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緣由

廣平王回到王府時,天已經全黑了。高楨帶傷迎出了前院,臉上還帶着笑:“父王回來了?用過晚膳了麼?是在皇祖母那兒吃的還是在皇上宮裡用的?若是在皇上那裡還罷了,若是陪皇祖母吃的,只怕父王沒吃飽。兒子叫膳房的人備下了宵夜,是您愛吃的雞湯麪,還有今日莊上剛送來的新鮮野菜,拿宮裡秘製的酸辣醬拌了,最是爽口。您若想吃,兒子這就吩咐下去?”

廣平王不由得面露微笑:“發生了什麼好事?你心情好象很好。”

高楨笑了笑,又連忙收斂:“沒有啊,兒子只是擔心父王會餓着。”

廣平王知道兒子的脾氣,也不多說,只轉頭去問王總管:“我走後,王府裡來客人了麼?”

王總管小心地打量了高楨一眼,方纔回答:“是,建南侯府老夫人帶着建南侯與趙大姑娘過來探病了,陪世子說了好一會兒的話才離開。”

廣平王心下了然,嘴角含笑:“原來如此。”

高楨耳根發熱,努力維持面上的鎮靜,扶着父親回了後者的院子。

廣平王淡定地在屋裡坐下,輕描淡寫地吩咐:“讓膳房做一碗涼麪來吧,少擱油,連着世子方纔說的拌野菜一併送上來。”王總管連忙應聲下去了。高楨在父親對面坐下,乾笑着說:“父王原來真是在皇祖母那兒用的晚膳。皇祖母近日吃齋唸佛,吃的東西清湯寡水的,父王一定吃不慣吧?”

廣平王不理會他這些沒營養的話,直接點出正題:“你趙家妹妹來了,你很開心吧?我離開王府的時候,你還是怒氣衝衝的,如今倒有心情來關注你父王晚膳吃了些啥了。”他嘆了口氣,“可見兒大不中留。我看你年紀也不小了,你趙妹妹也差不多到說親的年紀了,等瑋哥秋闈結束,我就請趙老夫人和瑋哥過來,談一談你倆的婚事吧。”

高楨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但臉上因興奮而涌現的紅暈還是出賣了他此刻的真實心情。

廣平王又嘆了口氣:“想當年你剛出生時,只有糰子大小,如今都快到娶媳婦的年紀了。這個媳婦是你中意的,將來可要好好對待她,別因爲得來太過容易,就不放在心上了,讓人受委屈。咱們這樣的人家,跟尋常門第不同,遇到的難處也不一樣。你是男人,要擋在頭裡,好好護着人家,知道麼?”

高楨連忙正了神色,鄭重道:“是,兒子知道了。”

廣平王見他認真,又放緩了神色,笑道:“不過你也別太擔憂,咱們家的媳婦,只要你好生護着,能讓她受委屈的機會也不多。”

高楨抿了抿脣,忽然嚴肅地問廣平王:“父王,兒子打算過些日子放出風聲,說這回受的傷有些重,恐怕會有後患,將來右手使起來會不方便。父王覺得如何?”

廣平王挑了挑眉,心裡明白他這麼做的用意了。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因爲目盲而不再對皇位上的新主人有威脅,兒子是打算步他後塵麼?他也沒說這主意好不好,只是提醒兒子:“你是騙不了皇上的,硬要說自己有傷,豈不是等於明白告訴他,你不願意爲他效力?”

高楨神色淡了淡:“明白告訴他又如何?難道他還真能因爲這樣,就重重罰我不成?他還沒那麼閒,天下事都要他操心,我又不給他添亂,他何苦非要跟我一個閒人過不去?”

廣平王笑了:“你心裡還是怨你皇叔,你覺得,他當真在忌憚你、打壓你麼?”

高楨板着臉道:“若說他沒有那個心,可他所作所爲卻是這個意思。兒子如何不多心?”

廣平王想了想,決定要對兒子坦白一些:“你這些日子,可覺得皇后或兩個皇子對你不如以往親近了?”

高楨有些驚訝,但還是坦然回答:“兒子很少去坤寧宮晉見,倒是常在皇祖母處見到皇后。娘娘一如既往地慈愛,時常關心兒子飲食起居,並沒有不如以往親近,反而還十分關心兒子的功課,時常叮囑兒子別因爲沒有先生教導,就無心向學了。至於兩位皇子,大郎仍如往日一般與兒子要好,只是他如今大了,又是遲早要立儲的,每日都要到乾清宮去接受皇上教導,因此見面的機會少了許多。至於二郎……”高楨皺了皺眉頭,“他如今大了,遠不如小時候好脾氣,時常對我愛搭不理的。”

廣平王心中明白,便對高楨說:“皇后在人前依然行事周到,但背地裡對你還是有些怨氣的,二皇子這是聽她說得多了,因此纔會與你疏遠。”

高楨大奇:“這是爲何?兒子並不曾在皇后面前有過失禮呀?”

