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離開

雖然趙琇早有心理準備,估計這兩日就會有通知下來,讓她與張氏收拾行李回到船上,繼續南下了,但高楨這話說得太突然,讓她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未免覺得太倉促了些。

她不由得問:“怎麼這麼突然?明兒就走?昨兒哥哥回來,也不見他提起。”

高楨笑道:“昨兒我們還不知道幾時能走呢,今日纔有了準信,你哥哥原也不知道。不過他如今知道了,想來一會兒辦完了事,就會來告訴你們了。”

趙琇隱約記得他們在濟寧逗留幾天,是有事要辦的,而且是機密大事,就含糊地問:“你們要辦的事都辦完了嗎?”

高楨微笑着點頭,沒有多說。趙琇也就放了心,笑道:“能早些起程也好。我看着這兩日天氣放晴了,似乎也暖和了些,就怕再待下去,又下起雪來,倒不如趁着天氣好多趕趕路。過了濟寧,沒多遠就是江蘇地界了,那邊的河面我記得要更好走一些。”

高楨點頭道:“確實。這兩日河面上那些碎冰都化了,若是再下雪,還不知道會不會堵塞運河,早早離了這裡是正經。眼下十一月已過半,眼看着就要進臘月了。若是不能趕在年前到達上海,驗看各處堤壩,那就得等到年後方能前往,未免太耽誤功夫。既然濟寧事了,我父王也覺得該早些動身。接下來的路程,興許要走快些了呢。”

趙琇明白了:“那我立刻吩咐下去,讓大家收拾東西。”一些該採買的就趕緊採買了。濟寧城中也能買到質量尚可的銀霜炭,趕緊多買些,路上也好拿來取暖。就算自家用不完,拿去接濟其他人。給哥哥趙瑋做人情也是好的。

高楨聽了微笑,又勸她:“我知道你可能會捨不得朋友,但明年回京的時候還能再見,你也可以給她寫信。等過幾年方崇山回京,你們又能時時相聚了,因此不必太過感傷。”

趙琇笑道:“我哪裡就感傷了?不過是有些不捨罷了。”

送走了高楨,趙琇立刻下令家人打包行李。她這邊有了動靜。同樣住在驛館其他院子的人聽到了聲音。也驚疑起來。這時船上來了消息,各人慌忙跟着收拾東西。一時間,欽差要離城的消息就傳開了。

大部分人都早有預感。但也有些人十分意外,沒想到此前不見有苗頭,欽差們卻說走就要走。有人不甘心結下的善緣就此浪費,趕緊抓緊時間藉着踐行名義。再刷點好感;有人忙着置辦禮物送人,跟人私下討要許諾;也有人是真心捨不得朋友。抓緊機會多聚幾次,喝酒惜別。

蔣家卻有些急了,他們剛剛託人遞了信進驛站,還不見迴音呢。欽差一行怎麼就要走了呢?若是建南侯祖孫明天就走,那還有時間見他們麼?趙湘這邊又該如何處置?

蔣大太太很想說,直接把人往驛站一丟就好。但蔣大老爺想得多些。不打算採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萬一得罪了建南侯。他如今還在濟寧城裡呢,知府一家又與他家交好,倘若建南侯授意知府來爲難蔣家,蔣家哪裡有抵擋之力?想了又想,蔣大老爺還是決定要尋位朋友幫忙,請朋友的太太往建南郡公夫人張氏面前探一探口風。

而趙湘,此刻正在收拾行李。她已經託小丫頭又捎了一封信去驛館了,只要張氏看了,必然會接她回去的。張氏本來就對她還有惻隱之心,她態度如此卑微,又一直在認錯,張氏應該會心軟纔對……

那封信確實又送到了驛館,仍舊落入上回那媳婦子手中。那媳婦子立刻就通知了塗三陽家的,後者也不敢驚動了旁人,揣了信帶着那媳婦子來尋趙琇。偏偏趙琇看着人收拾行李、採買東西去了,趙瑋倒是剛剛過來看望祖母,正與張氏在屋裡說話。塗三陽家的見趙瑋在,探頭探腦地不敢擅入,正打算帶着那媳婦子迴轉,誰知張氏眼尖瞧見了,就問:“外頭是誰在那裡?”趙瑋也望了過去。

趙瑋襲爵逾年,如今有了功名,得了差使,雖然還是青蔥少年,身上卻已經多了幾分威儀。他這一望,塗三陽家的與那媳婦子本想避開,也不敢避了,只得齊齊上前見了禮。

張氏還認得塗三陽家的:“你男人可好?這一趟南下,路過山東,你們兩口子怎的也不說一聲?我好叫汪福來安排你們回高唐一趟,探探親?”

