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秘信

方奕山回到家裡的時候,只覺得身上已經去了半條命。但他不敢大意,因爲他懷裡揣着的那封書信,隨時都有可能再奪去他剩下的半條命。

他想哭,卻怕被人看見生疑。他想罵人,又擔心會被寫信的人知曉。他想要求神拜佛,還得在妻子兒女面前編個藉口矇騙。此事如此關係重大,他根本不敢告訴他們,也沒人可以商量,只能獨自坐困愁城。

一夜無眠,他頭髮都多白了幾十根。第二日一早起來,早飯都顧不上吃,就去尋找嫡支二房的堂兄,方崇山親弟方三爺。對方從前也跟他一樣,是爲穎王辦事的暗樁,只可惜事情沒做成,就暴露了身份,被革職查辦,雖然僥倖保住了性命,但如今在家也不過是投置閒散,連族人都不肯跟他來往。

方三爺瞧見方奕山時,可沒什麼好臉色。他們這一支向來是傳宗的嫡長,他兄長是族長,若兄長退位,族長就應該是他。自從被問罪,他就死了這份心,雖然不怎麼待見兄長,但有對方庇護,平時的小日子還過得去。可兄長一被新皇帝斥責,方奕山就企圖奪走族長之位,將他拋在了一邊,叫他如何能忍?他心裡也清楚,只要兄長方崇山在族長之位上待着,他一家子就可以安心度日。但族長之位旁移,他只怕即刻就要被驅逐出門了。雖然他兄長的地位如今看來還算穩當,但這不代表那些曾經威脅過他的人就不存在了。所以此刻方三爺看見方奕山時,眼裡不是曾經的同志,而是要將他趕盡殺絕的仇人。

方奕山還沒來得及把信拿出來,就先遭了方三爺一頓好罵。罵完了。方三爺直接把人趕出了門,讓他連說一句話的功夫都沒有。方奕山只能悻悻地回了家,暗暗埋怨方三爺不講人情。埋怨完了,他看着那信,越發犯愁了,他該如何處置這燙手山藥呢?

方奕山得了差使,每日都要去禮部點卯的。他只能收拾心情。小心將信藏在書房的暗格中。換了官服前去上差。因昨日記不清張夫人與高鉅說過的要求了,他只能硬着頭皮再跑一遍,至於那封信。直接被他拋開了。他又不傻,去瀛臺的時候,他身邊就沒缺過隨侍的人,等於隨時被人監視着。怎麼可能會私下向張夫人或高鉅傳遞東西?一旦被人發現,他這條小命就不保了!

於是他沒事人一般。該辦事就辦事,該見人就見人。頂多是在去瀛臺時,特意多帶上了一名相熟的禮部書吏,名義上是爲了記下張夫人與高鉅的要求。事實上是預防那位“故交”過來質問時,以身邊有旁人在的藉口推託。

一晃三日過去,沒有人再來找他。方奕山只當是對方見他身邊有外人在。難以成事,所以就放棄了。心下暗暗鬆了口氣。

他不知道,因爲他忽然去找了方三爺,方崇山不放心地去找了胞弟,問起此事。

方三爺沒好氣地說:“我怎知他過來做甚?他不幹好事,癡心妄想,被我一頓罵罵跑了。他有什麼打算也沒說出來,我自然不知道。”

方崇山聽了,不由得嘆了口氣:“你這脾氣真是……你原與他交好,實在不必爲了我跟他撕破臉。我知道你生氣,可我出京後,族中有何人能庇護於你?若你與他還有些交情,他總不能讓人把你欺辱了去。”

方三爺默了一默,冷笑道:“我還要倚仗他?沒得叫人噁心!這裡是我世居之所,若沒有父親爲方家掙下這一份家業,族人哪一個能有今日的風光?父親沒了,不代表他們就能欺負他的兒子!若他們做得太過分,大不了一拍兩散,我鬧將出去,搞臭了他們的名聲,橫豎我如今什麼都沒有了,也不在乎那點虛名。可他們,卻還要靠着我們父親留下的名聲去撐面子呢!”

