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朝會(一)

顧琰和顧鑠父子兩個秘密細談時,沈琛、沈雋和沈岑祖孫三人也說起了朱泓的第一把火。

沈家對朱泓和謝涵的恨意並不比顧家少多少,一是沈嵐,倘若當年沒有阿金那件醜聞,沈嵐肯定能嫁給顧鑠,也就不至於年紀輕輕就守着一盞青燈。

其次是因爲顧瑜,顧瑜抄撿謝涵的院子是顧瑜不對,可說到底顧瑜也是堂堂的一品世子夫人,朱泓不但對她極盡言語侮辱,且還把她捆綁着送進了武英殿,讓沈家再次成爲了全京城的笑柄。

好在皇上最終還是念在三公主的份上對顧瑜網開了一面,並沒有奪去她的誥命,否則沈家就更該顏面掃地了。

還有第三,沈家連失代州和雲州兩座城池,打了好幾個月也沒有奪回來,最後還是借住朱泓的紙鳶才奪回了這兩座城池,消息傳了出去,沈家再一次顏面落地了。

因而,沈琛自然也不願意看着朱泓坐大。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顧沈兩家的顏面都被朱泓踩到了地上,沈琛倒是也希望有機會挫一挫朱泓的銳氣。

畢竟倭患和韃靼的戰事太不一樣了,倭國人是從海上過來的,從北邊的膠東半島直到南邊的江浙福建一帶,海岸線這麼長,倭患又不會長期固定在一個地方,今兒進這個村子燒殺搶掠一番,明兒又回到了海上再換一個地方登陸,根本就是防不勝防,哪像和韃靼兵可以面對面地較量?

否則的話,倭患也不會成爲近十年來沿海地區的一個大噩夢,駐守在東南一帶的馬家和膠東半島的王家也不會屢屢因爲此事被皇上追責。

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沈琛倒是願意朱泓去試試,成了,馬家和王家的顏面落地,顧沈兩家倒是可以爲此挽回些面子;不成,朱泓的顏面落地,他們沈家依然可以看一場熱鬧。

可問題是萬一朱泓真的解決了倭患這個大難題,他的聲望和勢力肯定會不由自主地坐大,這對他們這些世家來說決計不是什麼好事。

因而,沈琛掂量來掂量去,也沒有掂量出一個好結果,最後祖孫三人總算覈計着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拒絕這些世家子弟進軍情處,但可以適當地推一把,讓朱泓帶人去東南解決倭患這個大難題。

不得不說,顧沈兩家到底是合作多年的姻親,居然不謀而合地想到了同一個主意。

只是他們兩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次日一早的朝會朱泓居然沒有來,皇上雖拿出了顧鑠的摺子來探討,可也只說是顧鑠提的建議,壓根就沒朱泓什麼事。

而且皇上也沒提什麼倭患,只是以顧鑠和沈岑的親身經歷闡述了這些世家繼承者們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相互提升自己的各項修爲等。

現成的例子在這擺着,顧鑠和沈岑還有朱泓幾個年紀輕輕便可以擔當重任並受到皇上的重用,這些世家哪裡會不願意自己的兒孫也跟着去歷練一番?

而深知底裡的顧沈兩家因爲這份摺子是顧鑠提的,即便提出了反對意見也沒掀起什麼大的波瀾。

再說了,即便有人猜測到了皇上有可能是在算計這些世家的權利,可這些世家也反覆衡量過了,只要他們不犯大的錯事,皇上是不可能奪了他們的封號的,頂不濟就是讓朱泓插手一下他們的軍務,就像顧沈兩家一樣,戰事一結束,朱泓不一樣乖乖地交了兵權回到京城?

有顧沈兩家的實例在這擺着,成,功勞還是他們這些世家自己的,敗,他們還可以把朱泓推出去背鍋,何樂不爲?

更別說朱泓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平時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孫跟在他身邊學兩招還找不到機會呢,現成的機會送了過來誰會推開?

