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晴日,有風。

息川城頭,一面血色繪朱雀圖案,代表楚國王權的戰旗緩緩升起,迎着奪目的陽光,烈烈長風之中。

隨着鎖鏈絞動沉重的聲響,內城城門洞開,護城橋緩緩放下,一隊人馬飛馳而出。當先一人劍眉飛揚,朗目如星,着一身月白窄袖武士服,頭綰綴玉簪纓冠,縱馬急馳間赤色披風飛舞身後,如一道灼目的火焰飄揚于晴空之下。

跨過護城河,一衆人等沿寬闊的馳馬道策馬而上,直至外城城垣方勒繮停住。城頭守將迎上前來,單膝一跪:“善歧見過公子!”

皇非甩蹬下馬,擡手一揚命他免禮,也不停留,一邊走一邊問道:“有什麼消息?”

善歧隨後跟上:“末將已命人四處搜查,息川城中並不見那兩人蹤跡。但可以確定,救走靳無餘的是冥衣樓的人沒錯。”

皇非登上城頭,周圍將士皆正身行禮,他回頭遙遙環視位於腳下息川城,脣角泛起一縷自信的笑意,“果然是冥衣樓,那便要費些周折了。靳無餘傷得不輕,此刻決計走不遠,你派人繼續搜索,尤其是各處藥鋪,若有人買些特別的藥材,要分外留意。記住,那人是個女子,莫被她的裝扮糊弄了。”

“末將遵命!”善歧接着遞上一封信:“郢都的信使今日到了,那穆國三公子再次遇刺,已經暗中查過,死了的刺客中有兩個穆國人。另外這封是公主命人帶來的信,請公子親閱。”

皇非接過來拆開封口,只見淡碧色細絹之上玲瓏清秀書着幾行小字:皇非,我行笄禮時你一定要回來觀禮,不準不到,否則我饒不了你!

皇非摸了摸鼻子,像是想到些令人頭疼的事,無奈一笑,收了信箋隨口問道:“那三公子如何?”

善歧道:“據說並無損傷。”

皇非對這答案似早有預料,笑道:“穆國這位三公子,看來想殺他的人不在少數,老穆王放着諸多庶子不選,單單將他送到我楚國來做質子,果然別有用心。”

善歧道:“聽說老穆王已病入膏肓,穆國如今是太子玄御當政,想必對這三公子是越發不放心了。”

皇非眼角一挑:“人既在我楚國,總不能讓他們太過放肆,老穆王畢竟還在,含回公子亦在穆國,莫給他們生事的理由。派人將那兩具屍首送回穆國,替我問候太子御。”

“是!”善歧應命,繼續道,“帝都那面倒有個消息很奇怪,似乎和那靳無餘齊名的左衛將軍墨烆日前離開帝都,去了穆國。”

“哦?”皇非道,“他見了何人?”

善歧搖頭道:“他行蹤十分隱秘,我們只知道他人在穆國,至於其他,卻一無所知。”

皇非應了一聲,負手緩緩踱步,似暫時陷入了沉思,卻忽然間,心頭警兆驟現!

便在此時,城外密林中毫無預兆地爆起一團光亮,半空之中化作一叢耀眼銳光,流星驚電般射向飄揚在城頭的楚軍戰旗!

那光芒極快,挾銳風強勁,轉瞬即至。衆將士大驚失色,不及阻攔,卻見陽光下一道劍芒驚現,皇非腰畔那柄名震天下的“逐日劍”如白龍穿雲,一聲清嘯,後發先至,在旗毀杆折之前截住來者。

兩道光芒凌空交撞,猛然盛開層層炫目的光雨,星星點點向四周散落而去,刺得人眼如盲。皇非一劍中的,卻覺劍下輕若無物,極不真實。就身邊在漫天劍光中,那被他斬中的東西隨風而起,飄然化作一隻只墨玉色的蝴蝶,於一天陽光之下翩躚起舞,婉轉多姿。迎着光亮似能見那蝶翼上有若隱若現金星點點,迎風飄轉時,如道道輕盈而美麗的煙火,點綴着一望無際如水的碧空。

