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崛起月臨國

感謝yh_yh1166、書友140805155442545打賞的平安符,

“門主,尉遲氏一族一夜之間消失了。。”

“怎麼會?”百里妍卿吃驚道,“可查到他們的行蹤。”

青龍幾個搖了搖頭,“這事情朝上已經在議論紛紛了。”

“昨日封后大典,皇貴妃被廢賜死,這才一早醒來,尉遲氏一族就全消息了,這是早預謀好的?”百里妍卿也知道她有些疏忽了尉遲氏一族了,“可有查到別的嗎?”

“現在夏惠帝已經派了人查,我們的人不好插手。”

“那等夏惠帝那裡查看如何了,一夜之間不可能退的這麼幹淨,除非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所以即便不發生皇貴妃的事情,尉遲氏一族也是要走定的。”百里妍卿分析着。

“東宮中還有太子妃和皇太孫呢,尉遲氏的人這是把太子妃和皇太孫給棄了?”朱雀不由納悶道。

“也許他們有別的打算吧。”百里妍卿說道,尉遲氏一族這麼一走,夏惠帝也不可能處置了太子妃和皇太孫。

太子妃到是好處理,但夏惠帝再不喜歡皇太孫也不可能把皇太孫給殺了。

果然嚴聿衡下朝回來,也帶回了宮中的消息。

“皇上已經下了旨廢去尉遲氏太子妃和皇太孫之位,尉遲氏被禁,皇太孫交由唐皇后照看。”

“尉遲府那裡呢。”百里妍卿正想着,是怎麼樣讓尉遲府的人一夜之間成空了,那些尉遲家的家僕都不見了。

“他們是分五路離開的,同一時間由東西南北四門出城,家僕也是分散離開,主要的主子是從密道里走的,他們帶着的都是死忠的家僕,。其它的早遣散了。。”

“不對啊,若是尉遲氏遣散了家僕,這肯定在京中引起關注的。”百里妍卿看向了嚴聿衡,到有些佩服着尉遲氏一族了。一夜之間退的那麼幹淨,就是夏惠帝想找尉遲氏一族秋後算帳都不行了。

“尉遲氏一族自事發前,應該早萌生了退意了,現在皇上已經派人去追,也不知道能否追回來。”

“皇上現在的臉色應該很精彩吧,對了,還有榮親王呢,尉遲氏一族連這外孫也不要了。”百里妍卿也這纔想起了榮親王,這也是尉遲氏一族的外孫,夠夏惠帝頭疼的了。

“名義上。皇太孫交給唐皇后照看,但皇上已經讓人把榮親王和皇太孫給看起來了,這也是防止着尉遲氏一族回來把榮親王或者皇太孫給帶走,皇孫不可能流落在外,不然影響了社稷安定。”

百里妍卿點了點頭。現在明面上,太子只有皇太孫一個兒子,若是因着尉遲氏的事情,皇太孫失去了繼承人之位,對太子也不利。

畢竟一個儲君沒有兒子可不是什麼好事,百里妍卿也想到了百里妍繪和太子的次子,百里妍繪現在還在莊子上。只有唐皇后和太子知道,還是看唐皇后和太子怎麼做了。

朝中,夏惠帝因着尉遲氏的事情,確實是怒火中燒,臉面鐵青。尉遲氏一族都被夏惠帝的人看着的,夏惠帝只是還沒有騰出手對付尉遲氏一族。居然就讓尉遲氏一族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夏惠帝怎麼不惱。

只是再惱尉遲氏一族,夏惠帝也不能拿兩個皇孫來泄憤,但也是眼不見爲淨,徹底冷了這兩個皇孫。

這邊崔太后還沒有別的動作。榮親王已經被廢去了親王爵位,成了一個光頭皇孫,與廢皇太孫一樣。

夏惠帝果然是獨斷專行的人,廢了太子妃之後,夏惠帝想立京中的貴女爲太子妃,還下旨選秀。。

唐皇后和太子都沒有阻止,夏惠帝愛立誰爲太子妃,他們真無所謂了。夏惠帝這人是什麼都想掌控在手中,以前夏惠帝防着沈氏一族,現在沈氏一族是大公主的附馬當家,夏惠帝又開始重用了沈氏一族。