“這的確是一件大好事,若果真如此,老臣倒希望皇上能不拘一格多選點青年才俊,雖說如今北邊的戰事暫時平息了,可我們大夏還有別的外敵,我們不想生事,可也絕不能怕事,因此老臣建議皇上多選點青年才俊,年輕人腦子活泛,說不定他們有什麼奇思妙招也未必,就像我們攻打代州雲州一樣,如果沒有輔國將軍朱泓的紙鳶把人送上城門,這一場戰事未必會有這麼快結束。”沈琛站了出來。

沒辦法,既然反對無效,還不如干脆大方點,送一頂高帽子給朱泓,他就不信皇上聽了這話不動心。

“對了,說到輔國將軍朱泓,那真是我們大夏的人才,要是沒有他的連弩車,我們也不可能這麼快拿下赤城和塔城,說起來這場戰役能這麼快結束朱將軍的確功不可沒,臣倒是聽聞皇上把軍情處交給了朱將軍統領,臣的意思是朱將軍接管軍情處責任重大,理應站到這裡和大家一起商討政事和軍情,畢竟自古以來軍政是不分家的。”顧琰站了出來說道。

安國公王垚和顧家也算是姻親關係,見顧琰對自己使了個眼色,並微微搖了搖頭,略一思索也站了出來,“回皇上,世祖有令,宗室家族的人是不可以插手朝政的,更不可以擁有兵權的,朱將軍雖說是個軍事天才,我們在戰時採取權宜之計倒也無可厚非,畢竟他也不是正式擔任軍中的官職,可如今戰事結束了,微臣以爲朱將軍總領軍情處本就不妥,如今要參與上朝聽政更是極大地違背了世祖的遺訓。”

兵部尚書耿軍義聽了這話也站了出來,“回皇上,老臣覺得安國公此言差矣。世祖皇帝是說親王郡王不可以有兵權,並沒有說宗室人員不可以參政議政。”

“大夏律法確實是明文規定親王郡王不可擁有兵權,並沒有提到不能參政議政,故而微臣以爲朱將軍完全可以以軍情處統領的身份參政議政。”禮部尚書李敦站出來說道。

“軍情處統領是個什麼官職?具體到幾品?”平國公潘暘問道。

這話倒是把李敦問住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贖罪第七百六十一章、敘舊第三百九十九章、進王府第二百一十七章、開恩第一百四十五章、有人拔刀相助第五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三百五十五章、早產第五百四十五章、不同意第五百一十一章、支柱第三十章、來意第二十六章、二怒第六百三十七章、六皇子第三百八十七章、山匪第三百一十三章、不比誰差第一百四十三章、真打起來第一百七十五章、來信第三百四十二章、分家第三百九十五章、斷不了第三百七十四章、朕來晚了第五百五十七章、不去第五百零二章、不可忍第七百六十章、現身第八百九十四章、旨意第四百二十一章、心病第五百零九章、珍視第五百零四章、上書第七百三十一章、危機感第三百六十九章、最後的對話(一)第六十九章、想通(一更)第三百四十章、輪不到你第二十七章、三怒、第二章、顧鑠第一百章、也設防第八十一章、拒(二更,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九章、沒中第五百七十六章、對比第五百二十七章、開誠佈公(一)第九百一十八章、話外音第七百一十四章、被懷疑了第一百三十五章、難纏第一百四十四章、什麼人第九百七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二十二章、故舊(二)第三十七章、畫第五百三十章、硬碰硬第一百一十六章、本質第一百一十章、經過第五百二十八章、開誠佈公(二)第七百八十八章、節外生枝第七百三十四章、備戰第六百九十七章、挨訓第一百一十九章、討要經書第九百二十章、拉仇恨第一百一十四章、兩種態度第二百五十五章、被攔住了第八百章、抓人(一)第九百八十四章、心結第四十六章、燕燕于飛第五十一章、口諭第三百四十章、輪不到你第三百九十七章、化解第九百三十六章、交換條件第四百七十八章、晉級第二百九十三章、遊說第七百二十五章、認可第八百三十章、洗眼看第五百八十三章、豬隊友第二百二十七章、堂舅第八百四十四章、委託第二百三十七章、連遇第六百六十九章、緣故第五百七十九章、絕不外傳第五百二十七章、開誠佈公(一)第七百九十五章、薨第五百四十九章、退路第八百八十章、掉坑第六百一十九章、迷香第六百六十五章、朝堂招婿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頓飯第三百八十九章、粘豆包第六百五十二章、借力第八十七章、打臉第九百五十一章、顛覆第二百八十九章、禮部來人第六百五十七章、害怕第五百六十七章、得來不費功夫第四百零五章、再而三第六十二章、起疑第九百七十九章、拖下水第三百一十九章、沒中第五十四章、鹽會會長第四百三十五章、欠妥第七百七十三章、出賣第二百二十三章、不按套路第六百一十七章、借鑑(二)第一百八十五章、秀才第二百零九章、疑問第七百九十八章、意外的發現第二百零九章、疑問第一百一十六章、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