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預備周全

次日就是臘月初八,趙琇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就開始爲出門的事做準備了。

給方五姑娘的生辰禮,她早已做好了。精選的三十六張上等彩箋,全部由她親筆用淡彩水墨在上面畫出圖案來,有十二張是花卉,十二張是各地山水風光,還有十二張是臨摹的古代名家書法,寫得還是膾炙人口的名詩名句。這樣做成的彩箋,給小姑娘寫詩作賦,怎麼看都足夠雅緻了。況且本來就是小姑娘之間贈送禮物,心意要緊,如果一味以價格衡量,就落了下乘。

張氏看過她的禮物後,也覺得準備得不錯,還很有興致讓她得了空,也照樣畫幾張給自己使。不過張氏覺得,只送這一樣略嫌簡薄了。筆墨紙硯,這有了紙,索性就再送些筆墨硯好了,大不了以自己的名義另送,只當是長輩賞給晚輩的。趙琇見祖母挑出來的只是六房南貨鋪裡的上等新貨,並非古董,這才依了她。

禮物好了,就要準備打扮自己。

去參加人家的生日聚會,一般來說,最好還是打扮得喜氣一些,但又不能太出挑,別壓了壽星的風頭纔好。但趙琇記得方家族中前不久才死了一個姑娘,眼下都可以說是喪家了,不過人家不在乎,她做客人的也不好做得太明顯,便準備了一套略清雅的服飾,而不是大紅大綠穿上身。

她給自己穿了一件淺杏色的姑絨襖,配寶藍色繡銀花的百褶裙,爲了禦寒,還多添了一件小毛的淡粉色綢面方領對襟比甲。整個人給人的感覺是既粉嫩又柔和。她把一頭黑髮梳成雙鬟,一邊別一隻珍珠珠花,還是特地選的蜻蜓、蝴蝶的花樣,而不是尋常見的花形,帶着銀絲觸鬚。走一步,就顫一下,襯着她的小圓臉,倒有幾分稚氣未脫的模樣。

張氏瞧着孫女打扮好的樣子,還算滿意,只是有一點不明白:“怎的把這對珠花拿出來了?這不是你七歲那年你二舅公送的麼?你還嫌太孩子氣了。這兩年都再不戴它了。”

趙琇笑道:“今天詩會,也不知會出什麼題目。我在詩詞上向來平平,萬一遇到難的題目,做得不好,那羣姑娘裡有幾個性格特討厭的。定會笑話我的。我特地打扮得孩子氣一些,到時候她們見我比她們年幼,興許就不好意思以大欺小了呢?反正我確實比她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年紀小,並不是騙人。”

張氏沒好氣地道:“平日叫你多練習做詩,你不聽,如今擔心會出醜了,就用旁門左道的法子來混過去。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孫女?”

趙琇笑而不語。如果詩會的小夥伴們都是友好、公正的,其實詩作得不好就不好了。她又沒打算做個女詩人,即使包尾,也不過是一笑而已。可明明她跟她們當中大部分人的水平差不多。卻總有人要從她身上找優越感,那也就怪不得她用旁門左道的法子了。真有本事的人——如方五姑娘和劉大姑娘——要笑話她的詩不好,她當然會坦然接受對方的批評。方二、方四一流的人物,自個兒作的詩還不如她的呢,憑什麼笑話她?

張氏也就是教訓孫女一句,倒也不會因爲這點小事就生氣。孫女雖然有故作稚女之嫌。但那也是因爲她平日行事穩重,穿着打扮都比同齡人要老成的緣故。事實上。她如今戴的這對珠花,倒是合了她眼下的年齡。張氏再挑剔地打量孫女的穿戴幾眼。便問:“斗篷穿哪一件?別穿那件雀金呢的,太貴重了,穿到那樣的書香世家去,倒象是炫耀咱們家有錢似的。”

趙琇道:“顏色又不配,我當然不會穿那一件。”開玩笑,那可是高楨送給她的,她愛惜還來不及呢,除了要去見他,若不是有大事,絕對捨不得穿。今日不過是方五過生日罷了,差不多的斗篷隨便挑一件就差不多了。她對祖母說:“我準備穿那件藍底黑花的漳絨斗篷,裡頭是羊皮的,又擋風又暖和。今天的天氣,有它就足夠了。”

張氏點點頭,又囑咐:“記得把手爐帶上。碧菡呢?今天是她跟你出門,穿戴些什麼,可都看過了?”