以前的八大世大,真正剩下了只有沈氏、廖氏、百里氏,京中的唐氏一族和嚴氏一族也不在大世家之列了。

如今唐皇后和太子起勢,京中的唐氏一族心中後悔的不行,但也是頻頻地想和唐皇后和太子套關係,但唐皇后和太子已經不睬他們了。

對於唐皇后和太子來說,現在沒有外戚的勢力,對他們是有利的,不然夏惠帝又會疑心,又會防着打壓着他們。

在唐皇后和太子的眼裡,已經坐到了這樣的位置,他們能不和夏惠帝對上就不對上,夏惠帝現在也只能選擇太子,不然夏氏一族的皇室子嗣都快要被夏惠帝給玩完了。

夏惠帝廢了太子妃後,賢王七皇子這邊也上書請廢王妃,夏惠帝立馬同意了,表示給太子納妃時,也給賢王另選一個王妃。

夏惠帝如今也僅剩着兩個兒子,太子和賢王,賢王沒有兒子,如今兩個皇孫在夏惠帝的眼裡,有也等於沒有,所以夏惠帝如今的目光又落到了太子和賢王的身上,想讓他們快些給他生孫子。

爲了怕尉遲氏的人對太子和賢王動手腳,夏惠帝又請整個太醫院的太醫爲太子和賢王檢查身體,知道太子和賢王身體沒事,不影響子嗣,夏惠帝也鬆了口氣,對於爲太子和賢王納妃的事情,更加的上心了。

之前的賢王妃一心想給賢王生兒子,自是不會在賢王的身上動手腳,所以賢王倒是沒事。而太子這邊,在生了皇太孫之後,廢太子妃可是一心保障着皇太孫獨子之位的,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夏惠三十五年七月,夏惠帝爲太子和賢王納妃,所以正五品官員家的女兒適齡未嫁的都到了宮中來,其他書友正在看:。

這個時候百里妍鈺是很心動的,可是她已經沒有資格了,此時的百里妍鈺有些後悔,覺得當時的她還是有些衝動了,要不然努力成爲太子側妃都好。

以前百里妍繪成爲寧王側妃,又隨着寧王成爲太子,成爲太子側妃,百里妍鈺也並不眼熱。當時在她的眼裡,太子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肯定登不上帝位的。

可是現在百里妍鈺對成爲太子側妃之事,又心動眼熱不已,恨不得自己小上幾歲,或者恨不得自己不是嚴聿衡的貴妾,這樣她沒準就可以成爲太子側妃了。

如今的百里妍鈺,雖然是太后給嚴聿衡的貴妾,可到底沒有被嚴聿衡承認,又沒有被嚴聿衡碰過,心中不平的很。

嚴聿衡不把她放在眼裡,面對着百里妍卿時,百里妍鈺又苦悶的很,看着選秀如火如茶的舉行,成爲了京中的第一大話題,百里妍鈺又如何不羨慕。

最後,新太子妃便是廣平大長公主的曾孫女王氏,當年廣平大長公主下嫁寒門子弟的狀元郎,孫女嫁給了崔家大爺,如今曾孫女又成爲太子妃,年邁的廣平大長公主一時又光風了起來。

廣平大長主倒是個聰明的女人,雖然孫女嫁去了崔家,但卻不與崔家交好,再加上崔大郎和崔丞相與崔大夫人這邊的關係也不好。崔家的事情,廣平大公主都沒有插手,也就沒有做出讓夏惠帝討厭的事情。

夏惠帝封了王氏爲太子妃,又爲太子添了兩個側妃,四位庶妃,嚴家和廖家各出一位側妃,唐家和葉家、沈家、新貴李氏各出一位庶妃。

這一來,太子的後宮裡,就有兩位沈氏女,可見夏惠帝如今對沈氏一族還是看重的。

至於賢王這裡,夏惠帝給他選的王妃則是太子廖側妃的堂妹,賢王的後院這回納進了四名女子。

太子妃和王妃都有婚禮的,時間定在了兩個月後,太子是九月迎娶新太子妃,賢王是十月迎娶親王妃。

這一回,夏惠帝並沒有納美人入宮,倒也得到一片的讚揚。此時對於年邁又身體不好的夏惠帝,朝臣即便想借着女兒飛黃騰達,也不會想把女兒送進後宮了,所以都是考慮着太子這邊多一些。

