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宮裡出事

229 宮裡出事

進了房,她在榻上坐下,接了蕊兒遞來的茶喝了口。擡頭瞄見她擔憂的神色,說道:“你別擔心,我已經想好了,萬一我被休了,我就還是把你們帶出去。我雖然沒有孃家,可是還有嫁妝,還有莊子鋪子,這輩子怎麼着也夠咱們往下過了。我就不信,這天底下還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奶奶怎麼這麼說!”蕊兒忙道,“我可不是擔心這個,咱們忍了這麼多年,受了多麼多氣,砸他幾間屋子也是便宜他了!我只是擔心,這次是八姑娘透的口風給你,三房與長房關係本就因爲三夫人的事而不好了,萬一那何大老爺因此遷怒到了八姑娘身上——”

“他敢!”琉璃沉臉,杯子摜到案上,“他要是敢動蘇姨娘與浣兒一根手指頭,我就不砸東西了,直接砸人去!”

蕊兒抿嘴笑了,說道:“知道奶奶的厲害了。”說着退下去備午飯。

這一早上在何府活動完筋骨回來,還不得做些好吃的給她補充補充體力?

琉璃也知自己眼下像個潑婦,也笑了,起身去裡頭更衣卸妝。

才換好了衣,祈允灝進來了,坐在她妝臺旁,看了她一會兒,才說道:“你在何府砸掉的那些東西,估摸着值多少錢?”

琉璃頓了下,轉過身來,“我估摸着,也就五六千兩銀子。將軍放心,這個我會從自己的帳上劃出來的。我算過了,東郊那大莊子一年的收入也就夠了。壓根用不着動用到我的嫁妝銀子,更不會動用公中的了。”

祈允灝剜她一眼,“小心眼兒勁的!”

琉璃揚了揚脣,又轉回頭去讓扶桑梳妝。祈允灝會知道她砸東西她一點不意外,李行可不會無端端帶着兵進長房來的,真的就是爲了請她回府?所以他既然問起,她也不怕告訴他。

這正等着他往下問爲什麼砸人家屋呢,他就忽然說道:“這事交給我來辦。你不用管了。”

琉璃回過頭來,他已經起身出了門去。

臨走時琉璃丟到何蓯立臉上的那銀票便有五百兩,那是讓蕊兒特地帶去以備不時之需的,反正如果何蓯立有那個臉上王府來要錢她就等着,所以祈允灝他說他去辦,琉璃也沒往深裡想,反正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何蓯立,她又有什麼理由攔着?

都知道琉璃有午睡的習慣,所以午飯後侍候她躺下了。丫鬟們便都退了出去。等屋裡沒了人,她卻又爬起來,從涼簟底下拿出徐原寫的那封信來。繼續往下看。

原先琉璃與祈允灝定親之後。就曾寫過一封信給徐原和靳宣,當時他們也都回了信的,並都表示了祝賀,其後又通了幾次信,到了今年春上,兩人也還都捎來了添妝禮。可以說,一切都十分正常。但是此後幾個月,就都沒有信息來了。這次來信的日期落款是四月初三,就算距琉璃出嫁前也有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來回兩封信了。這是令琉璃疑慮之一。

疑慮之二便是,徐師叔來的這封信中。再次又提起了上次他來京時提起的外公在白馬寺所留的那個遺物,據他所知,已經有人在對此暗中查訪,他之所以知道,乃是因爲清明時去給外公上墳之時,在山下鎮上聽人說起有人在打聽嵐青先生其人,並打聽起他的故居。

當年外公的故居因爲許娘帶着琉璃出走京中,已經廢棄在那裡了。而房裡的東西大多變賣的變賣,隨帶的隨帶,已經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留下了。所以就算有人對那裡有什麼企圖,想尋什麼東西,也決計是尋不出來的。而外公並不曾捲入什麼政治紛爭,又是正正經經辭官歸隱的,身上不可能繫着什麼別的物事。

徐師叔深知這層,所以他肯定,這些人要找的,多半就是放在白馬寺的那匣子。

琉璃拿着信,不覺皺起眉來。她一直也想早日拿到那銅匣子,看看裡頭究竟有些什麼東西,可是徐師叔所說的那另一把銅匙卻一直沒找到,所以這事就擱在這兒了。而那年何蓯立獨獨地帶她上白馬寺去了一趟,她也直覺永信那和尚定然與外公認識,至少是有什麼瓜葛的,否則何蓯立不會帶她去——當然,事後她推測了一番,也明白何蓯立其實早就知道許娘是誰的女兒,而自己的外公其實就是歸隱的徐慎。雖然不知道他是從認識許孃的時候起就知道她的身份,還是說後來才知道的,總之何蓯立把她決意弄進何府的意圖她已豁然明瞭了。

所以說,她知道何蓯立一直是要從她身上獲取些東西的,只是她不明白究竟而已。眼下既然也有人在追查外公留下的那銅匣子,何蓯立又帶着她上過白馬寺,那會不會他與那些人找的是同一樣東西?

當時從白馬寺回來,她就想過後來一定要找機會再去寺裡尋尋永信,問問真相,可是沒想到卻出了那樣的事,再後來,已經就沒有心思再進行這個了。

也許,她還是應該再上白馬寺去看看。

她將信折起來,放進信封裡。想了想,又還是將它抽了出來,從抽屜裡翻出火石,點燃丟進香爐裡燒掉了。

祈允灝下晌沒有出去,琉璃起來後本想與他說說上白馬寺上香的事,又聽蕊兒說,慶王爺來了,將軍正與他在碧鬆閣裡下棋,便也就算了。反正每逢初一去廟裡上香也是本朝的俗例,索性到時候準備好了再去便是。

晚飯前自然還要上榮熙堂一趟。毓華想必是還不知道她砸了她孃家的事兒,看着琉璃也沒有什麼特別不好的臉色。梅氏也只是遁例問了問親家們的身子,也就罷了。

倒是定北王在途回了府,面色不豫,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琉璃奉了杯茶給他,他看了她一眼,想了想,倒也沒說什麼,揮手讓她退了。

翌日琉璃身子不爽,來了月事,歪在榻上看書的當口,蕊兒匆匆進來了,說道:“宮裡頭出事兒了。”

祈允灝在拿她的誥書回來時,也說過一句宮裡頭出事兒了,但她當時並沒有在意,這會兒見蕊兒面色凝重,便問道:“出什麼事兒?你怎麼知道?”

