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雨再臨

好好的重陽秋遊計劃,最後沒能成行,讓趙琇失望無比。

本來定好了九月九重陽節那一日,由兄長趙瑋帶着家人護送,她與陶灼華及城中各家閨秀一同出行,又因奉賢沒有山,大家說好了要到城外空曠的田野中放風穩,還要划船遊玩,在遊船中喝茶聊天。沒想到重陽前一日開始,天空中就烏雲密佈,似乎要下雨了,還是大雨。接了帖子的各家閨秀紛紛遣人送信給趙琇,說家中父母不許她們出門,生怕在野外被雨所困,連陶灼華都派了丫頭來致歉。趙琇辦這一次小聚會,一來是爲了給兄長一個學習之餘放鬆的機會,也是想給陶灼華介紹新朋友,現在事情都這樣了,聚會還怎麼辦呢?只好取消了。

沒想到這雨一下,就下了整整一個月。

奉賢隔年又逢雨災,這一次看起來比前年那回還要糟糕。幸好陶縣令上任之初,就遇上災後重建工作,他對此十分重視,這兩年一直十分重視轄區內的水利建設,每年冬天都要清理河道中的淤泥,每次農忙過後,都要整修河堤,還常常督促農戶注意田間排水。有了這個基礎,奉賢縣城裡的災情比前年要好一點,但鄉下地區卻免不了水淹千里。陶縣令每日早出晚歸,到處去視察災情,督促官民採取措施防災救災,奉賢百姓們才勉強抗了過來。

趙家族中本來就有內部救濟機制,各房又都有經驗。因此早在雨水剛成災之初,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加固房屋。採買糧食柴薪,請大夫開藥防止疫病,還有疏通街區水道等等,甚至還有餘力救助外姓鄰居。趙氏族人聚居的這一大片街區,災情相比於城內其他地方,可說是相當輕微了。

但這也攔不住大家田地裡的損失。糧食剛剛秋收完畢,有幾家沒來得及收完的。可說是顆粒無歸,都在無比後悔自己動作太慢。種了棉花、瓜豆菜蔬等未到收穫時節的作物的人家早已經欲哭無淚了。就連二房的桃園,也損失不小。幸好桃園裡人手充足,領頭的管事經驗豐富又勤快,儘可能快速地排走園中的雨水,才救下了大部分的果樹。

仔細算算。全奉賢縣的人家恐怕這回都要損失慘重了。趙氏族人也不能例外,但想着族裡有銀子賙濟,大家不至於沒飯吃,心裡纔有了些底氣,頂多就是唉聲嘆氣,或是偷偷哭一場,卻並不絕望。看着這樣的趙氏族人,縣裡其他大戶人家都若有所思。紛紛說趙家是個好榜樣,他們也該定出個規矩來。湊一份銀子放着,平時不動,專門預備災年時救濟族人。否則這三年兩載就來一次天災,大戶人家還能勉強支撐,小門小戶的哪裡經得住?沒看見那些原本算是小康門第的人家,都慘得快要賣兒賣女了嗎?

張氏最是看不得這種事的,她如今年紀一年比一年大,吃齋唸佛多了,心裡也軟了許多,聽說外頭的窮人都要賣孩子了,心裡就難過:“哪裡就到這個地步了?琇姐兒,我們多施幾次粥吧,好歹讓那些受了災的人有口吃的,不至於餓死。”

趙琇聽到她這樣說,也不可能會拒絕,況且自己也有心想做點好事,便請了趙璟之妻沈氏過來,想要和她商議一下,能不能以趙氏族人的名義,在城中施粥。

沈氏先說了句:“這是大善之事。”但接着又問:“只是不知叔祖母打算施幾天?”

張氏道:“如今聽說縣中百姓受災者衆多,許多人連口吃的都沒有,都快要賣兒賣女了。我怎麼忍心見到這樣的事?只要是我力所能及,自當多施幾日,能多救一個人也是好的。”

沈氏遲疑了一下,道:“侄孫媳婦也有心多做善事,只是縣中米糧不多,大雨把好幾處糧倉都浸了,如今米價又貴,便是將我們自個兒家裡收到的糧食全都拿出來,也未必夠施幾天的。我們自己家裡難道就不吃飯了?”