墨蝶翩翩,落上城頭的旗幟,落上皇非的劍尖,在他身前流連飛舞,一縷似有似無的幽香依稀傳來,隨着蝴蝶的舞動,若即若離。衆人都呆看着面前,一時被這美景所惑,忘記了言語。皇非審視四周,卻是眉心漸鎖。便在這時,伴着一陣焦灼的氣息,所有蝴蝶忽然化作火焰盛放,火借風勢,瞬間將那風中戰旗沒入一片烈焰之中。

火光爆現的一剎,皇非早已掠出數丈,身前火焰只成爲他劍下絲縷殘煙。他在城郭突起的青石之上借勢一點,幾個起落便往那片密林中追去。

林中有衣影一閃而過,飄忽如山間一抹淡煙輕霧,並沒有逃過他銳利的眼睛,但追至近處,對方卻已蹤跡全無。陽光自枝葉間灑下斑駁的光影,山野寂寂,空無一人,唯有幾隻墨色蝴蝶上下飛舞,與在城頭所見一般無二。

皇非前行數步,意外見到一株大樹之上書了幾行朱字:驚雲之巔,九域江山,子時夜半,邀君賞談。

他還劍入鞘,以指尖沾了那妖冶豔色,低頭引至鼻下,果然又是那熟悉的幽香。放眼山野,他直覺與那神秘女子相距不遠,風中似見她清魅的氣息,與滿山草木的芬芳糾纏漂浮,醉人心神。

此時烈風騎衆將士亦先後趕至,見此情形,都望向皇非。善歧上前一步:“公子,這分明是冥衣樓設下的圈套,不如讓末將率人馬前去,定讓他們有去無回!”

皇非淡笑道:“兵鋒不入驚雲山,這是昔年諸侯國共同盟誓定下的規矩,有違誓者,天下伐之,並非說笑之言。人家既留書相約,我們怎好失了禮數?”

息川地處王域邊緣,東臨岐山,西帶雍江,汶水、泗水交匯於此奔騰而去,直入驚雲山脈,此段路程不過百里之餘。皇非進入驚雲地界正值日落千山,天邊雲霞似火,山中飛鳥投林,山野四合寧靜曠遠,漸漸籠入一片瞑迷的暮色之中。

果不出所料,在山前又見那墨色蝴蝶,似引路的使者翩躚於前,翼上點點金芒在風中流轉如散落的星辰,雲霧之間時隱時現。

皇非不慌不忙負手隨行,一路但見峭壁深峽,險峰疊翠,流嵐浮雲,縹緲如幻。那山路曲折通幽,於不可能之處轉折而上,漸行漸高,兩側林木亦漸做一片蒼翠竹林,夜色下無邊無際地鋪展於雲霧深處,清風過時連綿起伏,濤聲如海。

行於這雲山竹海之中,但覺神清氣爽,塵慮盡消。待到峰頂,那墨蝶翩然消失在視線之中,皇非擡眼望去,只見蒼穹之下星空璀璨,山頂一方白石平坦開闊,一名玄衣女子以手支頤,合目而臥,雲衣廣袖閒閒流瀉於石畔,如夜色深處一抹雲跡,自在而寫意。

竹影瀟瀟,微風送來絲縷如水幽香和淡淡美酒醉人的氣息,皇非駐足的那一刻,子嬈星眸微啓,隨着脣角優美的弧度,兩道清透的目光落於他的臉上。

白衣臨風,從容瀟灑,皇非悠然立於竹林之前,並不急着開口。

子嬈凝眸看他,忽而嫵媚一笑,素手執壺微微一傾,玉盞之中星光洄轉,清香四溢,“子時方至,公子果然是守約之人。”

她的聲音柔媚清雅,帶着淡淡的慵懶的意味,令人想起夜半花滿春庭,輕紅飄落時幽靜而婉轉的姿態。皇非緩步上前:“驚雲聖域,佳人有約,非又豈敢遲到?”