七月十五日,賜婚的聖旨發下去後,內務府也開始準備着太子和賢王娶妃的事宜。

然七月十六日一早,朝中又爆發了消息,夏惠帝當場在大殿上吐了口老血,整個大殿一陣的慌亂。

“可確實是尉遲氏的人。”侯府裡,百里妍卿問着朱雀。

“是的,萬沒有想到尉遲氏一族居然成了月臨國的國王,又把周邊的兩個小國給無聲息滅了,如今尉遲氏一族要地西邊稱帝了。”朱雀也是及時地收到了大消息,就立馬報了上來。

百里妍卿深吸一口氣,才慢慢吐出來,“這尉遲氏一族挺能耐的嘛,還無聲息滅了兩個小國,現在居然要稱帝了,也怪不得夏惠帝要吐血了。”

這一杖,尉遲氏到底謀算了多久,百里妍卿可不認爲尉遲氏一去,就能讓月臨國的皇帝把位置讓出來。而現在很明顯的就是月臨國的皇帝就是姓尉遲的,只是被尉遲氏一族很好的掩蓋了,所以夏惠帝也沒有發現。

百里妍卿接過了資料,月臨國的國主月南風,應該是尉遲南風吧。而這個尉遲南風的真正身份,居然和二太子妃尉遲雪是同父異母兄妹,尉遲雪的父親在外的時候,先娶了尉遲南風,然後回到京城再娶尉遲雪的母親。

而尉遲南風原是月臨國的公主附馬,在尉遲一族的支持下,篡了月臨國的王位。

第21章 毅勇侯第281章 卿兒,我愛你!第254章 海盜來襲第64章 進宮第198章 人選第37章 偏心第53章 出世第68章 皇帝的炸彈第298章 最強弓弩第72章 墨彥第53章 出世第63章 中招第96章 嚴父憂第140章 忠誠第122章 唐父唐母第188章 裝傻充愣第358章 不翼而飛第171章 搜人第157章 西北歷練第12章 復爵第293章 島主第6章 找尋第133章 我們的父親第82章 花架子第392章 說開第84章 拜見長公主第189章 熊抱第10章 重傷第363章 終醒來第137章 丫環第382章 各國不尋常第137章 一朵花第189章 熊抱第222章 喜嫁第132章 四年第303章 太上皇的遺憾第211章 聿明受傷第58章 玲瓏鐲第267章 軟禁第42章 中庸第124章 太子第103章 搶姐愛的都不是好人第236章 誰動了手第208章 嫉恨第79章 豐富的經歷第270章 脫身第293章 島主第33章 強身健體第144章 宅權之爭第69章 哭第153章 攔截第三百六十七章第375章 父母大婚第345章 假仁假義第171章 搜人第100章 笑話第347章 一開始輸了第343章 皇上的話多酸啊第387章 夫復何求第69章 哭第165章 十八代門主第312章 探花第337章 再孕第36章 繼母第58章 玲瓏鐲第191章 懷疑第101章 發瘋第342章 回京第77章 小惡魔第48章 習字第256章 上門第138章 爭執第101章 發瘋第17章 決定第4章 醒來第156章 禁足第137章 丫環第152章 德王府之行第345章 假仁假義第410章 雙胎第376章 帝太夫人第192章 夏惠帝身世第343章 皇上的話多酸啊第145章 不屑第296章 破皇位第180章 太子喪第353章 妍繪回宮 爲萍1207宗師+第172章 再死第5章 嫁妝第252章 皇太孫被截第401章 迷霧森林第257章 大姐姐害了祖母第333章 孃親壞壞第173章 宮中孕事第144章 宅權之爭第300章 南夏行第139章 問責第267章 軟禁第397章 傳位聖旨第263章 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