蕊兒站在榻下道:“昨兒夜裡王爺把將軍和幾位爺都叫到書房去了,有人聽見王爺說聖上身子骨出了差子,竟在牀上已躺了有快一個月了呢!如今上朝都改在了乾清宮,從即日起羽林軍便要調兵鎮守各處宮門了,而王爺下晌也得了旨意,調派兵馬守住京中各處城門,以妨下邊滋事。”

琉璃怔了怔,不覺坐直身來。

原來是聖躬違和,怪不得說是宮裡出事了。可是印象中聖上不是挺康健的麼?也沒什麼不好的消息傳出來,怎麼突然就病了這麼久了?按照這麼說話,那祈允灝這些日子的忙碌也就有了解釋了,聖體出了問題,是舉足輕重的大事,他身爲將軍自然是要隨時待命,以防有人趁機生亂的。

而昨日慶王又忽然來府——太子與慶王就是當朝的兩頭猛虎,太子雖有身爲皇后的母親撐腰,可慶王卻是皇帝寵妃駱貴妃之子,慶王本人據說也深得聖上喜愛,慶王對於太子之位的覷覦路人皆知,在這當口,他倆從之間的一舉一動,可謂都能引起人無限遐想。

總之琉璃的誥封未能讓宮人奉旨當衆宣佈,已經令她徹底相信與這件事有關了。不管祈允灝究竟是站在慶王這邊還是太子那邊,手握兵權的定北王府,如果還要在這當口要求風風光光地授封一個二品誥封,那就難免會被人藉此生事,將王府推到風口浪尖上去。

捋通了這些,倒是對祈允灝的苦心又理解了幾分。

下晌去到榮熙堂,只見梅氏的臉色也有些慎重,見了她來,倒是也沒有像往常般夾槍帶棒了,而是讓她與毓華都坐了,說道:“聖上龍體有違,王爺與幾位爺近來都要在外忙碌,咱們進出來往也要有個分寸,不管是在別的府上串門兒,還是去孃家親戚處走動,都要小心着自個兒的口舌,莫給人拿了把柄。”

琉璃點頭稱是。

毓華也應了,順勢往她這邊一掃,那裡頭的恨意便就跟刀子似的削了過來。

琉璃心中有數,知道何府定是有人給她送消息來了,也就索性衝她扯了扯嘴角。

她已經再沒在正院侍候公婆吃過飯了,寒暄了幾句,見得梅氏傳飯,也就撐着腰回了房。

祈允灝這一向果然不怎麼着家,有時兩三天不回來,有時早出晚歸,因爲沒同房睡,琉璃睡時他沒回府,醒來時又已經走了,算起來,倒是有七八日不曾碰面。正好這兩日含雪也沒有露面,弄得琉璃幾乎都要忘了自己還有個丈夫了。

這日下晌起下了場大雨,溼氣薰得人倦倦地,琉璃吃了吳子薪開的藥,窩在榻上翻範雲交來的這個月下面交來支出帳簿,昏昏欲睡之際,月桂踏着雨粉兒走進來,對着她拍手道:“奶奶!告訴您件開心事兒!”

424 是誰來了213 婆婆的威157 她跳井了270 尚須忍耐253 灝哥哥啊409 陳年舊事235 沒事就好293 年怎麼過337 矯旨陷害056 姑娘的禮276 我想你了144 女方請媒145 孰貴孰賤055 何妨狠些401 三方之勢351 質問太子362 奶奶生了377 出了何事062 會識字的070 毓華被惹098 目標一致433 十二年後二125 殺人償命350 舉家進宮375 果然有毒358 誰最合適109 奇怪的人138 反敗爲勝392 給個活路318 王爺闊氣258 梅氏的傻229 宮裡出事172 衆叛親離162 暗中鋪路425 給個名份392 給個活路406 知錯就改274 這章也許算是祈允灝的番外323 高中探花118 壞了大事359 梅氏的妒203 刁奴膽大049 身爲炮灰131 饒不了她347 我的條件386 世襲三代067 殺豬立威032 教引嬤嬤078 太心急了046 好大面子022 麻煩來了177 是個將軍284 房裡的事140 用人不疑185 回頭發落047 一針見血024 他要找畫338 母儀何在260 將計就計371 遇到難事225 婆媳之間420 冰釋前嫌391 改邪歸正013 生庚之物136 作惡多端369 後牆起火367 包圍王府338 母儀何在276 我想你了062 會識字的231 真圓房了377 出了何事046 好大面子308 聖恩眷顧018 出乎意外252 妾的心機067 殺豬立威384 奏請立儲314 丫鬟之爭021 挾威而來132 命脈被捉337 矯旨陷害135 掀她老底254 她的陰險318 王爺闊氣411 通房丫頭397 赦令砍頭074 蛇打七寸086 暈過去了252 妾的心機143 大庫通牌096 靈光一現386 世襲三代063 此計甚好149 暗潮涌動076 生爲叛徒382 這個秘密362 奶奶生了020 偏安一隅015 大鬧長房2