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舊僕們

趙琇聽聞是舊僕,有些詫異:“先前不是都安置了嗎?怎麼還有?”

管家便道:“先前內務府歸還的,是抄家時在府裡侍候的。如今投奔來的這幾房家人,是在抄家前就出了府的,因此並未受牽連。”

趙琇聽說是抄家前就出了府的家人,就不吭聲了。在趙炯失去爵位前就被攆出府去的家人,多半是跟牛氏不和的,極有可能跟他們這一房更親厚些,也許祖母願意照拂也未可知。

果然張氏便露出了關注的神色:“都是哪幾家呢?”

管家報了那幾家男人的名字上來,張氏便點頭:“有幾個從前是在我手下做過小管事與採買的,品性還算正派,只因掌了肥差,倒叫牛氏手下的人當成了眼中釘。分家時,他們沒有跟了我走,倒是躲過了一場大劫。後來又早早離了侯府,不必受那抄家之苦。雖說在外頭尋營生不容易,但也比其他人關在內務府強,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她吩咐管家:“你去問問他們,這幾年都在外頭做什麼,是不是有什麼難處,方纔投奔了來?”

管家領命去了,趙琇便問張氏:“祖母是不是對他們不大放心,所以打算問清楚再決定要不要收他們回來?”

張氏微笑道:“怎麼會呢?都是舊僕,他們既有心來投,我也不能怠慢了他們。只是家裡僅有我們祖孫三個主人,能用多少人服侍?原本男女僕婦就有些多了。如今再添幾房人,未免花費太大。若是那些舊僕裡,有過得不錯的。只是眼下有了難處才趕來投奔,我賞幾兩銀子,助他們度過難關,仍舊讓他們回去過自己的日子,豈不是兩全其美?其他人真心想回來的,我也不會少了他們這一碗飯。”

不一會兒管家來報,幾乎每一家這幾年都在打零工或做小生意過活。日子過得不好不壞,寧願投奔舊主。只有一家,原是他家男人能幹。會做木工活,尋常在家做些活計,又或是給別人修房子,都能賺不少。已經置下了二十畝地的家業。誰知他老孃病了。看病抓藥費銀子,又把那二十畝地給賣掉了。他老孃的病還沒好呢,又要吃獨蔘湯,實在支撐不住。張氏從前做主婦時,就是個慈愛憐下的。若有哪家僕人病得重了,只要不是偷奸耍滑之輩,她都會命人請了好大夫用心治好,錢花了多少都不在乎。因此這位孝子就想帶着一家子重回舊主門下。好歹要把老孃的病給治好了。

張氏聽了就說:“瞧他行事,倒是個有志氣的。當年他出府。已是放了籍,如今又要回來,雖是爲了老孃,也有些委屈他了。既如此,我們家新買的莊子那裡,正需要修整房屋,叫他與工匠們一處做活,工錢不會少了他的。他老孃既然病着,還是在外頭住吧,藥錢我就當是賞了他。”

那孝子得了賞的藥錢,感激涕零地在外院向張氏重重磕了三個頭,讓老婆扶了老孃家去,自己帶着兒子和一個徒弟,在趙家僕人帶領下,往西山的莊子去了。那些投來的舊僕們瞧見,就知道自己做了個明智的決定,想到日後又有一位仁慈的主家,大家日子都能好過了,臉上都露出了笑模樣。

就連侯府宅子裡那些舊僕聽說,心裡也在慶幸,還有些後悔。當年若是沒有對侯府小長房對小二房排擠算計的事視若無睹,早些把趙炯一家不孝不悌的醜事宣揚出去,興許先皇震怒下來,會直接把炯大爺的爵位擼了,賞給焯二爺也未可知。那樣侯府就仍舊是張氏與米氏這對好脾氣的婆媳當家,不會被抄,大家自然也就不必受這些年的苦了。可惜現在說這話已經太遲,主人家也與他們離了心,只能收起從前那些小心思,老實做活吧。

趙琇便跟祖母張氏商議,投回來的這幾房家人該如何安置。她們祖孫都不是愛呼奴喚婢的,身邊貼身侍候的人也不多。內務府歸還的舊僕,除了將來侯府修好後,大宅子裡必須安排的職司上要用的人,就有不少人被送去了莊子上做活。如今再多幾房人,又要如何安排?雖然家裡添了個莊子,但不過是個百來畝地的小莊,放一房家人過去看房子順便管理佃戶也就夠了。等到主人過去避暑時,自然會帶服侍的人。那剩下的人該怎麼辦好呢?

