是誰?第122章 大爭之世,出山!第83章 第五個人第141章 請城隍大人閱兵!第32章 魂念留影第204章 殺人者,死!第124章 宗廟 家國第16章 救命!高手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