塗三陽的弟弟一家都在高唐莊子上當差,他弟弟的岳家還是那邊的莊頭,昔年他夫妻二人落難時,也是投奔去那邊的。如今他們境況好了,若有機會,自然要過去探親。趙家主僕路過山東,本來就要打發人到高唐莊子上看一看,對對賬,查問一下今年的產出,再問問那裡的人是否每逢年節都到臨清祭拜趙焯夫妻了。若派了塗三陽去,也算是公私兩便。因此張氏纔會這樣問。

塗三陽家的連忙答道:“小的男人就去了高唐,昨兒已經回來了,說是一切都好。高唐莊子上的莊頭叫問候老夫人、侯爺和姑娘呢。小的要在內院當差,不曾得閒,就沒跟着去。”

這事兒趙瑋是知道的,對張氏說:“派去高唐的人確實回來了,孫兒已經見過。他們莊子上一年四季,每逢年節都會去臨清祭拜,也在附近的寺廟裡施米施藥,爲父親和母親祈福,也爲當年一同遇難的僕從船工超度,不曾有片刻怠慢處。”

張氏滿意了:“那就好。別的事都罷了,這一件纔是最重要的。”

趙瑋笑笑,又去問塗三陽家的:“你方纔在外頭探頭探腦的做什麼?若有事來回,怎的不說話?”

塗三陽家的不敢隱瞞,只得答說:“有一件事要請姑娘的示下,小的見姑娘不在屋裡,就想等她回來了再說。”

張氏嘆道:“到底是什麼事?還非得讓她拿主意?也罷。你跟我說了吧。你們姑娘從早忙到晚,可憐她一個孩子,家裡家外操碎了心。其實我還不是很老,從前也是管過家的,如今雖然懶散了些,卻也不是太無能,想來路上的瑣事我還是能料理得來的。你說吧。是什麼事?”

塗三陽家的啞然。看了看趙瑋。趙瑋沒明白,卻只命令她照實說。她沒辦法,只好講了。又將信奉上。趙瑋一聽她起了話頭就開始後悔,可惜已經來不及。

等趙琇回來的時候,張氏已經看完了趙湘的信,默默地坐在那裡不說話。趙瑋則陰沉着臉坐在一旁。趙琇心中不解。聽塗三陽家的壓低聲音迅速說了原委,她才明白了。苦笑了下。她先把塗三陽家的與那媳婦子打發走了,又摒退左右,方纔坐到張氏身邊,柔聲問:“我給祖母賠禮。這事兒我早就知道了,只是不清楚趙湘寫信的用意,不想驚動了您。因此就跟哥哥商量去了。如今事情早已解決,沒想到她又要寫信來。她這回是想要什麼?”

張氏將信遞給了趙琇。趙琇一目十行地看了,發現趙湘從頭到尾就在裝可憐,說蔣家如何虐待她,又說她如何感激曾祖母和叔叔,還說她自知從前年少無知,犯了許多錯,也不敢奢望張氏會原諒她,只盼着張氏能給她一個贖罪的機會。她願意在佛前敲經唸佛,爲過去犯下的過錯贖罪,云云。

趙琇笑了笑:“她有心贖罪倒是好的,不拘哪裡,都不會妨礙她向佛之心,就怕她心裡不誠,佛祖要嫌棄她。”