張氏沉默了,過了一會兒才道:“你擔憂的也有道理,平時米價只有八錢一擔,前幾個月因天旱,米價都漲到一兩二錢銀子了,漲了足足五成,比前年更厲害些。若是有米,便是價錢貴些,也不過是多花點銀子罷了,偏偏今年田地欠收,糧倉又被雨水泡了,便是咱們自個兒家裡,也未必有多少存糧……”她問盧媽:“要不……儘快到松江去買一批糧食回來?”

沒等盧媽回答,沈氏就先說:“松江也有大水,只怕比奉賢強不到哪裡去,我孃家那邊前兒纔有信來,說是地裡全都是水,怎麼都退不下去。相比之下,咱們縣裡有陶縣令坐鎮,雨停之後,水排得還算快的了。我們這裡都慘成這般模樣,更何況是周邊各縣?若是真要購糧,離得近的,至少也要到蘇州去,才能買到便宜點的糧食呢。”

張氏想了想,毅然說:“那就打發人去蘇州買!多買一些!多派幾個人去,叫族裡挑幾個子弟跟着。”

沈氏猶豫了一會兒,也大力點頭:“好,侄孫媳婦這就回去跟我們大爺說。咱們自己也要買糧吃呢,索性多買些,也幫幫受災的人。咱們家不比別家,在奉賢可不是尋常大戶可比的,理當給全縣的士紳人家做個榜樣。積善之家,才能長久,這比任何爵位都要可靠。”

張氏知道她是望族之女,見識比其他妯娌強得多,心中大慰,便由得她施爲,自己只管出錢。不過私底下,張氏也教導孫女:“這種時候,不能心疼銀錢,只要自家不會餓死,怎麼也要多行些善事,還要叫人知道,讓別人也跟着一塊兒做好事。好名聲比空有錢財要有用得多了。同樣是經商的人家,常年做善事的。旁人說起就會說是個厚道人家,即便是世代書香,也樂意與他家來往;可平時一毛不拔。爲富不仁的,便是家中有金山銀山,人家也不屑於理會他,他除了有錢,還有什麼呢?”

趙琇心裡本就有意行善,只是在花多少錢方面沒有太過具體的概念而已,聽了祖母的教導。便笑道:“祖母放心,我明白這個道理。就象我們家常常接濟族人,我們要趕小長房出族時。族人就願意站在我們這一邊。而小長房總愛擺貴人架子,不愛搭理族人們,族人們就不願意與他們親近。行善積德,做好人。行好事。這是日積月累的功夫,要真心幫人,人家才真心敬我們呢。”

張氏笑了:“理是這個理,你能明白最好,只是往後不要再說什麼小長房了。”

趙琇明白了,趙玦一家既然已經被出族,就算不上是二房的小長房了。

粥棚很快就在幾大城門口設立起來,趙家派了族中子弟與僕人前去主持。又有陶縣令派來的差役維持秩序,趙氏族人的粥棚前。災民井然有序地領着自己的那一份粥。熬粥用的是一半新米,一半去年的陳米,熬得很稠,熱乎乎地一碗下去,人就能支撐上小半天。災民們捧着熱粥,一邊喝一邊流淚,聽說趙家郡公夫人已經派人去蘇州購糧,以備施粥所用了,都紛紛齊聲頌揚趙家的仁義。一時間,趙氏一族的美名傳遍奉賢全縣,還向周邊地區蔓延開去。

其他大戶見狀,也紛紛仿效,小氣些的,又或是存糧有限的,就只施個一兩天,也有施布、施藥的,家中佃農多的人家,還主動減免了今年的租子,有的還表示可以提供低息或免息的借貸,讓災民度過難關。災民們的日子漸漸好過了起來,等到大水退去,露出田地,太陽也重新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哭了。

雖然遭遇了一次水災,但水退得比預計的更快,田地裡收成不保,卻又有縣中大戶出錢出力,施粥施米,窮苦百姓的日子並不算十分難過。如今已經是十月中旬,立冬已過,但天氣卻奇怪地十分溫暖,一點都不冷。受災的百姓得以喘一口氣,趁着這好天氣,趕緊將自己家的房屋修理好,以備寒冬。

