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投契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趙琇百無聊賴地坐在屋外廊下,隨手摘了片樹葉下來,有一下沒一下地撕成了碎片,然後由得它們隨風散去,心裡沒意思極了。

她那句請求一說出口,尚瓊與方仁珠就象是乾柴遇上了烈火,一拍即合。尚瓊到書館來得多了,對館內情形早已熟透,居然自告奮勇做了嚮導,領着方仁珠在西館內到處逛起來。他不但領着人去逛,還會時不時告訴方仁珠,哪個屋子裡存放的是什麼種類的典籍,哪個書架上有好書,哪個書裡有些絕妙的句子……簡直如數家珍,趙琇自己都做不到這一點。

方尚兩家本是姻親,各自都有哪些藏書,兩家的子弟心知肚明,尤其尚瓊與方仁珠又都是愛書之人,更是清楚得很。因此尚瓊知道方仁珠大概看過什麼書,而館中又有哪本書能引起她的興趣,或是彌補她往日學識中的不足,每一次介紹都是恰到好處的,百分百切中方仁珠的需要和興趣。方仁珠聽了一會兒,就已經被尚瓊吸引了全部的心神,連好友趙琇已經出了房門,她都沒有留意到。

趙琇覺得自己好象變成了一顆閃亮無比的電燈泡。雖然尚瓊與方仁珠都是世家出身,相處的時候不忘守禮,可是這種氣氛怎麼看都象是在約會,還是雙方都覺得很愉快的那種。趙琇看着,就覺得非常不自在,好象自己妨礙了別人似的。問題是,方仁珠是她帶出來的,她不能先走人,又不好把人家丟在這個院子裡。由得他們未婚夫妻孤男寡女地在一起。所以她只好無聊地坐在廊下吹風了。

吹着吹着,她忽然醒過神來,暗暗啐了自己一口。就算要等方仁珠,也沒必要呆坐,那樣太浪費時間了!她起身去了旁邊的廂房,那裡有僱來的讀書人抄寫用的桌椅與筆墨紙硯。《永樂大典》的殘本太過珍貴了,當中有一部分因爲種種原因。原書已經有所損毀。爲了保證這部大典的傳承。趙瑋安排了一些僱員將所有書籍另行抄寫一份,以備來人翻閱。至於原本,自然是能不動就不動的好。

書館的改建。趙琇曾經親身參與,因此對這間屋子的格局非常清楚,很熟練地翻出了筆墨,見案上有僱員們抄了一半還未完成的書。便跟在後面用端正的館閣體續抄起來。

等她抄完了半本,纔看到尚瓊與方仁珠走進了廂房。後者雙頰飛紅。尚瓊卻神色平靜,對她說:“中館前院有人叫喚,想來是府上的僕人在找姑娘。”

趙琇眨了眨眼,視線越過他們瞧了瞧外頭的天色。也非常平靜地回答:“哦,大概是因爲太陽快下山了,該回家吃晚飯了。他們見我們遲遲沒出去,就着急了吧?”

方仁珠聽了。臉上的紅暈更深了。

尚瓊鎮定地向趙琇行了一禮:“勞煩姑娘照應舍表妹了。瓊恐外人得知我與表妹在此見了面,會於表妹閨譽有損,故此還是不出面的好。等姑娘與舍表妹離開,瓊會自行離去的。”

趙琇瞥了他一眼,心想這人還算是個明白人,不是書呆子。瞧方仁珠跟他相處時的情形,想必婚後也會很愉快吧?

想到這裡,她就露出了微笑:“尚公子客氣了,方五姑娘是我好友,我自然會照應她的。”然後把方纔沒抄完的半句話寫好了,拿鎮紙壓住紙,免得風吹起紙張,污了墨跡,就起身跟着他們一道出去了。

出小院子門的時候,尚瓊在門邊站住了,不打算跟她們一塊兒出去。作爲臨別寄語,他只是簡單地跟趙琇告了別,對方仁珠卻說得多一些,還讓她別忘了他提過的那些書,有時間就多看看,若有什麼地方看不明白的,儘管問他。方仁珠紅着臉低頭應了。

兩女回到前院,趙方兩家的下人都以爲趙琇與方仁珠是看書看入了迷,纔會忘了時間,倒也沒有囉嗦。至於書館的幾個僕役,他們之前沒有留意到尚瓊來了,不知一會兒去西館收拾東西時,是否會大吃一驚呢?希望尚瓊能機靈一點,遮掩過去。不過在趙琇看來,就算這事兒暴露了,問題也不大。她是這書館的主人之一,亦是僕役們的頂頭上司、衣食父母,她特地吩咐過:“不許告訴旁人我們來過。”他們又怎敢違抗呢?