子嬈託了玉盞,朱脣微啓:“那這一盞酒,我便謝公子如約而至。”

皇非一笑,欣然將酒飲盡。那酒入喉甘冽,似一道清流直浸肺腑,悠遠明澈的酒意千迴百轉,漸作濃烈香醇,回味深長,他忍不住讚道:“好酒!”

子嬈再舉手斟酒,皓腕似雪,細流如注,淡淡冰藍顏色晶瑩沉浮,明澈剔透,隱有風之清涼,雪之澄潔。她悠然道:“驚雲山巔有泉自雲中而下,擷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雖瓊漿玉露不及其萬一。以此釀酒,名爲‘冽泉’,公子以爲如何?”

“風爲衣裳云爲臺,月下有酒天上來,美人如玉,美酒如泉,自是妙極。”皇非笑道,英氣逼人的俊面染了酒意,看向子嬈的眸底深處似有一抹迫人的光彩。

子嬈嫣然而笑:“這第二盞酒,是謝公子息川城中箭下留情,讓我將靳無餘帶走。”

皇非眉梢一動,把玩手中玉盞,淺啜了一口:“姑娘不妨替我轉告靳無餘,待他傷愈之後,我願再領教他的劍法。”

子嬈優雅垂首添酒:“此話我一定替公子帶到,想必靳無餘也正有此意。”

皇非將酒飲盡,看向她的目光半是含笑半是玩味,不知這第三盞酒卻又如何。便見她黛眉微挑,眼波明媚:“這一盞酒,是向公子賠罪的,今日毀了城中戰旗,還望公子莫要怪罪。”

夜色下伊人風華出塵,輕顰淺笑自成風流,那眉間眼底,一宛轉、一曲折、一濃勾、一淡描無不是一番別樣的韻致,竟似美到了極處,幾乎叫人看去便移不開眼。皇非以手指輕輕釦動玉盞,漆黑的眸子映了夜色,笑意深長。來此之前他心中頗有興師問罪之意,不料風清月朗,紅顏在側,她親手執酒輕言笑語,句句坦蕩,聲聲柔婉,竟叫人始終無從發作。他不動聲色笑了一笑,朗目之間隱見鋒銳:“旗者軍中之魂,以一盞酒換我烈風騎的戰旗,姑娘這盞酒,未免太烈了些。”

子嬈淡淡擡眸,細密的睫毛底下輕光一閃,隱見幾分傲然:“我毀那戰旗倒也並無惡意,只是因它不該出現在王域。公子無故取了息川一面王旗,還一面烈風旗,也算公平。”

皇非劍眉一揚,銳利的眼光掃視而去。子嬈亦保持着之前高傲的姿態,對視之間目光交擊,石上清酒冰色幽澈,一絲波瀾沉進深深光影底處,漸見寒涼。陣陣山風飛拂,一人髮絲輕揚,一人長衫飄蕩,四面竹海濤聲翻涌,綿密澎湃,更顯得深山空寂,不似人間。片刻之後,子嬈輕輕轉動玉盞,突然抿脣而笑,“人家誠心備酒賠罪,公子又何必動怒呢?”

皇非心底微微一動,那一笑間熠熠奪人的眸光,讓他直覺眼前這女子並不簡單。卻見她拂去石上幾片竹葉,盈盈舉杯:“這樣如何?我知道公子心中定有不少疑問,公子飲了這盞酒,便可隨意問我三個問題,我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皇非俊眸微擡,一瞬不瞬地看她一會兒,突然也是一笑,舉手將酒飲盡,照杯一亮。在她爲他添酒時淡淡問道:“姑娘身上的‘幽羅玄衣’乃是凰族至寶,“冽冰”、“焰蝶”皆是巫族不傳秘術,兩者得其一已是不易,姑娘卻兼而有之,請問究竟是何人?”