貼身丫頭就是姑娘們的臉面,貼身丫頭穿戴是否整潔,言行舉止是否得體,人品性情是否過關,都直接關係到女主人的體面,因此也馬虎不得。試想一位官家千金,若是自己打扮得漂亮光鮮,隨身的丫頭卻穿得十分寒酸,待人接物也是畏畏縮縮的樣子,上不得檯面,外人如何能看得起身爲主人的官家千金呢?那隻能證明她連身邊的人都管教不好。張氏深知這個道理,又對書香世家方家存了敬畏之心,心裡絕不能容許孫女和她身邊的人出一點差錯,在方家失禮於人。

今日跟趙琇出門的是碧菡。本來最穩妥的是碧蓮,經驗也豐富些,但她年紀已經不小了,又已脫了籍,趙琇有心要淡化她的丫環身份,讓盧家能爲她找個好人家,所以這一回還是挑選了碧菡隨行。碧菡比不得碧蓮穩重,但人還算機靈,也曾跟着趙琇去過幾次王府、曹家,王府的溫泉莊子也去過了,算是見過點世面,想來還不至於在方家丟臉。

碧菡打點好趙琇出門事宜,聽聞張氏相召,便急急趕過去見她。張氏見她穿着一身新做的蜜合色棉襖,灰藍厚綾子褶裙,外頭添了一件淺灰、菸灰和本白色相間的格子紋細布開襟褂子,也是鑲了羊皮裡子的,便不由得問:“怎麼拿這個料子給丫頭做褂子?”那格子紋的細布,是兩個月前才從松江送來的,是自家織場出品的上等細棉布料,她嫌顏色鮮亮,就給了孫女,原是想着讓孫女做成家常衣裳穿的,沒想到孫女會賞了丫頭。

趙琇便笑說:“我不知道方家是什麼規矩。上回在曹家開詩會,丫頭們都在外頭侍候,並不在跟前。若是方家的規矩,丫頭們都另外安排到別的屋子裡,那我要找人時。就不大方便了。這個料子顯眼得很,碧菡穿這麼一件褂子,我隔了老遠就能瞧見她,絕不會認錯人。”

張氏這才明白了孫女的用意,再看碧菡這一身打扮,其實顏色跟趙琇那一身是配套的。顏色又不完全相同,明顯給人以主僕有別的印象,卻又渾然一體,一看就知道是一對主僕。而碧菡本身只是清秀的長相,穿了這一身衣裙。腰間還纏着兩寸寬的繡花腰帶,越發顯得她腰肢纖纖,身高腿長,立時就在丫頭裡脫穎而出了。

張氏很滿意,又考較了碧菡的對答舉止,問了幾個問題,都是關於趙琇若在方家遇到什麼事,她這個貼身丫頭該怎麼做的。碧菡早經碧蓮面授機宜,在心裡把應對措施都背了個滾瓜爛熟,自然是對答如流的。張氏更加滿意了。立刻便命丫頭拿了首飾匣子來,賞了碧菡一隻玉鐲子、一對玉耳墜,還有一根銀鎏金的花簪,做工十分精緻,命她今日就戴着去方家。

碧菡本來只戴了一對絹花,能得到張氏如此大方的賞賜。自然是喜出望外,連忙磕頭謝了恩。便帶着東西回房妝扮起來。趙琇便不解了:“祖母不是說,別戴太貴重的首飾。免得在方家惹人的眼,失禮於書香名門嗎?怎的又給我的丫頭首飾,還叫她戴着去?”

張氏笑道:“這如何能一樣?那幾樣首飾也不貴重,碧菡戴出去,也是你的體面。”然後再次正色囑咐孫女:“你要記得,這一回去方家,比不得在曹家,也比不得去王府,更比不得從前在奉賢老家時,你隨我出門拜訪親友。方家世代書香,是名門大族,家中子弟人人都熟讀詩書,通曉禮儀,連侍候的丫頭小廝,也都比外頭的人家多幾分文雅。你去了,行事要儘可能穩重,不要隨意與人說笑,也別跟人起了衝突。即使有人說些什麼不中聽的話,你能忍的,就忍一忍,不能忍了,也等回了家再跟祖母和哥哥說,千萬別跟人當場吵起來,那就太失禮了。”

趙琇覺得祖母未免太過神化了方家,書香名門又如何?張家難道不是書香名門?即使祖母並非出生於嫡支,孃家又曾敗落過,祖上卻是實打實出過書法大家的。京城的這個方家,論在文壇上的成就,還不如它桐城的本家呢。不過是在本朝出過幾位高官,子弟又多入翰林罷了,倒把自己的架子端得老高。相比之下,同樣是書香世家出身的二舅公,還有松江名門的沈家人,行事就遠沒有方家人矯情。

不過趙琇不想跟祖母爭吵,便悶悶地應了她的囑咐。

可張氏要囑咐的話還多着呢:“做詩也是,若能做得出來,自然最好,做不出來,也要竭盡全力完成,哪怕是敬陪末座,也不能不做,叫人笑話無才又無禮。別人評你的詩不好,你也要客氣些。那都是書香名門出身的千金,個個都自幼飽讀詩書,可比你要用心多了。你纔不如人,就該謙遜些纔是。”

趙琇忍不住說:“她們當中也沒幾個比我強的。上回她們詩會作的詩,您不是都看過了嗎?”