趙琇與方仁珠心情愉快地坐着馬車回家了。路上,方仁珠還在不停地誇獎着尚瓊,說他才學如何過人,說他脾氣如何溫柔體貼,說他如何斯文守禮,還說他治學如何嚴謹,讀書又如何用功——簡直就是十全十美的完人!

趙琇不得不笑着打斷了她的話:“行啦行啦,我知道你家未婚夫是世間極品了,再沒有旁人能比得上。平時總聽人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如今我可總算見着實例了。”

方仁珠的臉轟的一下紅透了,結結巴巴地辯解着:“不是……不是的……我不是那個意思……我真沒有……”

趙琇看到她那個窘樣,忍不住伏到引枕上大笑了一通,方纔安撫她:“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無意的。不過尚瓊今天的表現應該令你挺滿意吧?我看你們興趣相投,琴瑟和鳴,等將來成了親,想必也會是一對恩愛夫妻。”

方仁珠的臉紅得快燒起來了,低頭抿着嘴不說話,只是眼中帶着羞澀,嘴角卻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喜意。

趙琇瞧她這樣,心裡也爲她高興,還替她出主意:“可惜你過些天就要去濟寧了,不然我多帶你到書館去幾次,讓你們多見幾面,培養一下感情,那就更好了。我事先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方仁珠嚇了一跳,忙按住她的手:“你這人真是瘋了,今兒只是偶遇也就罷了,怎能特地約見?那樣太……太……”她說不出口。這樣做跟大姐方慧珠的行爲有什麼區別?她絕不會犯那樣的錯誤。

趙琇暗歎一聲,也不去爲難這位書香名門出身的小淑女了:“好吧。雖然我覺得尚瓊的人品是信得過的,你們未婚夫妻之間談書論文也沒什麼不好,但既然你不願意,我也不會逼你。只是有一點,你們之間歲數差得有些大,至少還要等上幾年才能成婚。而你又馬上就要隨母兄南下濟寧,說不定這幾年內都要跟尚瓊斷了音信。你真的能放心嗎?他可是早就到了娶妻的年紀了。萬一受到旁人的引誘……”

方仁珠漲紅了臉。憋了半日才憋出一句:“我相信尚表哥,他是個君子。”

趙琇連聲嘆氣:“算了,你既然對他那麼有信心。我又何必枉作小人?我只是覺得,你們幾年不見,如果能相互通信,也是一種維繫感情的方法。你可以跟你父母提的。信裡也不談私情,只說是要向尚瓊請教學問。想來無妨?今天你跟他不是聊得很開心嗎?他還讓你有不懂的就問他。不見面又不寫信,那要怎麼問?”

方仁珠微微有些動心,尚瓊確實說過這樣的話,那或許……通信是無妨的?若能時常與尚瓊討論詩文。請教學問,自然是件樂事。只是私相授受的罪惡感又壓在她心上,萬一尚家長輩知道了。覺得她是個不守規矩的女孩子,那可怎麼辦?

但如果不與尚瓊通信。她有了疑問,又該如何向他請教呢?

方仁珠正煩惱着,趙琇便給她出主意:“要不,你就把給他的信夾在給我的信裡頭好了?我替你轉交?我哥哥跟尚瓊常有往來,若由他做信使,包管外人不會知道。尚瓊若有回信,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轉交。那樣旁人只會覺得是我們閨閣間通信。你可以再小心一點,信裡不留署名,又或是另起一雅號,只談詩書不談風月,就更加安全了。”

方仁珠紅着臉婉拒:“那樣太麻煩了……令兄還要備考呢。”

趙琇哂道:“可以讓我哥哥在考完秋闈後再行動嘛,再不然讓他派心腹去送信也可以,就說是他與尚瓊之間的書信往來好了。”她歪着頭想了想,“要不……我找人打兩個信匣,能上鎖的那種,留兩把鑰匙,你一把,尚瓊一把,這樣無論誰負責轉交,都沒辦法偷偷打開來看了?”