這一日,趙琇正在家裡,讀着格溫妮絲寫來的信,她在南匯也遇到了雨災,趙家當時忙亂,一時顧不到她那邊,她也曾手忙腳亂了一段日子,不過現在已經安頓下來,又看到受災的百姓生活很苦,有好些人家要賣兒女的,她看到不忍心,就把那些孩子買下來,送到附近的禮拜堂,由自己出糧食養活他們,然後每日帶人過去,教導他們簡單的英語,待人接物的禮儀(當然是西方的),讓他們在港口上找工作。現在南匯港裡懂得洋文的小工還是很少的,這些孩子手腳勤快,又有一點語言優勢,有好幾個都找到了差使,可以養活家人。格溫妮絲半點報酬都不收,就放他們回父母身邊,好名聲很快就傳遍了南匯,官府也不敢輕易動她。

張氏聽了趙琇讀的信,就說:“她若能借此揚名,倒也能暫時震懾仇人,將來太子殿下到了上海,若聽說有洋人客商行善,說不定會下令召她晉見也未可知。”

趙琇心想這難道就是格溫妮絲想出來的法子?辦法倒是不差,只是不知管不管用。

張氏又道:“她一個外邦之人,又是寡婦,想做好事也沒什麼,卻不該把人送去什麼禮拜堂,又教導他們外邦禮儀,萬一有人挑刺,借那信教傳教之事說嘴,她要如何應對?也罷,咱們家與她有些交情,就助她一把吧,從家裡的婆子中挑兩個識字的出來,去教那些孩子學點規矩,將來去碼頭上也好,到別人家爲僕也罷,好歹知道個眉眼高低。若當中有好的女孩子,又願意賣身的,挑兩個到家裡來使喚也好。你身邊的碧蓮已經快到出嫁的年紀了,底下幾個小丫頭也漸大,再不預備些人手,過兩年就該青黃不接了。”

趙琇正要說話,卻聽得盧媽飛奔來報:“老夫人,不好了!”她驚訝地看着盧媽那少見的迅捷步伐,驚問:“出什麼事了?”

盧媽深吸一口氣:“方纔門上來報,大爺……不,是趙玦,趙玦來了!就在咱們家大門口外跪地求見老夫人呢。門房本來都沒聽見聲音,是聞見外頭有人哭泣,又好象在說什麼話,方纔開了氣窗去瞧,發現是那人來了,就跪在門口,當着外頭人來人往的在哭訴,說什麼祖母憐愛,別因爲他死去的父親做的事,就怨恨孫輩,還說若是祖母與堂弟實在想要家產,他願意雙手奉上,只求您能放他進門,給祖宗們上香磕頭,亂七八糟的話說了一堆,擺明了是要給老夫人和瑋哥兒頭上潑髒水!他身邊已經圍了許多人,門房發覺得太晚,已經攔不住人了,只得報到二門上,請老夫人示下,該如何是好?”

“混帳!”張氏大怒起身,卻忽然感到眼前發黑,身體晃了一下。趙琇連忙抱住她:“祖母!”

第561章 投誠第358章 背影第360章 內情第580章 不忿第329章 舊物第595章 病倒第343章 醒悟第341章 求助第517章 困惑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247章 詩會第577章 馬王爺第17章 小人讒言第368章 警告第455章 妥協第453章 小敘第370章 傳聞第89章 盧家內訌第146章 平定第6章 怪事連連第558章 勸孫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303章 過年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573章 獎賞第297章 背約第361章 來訪第266章 知不知第581章 賞賜第554章 生恨第226章 東昇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94章 結交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529章 影響第619章 藉口第298章 通信第90章 拉攏第530章 擴散第481章 疑惑第469章 守歲第297章 背約第419章 晉見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307章 籌備第251章 小病第271章 告誡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27章 細思恐極第32章 京城來信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98章 診治第456章 申斥第283章 偶遇第262章 夜笛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73章 左右搖擺第217章 新店第443章 祭拜第577章 馬王爺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99章 對峙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38章 還價第244章 調查第255章 雀金呢第92章 實行第619章 藉口第140章 厚臉皮第606章 喊冤第392章 新聞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319章 金鐲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270章 返回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422章 勸姐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78章 拒官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352章 暗影第184章 蠢話第533章 熱鬧第623章 入夏第530章 擴散第587章 誤會第617章 喜慶第233章 邀請第253章 溫泉第176章 待客第577章 馬王爺第299章 謀算第593章 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