子嬈輕輕一展羅袖,皇非眼目銳利,意外見她衣襟之上竟繡有精美的夔龍圖案。“我是冥衣樓的主人。”她的答案亦讓他十分驚訝,不料威震江湖的冥衣樓主竟是如此妖嬈絕色的女子。

“失敬。”皇非不由再次將她打量,目光掠過她的眼底,對這話的真僞再做評估。她平靜與他對視,脣角始終含一抹魅人的淺笑,眼中波瀾不驚,未見絲毫端倪。

皇非略一思索,徐徐再道:“姑娘今晚特意約我來這驚雲聖域,想必不只爲飲酒賠罪。”

子嬈婷婷起身:“我想請公子到驚雲山絕頂之處,共賞這如畫江山下一場好戲,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哦?”皇非饒有興趣地看她。她做了個請的手勢,便輕移蓮步,先行帶路。

穿過整片茂密的修竹,她引他沿山崖一路而上,峰頂陡峭幾乎寸步難行,她卻專撿險處落足,衣袂飛拂間身姿飄然如風,似是有心考較他的輕功。留心看時,卻見他始終在她身後半步之遙,步伐從容氣定神閒,不急不緩如履平地,心中不由暗贊,便這番風采氣度,少原君果不是浪得虛名。

峰頂極高處直接天宇,身處其上幾可擡手盡攬星辰,山風浩蕩,吹得茫茫雲霧在近旁迅速飄過,竟令人生出行於雲端的錯覺。然而山路驟然收起,面前只餘一道狹窄的青石。子嬈飛身踏落那青石之上,回頭看了皇非一眼,便徑直轉身而去,妙曼的身姿瞬間沒於浮雲深處。

皇非笑了笑,亦施展身法,緊隨其後,絲毫不因面前未知的險境而有所畏懼。

兩人一前一後踏雲而行,沒過多久,眼前突然風清霧散,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這道青石盡頭竟是另外一座山峰,自然鬼斧天工,化石爲橋,將兩座山峰巧妙的連接在一起,穿雲而過,別有天地。

繁星如玉,深邃清亮,點點灑落山野,憑着過人的目力皇非發覺這山峰之上竟有屋宇連綿,七座殿宇點綴在蒼翠蔥鬱的山岩之間,隱成七星之勢,拱衛着正中一座雄偉的大殿。而耳邊似有飛瀑濺落的聲音,一陣風過,隱有水霧沾衣欲溼。

子嬈俏立於石橋盡頭,待他走近,隨口介紹:“此處是我冥衣樓總壇。”

皇非將目光從山間收回:“姑娘將我帶入幫中重地,難道不怕將來事有萬一,惹出禍端?”

子嬈媚媚一笑:“沒有我帶路,你過不了那‘雲索飛橋’,待會兒我若不帶你回去,你也一樣走不出去。”

皇非亦笑道:“姑娘莫忘了我走過一次,我若出去了,又如何?”

子嬈滿不在乎地揚了揚眉:“你若出去了,便再也進不來。便是你師父仲晏子親臨此處,也未必能出入自如。”說話時她飛揚的神態很有些嬌俏的意味,不知如何,竟看得皇非心中一動:“如此說來,姑娘莫非與家師相熟?”

她只斜他一眼,笑而不答,轉身帶他來到一座高聳的雲臺之上。皇非放眼望去,不禁大爲驚訝,原來身臨此處竟能盡覽九域大地江山,夜色蒼穹之下,紅塵三千,燈火萬丈,山河城池的輪廓與白日迥然相異,在深夜繁密的光亮之中如一幅無盡長卷,呈現出令人驚歎的壯麗。

輕雲過袖,衣帶當風,那一刻身處浩茫天地,無人不覺自己渺小,然而舉手之間江山在握,卻又有捨我其誰的豪情凌雲而生。

“公子可知,我爲何要帶你來此?”耳邊傳來子嬈清柔的聲音,皇非長吸一口氣,轉身相詢:“非願聞其詳。”

子嬈輕描淡寫地答道:“我想請公子從息川退兵。”

如此話語,引起皇非意外的笑容:“姑娘以爲我會答應嗎?”