這時盧媽一臉心事地走進屋來,瞧着張氏,欲言又止。

她們母女都愛這副作派,趙琇見了便笑問:“媽媽可是有話要說?只管說來,不必有什麼顧忌的。”張氏也露出疑惑的表情:“這是怎麼了?”她方纔讓盧媽去安排那些舊僕的住處,難道是有誰生事,叫盧媽爲難了?

盧媽猶豫了一下,把丫頭們都打發了,自個兒搬了小杌子往張氏與趙琇面前一坐,便壓低聲音道:“方纔我去見那些人,問了一句,好象還有幾家人不見蹤影的,是去了哪裡?咱們家從前府裡侍候的人,都是有數的,除去死了的,跟着那邊走了,後來又被髮賣掉的,還有內務府裡送回來的人,以及這幾家離去自尋營生的,還差着幾房人呢。因那裡頭有我家男人一個遠親,我就多嘴問了問。才知道,還有幾家,是投了別的主人,又或是去了外地謀生。但其中有一家,卻有些蹊蹺。老夫人可記得柳泰?”

怎麼會不記得?柳泰從前管着老郡公的馬,雖然差事辛苦,但說來也極體面的。老郡公見幾匹愛馬精神,就沒少賞柳泰。只因他這一手絕活,人又低調,牛氏當家後就把人留下了,卻不知是爲何緣故又將人攆了出去?

盧媽苦笑:“這話說來就長了,老夫人可還記得高成?”

張氏怔了怔。趙琇倒是很快想了起來:“是趙炯身邊那個高成嗎?我記得,他是蔣氏的心腹吧?”當年趙炯眼睜睜看着親弟一家主僕落水,卻見死不救。少不了這個高成的調唆。這人當年自然是不得好死,沒想到死了還不肯消停。趙琇便問盧媽:“這事兒與高成有何干系?”

盧媽道:“高成的老婆與柳泰是兩姨表親。高成死後,他妻兒被攆出府,就是這個柳泰接濟的。柳泰自個兒有差事,賞賜多,又沒有妻兒,手頭有錢。爲了給表妹看病,銀子水一樣花出去。有人看不得他的差事工錢多,一狀告到牛氏跟前。牛氏便把柳泰也攆出府去了。聽說後來高成的老婆帶着兒女嫁給了柳泰做續絃,連兒子都改姓了柳。起初他一家還與其他同樣被牛氏攆出去的人家住在一處,沒多久,就聽聞他投到另一家大戶爲僕。連家眷一起搬走了。”

張氏不由得感嘆萬分。但她有些不明白,盧媽忽然說起柳泰做什麼?盧媽聽了這個疑問,又露出了苦笑:“老夫人不知,柳泰投的這家新主,不是別人,正是汪家啊!”

張氏吃了一驚,趙琇忙問:“媽媽問清楚了?是汪東昇家?”

盧媽點頭:“可不是他家麼?他家原有宅子在京城,還是當年老郡公幫着置辦下的。這些年也就是留一房老家人在京中看宅子而已。說來也巧。這房老家人與柳泰是舊識,從前還承過他的人情。見他丟了差事,便想了個法子,給西北汪將軍那裡遞了信去。汪將軍年輕時在侯府住的時候,就曾與柳泰打過交道,彼此也相熟,十分佩服他調理馬的本事。這不,一聽說他離了侯府,就立刻寫信回來,把他收到自家去了。柳泰一家原是去了西北侍候的,聽聞極得主人看重,連汪家兩位少爺都跟着他學養馬,年節裡的打賞,他家只比汪家管家次一等。這趟汪將軍回京,他們也跟着回來了。前兩日纔去探望過故友,因此那幾房家人知道他的去處。”

