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詳議

黎大壽說完,吳中元點了點頭,上了歲數的人和年輕人不一樣,他們不會輕易把話說滿。

“着手準備吧。”吳中元衝黎大壽說道。

黎大壽點頭應是,轉而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後者會意,分頭忙碌,準備開爐。

黎大壽並不知道鳥族有這樣一處秘密冶煉金屬的所在,但這裡的各種冶金器皿都出自鳥族之手,他的兩個兒子對這些器皿都很熟悉,包括用來起重的槓桿和滑輪。

在二人忙碌的同時,黎大壽向吳中元詳細問明瞭他想打造器物的形狀和用途,以及具體的大小和尺寸。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黎大壽是真正的行家,問的問題非常具體,也非常有針對性,這份差事與尋常的熔鑄打造不同,這屬於爲重要人物量身定製,不但要考慮到器物本身,還得考慮打造出的器物是不是適合吳中元使用。

吳中元需要的是一把近距離使用的中型兵器,刀劍是首選,對於是造刀還是造劍,吳中元抱的是無所謂的想法,因爲他並不擅長使用刀劍,不管是用刀還是用劍,對他來說區別都不是很大,他需要的只是一把用以近身相搏的兵器,而這件兵器的作用就是對弓箭遠攻的補充和輔助,有了火龍真氣和各種法術,這把刀劍的使用頻率也不會很高。

確定了吳中元的意圖,黎大壽站在專業人士的角度上給他提出了建議,造劍,理由是劍更適合吳中元使用,再具體一點就是刀是單刃兒,攻擊手段以砍爲主,分爲厚刃刀和薄刃刀,前者適合身強力壯的人使用,而後者則適合力量不足但反應迅速的人快速搶攻。

吳中元並不屬於這兩種情況,他更適合用劍,因爲與刀相比,劍更加靈活,近身相搏時沒有攻擊死角,雖顯中庸,功能卻更加全面,最主要的是刀劍並不是他主要的攻擊手段,沒必要爲了追求某一方面的長處而爲攻守留下隱患。

關於劍的形狀,黎大壽提出了幾種建議,吳中元思慮過後採納了其中一種,正所謂大巧若拙,大道至簡,就選秦漢時期的長劍形狀,沒必要造的太花哨,血槽也沒必要太深,都說劍爲君,刀爲王,劍本身就不是一種戾氣很重的兵器。

至於長劍的重量,他定了個二斤八兩,比常用的長劍要輕一些,之所以定這樣的重量是多方面考慮的,一來是他使不慣太重的長劍,二來他不希望浪費太多的隕鐵,金色玄鐵一共只有九斤九兩,如果盡數用了,大傻就接受不到它的輻射,會影響到大傻的壽命。

除了長劍,還需要打造箭頭兒,金色玄鐵的密度比尋常金屬要大,如果用其他材質做箭桿兒,箭頭兒的大小就得進行調整,不然就會失去平衡。但箭桿兒吳中元用了鐵樹,鐵樹的密度也很大,如此一來就沒必要縮減箭矢的重量,正常大小就行,只是重量要比尋常箭矢要重很多,普通一支箭的重量大約在五十克上下,也就是一兩左右,而根據黎大壽的估算,用鐵樹和金色玄鐵打造的箭矢重量能達到二兩四錢,也就是一百二十克,幾乎是尋常箭矢兩倍半的重量。

吳中元自腦海裡計算了一下,三十五支箭矢和箭囊的總重要在十斤左右,不算輕,但也不算重。

至於箭頭的形狀,吳中元沒有采用三棱形狀,而是用了傳統的錐形箭頭,這種箭頭不是非常鋒利,卻可以承載更大的力道。

至此,還不算完,還得探討箭矢在灌注了火屬靈氣之後可能會出現的種種未知變化,鐵樹雖然堅韌,卻終是木屬,衆所周知火克金,金克木,他發出的火屬靈氣雖然灌注於箭頭兒,在射出箭矢之後箭頭會將自身承受的火氣轉嫁給箭桿兒,吳中元擔心箭桿兒承載了火氣之後會變形損毀。

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難題,但黎大壽很快想到了解決辦法,吳中元先前帶回的那盞長明燈上有一片銀白色的金屬,這片金屬原本是覆蓋在油燈上部的,他並不認得這種金屬,但黎大壽認得,這是一種名爲寒冰鐵的金屬,出自極北陰寒之地,能夠阻隔火氣,可以在箭桿兒和箭頭之間墊上少許,如此這般他發出的火龍真氣就會凝聚於箭頭,箭桿兒只需承受力道而不需承受火氣。

諸多細節一一議定,最後吳中元又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玄晶,射出的箭矢有沒有迴歸箭囊的可能?”