張氏瞪了孫女一眼:“一時失手又如何?那一回的題目本就不好作。你可不能因爲一次僥倖贏了幾個人,就自認爲是個才女了。自高自大,可不是好事。”

趙琇嘆了口氣:“我沒有自高自大……好吧,我知道了。對於有本事有才華的人,我向來是很佩服的。象今日的壽星女方五姑娘,我就十分佩服她。如果她願意搭理我,我就多跟她請教一下學問好了。”

張氏勉強接受了孫女的承諾,又再囑咐說:“方家這樣的人家,都是有規矩的。你在家裡隨意慣了,到了人家家裡,可不能再隨意了。要聽主人家的安排,別隨便亂走。方家合族聚居,家中子弟又多,你若是隨便亂走,萬一碰上一兩個方家子弟,可就要失禮了。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禮教大防,也當注意纔是。”

趙琇隨口應着,心裡不知怎的,忽然生出一個念頭來。

她在現代看過的網絡小說裡,這種宴會什麼的,不是最容易出事的嗎?比如誰家姑娘故意潑溼自己的衣裙,然後藉口換衣服,跑到人家花園裡偶遇某位公子哥兒或是侯爺、王子什麼的啦;又比如誰家姑娘爲了對付庶女或是情敵,故意潑溼對方的衣裙,然後讓人將對方領到某個事先準備好的地方去,再把別的男人誆來,製造二人的**,再帶人來撞見,然後就把二人湊作堆,徹底堵住了對方跟自己爭男人的可能啦;再有什麼故意弄髒人家的衣服害人出醜,又或是引人到花園裡推進池塘……等等等等。就算她什麼都沒經歷過,看小說也看過不少了。雖然這方家不見得對她有什麼敵意,但方二呀,方四呀,還有上回被她噴了一頓的劉家姐妹,都不是省油的燈,更別說這一回詩會,聽說還有從未見過面的官家千金參與了。

趙琇覺得,自己還是未雨綢繆比較好。就算什麼事都沒發生,她也不過是麻煩了點,但要是真出了事,至少要把自己撇清,千萬別陷進什麼麻煩去了。除了不輕易離開人羣到偏僻的地方去以外,她可以做的準備工作還有很多。

因此,在出發前,她特地囑咐碧菡:“多帶一套衣裳,預備有什麼意外需要替換。梳頭的傢什夥兒你也帶上,跟衣裳一起放在馬車裡。如果我有需要,你就立刻去拿了來。到了方家後,你別光顧着跟人走,要記住出入的路線、地形,還要問清楚咱們家的馬車停在哪裡,隨行的車伕、婆子又在何處歇息。萬一有需要,你可以立刻從後院奔到前院找人。”

碧菡只覺得莫名其妙:“姑娘這是要做什麼?”

“你別管了,總之照我說的話去做就是。”趙琇想了想,還是不太放心,“我帶去的帕子換一條,不,要多帶幾條備用,要素絹的,最普通的料子,上頭沒有任何標記,也沒有薰香。如果丟了,也就丟了,別讓人認出那是我的。”她低頭檢查了一下隨身戴的玉佩,摘下來,換了個什麼都沒刻的青玉無事牌,然後特地挑了個十分結實的絲絛繫上了,還多打了幾個結,確保它不會晃呀晃的就掉下來。

女孩子在別人家裡掉了手帕、玉佩、首飾什麼的被人揀到了做文章,似乎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橋段。

趙琇甚至讓碧菡帶上了幾樣救急的成藥,治腹痛腹泄的,金創藥,還有緩解酒醉的,提神醒腦的……

碧菡都糊塗了:“姑娘到底想做什麼?從沒聽說過出門做客還要帶這些東西的。”

“你就當我是心血**吧,照我說的做就是了,晚上回來我賞你。”趙琇隨口答着,想了想,爲了預防萬一,又從首飾匣裡挑了一根硬度不錯的鎏金佛手簪,插在自己的發間。必要的時候,它可以當成防身的武器。

“好了。”趙琇笑着拍拍手,“準備齊全了,咱們這就出發吧!”()

第462章 省之第339章 請客第558章 勸孫第596章 淡定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50章 新年第332章 剝繭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94章 評價第399章 故事第6章 怪事連連第538章 宮門第501章 潮第203章 聽聞第369章 誆騙第425章 挖坑第260章 淤青第538章 宮門第451章 送信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448章 移居第399章 故事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55章 妥協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607章 眼睛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95章 賠禮第488章 動手第479章 手段第387章 通信第86章 歸來第176章 待客第500章 聚首第169章 衝撞第87章 質問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448章 移居第50章 新年第428章 相邀第309章 揭皮第378章 拒官第94章 招供第256章 借書第25章 庸醫第563章 嬤嬤們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76章 說法第59章 意外收穫第176章 待客第547章 對質第502章 災難第299章 謀算第338章 握手第592章 請求第542章 爭執第533章 熱鬧第12章 大船將頃第257章 生氣第581章 賞賜第481章 疑惑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416章 起意第522章 回家第441章 行船第436章 阻攔第110章 新太子第89章 盧家內訌第166章 “隱疾”第461章 盛況第113章 新朋友第88章 不甘第522章 回家第565章 驚歎第448章 移居第95章 出族第31章 回到老宅第521章 忌憚第153章 求教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184章 蠢話第485章 流言第163章 指點第86章 歸來第493章 進展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60章 出獄第48章 盧媽第415章 花糕第202章 御史第494章 猶豫第246章 赴會第606章 喊冤第617章 喜慶第515章 反應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68章 積極第216章 戰果第365章 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