趙琇與張氏聽得面面相覷。後者眉頭一皺,想了想,道:“罷了,柳泰投了汪東昇,也是他們的緣份。汪家是將門,更需要他這樣調理馬的好手,倒比他在我們家埋沒了強。倒是他妻兒是那樣的身份……”她頓了一頓,“偏牛氏祖孫幾個,如今又往汪家去了,但願別發現了他們,在汪家人面前說什麼讒言,又害得柳泰丟了差事。”

趙琇不認識這個柳泰,想來他與從前的小二房也沒什麼香火情。況且他娶了高成的遺孀,認了高成的兒女做兒女,那高成可是害死趙焯與米氏的幫兇之一,她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他的兒女會有什麼下場,她纔不關心呢,便對張氏道:“牛氏他們跟高成是一丘之貉,只不過一個是主使,一個是爪牙罷了。都不是好人,祖母理他們做什麼?”

盧媽卻搖頭道:“若只是如此,倒也罷了。可高家人卻未必這麼想呢。他們只覺得自家老子是奉命行事,卻沒個好下場,蔣家又不肯撫卹,牛氏還把他們一家婦孺趕出門去,心裡必然記恨。姑娘可知道,那高成的兒子高榮,如今已經改叫柳榮了,一回京就差媒人去提了親,說的媳婦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蔣氏身邊大丫頭青緗的妹子青綺。那年老夫人與小侯爺上京,她曾經與塗嬸子一道來過我們家的。”

趙琇面露古怪地看着她,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我記得……青緗在奉賢老宅的時候,就供出了蔣氏乾的壞事,但後來押回京城後,又改了口供,沒多久就死在牢裡了吧?”

張氏也慢慢回過味來了:“她的家人親友不是在蔣家人手裡,就是在牛氏手裡,蔣氏孃家要拿捏她,簡直易如反掌?後來她會改口供,也是因此緣故吧?至於她的死……她妹妹當年能理直氣壯地找上我們家,只怕心裡也是恨着那邊的。”

柳泰的立場暫時不知,但他過着好好的日子,忽然被攆,心裡對牛氏必然也是心存怨恨的。他老婆、繼子繼女,還有繼子即將娶進門的新媳婦,都與蔣氏有仇。他一家子如今投了新主人,日子過得正紅火呢,偏偏牛氏又帶着孫子孫女搬進了他新主人的家……

趙琇忽然對汪家宅子裡發生的事感起興趣來了。

第518章 揭露第381章 稀奇第237章 露餡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84章 遺案第541章 提親第360章 內情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62章 憂慮第551章 顧慮第33章 秘密任務第249章 搶白第271章 告誡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56章 借書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1章 告一段落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365章 打趣第612章 波瀾第602章 勸女第319章 金鐲第585章 女官第605章 告誡第482章 賞燈第454章 離開第358章 背影第498章 信第214章 求差事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20章 纏身第47章 不安第166章 “隱疾”第537章 白目第187章 新皇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51章 顧慮第401章 反轉第477章 見禮第501章 潮第626章 離開第194章 曹家第586章 庶妃第436章 阻攔第137章 風雨中第252章 避寒第477章 見禮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23章 說笑第517章 困惑第587章 誤會第96章 衝突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431章 告狀第10章 亂家根源第60章 書主人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208章 挑撥第442章 遊趣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457章 體會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357章 厚聘第442章 遊趣第207章 仇視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18章 審問第537章 白目第509章 欲行第592章 請求第522章 回家第552章 牽制第188章 賞賜第421章 坦率第220章 回禮第166章 “隱疾”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573章 獎賞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609章 扣下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96章 衝突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21章 好戲第357章 厚聘第525章 不合羣第397章 疑心第269章 賞雪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34章 悔恨第27章 細思恐極第78章 白玉炕屏第221章 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