子嬈前行幾步,隻身立於雲臺邊緣,靜靜望向遠方,雲霧之中袖袂飄搖,宛若天人,“公子定然會答應。”

這一問一答盡做人間風雲變幻,戰與不戰皆在他一念之間,蒼茫王域,她看不得任何人揮兵踐踏,擡手指向西南方向,“子時已過,公子請看。”

她所指之地乃是距驚雲山不遠的楚國邊境,皇非遙望過去,起初並未見有何異樣,但不過半盞茶時分,他突然敏銳地察覺到,目所能及之處有一道烽煙意外升起,所處位置正在楚穆交界。他以左卿之職官拜上將軍,對楚國軍政瞭如指掌,立刻便知這是邊城遇警求援的狼煙,心中震驚非比尋常。果然那烽火接連燃起,直往都城上郢方向而去,在原本平靜的大地之上留下鮮明的痕跡。

八百里烽煙報急,除非是有敵國大軍來襲,否則不得擅用。皇非畢竟出入朝堂、領軍沙場,一份處事不驚的沉穩早已深入骨髓,縱然心中驚濤翻涌,面上卻仍如平湖不波,只是看向子嬈的眼中不可避免地帶了淡淡犀利,“不想冥衣樓如此手段,竟能令穆國大將衛垣發兵攻楚,姑娘高明,非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他單憑如此情形便能立刻斷定敵軍來勢,準確無誤,子嬈心間亦有一凜。回首四目相交,他面上如籠淡霜,一絲冷然於俊美中勾出硬朗的線條,天宇星光之下竟有攝人的氣勢籠於周身,令人瞬間感覺到千軍對峙時無形的殺氣。在他逼視之下,子嬈卻緩緩笑了:“公子言重了,我這小小女子,哪能令穆國上將軍俯首聽命?衛垣此舉不過勢之所趨,恰巧與我一樣,欲請公子退兵息川罷了。”

皇非冷冷道:“我若不答應呢?”

子嬈輕嘆一聲,低頭審視自己纖美修長的手指,脣角如絲微笑,似媚毒噬骨勾魂奪魄:“我指尖之上有十種毒,息川城外你沾了我的蔻丹,那是鳳仙子的汁液,方纔你飲下的三盞酒,第一盞中我本來打算用曼陀羅,第二盞,我可以用赤錦紅,剩下第三盞,便用藍煙子。但這幾種藥你即便喝了也無妨,因爲它們相互剋制,並無害處,除非,我用了這千紫萬紅。”

淡紫色的蔻丹點綴着指尖,襯着她凝脂白玉般的肌膚,一抹豔色妖冶。皇非面色靜冷,負手而立,淡淡道:“可惜你現在已失去了機會。”

子嬈自睫毛下似笑非笑瞥了他一眼,“所以此時我拿你無可奈何,你的劍太利,我沒有取勝的把握。”

皇非不語,只靜靜看住她,待她把話說完。她側身回視那烽火之地,長髮臨風飛舞,風姿狂肆,幾奪星辰之色。她一字一句說得清晰:“若要令楚軍退兵,還有一個法子,那便是刺殺楚王,這對冥衣樓來說,絕非難事。”

皇非眉心猛地一收,眼底瞬間閃過怒色,但人卻冷冷笑了:“我王若有萬一,楚軍必定踏平冥衣樓,包括帝都王城。”

子嬈亦擰了眉,轉身將他望定:“冥衣樓與王族的力量,並非不堪一擊,縱被夷爲平地也足以重創楚國。公子慎思,你我雙方兩敗俱傷,得益者何人?”