黎大壽沉吟良久,緩緩搖頭,“很難。”

“願聞其詳。”吳中元追問。

黎大壽患有眼疾,總是流淚,聽得吳中元言語,先擡手擦了擦眼,然後說道,“一具盔甲打造完成之後,勇士想要披掛穿戴都需要滴血認主,只有這樣感召控馭時盔甲甲片才能自行附體,但那諸多甲片都是自行歸附,而並非受到了勇士神識的左右和影響。”

吳中元點了點頭,黎大壽的意思是摻雜了紫晶的盔甲與青龍甲有相似之處,都不是百分之百受控的,穿戴它們的勇士只能控制它們的披掛和卸除,而不能控制其中一片甲片做出具體的某個動作。

黎大壽又道,“此事難就難在我們左右不了滴血之後這些箭矢會歸附何處。”

雖然黎大壽沒有把話說透,吳中元卻知道他存在什麼樣的顧慮,想要讓箭矢衝自己飛來很簡單,但問題是控制不了它們往哪兒飛,萬一不往箭囊飛而往自己心口飛,自己就把自己給射死了。

“此時日後再議,”吳中元說道,“打造兵器和箭頭預計需要多長時間?”

黎大壽想了想,說道,“如果能夠順利熔化金色玄鐵,且不出現其他變數,十天之內可以完成。”

“你們需不需要我留下幫忙?”吳中元又問。

黎大壽搖了搖頭,“我知道大人對熔鑄之道大有心得,但眼下還不需要大人親爲,大人自去,若是遇到阻礙,我會向大人告知請教。”

吳中元點了點頭,“那我就先離開幾天,設法尋些玄晶回來,我將扈從留在這裡,你們準備完成之後再取下它脖頸上的金色玄鐵,熔鑄打造完成之後,餘下部分可再鑄銅帶,重新圈套。”

黎大壽點頭答應。

“你預計什麼時候會取下它脖子上的銅帶?”吳中元問道。

見黎大壽麪露疑惑,吳中元便解釋道,“若是此行順利,我可能會用到它馱負重物。”

“大人爲何不先行取下那條銅帶?”黎大壽問道。

吳中元沒有衝黎大壽解釋金色玄鐵對大傻的重要性,而是說道,“兩天之後取下銅帶。”

黎大壽點頭。

衝黎大壽道過辛苦之後,吳中元轉身離開,出得山洞,衝坐在山洞外的黎別說道,“我要出去一趟,你跟我一起去。”

如果吳中元說的是‘你跟我一起去吧,’黎別或許還會猶豫,但吳中元並不是詢問的語氣,她便不知如何接話,只是用詢問的眼神看着吳中元。

“我要去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你與我同去,我若發生了意外,也能有人將消息帶回來……”

.

.這幾天白天瑣事纏身,只能晚上寫,字數不足,大家見諒。

第八百二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摧殘第二百九十七章 黃帝威儀第六百零六章 因果承負第二百七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五十五章 晴天霹靂第八百二十二章 臨行前夕第八百八十六章 高手過招第五百五十九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心蠱惑第八百七十二章 攻防對峙第二百二十二章 傻大個兒第一百二十章 古老的物種第八百三十七章 兵火失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斑蝴蝶第九百一十七章 神之俯視第四百一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百零二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八十一章 奏稟第一百七十八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五十九章 諸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勝慘勝第一百八十章 不屈第三百二十一章 狌狌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歸一第九百八十三章 無惑無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從中作梗第八百一十四章 複雜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越獄第三百一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奇物第一百五十九章 身處險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獸族祭壇第七百五十六章 三花聚頂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山深處第六百五十六章 追尋第一百四十五章 險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影像第一百零一章 活死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檢試第七百二十四章 真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平寨主第六十六章 好色的阿波第五百四十章 外族覲見第四百二十五章 妥善安置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堅不摧第五百一十四章 首富第五百八十章 亦是故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蹤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光棍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八套第八百六十九章 有恃無恐第八百八十七章 鏖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鏖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營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化生丹天蠶甲第五百六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十二章 翻譯完成第七百七十三章 分身乏術第一百一十七章 地下祭壇第六百八十六章 好主人第四百八十章 天蠶網第四百三十二章 心月神宮第六百七十九章 貪財的瞎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後第一百四十章 它的請求第七百七十三章 分身乏術第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金龍還朝第七百九十四章 獸王歸位第四百零八章 隗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黃帝歸來第九十六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五十章 臨行前夕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晚第七百五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雪中獨行第九百三十九章 生老病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枯燥的政務第七百二十四章 真人第七章 未知生物第四百五十三章 記仇第四十四章 堪輿之術第九百二十四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四十七章 徘徊街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身獸首第七百六十七章 鬼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遇險第四百五十七章 白熊族第四百四十章 三個問題第九百零一章 君臣密議第九百五十一章 見骨第五百二十二章 豪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日理萬機第四十六章 神秘的道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逆轉第五十二章 翻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