這回方仁珠搖頭搖得沒剛纔那麼幹脆了,看得出來她也有些心動。趙琇笑道:“你自己想去吧。當然,要是你能說服家裡同意,你們親戚之間通信,想必更加簡單。”說完她就往引枕上一靠,閉目養神去了。

方仁珠猶猶豫豫地看着她,想要伸手拉一拉她的手臂,伸到半路又縮了回來,滿臉羞紅,卻不好意思說什麼,心裡糾結無比。

與此同時,身在明知書館西館中的尚瓊,卻沒有方仁珠那麼多糾結。他覺得今日書館之間實在是有着太多驚喜了。原來那個小未婚妻與他如此投契,才學也非常出衆。

他雖早就聽說方家五姑娘是位才女,但京中名門閨秀,被人誇是“才女”的人不少,似乎會念兩句詩,懂一點琴棋書畫的皮毛,便是才女了,真正名副其實的鳳毛麟角。而方仁珠今日的表現,卻證明了她不負才女之名。以她的才學,只怕尋常舉人都比不上她呢。尚瓊一想到日後成了婚,夫妻間便可以暢談學問、詩詞唱和,那種日子想想都覺得美妙無比。

可一想到這種美妙的日子至少還要等上好幾年,他又開始嘆氣了。

“這樣不行。”他想。至少要等上三年,他才能將這樣一位理想的未婚妻娶回家朝夕相對,實在太久了。但未婚妻年紀還小,又不可能提前婚期,而且他聽說方家人中元節後就打算南下濟寧,他甚至沒辦法與她在各自的家中相見。

還是通信好了。將想說的東西寫在紙上,可以寫得更詳盡些,多斟酌幾次,也比直接說話要更能避免遺漏錯誤。他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連同信件一起送給她,再告訴她,他看完書後都有些什麼感想,而她看完後,也可以將想法寫下來,回信給他。他們就可以盡情討論了!

尚瓊決定回家後就在家中僕役裡選擇適合的信使。就在這時,書館的僕人到西館來收拾趙琇她們留下的痕跡,猛一看見他就站在院中,嚇了一跳:“尚公子,您怎麼來了?”接着又緊張地再問了一句:“您是幾時過來的?”

尚瓊醒過神來,笑了笑:“我忽然想起一本書上的句子,就跑過來了,剛到。”

那僕人鬆了口氣,沒想到尚瓊接着就問:“我看見那邊廂房的門開了,方纔有什麼人來了麼?”

那僕人早就聽過趙琇的吩咐,怎麼敢實話實說?便乾巴巴地回答:“是小的先前打掃時忘了關門,小的這就過去。”急急跑了。

尚瓊聽着他的答案,也安下心來,看來建南侯府的千金是個辦事周到的人,安排得很穩妥。那他就放心了。()

第482章 賞燈第419章 晉見第581章 賞賜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504章 慈善第369章 誆騙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60章 淤青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428章 相邀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46章 平定第489章 煩惱第201章 葛衣第318章 反覆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49章 碧蓮第628章 送妝第72章 疑點第404章 議立第226章 東昇第485章 流言第485章 流言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594章 結交第421章 坦率第583章 告狀第163章 指點第305章 脫身第258章 後續第503章 善後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2章 京城來信第7章 移靈第279章 救人第529章 影響第587章 誤會第351章 獨對第137章 風雨中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94章 評價第55章 抉擇第477章 見禮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71章 驚聞第595章 病倒第176章 待客第603章 勸母第586章 庶妃第486章 自薦第26章 生疑第590章 喜訊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37章 風雨中第169章 衝撞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239章 誤會第603章 勸母第459章 尋親第158章 追捕第49章 碧蓮第96章 衝突第517章 困惑第42章 苦肉計第283章 偶遇第448章 移居第14章 幸運得救第461章 盛況第487章 小口角第284章 遺案第437章 討價第89章 盧家內訌第120章 搬離第448章 移居第114章 遺孀第315章 謝禮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326章 招工第526章 反駁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533章 熱鬧第266章 知不知第589章 質問第563章 嬤嬤們第358章 背影第48章 盧媽第93章 人倫第235章 舊僕們第519章 悔悟第465章 回絕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348章 賢名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261章 告密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86章 庶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