“這事兒本不與你相干,是別人乾的好事。”廣平王苦笑着搖搖頭,“說來有三個緣故,一來是因爲皇上不欲廣納後宮,朝上那些人就轉而勸起了皇后,皇后心裡有氣,卻又要端起賢后的架子,不好隨便罵人,只好將氣撒在我們父子頭上了。你這是運氣不好撞上罷了,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至於第二個緣故,卻是因爲如今教導皇子的老師,就是從前教過你的那幾位,他們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從來不會誇獎學生一句,做得再好,也只會挑剔。你從前受過他們多少氣,如今皇子們就要受多少氣。只不過你受他們氣的時候,他們總拿我這個父親來跟你比,說你如何有諸多不足;而如今皇子們受他們的氣,他們是拿你這個哥哥來做對比,說皇子們如何遜色,遠不及你……其實不過是不想讓學生驕傲自滿罷了,又怕誇了貴人一句,會被人覺得是在巴結奉承,因此爲了表現自己的風骨,自然對學生們就沒有好臉色了。”

高楨恍然大悟:“皇后這是因爲先生們誇我而貶低皇子們的功課,就對我生了怨氣?”他也不由得苦笑了,這種事好生冤枉!想當年他身爲皇長孫,每日用心學習,起早摸黑地背書、做功課,先生們還不是一句好話都沒有?他們拿廣平王來做對比,他從小敬愛父親,自然不會有怨。可現在,先生們把同樣的法子用在了皇子們身上,拿他做那個靶子……高楨忍不住抱怨說:“先生們爲何不拿皇上做例子?要不用先帝也行呀。”那樣皇后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廣平王輕咳一聲,沒有說話。怎麼可能拿皇帝做例子?皇帝當年還是皇子時,就是個活潑好動的性子,功課只能算是過得去而已,他本不是被當成儲君培養的,老師們對他的要求自然就低了。皇長子如今的功課比他當年強十倍!老師們總不能睜眼說瞎話吧?至於先帝,那還不如皇帝呢!不然太祖皇帝在決定立誰做儲君時,至於百般糾結麼?穎王是個反賊,更不可能拿出來做正面範例。廣平王猜想,先生們拿高楨做皇子們的例子,大約只是因爲他與皇子們年紀相仿,而感情也不錯,還一向在皇家小一輩裡拔尖,所以習慣性點中了他的名字而已。這些讀書人們,又怎會想到自己的言行會給旁人帶來什麼麻煩呢?

高楨又問廣平王:“還有第三個緣故是什麼?”

廣平王猶豫了一下,才道:“當初我還未退位時,曾有人提議過,先帝年邁體弱,未必能撐住幾年,而你身爲我嫡長子,年紀又太小。國有長君,方是社稷之福,不如先讓你皇叔頂上做了太子,等你長大了,再讓你皇叔將皇位傳回給你。那時候,誰也沒想到你皇叔能夠坐穩儲君之位,還順順當當地登基了。”

高楨聽得目瞪口呆:“兒子不知道有這種事!”誰提議的?簡直就是害人好吧?

廣平王苦笑:“我也知道此議不靠譜,因此果斷地上本自請退位了,又全力助你皇叔爭儲。後來再也沒人提過此事,我只當事情已經過去了。誰成想,你皇祖母今兒告訴我,當日提議的那位宗室長輩,近來時常進宮跟她說話。雖然她只是爲了給孃家晚輩進言,但讓皇后看見了,不免要想起當年的事來。皇后大約是起了猜疑之心,覺得我不甘心丟了皇位,又想將兒子推上皇儲寶座了。”

高楨斷然道:“這絕不可能!皇上有兒子,嫡出,又不傻,身子也康健,好好的怎會不把皇位傳給兒子,反而要傳給侄兒?況且兒子當年說是皇太孫,其實並未正式冊封過。父王退位後,兒子就知道那個位子與自己無緣了。先帝臨終前是明白說了要將皇位傳給皇上的,並非父王相讓,他大可以安安心心坐在那把椅子上。皇后難不成是糊塗了,竟會猜疑起我們來?既如此,索性父王明兒就上本,奏請皇上早日立皇長子爲儲算了,也省得皇后再胡思亂想!”