皇非目光似有穿透之力,直要將眼前女子心思看穿。便是最強悍的對手也沒她這般花樣百出,從一開始便步步爲營,她是否早已算準了他必然會答應她的要求?這雙纖柔玉手之下,她設了多少局?這一片殘破江山,爲何令她如此費盡心機?她背後的冥衣樓又與王族是何關係?他心頭驟然閃過帝都墨烆的行蹤,蛛絲馬跡,漸做一張細密蛛網,背後似有一隻手已然翻弄了風雲。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玄衣飛舞似火,白衣冷冽如雪,注視與注視之間滴水不漏的心思,目光與目光相撞風雲翻涌的激盪。片刻之後,皇非突然朗聲長笑,“上兵伐謀,我皇非征戰多年,今日棋逢對手!楚軍退兵息川,帝都以玉璧百對、美酒千壇、三萬金帛犒軍,若楚、穆交戰,王軍需發兵助我楚國,兵車不得少於五百輛,將士需滿萬人。”

子嬈眼角微挑,立刻道:“玉璧百對、美酒千壇、金帛一萬,楚、穆交戰,帝都遣使調和,不出兵馬參戰。”

只要烈風騎回師楚國,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自不需他人插手,皇非原本也意不在此,任她討價還價:“王族需給天下一個交代,九夷族無端受誅,幾遭滅族之禍,此事又當如何?”

“只要九夷族肯撤軍罷戰,王族自會還他們公道。”

她答話的神態傲然自若,難掩那與生俱來的高貴,決斷於指掌之間。皇非看得清楚,墨色瞳仁微微收縮,子嬈驚覺他的探視,明眸一轉,曼聲笑問:“不知那且蘭公主究竟與公子是何關係,公子要這般替她謀劃?”

皇非不慌不忙道:“是友非敵,敢問姑娘與王族又如何?”

子嬈亦從容:“是友,非敵。”

皇非聞言失笑,眉心卻帶一分凝重。如今息川得之無益,王族氣數未盡,穆國兵鋒已現,宣國自不會無動於衷,事態未明,靜觀其變是爲上策,卻只怕九夷族大軍已至帝都,他亦無把握能及時阻攔。深深看向子嬈:“九夷族未必善罷罷休,巍巍王城,姑娘還是小心爲宜。”

子嬈含笑不語,遙望蒼茫山河,九域正中,雲霧深處,一座雄偉的城池依稀可見,帝都,自不用她去擔心。

第88章 第二十四章第2章 第二章第94章 第三十章第27章 第二十七章第111章 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115章 第八章第八章第11章 第十一章第69章 第五章第101章 第六章第78章 第十四章第86章 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83章 第十九章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第97章 第二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六十四章 三式劍招第20章 第二十章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第49章 第十七章第五十六章 明修棧道第八章第六十一章 是敵是友第49章 第十七章第31章 第三十一章第十六章第117章 第十章第十二章第51章 第十九章第64章 不是番外的番外第85章 第二十一章第10章 第十章第十三章第65章 第一章第66章 第二章第96章 第一章第65章 第一章第46章 第十四章第69章 第五章第六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89章 第二十五章(此爲書版下部第一章)第91章 第二十七章第二章第68章 第四章第110章 第三章第七十一章 清障魔障第64章 不是番外的番外第七十四章 情絲成軸第六十七章 前塵永訣第十九章第80章 第十六章第五十九章 之子于歸第45章 第十三章第五章第17章 第十七章第九章第65章 第一章第74章 第十章第5章 第五章第84章 第二十章第四章第十三章第41章 第九章第八十三章 滿月之夜第49章 第十七章第3章 第三章第97章 第二章第十三章第110章 第三章第97章 第二章第五十章 不爭之爭第71章 第七章第六十一章 是敵是友第45章 第十三章第93章 第二十九章第十章第五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33章 第一章第114章 第七章第102章 楔子第5章 第五章第37章 第五章第61章 第二十九章第66章 第二章第58章 第二十六章第45章 第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72章 第八章第95章 第三十一章第六十一章 是敵是友第87章 第二十三章第105章 第三章第七十一章 清障魔障第六十二章 九石歸一第六十八章 策天之戰第43章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