“你又何必如此?”方崇山嘆道,“若真有不長眼的人欺負到你頭上來,你且帶着家人到城外莊子上避一避。那是我們自傢俬產,母親陪嫁過來的,與族人不相干,誰也不能趕走了你。待我得了信,自有爲你出氣的法子,何必把事情鬧大?你固然不在意名聲,可六姐兒還未出嫁呢,你總要爲孩子着想。”

方三爺陰沉着臉:“有我這麼一個爹,六姐兒能說到什麼好親事?名聲是好是壞,原也無甚區別。”

方崇山見他已經自暴自棄了,不忍心見胞弟如此,便勸他:“我知道你心裡委屈,當日你去幫穎王辦事,原也不是爲了你自個兒的前程,不過是爲了家族罷了。如今你壞了事,族人卻厭棄了你,是他們不該。我也覺得心涼得很。只是我們這樣的人,不能沒有家族輔佐,你且忍讓一時。有我一日,總能保你一日。”

方三爺不吭聲,神色陰鬱。

方崇山見了,心中一動,不由得想起當日趙琇的提醒。他知道她背後還有廣平王世子,她說的那些話其實是廣平王世子的意思。雖然他不知道自己是受了什麼池魚之災,但可以推測,皇帝大約是因爲他身邊的人而對他生出厭棄來。他如今逃過大難,正躊躇滿志,打算在地方上大展手腳,做出成績,好討得皇帝歡心,再回中央。他絕對不容許身邊再有人妨礙他的前程。哪怕不清楚那“身邊人”是誰,但胞弟曾經參與謀逆,卻是事實。

他就勸方三爺:“你也別埋怨了,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穎王事敗,你能保住性命,已經是皇恩浩蕩。雖然前程已經斷絕,可你還年輕,還有兒孫,將來未必就沒有可爲了。我瞧今上是個寬厚君子,心裡明白得很,跟前頭那一位大不相同。待我好生做幾件大事,爲朝廷立功。今上龍顏大悅,想來對你也能寬容幾分。穎王已死,你也不必想太多了。當日你投他。難道是因爲對他真心信服麼?大局已定,你就多想想以後吧。”

方三爺心下一動,看向兄長,慢慢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想到自己自從被問罪以來,一直對兄長沒有好臉色,可兄長依然沒有放棄自己。他會落到今日的境地,本不是兄長的責任。再擺臉色。就不佔理了,平白惹人生厭。他確實該好好想一想以後的日子了。

方崇山見弟弟有了回心轉意的想法,心下稍安。待行囊收拾得差不多了。他就帶着三五隨從,一車行李,告別了妻女兄弟,直出京城。坐船南下濟寧去了。

他這排場跟從前相比要小得多,其實是爲了做給別人看的。好讓皇帝知道,他心繫百姓,作風節儉得很。事實上,方太太早就另打發了十來個下人。運了三四車東西提前南下,絕不叫方崇山在任上委屈。只是外人不知,族人也不太瞭解。看到方崇山這略嫌寒酸的排場,就私下嘲諷了幾句。

方奕山也跟着嘲了。他想起近日因差使辦得不錯,皇帝還誇了他一句“勤勉”,人人對他露出豔羨的神色,他走起路來都覺得腳下有風,連去瀛臺都不再是苦差事了,反正張夫人除了那天說過一句“面熟”,也沒再提別的。相比之下,嫡支的方崇山這般灰溜溜地出了京,就顯得狼狽許多。方奕山心裡盤算着,等這一趟差使辦完了,他再往上爭取爭取,說不定又能升回正五品。之後只要再往上升一級,他就與方崇山平等了,若是升了兩級,想要奪得族長之位,也不是難事。

可惜他美夢還沒做完,噩夢又再度來臨了。

一日他從禮部出來,坐馬車回家。他閉目養神間,也沒留意外頭的動靜,後來發現這麼久馬車還沒到家,反而停下來了。他心中生疑,掀起簾子往外看,才知道自己不知幾時到了荒郊野外,一看車轅,自家車伕不知幾時已癱軟在車門邊,駕車的人早已換了,那身影怎麼看都熟悉得令人膽戰心驚。

方奕山嚇得魂飛魄散:“你怎麼在這裡?!”

那人冷笑:“方兄如今過得風光,就忘了自己是什麼人了。那日答應的事,爲何遲遲不去辦?”