趙瑋把趙湘上一封來信的事對張氏說了,道:“她那時說是怕夫家會逼她殉夫。孫兒素來不屑她品性爲人,原不想理會。只是想到,若那林家當真要逼兒媳殉葬,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家卻跟蔣氏、趙湘不是一路人,比不得她們殘酷不仁,若是視若無睹,未免傷了陰德。孫兒就直接問了認識的濟寧府官員,託他們給那林家遞了口信。原本想着,只要他們別把人逼死了就好。誰知林家膽怯,竟直接將婚事退了。孫兒心想,既然趙湘不會被逼着殉夫,後面的事就與我們無關了。我們只是在濟寧逗留幾日,難不成還要管她一輩子?沒想到她今兒又有信來,還說了這一車的廢話。”

張氏聽得笑了:“她定是想讓我把她帶走呢,我卻不是那等蠢鈍好哄的人。她小小年紀就心思歹毒,一點孝心皆無,親祖母都能棄了。我雖是她曾祖母,卻不是血親,她又怎會孝順我呢?不過是在蔣家日子不順,就想回咱們侯府來過好日子罷了。我纔不上這個當。蔣家將她嫁給那吏員之子,若是沒有殉葬之憂,原也是門不錯的親事。她嫌棄人家是胥吏,卻不知道胥吏也是良民,比她一個罪臣之女要強得多了。況且聽旁人說,那林家原也頗爲殷實,除了不能科舉,竟沒有哪裡不好,反倒是她配不上那等人家了。若不是人家急着娶媳婦沖喜,她又改名換姓地哄人,人家也不會看中了她。如今親事作罷,那就是她沒那個福氣,今後如何,且由得她去吧。她早不是建南侯府子孫,我又何必替她操這個心?”

趙瑋趙琇聽了,都覺得驚喜無比,臉上就露出了幾分意思。張氏察覺,心中不知是什麼滋味:“你們以爲我會被她哄騙過去麼?你們的祖母沒那麼糊塗!”

趙琇忙挽着她的臂彎撒嬌道:“哪兒有呀?我和哥哥是怕您想到她是祖父的血脈,就忍不住心軟……”

張氏冷哼了一聲:“有她這樣的血脈,郡公爺臉上也無光!她也配做郡公爺的曾孫女兒?早知她是這樣的人品,當初我還不如不將她們贖買出來,由得她們在牢裡自生自滅,或是流放去了西北,省了多少事!”

趙琇聽得眉開眼笑,總算放下了心頭大石。這一晚,祖孫三人收拾行李,次日一早起來,就坐車出了城,直接去了碼頭登船。趁着天晴,太陽纔剛升起來,廣平王就下令開船了。船隊迅速離岸,向南駛去,不曾驚動了本地官紳。

等趙湘得信時,船隊已經走遠了。她失魂落魄地跑出城,看着空蕩蕩的碼頭,想起這兩日已經在舅舅舅母面前說了無數的“硬氣話”,雙腿一軟,就跌倒在地。

第602章 勸女第35章 暗涌第385章 小聚第430章 再召見第303章 過年第513章 方家女第620章 說客第507章 同行第168章 算計第340章 求情第509章 欲行第419章 晉見第565章 驚歎第492章 新友第202章 御史第338章 握手第184章 蠢話第94章 招供第361章 來訪第370章 傳聞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17章 困惑第554章 生恨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34章 選擇第154章 棉襖第619章 藉口第71章 太子退位第252章 避寒第408章 秋宴第171章 驚聞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565章 驚歎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23章 喜事第49章 碧蓮第203章 聽聞第232章 山居第261章 告密第589章 質問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01章 反轉第567章 新進士第495章 回鄉第452章 退親第106章 親戚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399章 故事第628章 送妝第570章 苦心第362章 憂慮第582章 傳遍第609章 扣下第422章 勸姐第344章 新居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375章 包圍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601章 喜訊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27章 請罪第554章 生恨第92章 實行第95章 出族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54章 棲鳳齋第149章 元宵節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22章 勸姐第422章 勸姐第446章 包票第244章 調查第241章 小丫頭第204章 贈衣第227章 歸來第546章 無賴第443章 祭拜第445章 米家第42章 苦肉計第534章 新年第300章 養子第270章 返回第488章 動手第455章 妥協第35章 暗涌第362章 憂慮第497章 遷移第256章 借書第413章 流言第614章 立儲第92章 實行第231章 秋景第539章 議定第71章 太子退位第483章 獻殷勤第423章 喜事第37章 許諾第93章 人倫第621章 現世報第271章 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