廣平王搖頭:“此事我們不能插手,你皇叔自有主張。大郎雖好,但年紀尚幼,還需要歷練。你也知道,本朝的儲君,就從來沒有未成年而冊封的例子。”

高楨的眉頭皺得死緊:“難不成我們就什麼都不能做了?只能由得皇后猜疑?皇上忌憚我們就夠了,連皇后也是如此,兩個皇子都是她親生,每日受她教導,耳渲目染之下,遲早也會疏遠了我們父子。如今皇祖母還在,他們還能裝出個友愛的樣子來,等皇祖母去了,這世間還有父王與我的活路麼?!”

廣平王低聲道:“正因爲我們父子名聲不錯,又是這樣的身份,因此才容易受人猜忌。你皇叔想讓你去做暗衛首領,倒也不是壞事。你覺得名聲有損,可是名聲不好的人,又怎能壓過皇子,受到朝臣稱讚?你手中有權,就能壓制那些在暗中亂說話的人,又能幫上皇長子的忙。皇長子習慣了你的輔佐,自會把你當成是心腹,而非對他儲位有威脅的人。時間長了,無論是皇后還是皇子,對你就不會再有忌憚了。”

高楨冷着臉道:“那他們還是繼續忌憚我吧!我問心無愧,爲什麼要受那樣的氣?!”

廣平王沉默了,過了一會兒才道:“日久見人心。我即使諸般表白,人家也未必會信,只能身體力行,去證明自己了。楨兒,你也不必對你皇叔抱有怨懟之心,尋個機會跟他說清楚吧。只要打消了他的念頭,有他護着你,皇后的心思也傷不到你什麼。”

高楨抿着下脣,微微露出幾分不服氣的表情。

趙琇看了看天色,好象又要下雨了,不由得抱怨起來:“今天是怎麼了?明明昨天還是大晴天,今日就雨下個不停。剛纔回家路上就下過一場了,現在天黑了還下,有完沒完了?”

趙瑋道:“夏天裡雨多也是常事,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下過雨後,天氣也涼快些。你不是總說天兒太熱了,冰用得多,身體容易受寒,還是吹天然的涼風更好麼?”

趙琇看了他一眼,沒有吭聲。

趙瑋哂道:“你不說我也知道。今兒夜裡下雨還沒什麼,可若是到了明天,這雨還不停,你說好要再去王府探病的事可怎麼辦呢?”

趙琇瞪了哥哥一眼,臉卻先紅了。

張氏從裡間探頭望來:“你們兄妹倆在說什麼呢?外頭又是風又是雨的,當心打溼了衣裳,趕緊回屋裡來。”

趙琇連忙跑回了祖母身邊賣萌:“我跟哥哥說笑呢。”回頭用威脅的眼神瞪向趙瑋。趙瑋面帶微笑,施施然回到原位:“祖母,今日雨大,也不知道書館那邊會不會受影響。孫兒明日想過去瞧瞧。”

“是該瞧瞧去。”張氏點點頭,又對趙琇說,“你明兒也跟你哥哥一塊兒去吧。近些日子,書館的事都是你在操持,比他知道得多些。回來的路上順道去方家看看動靜,若是他家閉門謝客,就先回來。若是可以讓人進門,你也去看看方家五姑娘。他家遭了這樣大的事,連她姐姐的婚事都可能受累,你做朋友的,少不得要安慰幾句。再者,你們小姐妹幾個的聚會,怕是不能進行了,也要跟人說一聲。”

趙琇連忙答應下來。R1152

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12章 嘉獎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47章 船宴第571章 相看第447章 船宴第592章 請求第597章 打傢俱第614章 立儲第627章 賀禮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490章 勸說第437章 討價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章 分家第298章 通信第41章 惹衆怒第404章 議立第453章 小敘第209章 產業第49章 碧蓮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565章 驚歎第126章 異變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8章 弄巧成拙第31章 回到老宅第81章 棄僕第481章 疑惑第196章 信第233章 邀請第172章 喪鐘第277章 彩箋第436章 阻攔第204章 贈衣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110章 新太子第114章 遺孀第188章 賞賜第312章 圖書館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616章 備婚第176章 待客第443章 祭拜第527章 罰不罰第486章 自薦第320章 告狀第348章 賢名第593章 帖子第35章 暗涌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96章 對策第120章 搬離第211章 書與茶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5章 抉擇第40章 做戲第149章 元宵節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察覺第43章 下毒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67章 約定第597章 打傢俱第565章 驚歎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83章 告狀第540章 計劃第204章 贈衣第254章 棲鳳齋第467章 提議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40章 提醒第513章 方家女第28章 賬簿第479章 手段第363章 密摺第391章 建議第475章 大案第126章 異變第532章 心急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04章 議立第239章 誤會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560章 妄念第356章 堅決第253章 溫泉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488章 動手第164章 找補第527章 罰不罰第54章 憂慮第201章 葛衣第514章 野望第170章 暈倒第376章 說法第598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