方奕山冒着冷汗,吞了吞口水:“我想送來着……可是每次見那兩位,身邊總有人在,因此……”

“若是因爲這個緣故,你就不必擔心了。”那人打斷了他的話,“明日那書吏會告病,你只管將信遞過去就是。若是有什麼不方便,王妃身邊的黃公公是從前王府裡的老人,你可以叫他幫忙遞個話。”他頓了頓,回過頭來用飽含深意的目光看了方奕山一眼:“與其讓你繼續把信藏在家裡,不知什麼時候就被人發現,還不如早早遞進去,也省得整日擔憂了,你說對不對?”

那人說完這句話就走了,只留下方奕山獨自汗如雨下。直到他家車伕幽幽醒轉,他才定下了神,大罵車伕一頓,聲稱定是對方喝醉了酒駕車,纔會糊里糊塗把他拉到這種地方來。車伕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自覺理虧,不停地求饒。但回到家後,方奕山還是把他攆走了,另尋了一名身手矯健的車伕,又決定以後出門要多帶幾個隨從,免得不知什麼時候,又被人摸上車來。

夜深人靜,他獨自進了自己的書房,也不點燈,摸黑從暗格處拿出了那封要命的書信,便開始長吁短嘆。

信不遞不行了。遞了很可能會被人發現,丟了性命,但不遞只會讓那人取了性命。那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劫走他的車,就算多幾個人跟着,也未必不能害了他。他不敢冒這個險。唯今之計,只能將信遞上去了,不過得想個法子,將自己撇清纔是。

他將信揣進了袖袋中,轉過身,忽然發現窗外有人影晃了一晃。他心下一驚:“是誰在那裡?!”

窗外傳來他書僮的聲音:“原來是老爺。小的聽見書房裡有動靜,就過來瞧一瞧。老爺怎的不點燈呢?”

方奕山鬆了口氣,斥道:“老爺不愛點燈就不點,囉嗦什麼?還不快下去?!”

“是是是。”書僮忙不迭跑了,但他沒有回房間去,反而邁着迅速無聲的步子拐到了一處圍牆邊,左右瞧瞧無人,就憋着嗓子學了幾聲貓叫。

圍牆那邊瞬間跳下了一個人影,書僮將聲音壓得極低,在那人耳邊如此這般說了一通,那人又翻牆出去了。他四周張望一圈,再次無聲無息地離開。

夜裡,乾清宮懋勤殿燈火通明。皇帝看着手裡剛剛送來的紙條,微微一笑,遞給了下手的高楨。

高楨接過來看了一眼,低語將紙條上的內容告訴了廣平王:“方奕山動了。他將藏在書房裡的秘信取出,想必是那些人逼得他下定了決心。”

廣平王微笑:“皇上料事如神。方奕山果然是個無膽鼠輩。若他只是膽小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不臣之心,這樣的人還是早日除了乾淨。”

“圈套已經設好,就看他幾時往裡頭鑽了。”皇帝看向高楨,“楨兒不如來猜一猜,高鉅看到這封信,會怎麼做呢?”(未完待續)

第266章 知不知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11章 信第619章 藉口第33章 秘密任務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247章 詩會第265章 心臟病第372章 失態第482章 賞燈第521章 忌憚第522章 回家第1章 建南侯府第438章 還價第350章 地震第622章 圈套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409章 聽戲第364章 緊追第564章 做媒第561章 投誠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40章 出發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87章 新皇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32章 山居第369章 誆騙第314章 籌備第609章 扣下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522章 回家第343章 醒悟第357章 厚聘第20章 小插曲第208章 挑撥第492章 新友第529章 影響第568章 追加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72章 疑點第168章 算計第109章 兩年第79章 抽絲剝繭第309章 揭皮第80章 羣起攻之第244章 調查第209章 產業第270章 返回第2章 老姨奶奶第619章 藉口第271章 告誡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07章 同行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52章 牽制第566章 見識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270章 返回第473章 疑惑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343章 醒悟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55章 抉擇第519章 悔悟第578章 說和第118章 引介第261章 告密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83章 偶遇第587章 誤會第500章 聚首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613章 勸弟第229章 相逢第419章 晉見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261章 告密第582章 傳遍第415章 花糕第426章 避難第253章 溫泉第407章 秋闈第29章 調派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118章 引介第298章 通信第436章 阻攔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0章 亂家根源第473章 疑惑第577章 馬王爺第307章 籌備第109章 兩年第251章 小病第528章 心煩第422章 勸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